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资料,求解汶川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地区的余震震源机制解,反演了相应的应力场,得到了应力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小震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走滑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的比重随时间明显增加。震源机制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断层深部展布及区域速度结构具有相关性。应力张量反演结果显示早期余震各分区水平最大主压应力S_H方位主要分布在近EW—NWW范围内,沿小鱼洞—理县方向余震分支地壳浅部主压应力则沿NE-SW向,表明震后早期应力场主要受主震破裂传播引起的动态应力影响,S_H方位与破裂面特征密切相关。应力张量随时间的变化显示深部应力结构由逆冲、走滑混合向纯逆冲转变,表明深部区域通过走滑型地震来平衡初期应力释放造成的局部库仑应力,并逐渐恢复到接近背景应力场,浅部应力变化追随深部变化特征,显示出在时间上的滞后。  相似文献   

2.
汶川M_S 8.0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断层危险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演了由汶川地震造成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从余震效应与断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反演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以最大余震断层面参数(走向/倾角/滑动角:204°/56°/98°)为接收断层,反演结果最佳,83%M>4的余震均发生于库仑应力增加约0.01MPa的区域;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断层北盘大部分区域为库仑破裂应力下降区,断层南盘主要为增加区,断层两端均显示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增加,且分别沿NE和SW两个方向发展。最后,基于活断层分布模型,计算由此次地震造成的已存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多条左旋走滑断裂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值增加  相似文献   

3.
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得到宁洱地震序列的主震、5.1级强余震和52个余震震源机制解.分析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呈NW走向,倾角陡立.在接近水平的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下,断裂具有右旋走滑的错动性质.主震、强余震和众多的余震都发生在同一发震断裂上.大量的余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与主震一致,是地震序列的主要破裂类型,但还存在与主要类型不一致的倾向滑动类型,这可能与余震破裂起始点的微构造控制作用有关,但是它们呈水平向的应力轴与主震的主应力轴一致.NW向断层作右旋走向错动,滑动断层推挤的象限都是逆冲类型的余震,而拉张的象限都是正断层类型的地震.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和周围4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相同,表明震源区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完全一致,宁洱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四川汶川MW7.9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MW7.6地震均为挤压推覆构造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板内逆断层型地震。本文对比分析了两次地震前的CMT解、震区附近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反演的应力场可知,集集地震主震震源机制解与用台湾内陆中西部的CMT解反演得到逆断层类型构造应力场吻合,而震区附近中小地震具有随机发生的性质,反演得到了震前与构造应力场不一致的走向滑动类型的局部应力场,但当局部应力场变化到与构造应力场一致时,数月后发生主震;同样,用青藏高原东部的CMT解震源机制反演得到走向滑动类型的构造应力场,逆冲类型的汶川主震与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轴吻合,震区附近中小地震反演得到了与构造应力场一致的区域应力场,但震前局部应力场变化为逆冲类型应力场一致时,随即发生主震。说明逆断层型主震区附近随着震源区应力积累,在震前会出现相似的应力场转换现象,当最终转换到与发生主震的应力状态一致时,表明震源区附近应力已达到相当高的应力水平,是发生大地震的征兆,应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利用湖北与重庆区域台网共9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法(Cut and Paste Method)反演了湖北巴东2013年12月16日MS5.1地震震源机制解,其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I:走向166°,倾角82°,滑动角41 °;节面Ⅱ:走向69°,倾角49°,滑动角169°;最佳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分布在5.5 km附近。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带有逆冲成分的走滑性质断层,主压应力P轴近EW向,主张应力轴近NS向。余震序列主要呈EW分布,少部分呈NS方向分布,较大余震的发震破裂滑动类型以正走滑型的居多,其次为逆倾滑型及逆走滑型。结合7次较大余震的机制解判断,近EW向节面为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6.
怀来盆地的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5年7月20日在北京西北的怀来盆地发生了一次ML=4.1地震。在此主震之后该地区小震活动变得十分活跃。在1995年7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期间,中-欧合作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并精确定位了这个地震序列的450多个地震。余震的震源分布表明,余震主要分布在两个共轭的断层上。在盆地南部边缘的余震震源位于走向50°、倾向南东,倾角80°的断层上,而盆地北部边缘的余震震源则位于走向150°、几乎竖直的断层上。用P波初动符合资料得到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余震震源的分布,确定走向37°、倾角40°、滑动角-154°的节面为主震的断层面,另一节面走向287°、倾角74°、滑动角-53°。利用怀来数字地震台网的记录资料,分析了怀来地区近期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怀来盆地的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为236°,倾角48°,与主压应力轴近水平、北东东向的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一致,表明了ML(=4.1地震序列是在怀来盆地北东东向挤压、北北西向拉张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处于上述两条共轭断层文汇处的怀来县城附近地区近期小震活动较少,表现出断层闭锁区的特征。怀来盆地潜在的地震危险性应予以特别关注,但其近期的微震活动并未显  相似文献   

7.
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发生MS6.6地震,深入了解该地震的构造应力背景及其所破裂断层的活动特性对理解其孕震过程及震后的地震危险性估计十分重要.本研究自GCMT目录收集了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震中及其邻区的253个震源机制解,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地震及其邻区的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西北区域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从西到东呈现出NNW-NS-NNE的渐变过程,东南区域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稳定于NNE向,倾角都较小;最大主张应力轴都基本沿东西向,倾角相对较大;西北区域较大的R值显示出区域应力场主要受近NS向水平挤压作用,中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大,西部和东部挤压分量相对较小.根据所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结合发震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地质调查参数,估算该断裂的理论滑动角为137.7°,误差为21.3°,验证了地质上得到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判断该断裂滑动性质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发生在该断裂上地震的震源机制验证.本研究首先计算了发生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机制节面在所反演的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理论滑动角,发现理论滑动角与实际地震震源机制滑动角相差很小,验证了反演的局部应力场的正确性;而后计算了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上的理论震源机制与实际发生地震震源机制的三维空间旋转角,发现两者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本研究自地球物理角度确证了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滑动性质,为该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地震活动性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的震源断层与震源应力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姚安地震序列前震、主震和余震的 78个震源机制解 ,分析了序列震源断层和震源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 ,姚安地震序列的主破裂面是走向N5 0°W、倾角陡立的构造断裂 ,主震、前震和绝大多数余震都发生在主破裂面上。此外 ,NNE NE向构造断裂在序列发展过程中也参与了活动。序列震源应力场以SSE方位、接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为主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在序列发展中 ,震源区应力场出现多方位和多作用方式共存的复杂状态 ,震源破裂出现多方向和多表现形式的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前人反演得到的云南禄劝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和主震及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以该主震震中为中心在全球CMT目录中查询到的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先将地震矩张量转化为震源机制解,运用精细网格搜索反演方法将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禄劝地震和其周边地区的应力场。对反演得出的两个应力场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禄劝地震震源处主压应力场为NNW—SSE向,主压应力与主张应力相当,周边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断层破裂面倾角大,以走滑正断层为主,主压应力占优势。但是由于云南地区主要由NNW—SSE和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控制,并受本文所选的周边地区的经纬度及所处地区的控制,所以该区域在总体上受NW—SE方向的压应力控制,局部地区受NNW—SSE方向的压应力控制。该结果可以用来分析该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断层形成条件,对地球动力环境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精确的余震序列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能够提供强震破裂尺度、发震断层面和区域应力场等信息,为震后应急决策和分析发震构造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2日 青海玛多Ms7.4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震后9天内共1055个事件的精定位结果;同时,利用青海、西藏、四川和甘肃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到了玛多Ms7.4地震15次中等余震(Ms≥4.0)震源机制解,并进一步反演得到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地震定位结果显示,玛多主震位于玛多—甘德断裂与甘德南缘断裂之间,发震断层面较为陡立,余震序列在时间上呈现出不对称的双侧破裂模式,且沿主破裂面的两端均表现出分支破裂特征,说明本次地震触发了分支断层;震源机制结果显示15次中等余震包含12次走滑型和3次逆冲型地震,暗示主断层破裂受到局部异常结构的影响;另外,应力场反演表明震源区为近EW向挤压特征,与该区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优势取向一致.结合上述结果以及周边地质构造背景,我们认为玛多地震发震构造为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内部一条NWW向的高倾角左旋走滑断裂,主破裂触发了东西两端分支断层活动,断层面的非均匀性控制了余震序列时空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南岛Canterbury平原发生了Mw7.1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 km.本次地震发生在一条震前不为人所知的断层上.我们利用覆盖整个震区的合成孔径雷达(SAR)观测资料,通过干涉处理分析获得雷达视线向(LOS)同震形变场;以此资料为约束反演了断层的几何参数以及同震破裂分布.结果显示,该地震造成四条相对独立断层的破裂.大部分的地震矩释放发生在Greendale断层(编号1-4),其错动以右旋走滑为主,最大破裂约为8.5 m.其它三条断层中,经过震源的逆冲断层最大破裂为5.1 m (编号6),位于Greendale断层以西的逆冲断层最大破裂为3.5 m (编号5),位于Greendale断层北面的走滑断层最大破裂为1.9 m(编号7).反演的Greendale断层地表滑动与地质调查得到的地表破裂在形态和数值上均吻合较好.本次地震释放的地震矩为5.0×1019N·m,矩震级为7.1.板块边界带形变场分析表明,Darfield地震的发生受边界带应变分配在该地区残留构造应力场控制,其复杂性体现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点.地震对其周围地区的应力场影响较大,库仑应力增加区与余震分布有一定对应关系,并在2011年Christchurch 6.3级地震发震断层区域造成约0.1bar的库仑应力增加,对此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四川省威远地区密集流动台站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收集到的42个ML3.0—4.5中小地震事件,采用Hypo2000定位法进行精定位,并利用HASH(Hardebeck&Shearer)法反演得到其中3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之后利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应力场参数。结果表明:中小地震主要分布在威远背斜南翼SSE向墨林场断层的两侧,震源深度集中在10 km以内,均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以逆冲型为主,断层错动类型较为复杂,根据震源机制解结果,推测墨林场断层两侧存在一系列盲冲断层及正断型断层,同时研究区浅层地层中还可能存在其它小的隐伏断层或破裂;区域应力场为逆冲兼走滑型,其最大主应力轴σ1方位为103°,倾角为1°,最小主应力轴σ3方位为192°,倾角为51°,与震源机制解主要类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大量活动断层擦痕的测量,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研究区5个测点的构造应力张量数据,并通过与由震源机制解资料求得的该地区平均应力场结果的对比,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挤压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σ1)为近南北向,应力结构以逆断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云南耿马7.2级地震破裂与震源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8 8年 1 1月 6日在云南省澜沧县和耿马县境内先后发生了 7.6级和 7.2级强烈地震。其中 7.2级地震在震中区小黑江两岸灰岩裸露区出现了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裂缝带。采用断层滑动矢量法反演出形成上述地裂缝带的应力张量为 :σ1走向 2 2 3°,倾角 2 8°;σ2 走向 42°,倾角6 2°;σ3 走向 1 3 3°,倾角 0°;应力比 R=0 .5 7,总体显示出走滑兼压性特征 ,基本代表了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震源应力场特征。断面滑动矢量解析可做为一种判定地裂缝是否是构造成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滇西苍山西麓漾濞地区发生MS6.4 (MW6.1)强震,相关地震活动表现为一个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序列。本研究分别就该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M1.0以上地震的双差定位、主要地震的矩张量反演和破裂传播方向、应力场反演及断层滑动趋势以及潮汐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矩心深度为6.0 km。根据断层破裂传播方向分析结果及精定位余震分布判定,主震震源断层产状为走向137°,倾角75°,滑动角?167°,破裂沿南东向单侧扩展,右旋走滑含正断层分量。漾濞地震序列发生在红河断裂带北段延伸方向上的乔后—巍山断裂附近,但主震震源断层及主要余震的分布在走向和位置上均明显偏离已知的乔后—巍山断裂。地震序列受一个发育程度不高、含多级雁列构造的北西向为主、北东向为次的共轭走滑断层系统(本文称为“漾濞断层”)所控制,整体上沿北西向断层展布,主震与部分强余震为北西向断层活动所致,但中强前震和多数余震为北东向断层活动所致。中强震的断层破裂均为单侧扩展,北西向断层主要表现为南东向破裂扩展,而北东向断层沿两个方向破裂扩展,相邻地震还存在往返破裂现象。对截至5月23日所发生的M>4.0前震和余震进行了全矩张量反演。利用漾濞地震震中15 km范围内20多个MW>3.4余震的比较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该区的应力场,结果显示:主应力形状比φ=(σ2-σ3)/(σ1-σ3)为0.46±0.17;最大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为188.0°±9.0°,倾伏角为12.4°±7.0°;中间主应力轴近直立,倾伏角为72.1°±11.3°;最小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为280.3°±7.0°,倾伏角为10.4°±12.0°。本文还对理论潮汐应变及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受潮汐调制作用十分明显。5月18日18时及19日20时开始的两组前震群的首个主要地震以及5月21日晚发生的主震均发生在潮汐体应变和库仑应力的峰值附近,余震活动也与潮汐有明显的相关性。综合主要地震震源机制解、前震及余震分布、潮汐调制特征、基于应力场反演的断层滑动趋势分析以及滇西北地区以往类似地震活动研究结果,本文初步推断:漾濞地震受深部流体作用的影响明显,5月18日18时开始的第一次前震活动高潮从北西向断层的一个拉张性断层阶区开始,最大前震的震源断层为北东向断层,随后向北西方向迁移;19日20时开始的第二次前震活动高潮集中在主震震源附近。这些地震的触发及深部流体作用共同促进了北西向断层的活动,但主震的发生受深部流体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6.
欧亚地震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分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中的2818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了欧亚地震带及其5个分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给出了5个分区的震源机制主压应力方向分布图。结果表明:①欧亚地震带以逆断型和走滑型断层活动为主;②地中海地震区以走滑断层活动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为SSW向;③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地震区以逆断型断层活动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NE—NS向;④喜马拉雅地震以逆断型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S和NE向;⑤川—滇—缅地震区以走滑断层活动为主,主应力场方向为NNE向;⑥印度尼西亚地震区以逆断型断层活动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E—SSW向。各分区的主压应力方向明显受其所在区域板块运动的影响,由此推测板块运动可能是产生欧亚地震带构造应力的主要力源。  相似文献   

17.
首先结合Hypo2000单事件绝对定位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时临潭-宕昌断裂附近的小震进行精确定位;然后采用模拟退火全局搜索和高斯牛顿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估算了该断裂不同位置断层面的走向、倾角、位置及相应的误差,并基于局部应力场参数反演了各断层面上的滑动角。反演的断层面走向NW-NWW,倾向NE-NEE,倾角71°~86°,滑动角102°~132°。本文给出的断层面走向、倾向和倾角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似,但断层错动类型与已有结果分别为右旋走滑和左旋走滑,存在区别。初步分析认为,小震震源机制解给区域应力场参数反演结果带来了误差,进而影响了断层面上滑动角的反演误差。  相似文献   

18.
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金  王琼  吴传勇  向元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8):2859-2870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主震和部分MS3.6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采用HypoDD方法重新定位了序列中ML2.5以上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并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了可能存在的发震断层面参数.基于上述研究,综合分析了皮山6.5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得到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I:走向280°/倾角60°/滑动角90°;节面Ⅱ:走向100°/倾角30°/滑动角90°,矩心深度19 km,表明该地震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大部分MS3.6以上余震震源机制与主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双差定位结果显示,ML2.5以上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主震的西南方向,深度主要分布在0~15 km范围内,余震分布显示出与发震构造泽普隐伏断裂一致的倾向南西的特征.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得到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104°/倾角34°/滑动角94°,该结果与主震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Ⅱ的滑动角较为接近,绝大多数余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10 km左右的区域.根据本研究得到的震源机制、精定位结果以及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得到的断层面的参数,结合震源区地质构造情况,初步给出了此次皮山6.5级地震的发震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震波资料对澄江5.2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震源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序列发展中,震源区及附近、构造应力场以南东东方向、水平作用为主的压应力场为主。其次还有南南东向、水平作用为主的压应力场的作用。由序列震源机制解分析,主震发震断层是走向北北东、倾角较陡的断层面,在南南东-南东向,接近水平的压应力场作用下,该断层面具有以左旋走滑为主的错动性质。该断层面是序列的主破裂面。在序列发展过程中,北西西-北西向断层也参与了活动。有的余震,虽然发生在与主破裂面一致或接近的断层面上,但破裂错动的旋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相对主破裂事件的反向错动。极少数余震破裂错动性质呈现以倾向滑动为主的特征。在序列发展过程中,破裂面及其错动性质显地复杂。由于强震的发生,主破裂的错动,使得震源区局部应力场状态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20.
指出逆冲地震的触发、抑制和丛集的主要特性可以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来解释。解释中我们采用了一套代表模型及详细实例。虽然地表破裂的逆冲断层使得大部分周围地壳的应力降低,但逆冲盲断层的滑动却使得某些附近区域,特别是震源断层上方的应力增加。这样逆冲盲断层可以触发浅部次生断层的滑动,并产生广泛分布的余震。短逆冲破裂对于触发大小相差不多的邻近逆冲断层特别有效。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加利福尼亚中部连续的逆冲序列中,1983年Mw6.7级科林加地震使得1983年Mw6.0级努涅斯地震和1985年Mw6.0级凯特尔曼山地震破裂与库仑破裂应力分别接近了10bar和1bar。理想化的应力变化计算与伴随大逆冲事件的地震活动性分布一致,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俯冲带破裂的计算结果促使了俯冲前缘隆起发生正断层事件,并有利于地震破裂带周围及其下倾延伸区发生逆断层事件。这些特性在1957年Mw9.1级阿留申地震和其他大逆冲地震是明显的。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能得到详细滑动模型的1960年Mw9.5和1995年Mw8.1级智利地震引起的破裂面上的应力变化。计算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2-20bar,与余震地点和震后滑动密切相对应,而应力降低10bar的地区余震缺失。我们也提出主走滑系统的滑动调制了附近逆冲和走滑断层的应力。我们计算得到圣安德烈斯断层上1857年Mw7.9级蒂洪堡地震以及后续震间滑动使得科林加断层接近破裂约1bar,但抑制了全部海岸山岭的逆冲断层。1857年的地震也促使于1952年发生Mw7.3级科恩县地震的怀特沃尔夫逆冲断层接近破裂约10bar,但抑制了自1857年以来从来没有破裂的左旋加洛克断层上的滑动。于是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应力转移在很宽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逆冲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