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黔东南苦李井,鱼硐一带早二叠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东南凯里炉山、苦李井等地实测的五条含铝岩组剖面中含有异常丰富、保存完好、具时代意义的孢粉化石共计达42个种属之多,这一发现,对该区铝土矿的形成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生物依据,对研究贵州境内二叠纪的生物地层及有关矿产和再度证实柳江运动在黔东南地区的存在.此外,进一步证实贵州境内不但有较大工业意义的早石炭世旧司期铝土矿层位;而且也存在早二叠世梁山期的铝土矿层位。  相似文献   

2.
利用相干属性的平面特征进行断层识别及沉积特征识别,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相干属性的剖面特征却常常受到忽略。我们的研究表明,除平面特征外,相干属性的剖面特征往往能提供关于地质构造和沉积特征的更加精细的信息,特别是可以直接利用相干属性剖面进行层位追踪解释。而且在利用相干属性剖面特征进行层位解释时,具有层位追踪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这里提出利用相干体属性的剖面特征进行层位追踪解释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利用振幅剖面特征进行层位解释的方法步骤,探讨总结了利用相干剖面进行层位追踪解释的优缺点,以及利用相干属性剖面进行层位追踪解释的方法步骤和工作流程,为层位的追踪解释提供了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的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的选择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我国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原则是层型剖面必须建立在斜坡相区,界线应位于与大区重要代表Redlichia、Olenellus共生的全球分布的Bathynotus的层位和产有演化较快、全球分布的Oryctocephalus层位之间,具体点位应划在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次出现(FAD)处.我国贵州台江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经深入研究,该界线剖面产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层位与其下Redlichia的最终消失层位间距仅0.8m,比美国内华达州Split山东坡剖面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O.indicus出现的层位与其下Olenellus的消失层位间距13m短得多.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山地区自从1920年叶良辅开始建立“门头沟煤系”以来,已有六十多年研究历史,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关双壳类化石的公开报道。对于门头沟组的时代归属,目前也存在着中侏罗世、早侏罗世和早至中侏罗世不同认识。作者最近整理鉴定了以往采自门头沟组的双壳类化石,并于1981年9月共同赴野外复查地层剖面和补采化石,从而对于门头沟组不同层位所产的双壳类群面貌及其与国内外地层对比和时代归属,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年龄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自超  马国干 《地质论评》1992,38(4):372-381
本文报道了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离子探针,测定的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临界层位,斑脱岩中锆石的U-Pb年龄,结果为351.3±3.4Ma(2σ)。这是国际上首次直接从界线层位准确测定的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同位素年龄。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是迄今所发现的地层剖面连续,所含化石门类众多,数量丰富,且在临界层位夹有火山岩层的少有剖面之一,它不仅对国际显生宙地质年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作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板块见有桃曲坡牙形石Taoqupognathus An的两个种:Taoqupognathus blandus An和T.tumidus Trotter&Webby。T.blandus的出现层位、产出层位、共生牙形石分子与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相同,始于Belodina compressa/Periodon grandis组合,上延至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广泛分布于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乌里格孜塔格剖面乌里格孜塔格组和轮南、英买力、塔中等二十余口钻井剖面的良里塔格组;T.tumidus见于轮南、英买力、塔中少数钻井剖面良里塔格组上部至桑塔木组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Taoqupognathus An的始现层位比澳大利亚低,消失层位比澳大利亚更高;T.tumidus存在层位与澳大利亚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钻孔孔斜校正是原始资料整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普遍采用投影法来校正孔斜,但它受勘探线方向和地层倾角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同一个钻孔做另一辅助剖面,或二主导剖面公用一个钻孔时,不但要对公用钻孔反复进行投影,而且还要对这个钻孔铅垂线上的层位进行反复多次的调整,才能使其在不同剖面上完全一致。这些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地质报告的质量。为此,笔者提出法式方程法试图补充投影法的不足,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板块见有桃曲坡牙形石Taoqupognathus An的两个种:Taoqupognathus blandus An和T.tumidus TrotterWebby。T.blandus的出现层位、产出层位、共生牙形石分子与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相同,始于Belodina compressa/Periodon grandis组合,上延至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广泛分布于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乌里格孜塔格剖面乌里格孜塔格组和轮南、英买力、塔中等二十余口钻井剖面的良里塔格组;T.tumidus见于轮南、英买力、塔中少数钻井剖面良里塔格组上部至桑塔木组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Taoqupognathus An的始现层位比澳大利亚低,消失层位比澳大利亚更高;T.tumidus存在层位与澳大利亚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9.
地震层位的标定是地震勘探构造解释的基础,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对比是层位标定的一个主要方法。层位标定精度除了受地震资料本身的质量及测井资料质量影响之外,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准确性取决于地震剖面极性、反射系数、平均速度、地震子波等关键因素的精度。通过介绍确定各种参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在标定地震发射层位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标准,如利用相关系数对比时相关系数应大于0.6;利用平均速度对比确定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剖面形态差异较小;时深调整前后测井曲线在形态上不应存在差异等。另外为提高对比精度,对目的层段时深关系进行调整时,应结合其他资料,如电性曲线、岩性剖面及钻井地质分层等信息,使之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刘映辉 《云南地质》2000,19(4):460-466
提出以地震剖面控制地层对比的总体框架 ;以附近的野外露头剖面控制层组划分 ,利用野外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来进行地层层序对比 ;未钻井前在野外剖面上寻找可能的特征标志层 ,与钻井剖面进行细致的地层对比 ,确定标志层后再进行层组划分及小段对比的地层对比方法。即地震控制大框架 ,组合层序控制大套层位 ,标志层控制层组及小层的对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区域探井或参数井地层的划分和层位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寒武系第5阶底界潜在的全球层型剖面及点位上下的动物群(三叶虫和无铰纲腕足类)有显著的变化;研究的剖面厚约4.5m,穿过首现点位Oryctocephalus indicus。经逐层化石的采集和深入的研究,证实在寒武系第4阶或寒武系第2统顶部Ovatoryctocara granulata-Bathynotus holopygus带与寒武系第5阶或寒武系第3统底部Oryctocephalus indicus带之间大约有20cm的贫化石间隔区。这一动物群的突变是在均一的岩相中发生的,表明该剖面是建立寒武系第5阶(或第3统)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理想剖面。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产于黔东南剑河县中寒武统凯里组中上部的19块中寒武统底部标志化石--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1910)蜕壳标本,其中大部分缺失头盖,其余外壳保存完好.对其蜕壳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蜕壳程序如下:头甲以小于90°角下弯,导致背壳沿头、胸接合处裂开;面线张开,自由颊与头盖裂开;虫体恢复平伸状态,头盖旋转;三叶虫携老壳向前爬行,并将已与自由颊和胸甲裂开的头盖顶翻于头甲前方;虫体继续向前爬行,并将头盖扒向两侧;虫体向前爬行并不断颤动,最终脱掉老壳.被脱掉的老壳胸尾相连,腹边缘-唇瓣板与自由颊基本位于原位,与"Phacopid式蜕壳"或"Salter式埋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台江阶——我国寒武系一个新的年代地层单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台江阶是继湘西建立的 4个中 -上寒武统新阶之后在我国江南斜坡带黔东传统的中寒武统下部建立的又一个新阶 ,它的底界层型剖面位于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村 ,底界划在 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首现位置 ,位于凯里组下部第 10层之底。  相似文献   

14.
三峡东部中寒武统化石稀少。本文对在宜昌三斗坪中寒武世覃家庙组二段下部含鲕粒灰岩、细晶灰岩中所采获的三叶虫Xingrenaspis sp.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对含化石地层时代进行了讨论。此次发现,丰富了峡东中寒武世的化石资料,也为本区中寒武世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Middle-Upper Cambrian boundary is one of the current stratigraphical problems which remain openin the geological world, since there have been no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delimiting standard and stratotype.Acting on the instruction of Profs. Lu Yanhao and An Taixiang the author studied in details the Paibi Section,which is well exposed as a continuous sequence at an easily accessible locality. The Middle-Upper Cambrianboundary strata are composed of biocalcimicrosparite, indicating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anunderwater upheaval on the gentle slope along the frontal margin of the Yangtze carbonate platform. For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Upper Cambrian agnostid trilobite zones and conodont zones are erected,and a more accurat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ilobite and conodont sequence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se,the Middle-Upper Cambrian boundary is drawn more reasonably and precisely than what was done before. Inshort, the section studied is superior to other known sections of Middle-Upper Cambrian. and it will probablybe an ideal candidate for the Middle-Upper Cambrian boundary stratotype.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北地台寒武系属稳定的克拉通盆地陆表海沉积。其沉积层序表现为复合层序,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补给因素的控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7个正层序,归并为6个正层序组和2个中层序。大部分正层序的边界与生物地层单位一致,与岩石地层单位略有出入。每个正层序的平均时间延续约为3Ma,含两个三叶虫化石带。根据层序地层的研究,可以建立华北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并提出各统和阶的界线参考年龄。  相似文献   

17.
寒武系崮山阶三叶虫生物地层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Diceratocephalus已在华北的若干地点找到,如莱芜九龙山、淄博黑石寨和泰安大汶口,Dicerato-cephalus三叶虫亚带可以提升为三叶虫带,这样崮山阶便包含了4个三叶虫带(自上而下)Diceratoceph alusarma-tus带、Drepanura premesnili带、Blackwelderia paronai带和Damesella paronai带。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层大区东南区寒武纪早期地层对比与统一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北地层大区东南区的寒武纪早期地层 ,宜统一划分为6个三叶虫化石带(Shantungaspis,Yaojiayuella ,Qiaotouaspis,Redlichia(Pteroredlichia) ,Megapalaeolenus和Hsuaspis)和3个组(毛庄组、馒头组和猴家山组)。毛庄组包含Shantungaspis带 ,Yaojiayuella带和Qiaotouaspis带一部分 ,馒头组包含Qiaotouaspis带大部分、Redlichia(Pteroredlichia)带和Megapaeolenus带 ,猴家山组仅含Hsuapis带。前2带属毛庄阶 ,第3、4带属龙王庙阶 ,后2带属沧浪铺阶。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在毛庄阶与龙王庙阶即Yaojiayuella带与Qiaotouaspis带之间。毛庄组属下—中寒武统 ,其它2组属下寒武统。按各组的岩层组合特征 ,统一划分为15个岩性段  相似文献   

19.
贵州台江八郎凯里组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约  喻羑艺  彭进  王平丽 《地层学杂志》2006,30(1):i0001-i0002
贵州台江八郎凯里组以含钙质泥岩—泥灰岩、含钙质泥岩—粉砂岩和含钙质泥岩—灰岩等3种韵律性沉积为主,沉积体系域类型主要包含有大陆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在凯里组沉积初期,台江地区的水体相对较浅、生物相对较少;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生物在分异度和丰度上的大大增加,构成了台江生物群;当海平面升至最高点时,台江沉积区处于一个相对深水的环境,以大量的浮游类和较强游泳能力的生物为特征,成为了凯里生物群的开始;海平面逐渐下降,浮游生物逐渐减少;至凯里组沉积晚期,海平面的下降使台江地区的水体再度变浅、生物化石相对稀少。在台江八郎剖面上,凝缩段之下早寒武世的三叶虫Bathynotus消失,Orycto-cephalusindicus等三叶虫在凝缩段底界出现。凝缩段底界与下、中寒武统界线基本一致,表明了凝缩段是该区下、中寒武统地层划分、对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雒昆利 《地层学杂志》2002,26(2):119-120,155
陕西韩城寒武系出露良好 ,化石丰富 ,假整合覆盖于厚约 2 0 m的霍山组石英砂岩之上 ,从下寒武统上部至奥陶系为沉积连续。本区寒武系主要以紫色和黄色泥页岩、泥灰岩、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 ,从下到上可划分为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三山子组。根据在本区寒武系发现的三叶虫化石 ,韩城地区寒武系可划分为 14个生物带 ,自上而下为 :Blackwelderia带 ,Damesella带 ,L iopeishania带 ,Dorpyge richthofeni带 ,Crepicephalina带 ,Manchuriella带 ,Poriagraulos带 ,Inouyops带 ,Sunaspis带 ,H suchuagia带 ,Shantungaspis带 ,Probowmaniella带 ,Weijiaspis带和 Redlichia murakamii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