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结合春季气候特征,分析了辽阳地区春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对玉米不同播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辽阳大部分地区20cm耕层土壤水分常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玉米适时早播不但能保全苗、出壮苗,而且还能减轻春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常年份,玉米最佳播期为4月中旬,最晚不能超过4月末。  相似文献   

2.
玉米生产在晋中地区具有战略性重要地位,但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玉米生产几乎年年面临一个难过“三关”的问题,即春旱难过播种捉全苗关、抽雄叶丝期难过“卡脖子”伏旱关、灌浆期难过初霜冻危害关。本文通过对玉米生产中气象条件的分析,提出以适时旱播促使玉米生育期提前来避过“三关”夺取高产,这一科技措施已被晋中各地采用并证明为玉米生产过“三关”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简阳、乐至、雁江、安岳4站点1961~2006年46年降水资料,以资阳玉米关键期(抽雄前20天)需水指标为依据,分析了5~7月逐时段(20天滑动累计)的降水保证率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资阳玉米种植气候适播期布局。结果表明,玉米播期安排在4月中旬前后,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简阳、乐至、雁江、安岳4站点1961~2006年46年降水资料,以资阳玉米关键期(抽雄前20天)需水指标为依据,分析了5~7月逐时段(20天滑动累计)的降水保证率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资阳玉米种植气候适播期布局.结果表明,玉米播期安排在4月中旬前后,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浚单20夏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浚单20玉米新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浚单20各个阶段生长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首先对各播期发育阶段持续日数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日数随播期推迟而缩短.其次,分析了作物各发育期持续日数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夏玉米生长,日照减少可加快夏玉米生育进程,不同生育阶段降水量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同,其中抽雄-乳熟期降水量增加能缩短发育日数.然后,对比分析了播期对浚单20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穗长有缩短趋势,单株籽粒重、百粒重、籽粒与茎秆比也随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一平均实产达864.12g/m2,比播期二高74.56 g/m2,比播期三高128.33g/m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浚单20适时早播,有助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辽地区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及适时播种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探究了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通辽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出苗,出苗—七叶,七叶—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安县玉米适播期温度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红祥 《贵州气象》2009,(Z1):28-29
通过玉米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结合正安县多年温度的变化特点,初步分析了玉米播期选择的要点,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避开伏旱。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夏玉米适宜播种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省夏玉米播种时期所需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发现土壤水分是限制夏玉米播种的主要因子,同时探讨了夏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几种预报方法,并提出河南省夏玉米播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统计结果表明,近10多年来,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因此,小麦早播易形成旺长,降低抗寒能力,易受冻害;而且还易形成年内旺长、年外不长的脱肥现象。此外,小麦早播,需玉米早收、早腾茬,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根据气候条件,济源市小麦适播期为10月8 ̄20日。  相似文献   

10.
章俊  苏立胜 《浙江气象》2000,21(2):21-22,24
随着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和效益的提高,农户往往将春播期盲目提早而受冻,或秋播期尽量推迟而受灾,最终得不偿失。本文根据平阳县历年气象资料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进行理论的探索,确定春、秋玉米科学的适宜播期,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干旱灾害频发的辽西地区, 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 选取WOFOST作物模型, 利用干旱胁迫控制试验数据、田间试验数据和气象数据驱动模型, 进行典型旱年的模型适用性及不同播期的干旱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参数校准后的WOFOST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辽西地区典型旱年春玉米产量及损失。辽西地区不同播期受干旱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旱减产风险随播期推迟而减小, 2015年(中旱)干旱导致的平均减产率可达59%—61%, 2018年(轻旱)可达20%—39%, 2020年(中旱)可达36%—62%。不同生育期内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总体上拔节期—抽雄期和抽雄期—乳熟期持续重旱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抽雄期—乳熟期、拔节期—抽雄期。玉米各生育期受干旱影响程度, 朝阳站最大, 其次是黑山站和阜新站。辽西地区在旱年, 拔节期—抽雄期发生中旱和重旱风险随播期推迟而增加, 抽雄期—乳熟期发生中旱和重旱风险随播期推迟而减少, 当拔节期—抽雄期和抽雄期—乳熟期连续发生重旱, 干旱灾损程度随播期推迟而加重, 减产率可高达46%—84%。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关中为研究区域,利用杨凌和长武的玉米试验数据校正和验证了APSIM模型,结合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模拟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情形下的玉米潜在生产力。结果显示:APSIM模型在关中地区适应性较好。夏玉米潜在产量和雨养潜在产量分别为8756和4236 kg/hm2,春玉米分别为13138和6163 kg/hm2,通过灌溉最高可分别增产52%和53%,而降雨量是制约该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适当推迟播期和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潜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其中,夏玉米潜在产量和雨养潜在产量最高可分别提高20.0%和24.2%,春玉米可分别提高21.7%和22.8%;夏玉米潜在WUE和雨养潜在WUE可分别提高22.7%和20.8%,春玉米可分别提高14.4%和20.0%。因此,同时优化播期和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关中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张峰 《陕西气象》2012,(5):36-37
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宝鸡地区的眉县、风翔和麟游3个代表县1981--2010年30a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期干旱和灌浆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夏玉米的影响程度塬区大于川道;春旱和初夏早是制约山区春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适时早播,利用前期的热量避免后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宝鸡玉米生产尤为重要。通过改善品种,强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利气象因素对川塬夏玉米种植区生产的影响;发展地膜覆盖栽培将是解决不利气象条件对山区春玉米种植区影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沈阳地区大田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8.1万ha,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7.9%。大田作物的适播期为4月15日至5月上旬。在一般情况下.此期间的温度条件完全可以满足作物的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需要。但对素有“十春九旱”的沈阳地区而言,由于春季多西南大风、升温迅速、土壤水分蒸发剧烈、土壤表墒差,加之此期雨水稀少(正常年份4~5月份总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3%),所以在大田作物播种及种子发芽期间常常会因为水分因素使其受到影响.严重时出现等雨种地、贻误农时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应用模糊集分类判别方法,制作了土壤化通日期预报,使农业部门根据土壤化通日期的早晚,利用返浆水适时安排大田作物播种,以达到趋利避害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试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一季中稻籼改粳气候资源利用率、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风险变化,分析了湖北省一季中稻籼改粳适宜品种、适宜播期,提出了若干建议。主要结论有:(1)湖北省一季籼改粳能进一步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2)籼改粳后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热害的风险增加、低温冷害风险降低;(3)在中稻供试品种中,甬优1540(籼粳杂交)是籼改粳最适宜的品种,热粳优35、中稻1号在各生态区适应性均不如甬优系列;(4)北部地区一季粳稻播期应安排在4月下旬,南部地区播期安排在5月上中旬,能保证80%的年份抽穗一开花避开高温热害高风险期。  相似文献   

16.
用树木物候期做玉米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呼和浩特1971—2007年气象资料与1988—2007年物候资料,分析了玉米适宜播种期与春季树木物候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树木物候期与气温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用冬春季气温预报春季树木物候期,再由树木物候期确定玉米适播期,或用树木已出现的物候期预测下一个物候期,从而预报玉米适播期等方法均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甜高粱适宜播期及含糖量关键气象影响因子,以新疆玛纳斯地区甜高粱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播期下甜高粱含糖量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迟,甜高粱茎秆总糖含量、蔗糖含量逐渐升高,成熟期最高;还原糖含量开花期达到最大值,灌浆期后逐渐下降,至成熟期最低。不同播期之间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高粱3号"适宜早播,以4月25日播种较为适宜;T601适宜迟播,以5月8日播种较为适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糖分含量与平均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风速存在显著相关(P<0.05),可根据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甜高粱含糖量预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l~2000年驻马店气象资料,分析了棉花生长期气候资源,结果表明:驻马店温光水条件非常适合棉花生长;适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再论“适期早播,缩短播期”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期早播”经过许多科技人员同农民一道进行大量科学试验,早已证明,是一项趋利避害,增加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笔者追随一些农业专家,也多次提出本地的春耕播种,要做到“适期早播,缩短播期”,也曾建议将“适期早播,缩短播期”纳入科学种田的技术流程。这次我们又...  相似文献   

20.
丁德峰  姜德忠 《气象科学》1991,11(3):338-344
春旱初夏旱常影响淮北小麦抽穗灌浆和玉米播种立苗,本文根据麦田灌水套种玉米试验结果,提出适宜灌水期、灌水量和玉米播种期的“一水两用”节水增产套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