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谈车载定位系统主要技术方案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现有车载定位系统的技术方案与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正在使用或者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主要定位技术,并探讨了与定位系统相关联的定位解算、地图匹配等算法和研究热点,预测了车载定位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卫东 《浙江测绘》2009,(3):20-20,22
主要论述了车载GPS导航定位技术的系统原理以及车栽监控导航系统在车辆导航、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对车栽GPS导航定位技术目前国内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我国车载导航定位系统产业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国内车栽导航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GPS车载导航系统中的航位推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车载导航系统中,相对准确地定位是实现导航的基础和前提。DR系统可以有效补充GPS的不足,是最为常用的定位系统之一。讨论了如何合理地选取DR的传感器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传感器件的噪声特性和组合导航的原理和方式,为自主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大城市中心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车辆位置信息,设计并模拟实现了基于北斗的智能路标系统。该系统利用车辆中北斗定位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与道路参数作为变量,基于车道占有率建立了道路的实时路况模型,并通过路标的LED灯光颜色变换引导车流,最后,基于PC端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拟了系统的运行流程。系统有效实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鹏  张士柱  汪静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01-102,105,2
在介绍了目前存在的车辆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PS/DR定位技术的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框架,详细描述了框架内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实现细节;并基于该框架开发了一个简单的系统,其具备车辆定位系统的基本功能。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传统车载导航定位技术的不足,提高定位精度,文中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辅站技术应用于车载导航中,主辅站技术有着可靠性高,无需双向数据传输和服务用户无数量限制等优点。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基于主辅站技术的车载导航定位系统,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实现车道级定位导航,并能在车辆即将越界时提供预警,防止车辆违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双星主动式卫星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对建设GEO卫星和MEO卫星联合被动定位系统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一种联合被动定位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了定位解算模型并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通过编制相应的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定位系统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在我国分步建设被动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任凯  章传银  王天文 《测绘科学》2010,35(2):139-140,160
GPS激光测距动态定位系统是激光测距与GPS定位系统的集成应用,通过测设测点坐标与目标点斜距信息,运用空间测边交会方法进行定位。本文阐述了GPS激光测距系统的定位模式,数据管理及在数据实时处理中的应用。GPS激光测距动态定位系统所有数据都是通过串口发送到计算机。合理、高效地从接收到的数据中分离出各个模块的数据是实现系统稳定工作的关键。本文提出基于内部循环结构对多串口的数据分离和同步数据提取算法,实现了多通道串口数据管理及实时处理,软件运行的结果显示该算法高效地为主动定位系统的状态监视和定位解算提供了正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下机器人在浅海工作时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在浅海电磁波信号衰减不大的情况下,文中重点介绍一种基于GPS/BDS双模组合定位技术的浅海水下机器人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为了比较双模定位系统的定位性能,设置了GPS和BDS单模定位系统作对比,提出了使用中值滤波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相结合的定位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双模定位系统测试数据的滤波处理,得出系统的定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模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要高于单模定位系统;中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算法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双模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是指建成一套车辆GPS定位系统来实现对目标车辆的及时定位。在系统中设计一套虚拟GPS设备接入器来解决不同的车载GPS设备接入的问题,建立一套有效的通信接口标准,使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同的指挥中心对被监控车队车辆进行定位指挥。在该系统的辅助下,利用GPS的空间定位功能将车辆GPS位置信号与城市电子地图数据和城市影像数据相叠加,从而实现车辆的定位功能,方便、及时、快捷地找到被监控车队车辆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智能化产品转型升级,无人车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并发挥巨大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作为国产化的先进定位导航系统,在国产化智能产品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的巡检小车需具备自动导航定位和环境感知功能,而定位导航模块与通信模块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设计一种适用于陆地各地形场景的智能巡检无人车,采用BDS进行定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感知外部环境,能够实现自动巡航和避障相关功能,应用了BDS模块独特的短报文系统构建上位机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传输,达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效果. 通过试验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能够进行无人车的自动巡航且巡检路径基本与预期路径保持一致. 以BDS模块为核心的无人巡检小车搭载各种功能模块后,可打造出系列相关产品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后续的相关技术的拓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车载导航系统常用惯性测量元件(IMU)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组合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由于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限制,对初始对准速度有着较高要求。为了提高传统车载组合导航系统中低成本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仪的初始对准速度,降低初始对准过程中的计算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失准角下的基于网络RTK辅助与无损Kalman滤波(UKF)的MEMS陀螺仪初始对准算法。同时针对车载系统的特点,简化了IMU系统误差方程,分析了简化带来的误差。在诺瓦泰ProPak6和诺瓦泰IMU-IGM-S1组成的导航系统中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以诺瓦泰双天线GNSS输出航向角为"真值"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算法基本可以在5 s内完成陀螺仪的初始对准,对准精度达0.3°。  相似文献   

13.
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是万物互联之基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但目前对于室内外过渡区的无缝组合导航技术,仍存在诸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从三个方面对BDS/UWB组合定位的室内外无缝链接方法进行了改进:一是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引法和外引法的室内信标绝对定位方法,以解决室内外定位结果的坐标基准统一问题;二是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精度因子(PDOP)平稳变化的室内信标优化布局方案,以提高过渡区域的导航定位精度与信标可用性;三是提出引入自适应权重因子,来解决BDS/UWB组合定位的观测值合理定权问题. 通过具体实验验证:1) 利用基于内引法和外引法的室内信标绝对定位方法,可实现室内外坐标基准的统一,显著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2) 采用所提信标优化布局方案,可有效提高过渡区定位精度,相比无超宽带(UWB)信标,BDS/UWB组合定位的平均定位精度至少提高 355%;3) 自适应权重因子可实时调节不同时间、不同类型观测值的权比,增强了观测信息利用效率,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空旷区域,定位精度可至少提高22.5%.   相似文献   

14.
在地面车载组合导航GNSS/OD/SINS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甚至发生中断,将非完整性约束(NHC)应用于里程计(OD)/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组合,可以有效抑制GNSS信号中断期间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发散。通常NHC的噪声设定基于固定的经验值,然而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车辆运行轨迹复杂多变,其运动状态不能完全满足NHC前提假设,经验给定的噪声无法准确反映车辆实际运动情况。为此,本文分析了NHC噪声与车辆运动状态的关系,构建了一种基于车辆运动状态的NHC噪声自适应方法。通过所选场景的实测数据验证表明:采用噪声自适应的NHC/OD/SINS组合导航结果相比于固定噪声的NHC/OD/SINS组合,在GNSS信号中断110 s、车辆连续转弯的情况下,最大水平位置误差减小了68.4%;在GNSS信号中断74 s、车辆直线行驶的情况下,最大水平位置误差减小了87.3%;能较好地抑制GNSS中断期间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发散。  相似文献   

15.
在运用组合导航技术进行车辆定位导航过程中,由于环境、导航设备等因素的干扰,导航数据中会包含有较大误差的野值数据,使得导航结果与实际车辆的行驶轨迹发生较大偏差,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一方面,错误的导航信息会给用户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组合导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此,本文提出了对车辆低速和车辆停止时的定位数据进行剔除,利用粗差剔除和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导航定位的准确性。跑车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满足车载导航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独立发展的北斗系统已经具备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能力,为研究以北斗系统为主的车载导航技术的应用精度,采用伪距单点定位的方法分别对车载GPS,BD2,GPS\BD2 3种导航模式下的二维导航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定位精度分别为:3.66m,4.76 m,3.01 m,可以看出基于单点定位的北斗二维平面导航精度已达到5 m内,完全满足大众日常的出行要求。组合系统与GPS导航系统对比,组合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是较好的导航模式。并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编写定位软件,实现对车辆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提取,监控车辆是否超速。  相似文献   

17.
艾泽宇  嵇建扣 《测绘通报》2019,(5):155-157,162
勘察人员在海洋地质勘察测量放样时,采用的定位导航设备通常是分体式信标机。分体式信标机主要由天线头、电缆、主机、数据线电源线、计算机和电瓶6大部件连接组成。在实际生产时,连接天线头和主机的电缆经常受到海水腐蚀而损坏,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搬运诸多装备,尤其风浪较大时候,操作过程烦琐且不安全,经市场调查,国内尚无专门的主机-天线一体化信标机。在此背景下,勘察处计划开发一款便携、操作方便的一体化信标机来解决上述问题,该系统不需要架设基站,并通过信标来发射差分信号,在离岸较远的海域使用星站差分服务提供高精度位置结果。经测试验证发现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提高海上定位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里程计通常被用于辅助车载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以解决当遇到高楼、密林、隧道等信号干扰和遮蔽严重情景时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而里程计辅助需要获取准确的里程计杆臂和安装角。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积分的IMU/ODO外参估计算法,使用由里程计观测和GNSS/INS组合导航解算得到的一段时间内的里程增量差异构建代价函数,通过非线性优化器进行标定参数求解。仿真与实际测试均表明了本文标定方法的有效性,里程计观测在经过标定外参补偿后,可为车载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提供厘米级的精度辅助。  相似文献   

19.
NMEA0183 协议解析模块是导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软件模块,该模块的健壮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为了能及时并高效解析NMEA数据流,分开处理NMEA数据流解析与数据显示,降低解析模块与显示模块的耦合性,提出一种基于正则表达式和MVC架构的NMEA0183协议解析方法。整个解析模块可分为四个阶段,原始NMEA数据流存储,NMEA数据流高效解析,NMEA数据校验,NMEA数据显示。目前该方法已应用到GPS 导航产品中,实测表明,该解析模块高效可靠,数据流解析显示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20.
Discussion of GPS Anti-Jam Technolog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atellita navigation aiding system, sometimes called NAVSTAR, has become a utility to the military and many civilian areas. GPS, currently consisting of 24 satellites, is used by the military for navigation, precision weapons delivery, and the future digital battlefield. In the civilian sector, GPS is widely used as the primary or secondary aid for land, water, and air navigation; as a surveying aid; as a vehicle location system; and as a precision time standard for cellular and ATM sites. In the aviation community, GPS is becoming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AAS (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and the LAAS (Local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for en route navigat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Category II and III precision approach, and for surface navigation. The vulnerability of GPS have become the vulnerabilities of WAAS and LAAS, and require consideration of interference mittigation techniques.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