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的金属矿物及矿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殿芬  周文茂 《矿床地质》1995,14(2):127-149
小西南岔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斑岩矿床,以金、铜为主,伴有银、铋矿化。金属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金矿物是金-银系列的自然金、银金矿及金银矿。金的成色低,平均成色728,且变化在305~993这一较大范围内。另外,还发现了碲银矿、硫碲银铋铅矿、自然铋、赫啼铋矿、富硫铋铅矿等多种银、铋矿物。成矿早期只有微弱的铜(钼)矿化,大量金和铜富集于成矿中期(210~475℃),而银、铋矿化则出现在成矿作用晚期(160~240℃)。  相似文献   

2.
韩秀伶  丁奎首 《地质科学》1997,32(4):521-523
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石英脉内,该矿是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共生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银黝铜矿及辉锑铅银矿等。  相似文献   

3.
广东玉水-银屎富铜多金属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好寿 《地球学报》1994,15(Z1):152-156
玉水-银屎铜多金属矿带是粤东北重要的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带)之一。已发现铜、铅锌、金、银、铁、锰等矿床、矿点多处,其中玉水铜矿、银屎铅锌矿是近几年发现并评价的富铜、铅锌中型矿床,在这两个矿床的外围还有若干矿点及异常区。本文应用铅、硫及碳氧同位素示踪,对玉水-银屎矿床及其外围若干矿点及远就(异常)区进行对比研究,在阐明矿床成因、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已知矿床和矿点的同位素特征,提出找矿评价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对远景区(异常区)进行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4.
金-锑和金-银建造的矿床在世界许多矿区广为发育,但它们在空间上到处都是没有联系的。在太平洋矿带中,金-银矿床分布在外带,而金-锑矿床则分布在内带。在这些地带的接触部位有时形成过渡的金-锑-银建造矿床。在上述矿床中金和锑是以不同数量关系参与的普遍的元素。至于银,则对金-锑建造矿床来说这一元素并不是典型的。并且极少以杂质的形式遇到。 金-银建造和金-锑建造矿床的矿石在地球化学属性方面的明显差别是由它们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金属来源以及物理-化学参数等的特性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发现,所  相似文献   

5.
金银矿的选冶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中绝大多数是提取金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指标。而对银只作为副产品回收来考虑。关于以银为主的选矿冶炼方面的资料,近年才见于技术期刊中[1-4].1博白银矿中银精矿试样的组成博白银矿中的银矿物以自然银、辉银矿为主,其次是银金矿、金银矿。自然银的粒度较大,直径可达0.15mm,在样品加工时,常出现大银片,最大重量达《258mg;辉银矿的颗粒也大,直径达0.05~0.15mm的很多;样品中尚有银黝铜矿。重砂淘洗的精矿中,发现有少量的深红银矿。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粒度为10~30pm。试验用采取含600×10-5银…  相似文献   

6.
曹国斌  傅怀林 《福建地质》2002,21(3):144-147
闽东火山岩地区是火山岩型银金,银铅锌矿的重要成矿部位,已先后发现了银金,银铅锌矿床,根据历年在闽东,闽北地区获得水系沉积物异常成果及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认识,分析了宁德大泽溪以Bi为主的Bi,Ag,Pb,Zn,As,Au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和Bi元素的找矿指示意义,预测大泽溪综合异常具有中低温火山岩型银铅锌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医,医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福让  吕新彪 《西北地质》2007,40(B07):71-78
南秦岭南部褶皱带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金、银、锑、铅、锌、铜矿床(点),成为陕西省又一重要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南秦岭南部元古宙至中生代多次发生火山成矿作用、沉积或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构造-岩浆成矿作用,金、银、锑、铅、锌、铜成矿具有一定的规律,找矿前景好。从资源潜力及经济意义上来看,金应该是该区的主攻矿种。同时,应该兼顾银、锑、铅、锌、铜的找矿工作。开展自水江-留坝成矿带金、银锑找矿、牛山隆起北缘成矿带金铜多金属找矿和红椿坝断裂两侧铜金找矿是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伴生金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井矿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铜,银,铅,锌等多矿种大型矿床,矿床铜,锡矿化即有关,又有分离,伴生的金矿化局部较好,可能与铜矿化阶段的黄铁矿化有关,浮选铜矿尾砂中的Au含量较高,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独立的黄铁矿(毒砂)脉中的金,银矿资源应予评价,大井矿床东北约10km处叶腊石(巴林石)矿床中金矿化的发现为高S型浅成低温热液银-金-多金属矿床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说明大井外围有着较好的银-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大井矿床是次火山热液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基底及燕山期岩浆岩。  相似文献   

11.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金银互化物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近年发现的首例规模较大、矿石品位富、金成色高的岩金矿床.作者通过对马攸木金矿床矿石组构、矿石共生组合及矿物特征研究发现,金银互化物主要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载金矿物为黝铜矿、针铁矿、脆硫锑铅矿及石英;金银互化物的赋存形式主要为包裹体金、裂隙金及粒间金.金银互化物的形成、富集与热液成矿作用及表生风化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Klerksdorp会矿田(南非)的上维特瓦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与Venters-dorp系的元古代含金铀沉积层中金的形态是用电子显微扫描方法研究的。金的形态可分为三类型:(1)碎屑金;(2)重结晶金;(3)与碳质物伴生的金。不同地层部位金中的银含量(以成色表示)是通过附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的能量色散x射线显微分析器测定的。 碎屑金最初是在离源区搬运了不到30公里沉积下来的,这是通过将维特瓦特斯兰德系中的金与近代冲积砂矿床进行比较而查明的。第二种类型的金由碎屑金小规模地重结晶生成。原始的Lichenlike植物簇部分地圈闭碎屑金于它们的纤维中,因此,金就加入其植物构造中,而形成第三种类型的金。 三种类型金的成色是相等的。银的无选择性重分配发生于碎屑金形成第二和第三种类型金的期间。金中的银含量随地层而变化。根据金的成色,在克菜克斯道普金矿田的主要矿化层,即Vaal矿脉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相。 在维特瓦特斯兰德时期由于缺氧和还原环境,在河流搬运金的过程中没有银的溶滤。维持瓦特斯兰德金成色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原生金矿床中银含量变化所造成的,这些原生金矿床很可能是位于维特瓦特斯兰德盆地周围的太古代绿岩——花岗岩区。 在Klerksdorp金矿田具重要经济价值的地层单元中发现,金中的银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乌旗吉林宝力格银(金)矿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银矿床.该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北东方向120 km.自1991年原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09队在本区发现银矿点开始至2005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简称河南地勘一院)受内蒙古兴业集团的委托在本区完成详查工作,共发现银(金)矿脉35条.对矿区范围内5条矿体计算金属总量分别为Ag,668.69 t;Au,1102.26 kg;Cu,4892.90 t,其中银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吉林宝力格银(金)矿床特征、剖析矿床成因,对在东乌旗地区寻找相类似的工业矿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方展 《福建地质》1991,10(2):142-149
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是我省金(银)成矿远景区之一。本文基于1:5万区调新发现有远景的金(银)矿点,提出“四位一体”成矿的认识,即地层(矿源层)、韧性断层、脆性断裂控矿和侵入岩的叠加。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金(银)矿化的分布规律,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多期次成矿及金银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在沉积岩或岩浆岩中均普遍发育电气石化,不同的岩石均出现电气石化说明电气石是热液作用的产物;电气石化强烈的地段多发现金矿物说明电气石与金矿物的关系密切。硫化物的互相穿插和交代现象,说明矿床是经过多期次热液叠加的结果。金元素分布在硫化物中较脉石多,银元素在硫化物和脉石中没有太大的变化;金银以较均匀的点相间分布,未形成矿物固溶体相;在出现金矿物的地段,金、银的含量明显上升,铁、硫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6.
牛圈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圈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张国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银(金)矿,均一温度牛圈银(金)矿床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四岔口乡境内,为华北地台北缘新发现的一类典型矿床。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归属、建立...  相似文献   

17.
提取金银的新方法(1)用非氰化物浸出剂从米勒法浮渣中浸出金和银研究用非氰化物浸出剂从MilerProcess(米勒法)浮渣中浸出金和银。发现该浮渣用硫脲以硫代硫酸盐直接浸出是很难处理的。焙烧渣的硫脲浸出得到大约84%的金提取率,而银的浸出效果很差。浮...  相似文献   

18.
胶南市七宝山地区发现了以银铅为主的多金属矿,矿石中有益组分以银铅为主,伴生有萤石、铜及少量金,其找矿标志是硅化构造破碎带、石英脉、萤石石英脉等。找矿方向应集中于山周断裂两侧和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之中。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李爱生  韩志安 《中国地质》2001,28(11):29-34
在晋东北泉发现规模较大,元素组合较好的Ag-Pb-Au-Cu-Zn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基础上,通过1:10000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地质补勘工作,探明刁泉铜矿床为大型银、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20.
江苏某地金—银碲化物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质产状江苏某地金-银碲化物在江苏省首次发现,它们产于含金石英脉中。该地在构造上处于一火山岩断陷盆地的中部。与金-碲矿化有关的地层为侏罗系上统大王山组的粗安质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区内次火山岩发育,主要是粗安玢岩和石英粗安玢岩。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局部构造破碎强烈。金-银碲化物产在强烈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