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对来源不同的地质对象进行关联匹配,并通过模型对其结构、属性及语义关系进行表示是后期语义查询及聚类等任务的重要支撑。文章针对地质调查空间实体与外部文本描述语义异构、表达差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孪生网络地质调查空间实体与文本描述信息关联匹配模型。首先,将地质调查空间实体的属性信息转换成为文本段落,以句向量基本粒度对地质空间实体进行文本语义编码;接着将两类文本对象映射到统一向量空间中,并输入到孪生网络中进行特征学习,最后在构建真实数据集上进行模型性能的实验测评。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表示地质调查空间实体句子语义信息,其识别F1值相比基准实验提高了8.4个百分点,优于选取的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服务是煤炭地质档案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解决在公共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虚拟专用网络技术,通过分析其应用于煤炭地质档案网络服务中的优势,为行业内外部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三维地质动态演示多通道投影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海量数据和大量科研成果,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多通道投影系统,实现了环屏幕高分辨率的大场景平面演示和虚拟三维立体投影之间的无缝切换,采用被动立体投影技术动态展示了上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成果的社会转化与信息共享提供了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4.
5.
三维地质填图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开拓性工作,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循.对于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相对有限的复杂造山带成矿带地区,区域性的三维地质结构的揭示更具挑战性.结合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实践,提出造山带基岩三维地质填图的基本思路,对具有一定幅面一定比例尺的区域三维地质填图与建模的方法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针对造山带区域的“基于地表地质调查剖面网络基础上的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约束的三维地质调查方法体系”,探索实践“基于地表地质调查剖面网络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强调建模的数据基础来自地表基础地质调查的系统路线剖面和实测剖面,即以地表实测地质路线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向下合理延拓,从而实现“区域三维地质填图”概念上的三维地质结构的数字表达.   相似文献   

6.
小口径油气地质调查井作为一种地质调查的工作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以已完成施工的羊D1井、黑富地1井、黑富地2井为背景,对油气地质调查井钻井特点、施工要求和施工难度进行分析,阐述了由于配套设备、钻井工艺方法和相关安全规范等因素不健全,对油气地质调查工程带来的风险和对油气赋存情况评价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二维平面图无法表达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态,3D GIS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真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提供了可能。3D 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调查可以真实.形象、准确和清晰地反映城市地质结构,可以为城市安全、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核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2011-2020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旺盛,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地质工作适应需求变化历经深度的转型发展,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本文作者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和地质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结合西南各省(市、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11-2020年)评估报告、油气企业勘查成果,并查阅各专业领域大量文献资料,对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含矿产勘查等)进展进行较全面地总结和阐述,并提出未来十年西南地区地质调查展望。近十年的重要进展包括较大幅度提高了1∶5万为主的区域地质调查程度;提出了特提斯构造演化、上扬子陆块前寒武纪构造-地层格架等新认识;提交新发现矿产地1400多处,实现了铜、锰、铝、金、锂、铅锌、铍、晶质石墨、磷、天然气等战略性矿产勘查突破和多个新区、新类型、新层系页岩气的重要发现;提高了西南山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水平;查明了重点地区和流域的水文地质和水资源状况,解决了乌蒙山等贫困缺水地区大批群众的用水困难;圈定了约53600平方千米富硒土地资源;新兴了生态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诸多调查新领域,探索建立了相关的调查理论与技术方法。调查成果提高了我国部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有效地支撑服务区域内重大工程规划建设、脱贫攻坚、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地质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作,地质调查转型发展的成效显著。预计未来十年的地质调查会在支撑服务能源和矿产资源安全、地质安全风险防范、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生态环境整治、国土空间利用、区域地球科学理论、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创新发展。本文可为同行了解西南地区地质调查进展和理解新时期地质工作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质调查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调查立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地质调查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立法应属于社会法领域.在“大国土”、“大资源”和“大地质”的理念下,地质调查工作隶属于自然科学体系的范畴,应该建立一个与资源平行的地质工作法律体系.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坚持地质调查工作的公益性定位,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工作规律,建立地质调查规划、地质调查权、成果质量监督检查、资料管理与服务、财政出资等6项基本制度,以保障和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群测群防作为一种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手段愈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存在的监测信息逐级传递不及时、信息失真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Socket无线通信API和位于不同内网节点进行双向通信的条件,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群测群防终端软件架构,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以公网服务器作为信息转发端,设计了基于TCP协议的信息转发机制,实现了智能手机终端-公网服务器-内网PC(监测平台)的3级通信,保证了监测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通信过程控制,在应用层设计了良好的通信机制和数据封装机制,能够大大减少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时间,提高通信效率。实际应用表明:无论是GPRS移动通信还是VPN网络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的便捷录入与高效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12.
网络计划管理技术在长江某穿越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它对工程组织过程和项目实施步骤进行全面的规划、编排,并在工程项目实施初期对多种方案进入深入的研究与比较,更科学地进行目标进度的安排。本文以长江某穿越隧道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城市控制测量项目采用现代大地测量的方法,利用D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点,选用20个点构成骨架网,按照GPS网的可靠性指标、精度指标、效率指标,进行优化设计;利用Trimble DIN112电子水准仪进行GPS四等水准联测,通过一定数量和分布均匀的GPS/水准点进行高程拟合。该项目了取得的成果精度,完全符合1:500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笔者根据所在省配电网工程通用造价方案,计算相应敏感系数作为控制投资规模的基础,同时,提出及时修正因各种外部因素而造成项目费用增大的方法和建议,以保证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5.
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是一类比较优越的前向式多层神经网络,比传统的BP网络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以深圳湾西部通道填海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为例,探讨采用RBF神经网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采用插值方法构建时间间隔统一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降变形时间序列的RBF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网络模型来预测沉降量.计算实例表明,模型具有运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软基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角峪铁矿普查项目采用现代大地测量的方法,利用已知的3个D级GPS点,以E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选用6个E级点构成骨架网,按照 GPS 网的效率、可靠性、精度,进行优化设计。在四等水准点的基础上,高程测量采用GPS拟合高程的方法。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构造的 E 级控制网,精度完全符合矿区普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冯俊德  李建国  胡明鉴  汪稔 《岩土力学》2009,30(Z1):299-303
变形监测在工程、施工、运行各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岩土工程施工、运行安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是完善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的关键性环节和施工、运行技术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费时费力且监测频次和结果均难以保证。一种基于公用电话网和GPRS网络的数码监测无线传输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基于公用电话网的数据采集通信设备,由主控计算机通过无线传输配套软件,设置、控制监测现场的数据采集仪,并将监测结果通过GPRS网络无线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变形数码遥测。该装置结构简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误码率底、稳定性好,监测结果也更为准确、稳定、直观,使岩土工程变形监测不再艰苦和繁重,尤其适用于环境艰苦、条件恶劣等地的自动化遥测。  相似文献   

18.
笔者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北京和江苏省东海县钻井现场3个局域网的需求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及互联方案,并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信息系统为例,给出了一个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案,总结了该工程中网络建设与维护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t/a炼油项目参与各方人员共同使用p3e/c软件编制完成了该项目基础设计、详细设计、采购、施工、试车等整个项目各装置各级网络计划。阐述了应用p3e/c软件在该项目计划、进度与费用控制实战中的计划目标的建立、控制与应用,旨在为同类项目在计划、进度与费用控制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广西石化1000万t/a炼油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吸取了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及方法,全面采用了p3e/c软件作为计划管理工具,并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施工管理的实际水平,探索出国内大型新建炼油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新路,使广西石化1000万t/a炼油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分析计算机技术目前在地震系统运用现状及现存的分析预报体系存在的问题 ,阐述建立数据仓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指出应用数据仓库和VPN技术可以提高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率降低获取信息的代价、进行网上会商、提高分析预报的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