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已有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铂族元素除通常在基性岩浆中迁移和富集成矿外,在表生和热液条件下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地球化学活动性。因此,铂族元素的热液迁移和富集规律已成为铂族元素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总结了表生和热液环境中铂族元素活动性的地质证据与溶解度实验研究成果,以加深和丰富对铂族元素成矿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PGE和金的热液共生富集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热液条件下铂族元素和金生共生富集的控制因素,包括配合物迁移形式和沉淀物理化学条件的相似性;此外,铂族元素和金的固溶作用、相对溶解度、源区特征、热液性质和活动历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关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对铂族元素热液成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初步探讨了热液条件下铂族元素和金共生富集的控制因素,包括配合物迁移形式和沉淀物理化学条件的相似性;此外,铂族元素和金的固溶作用、相对溶解度、源区特征、热液性质和活动历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关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对铂族元素热液成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胶东金矿金的迁移富集机理新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描述了胶东金矿成矿的新机制,在高温热液中,以液态纳米金及液态纳米金合金活化、迁移;当热液降至低温后,则呈固态纳米金及固态纳米合金沉淀、凝聚、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铂族元素的热液活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是典型的岩浆型矿床,但矿体中广泛发育热液脉状矿石,脉体有较高的铂族元素含量,特别是硫化物细脉为铂族元素的重要载体,反映铂族元素的热液活动。根据岩体主要蚀变类型,区分出岩浆晚期高温流体活动阶段、岩浆期后蛇纹石化阶段和低温碳酸盐化阶段。各阶段热液性质、流体来源及铂族元素热液活动性分析表明,蛇蚊石化阶段铂族元素热液活动最强烈,主要表现为就地改造;热液活动未造成矿体形态、产状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6.
四川会理县大岩子铂钯矿床是目前国内品位最高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也是一个独特的热液成因矿床。矿区及区域上的镁铁质岩浆岩可能是铂族元素的初始来源,震旦系白云岩是其有利的容矿围岩,构造控制下的热液活动促使了铂族元素的迁移富集。地表氧化带蓝铜矿化白云岩矿石的PGE含量最高可达27.13×10-6,坑道中相对新鲜橄辉岩的PGE含量为1.068×10-6,强烈蚀变橄辉岩含PGE0.528×10-6,地表蚀变后橄辉岩的PGE含量为0.435×10-6,表明铂族元素可能发生了活化转移。整个攀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发育,后期构造活动强烈,有利的围岩广泛分布,因而具备形成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的条件,找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
铂族元素矿床热液流体成矿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上所有的铂族金属矿床都有热液流体活动的迹象。影响铂族元素(PGE)成矿的流体主要有两类:堆晶体后期流体(>500℃)和岩浆后期流体(<500℃)。低温热液(<500℃)中,PGE可能主要以氯络合物及氢硫基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高温热液(>500℃)中,PGE可能主要以氯络合物的形式运移。在详细论述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热液流体中PGE溶解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PGE在流体中的溶解、迁移、富集及可能的沉淀机制,为探寻PGE矿床的成因提供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镁铁岩-超镁铁岩侵人体中常常含有少量及微量硫化物,它们是硅酸盐岩浆与硫化物熔体不混溶作用的产物。由于岩石圈环境下铂族元素亲硫性的制约,当硅酸盐岩浆与硫化物熔体呈液态熔离时,铂族元素便被硫化物熔体所捕集和运载,尔后在重力分异过程中下沉到岩盆底部富集成矿。能否依据岩盆上部岩浆熔离硫化物的铂族元素丰度值来判断岩盆深部铂族元素潜在成矿能力呢?这是本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铂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性-超基性岩及黑色页岩等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和迁移。铂族元素在岩体附近土壤、植物和水体等表生介质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可以用来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Os的表生迁移对海洋^187Os/^188Os值上升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重金属元素,机动车铂族元素催化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也会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全球主要铂族金属矿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铂族金属矿床主要有6种类型,分别为:(1)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铂族金属矿床;(2)镁铁质-超镁铁质Cu-Ni硫化物矿床伴生的铂族金属矿床;(3)Urals杂岩体型铂族金属矿床;(4)蛇绿岩型铂族金属矿床;(5)与热液相关的铂族金属矿床;(6)外生型铂族金属矿床。除第4类型外其他类型的铂族矿床都具有经济意义。铂族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幔源岩浆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大规模的幔源岩浆活动及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具有产生硫饱和的条件是形成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同时岩浆期后的热液作用能使铂族元素迁移并在特定条件下富集,对铂族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利。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形成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是岩浆分异作用强,并且具有能产生高R因子的环境;镁铁质-超镁铁质Cu-Ni硫化物矿床中形成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是硫化物熔体的结晶分异作用;Urals型杂岩体中,由于岩浆在早期演化过程中硫的不饱和,形成的主要铂族矿物为Pt-Fe、Pt-Ir合金,且主要与铬铁矿共生,在岩浆演化硫饱和阶段可形成富Pd的铂族矿物,且与Cu-Fe-V-Ti-P金属共生;蛇绿岩型杂岩体中,主要形成的铂族矿物为含Ir- 、Os- 、Pt- 的合金或少量硫化物矿物,且主要赋存于铬铁矿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铂族元素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铂族元素是我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的铂族元素矿床主要分为岩浆、岩浆热液及沉积3种成因和9个类型,文章分析了典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基本特征,并对不同类型矿床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认为岩浆成因铂族元素矿床依然是找矿重点,黑色岩系型铂族元素矿床具有重大找矿潜力,对现有金属矿床的含铂(族)潜力再评价是发现共(伴)生铂矿的一个有效途径,此外,还要重视对热液型矿体的识别和追踪.  相似文献   

12.
根据铂族元素的成矿特征和青海省构造运动的多期性、继承性,复合叠加改造成矿作用明显及各种含铂岩石建造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在青海省内铂族元素矿产的找矿工作,不仅要重视寻找与基性一超基性岩有关铂矿,而且也要注意在黑色页岩型、热液型、红色造山建造中寻找含铜砂岩型等矿床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PGE在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地幔中PGE的存在形式目前尚不清楚,在许多方面还有争议。文中通过大量的实例综述了近年来PGE的分异机制和其在上地幔分布不均一性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除Au外,蚀变作用并不影响PGE的分异;PGE主要以硫化物或合金的形式赋存于地幔岩石中,其分布不均匀,单一地依靠PGE与MgO,Cr,Ni的相关性来探讨部分熔融、分离结晶过程中橄榄石、尖晶石、铬铁矿对PGE分异的影响是不全面的,必须考虑硫化物的作用;地幔岩石具有包裹体和粒间两种不同PGE分配模式的硫化物。地幔源区或板内携带PGE流体交代以粒间硫化物为主的地幔岩石。使其PGE发生分异;不管是核幔分离后外核物质的返回,还是单一硫化物的作用都不能完全否定陨石撞击的地球增生假说。在大的区域,上地幔PGE的分布是均一的,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其PGE的分布显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4.
江西银山矿田伴生金银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锦章 《矿产与地质》1997,11(3):192-198
叙述了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田铅锌成矿系列和铜硫成矿系列6个成矿带中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和成矿规律,并进行伴生金银相关性分析。认为伴生金银是以独立矿物存在为主,主要载体矿物有黄铜矿,含砷铜矿物、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Au、Ag与Pb、Zn、Cu、S密切相关。同时分析了金银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综合回收金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In the Great Dyke mafic/ultramafic layered intrusion of Zimbabwe, economic concentrations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are restricted to sulfide disseminations in pyroxenites of the Main Sulfide Zone (MSZ). Oxidized ores near the surface constitute a resource of ca. 400 Mt. Mining of this ore type has so far been hampered due to insufficient recovery rates. During the oxidation/weathering of the pristine ores, most notably, S and Pd are depleted, whereas Cu and Au are enrich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st other elements (including the other PGE) remain quite constant. In the oxidized MSZ, PGE occur in different modes: (1) as relict primary PGM (mainly sperrylite, cooperite, and braggite), (2) in solid solution in relict sulfides (dominantly Pd in pentlandite, up to 6,500 ppm Pd and 450 ppm Pt), (3) as secondary PGM neoformations (i.e., Pt–Fe alloy and zvyagintsevite), (4) as PGE oxides/hydroxides that replace primary PGM as the result of oxidation, (5) hosted in weathering products, i.e., iron oxides/hydroxides (up to 3,600 ppm Pt and 3,100 ppm Pd), manganese oxides/hydroxides (up to 1.6 wt.% Pt and 1,150 ppm Pd), and in secondary phyllosilicates (up to a few hundred ppm Pt and Pd). In the oxidized MSZ, most of the Pt and Pd are hosted by reli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PGM; subordinate amounts are found in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hydroxides. The amount of PGE hosted in solid solution in sulfides is negligible. Considerable local varia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GE in the oxidized ores complicate a mineralogical balance.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the PGE recovery from oxidized MSZ ore show that using physical concentration techniques (i.e., electric pulse disaggregation, hydrosepara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the PGE are preferentially concentrated into smaller grain size fractions by a factor of 2. Highest PGE concentrations occur in the volumetrically insignificant magnetic frac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a physical preconcentration of PGE is not feasible and that chemical, bulk-leaching methods need to be developed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recover PGE from oxidized MSZ ore.  相似文献   

16.
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系统测定了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金属富集层是铂族元素富集的首选层位。根据铂族元素丰度、元素相关性、特征参数值和元素配分模式,认为铂族元素并非来源于地外物质,而是海底含矿热卤水沿深大断裂而来。铂族元素的异常富集是海底热卤水与正常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大别造山带毛屋超镁铁岩的铂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镍锍火试金法结合ICP-MS分析了毛屋斜方辉石岩和石榴二辉岩样品中的Ir、Ru、Rh、Pt和Pd的含量,结果显示其铂族元素(PGE)的含量随岩石类型无规律性的变化,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铂族元素分布模式呈负斜率,Pd、Ir发生了分异。毛屋超镁铁岩铂族元素特征的形成受岩石中铂族元素的存在相制约,PPGE富集在富Cu硫化物,而IPGE以类似残留相、不熔的单硫化物固熔体形式存在,其中地壳混染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成岩过程中流体的存在造成了Pt和Pd的活化。因此,单硫化物固熔体和流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毛屋超镁铁岩类似残留地幔岩的铂族元素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春晖 《地质与资源》2007,16(1):47-49,55
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铂族金属矿床勘查取得了长足进展,发现铂族金属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铂族金属矿床与中心型环带状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体在空间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在黑色岩系及褐煤矿床中也发现了铂族金属矿化.上述成果指明了该区铂族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铂族金属矿床.这些勘查进展对我国的铂族金属矿床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Re-Os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岩浆Cu-Ni-PGE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e-Os同位素由于其较高的半衰期特点,近年来国外广泛用于前寒武纪含Cu-Ni-PGE镁铁—超镁铁岩成岩年龄测定,并结合其他地球化学数据,对壳幔岩浆源及作用进行解释研究。特别是由于Os是6个PGE的其中之一,而多用于岩浆Cu-Ni-PGE矿床贵金属来源的判别。中国岩浆Cu-Ni-PGE矿床以金川矿床为代表,已有的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岩浆混合成矿作用,开展Re-Os同位素体系的研究将会提供进一步判断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