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公路差分GPS测量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讨论使用差分GPS进行道路测量数据采集中遇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外业数据采集主要解决了GPS道路观测数据、地物属性数据以及匹配时间数据的获取的问题 ;内业数据处理解决了如何用差分GPS方法获得满足要求的道路矢量数据 ;地物属性匹配解决了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融合 ,获得可以直接入库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多传感器与道路网数据用于汽车导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车载导航系统中GPS接收机,车论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导航电子地图所提供的道路网络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建立了道路网络数据的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对汽车进行实时定位的算法。最后,对导航中汽车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与道路网络数据综合,在导航过程中能够补偿GPS信号技失,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地确定汽车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CH20041537中国公路差分GPS测量=DGPS-based Na- tionwide Highway Surveying in China/程鹏飞,李夕银,张莉,蔡艳辉,吴秀娟,柳景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学.-2004,29(2).-11-12 讨论使用差分GPS进行道路测量数据采集中遇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外业数据采集主要解决了GPS道路观测数据、地物属性数据以及匹配时间数据的获取问题;内业数据处理解决了如何用差分GPS方法获得满足要求的道  相似文献   

4.
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道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高频GPS轨迹数据而言,低频GPS轨迹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容易获取、低成本等优点。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量低频轨迹数据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学形态学滤波和细化方法对栅格化的道路图像进行道路中心线与交叉口的提取,然后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交叉口间的路段进行简化与平滑,最终得到道路信息。其中在交叉口的提取上,采用多分辨率的图像融合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提取交叉口。试验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低频轨迹数据采样间隔不固定、定位精度低、噪声点多、数据分布不均等缺点,能够提取出较为准确的道路交叉口和中心线。  相似文献   

5.
方便地获取高精度、高可靠的轨迹数据是交通、旅游等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本文设计一款集GPS、SINS和OBD于一体的多源车载组合导航系统来收集轨迹数据,提出数据融合的方法来弥补因传感器噪声导致的位置累积误差,并在GPS失锁时有效预测轨迹位置信息。此方法通过梯度提升与决策树相结合建立INS误差补偿模型,并引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的回归参数,可有效避免误差积累;再利用联邦滤波器实现GPS、SINS和OBD数据融合,提高了轨迹信息的准确性。实际道路测试证明,基于此方法的组合导航系统,在多种路况下可收集连续精准的轨迹数据。  相似文献   

6.
GPS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李夕银 《测绘通报》2002,(5):23-24,28
GPS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有较好的前景,结合国家1:5万数据库交通层差分GPS数据采集及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一些经验,阐述GPS的作业模式选取,属性数据的获取和GPS与GIS的数据接口等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交汇的枢纽,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浮动车GPS数据具有易获取、低成本和数据量大等优点,但工作同时伴随不少噪点。为了降低噪点对交叉口提取过程的影响,提高计算效率,本文运用KNN算法建立空间索引;计算向量夹角,判定道路出入口,粗筛取交叉口附近点;分别采用K-means算法、DBSCAN算法和层次算法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确定交叉口位置。最后以成都某区域浮动车GPS数据为例,提取道路交叉口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服务于智能交通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向阳  于金池  葛建  侯勇涛 《测绘通报》2019,(12):87-90,115
针对强震仪与GPS各自的优点与缺陷,以2016年意大利Mw 6.0级地震为例,探讨了利用Kalman滤波融合GPS与强震仪数据实时监测中等强度地震引起的瞬时地壳形变的可行性与优势。Kalman滤波获取的位移波形以GPS数据作为整体趋势,细节部分用强震仪数据进行描述,融合后的位移波形精度较高,能够准确和细致地描述地震引起的地表动态形变;与此同时,Kalman滤波位移波形也能够准确地探测中等强度地震引起的同震永久阶跃;Kalman滤波位移波形的功率谱在低频部分与GPS位移波形的功率谱密度相似,在高频部分与强震仪位移波形的功率谱密度相似,表明Kalman滤波结合了GPS与强震仪各自的优点;交叉小波分析表明,Kalman滤波获取的位移波形与GPS、强震仪数据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小波相似值均在0.8以上。以上结果表明,融合GPS与强震仪数据可以结合二者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陷;融合GPS与强震仪数据可以有效探测中等强度地震引起的瞬时地壳形变。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发展需求,弥补我国缺少境外地理空间数据的不足,研究了通过VGI方式获取境外地理空间数据的新途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志愿者贡献境外地理信息的意愿与方式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利用志愿者贡献的GPS轨迹数据提取道路、兴趣点数据的方法,开发了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获取境外地理信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GPS车辆数据可提供详细的道路网信息,而它可能存在数据误差和冗余问题,可采用形态学处理中的细化操作得到近似道路中心线。针对细化操作得到的曲线弯曲度过大且存在孤立数据点、数据冗余等情况,以得到的近似道路中心线为基准线,利用霍夫变换获取图像配准的起始点,并结合图像配准得到平滑无冗余的道路中心线。以马鞍山车辆数据为例,实验结果表明,与细化操作相比,该方法在道路中心线提取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车载GPS导航系统中GPS定位与道路的匹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利用已有的道路网数据 ,建立了道路网络拓扑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拓扑关系和电子罗盘方位信息的快速道路匹配算法。通过车载试验证明 ,该算法能够实现GPS定位与道路实时、可靠、高精度的匹配。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数据,要求数据现势性强,信息可靠。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地理数据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丰富,卫星遥感、GPS等等都已经成为获取数据的技术手段。基于此,本文根据生产中的实际需要,探讨了矢量道路的匹配方法,并将其分为同源和非同源数据进行分类研究,作为道路变化检测的基础。最后根据研究方法予以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朱伟刚  马晶 《测绘科学》2010,35(6):90-91,49
针对目前的地图匹配算法普遍只能修正垂直道路方向的GPS定位误差,而对道路延伸方向的定位误差修正方法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又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GPS速度与定位误差的关系,设计了一种GPS位置修正基准的确定方法,据此设计了一种基于GPS独立定位的地图匹配算法,重点用于修正道路延伸方向的GPS定位误差。运用某大城市的实测GPS数据,进行了上述地图匹配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利用文中设计的地图匹配算法获得的GPS定位精度明显有所提高,从而可为GPS数据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出租车GPS时空轨迹数据分布广和时效性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车载GPS轨迹数据的路网拓扑自动变化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向量相似性度量模型,度量GPS轨迹向量与路网局部拓扑向量之间的相似性,检测疑似道路拓扑变化点,然后通过比较疑似道路拓扑变化点与路网拓扑关系,完成新增、废弃、改建等道路变化,实现基于车载GPS轨迹的路网拓扑自动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地检测出道路新增、道路废弃与道路改扩建等变化,而且能利用出租车实时和大范围分布特点来实现城市路网大范围实时变化检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GPS快速采集道路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利用GPS快速采集道路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并说明了运用系统进行道路数据更新的工作流程,对GPS接收机与计算机的通信、坐标匹配、图形快速显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车辆导航系统中定位数据处理和地图匹配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GPS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融合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数据和GPS所提供的定位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导航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各种地图匹配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地图匹配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在RTK测量技术出现之前,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有静态定位作业模式、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准动态定位模式和动态定位模式,其测点坐标需通过测后处理,即必须将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解算才能获得。无法实时获取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核,因而出现在数据后处理中发现观测成果不合格进行重测的情况。对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延长观测时间,获取冗余观测数据,以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件,由此降低了GPS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车载GPS由于效率高、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成本低等优点,其在电子地图中道路信息的采集与更新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道路测量方法。本文针对利用车载GPS和差分技术更新电子地图。对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GPS数据处理和加入电子地图部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以航线为单元 ,通过相位平滑递推算法在航求解双差载波相位观测量整周相位模糊度 ,进而确定各摄站空间位置的无初始化GPS动态定位原理 ,对某测区一组实际航摄资料进行GPS数据处理和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证实所介绍的算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所获取的GPS摄站坐标可满足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要求 ,并且用该数据与经初始化GPS动态定位获取的GPS摄站坐标数据进行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总体精度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GPS地震仪:PANDA软件测试结果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PANDA软件的高采样率GPS数据非差精密定位方法,为了验证高采样GPS技术与地震仪观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震动平台模拟数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采样GPS和地震仪均能有效地恢复平台震动位移和震动主频率。对2010年Baja地震实际观测的GPS和强震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高采样GPS技术不仅能成功获取地震波信号;而且能同时获得地表永久形变信息;而地震仪只能获取地震波信息,而不能直接获得地表永久形变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