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细菌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桂坤  张青田 《海洋信息》2003,(4):20-22,27
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需要积极治理、恢复的现象,本文论述了海洋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由此论述了海洋细菌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细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生产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充分认识和利用海洋细菌是获得稳定、可持续生态系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陆源排污和海上排污量的增加,致使海洋区域功能呈现退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文章从技术、政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针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规划与区划、监管机制、总量控制以及实施必要的海洋关闭制度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为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化水平,促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文章分析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建立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类型建立不同的投融资模式,通过市场的参与有效调和资本主体的刚性,发挥经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海洋生态修复,最终实现海洋生态修复投融资的高效性;通过探索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实现生态修复主体市场化以及生态修复装备、技术和产品市场化;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化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加强空间规划,修复标准制定,资金使用、监督和管理,修复效果考核评估以及奖惩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针对海洋的多元化开发利用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威胁和损害,国内外先后开始运用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进行海洋空间的合理安排.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是我国在海洋空间规划技术应用中的一项新的实践.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海洋空间规划技术方法,而后结合目前国内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已有成果,对小尺度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出由研究区确定、生物生态要素评价和红线区划结果确定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技术.之后将此技术方法运用于东山县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实例中,初步完成了东山县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方案的制定,验证了海洋空间规划技术在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是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技术在小尺度海域范围内进行应用的一次尝试,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县市级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和相关海洋保护性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是我国"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结点上探求深入开展生态红线工作的可能性,文章对比了实施多年的海洋功能区划与历史新阶段提出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和内涵,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在法律地位和管控制度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在划分目标、空间管理及划分方法上具有差异性,海洋功能区划以"使用"为主,海洋生态红线以"保护"引领。在此基础上,建议未来海洋生态红线工作的开展可从海洋功能区划借鉴经验,建立完善的管控评估制度,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处理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的关系。同时,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应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提高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限制低承载区的开发利用,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公益损害求偿,应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监督。《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决了我国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表明,不仅"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作为替补原告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可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章从海洋生态环境综合修复整治、海洋环境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创新3个方面总结天津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分析存在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和海洋基础科研力量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天津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树立陆海统筹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强化生态用海功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强生物资源养护;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助推海洋经济发展;充实海洋科研机构,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对接海洋产业需求,促进人才和团队建设;重视海洋宣教工作,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8.
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条例尚未出台,虽然陆地资源生态补偿有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海洋生态补偿却尚未进行。文章通过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隶属问题、资金来源问题、海洋生态补偿评估标准与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衔接性以及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条例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推进建立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海洋环境与沿海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在C#语言环境下,运用ArcEngine二次开发组件,设计并开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系统,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专题数据管理和评估指标数学模型封装,并通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和共享网络进行专题图展示和成果发布,既能方便快捷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又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浏览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对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解读,明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即以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平衡、以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以及以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海洋文化的进步,同时明确生态优先和激励约束并举的建设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精神,针对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突出问题和需求,提出构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初步设想: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度应包含产业发展制度、生态环境资源发展制度和海洋文化发展制度,尤其是生态环境资源发展制度中应包括预防性制度、管控型制度和救济性制度;各项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