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精确得到大陆地震震源位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大陆地震参数进行反演,并对改变算法中相关参数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反演精度受降温速度和收敛阈值的影响较大,初始温度只影响迭代次数,模拟退火法在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搜索情况下能获得质量较好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断层参数的反演中,选取合适的反演方法,对于反演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模拟退火法是一种非线性的反演方法,为了验证此方法在地震断层反演中的准确性,以2004年的仲巴6.7级地震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退火的方法,通过调用Rongjiang Wang的Okada程序,对用四叉数方法处理过的INSAR地震数据进行反演,从而得到该次地震的断层参数。  相似文献   

3.
张广智  李宁  李超  陈怀震  陈雷 《地震工程学报》2012,34(4):313-318,323
地震勘探中地层薄层特征的描述对提高地震分辨率十分重要。谱反演是建立在谱分解、时频分析基础上的一种反演方法。本文在已知子波的情况下,采用全局搜索的非常快速模拟退火算法(VFSA)对高信噪比的叠后地震资料进行谱反演。有效的识别了调谐厚度以下的薄层,得到近似反射系数的剖面,同时拓展了原始资料的频带宽度,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为解释资料的局部细微特征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则参数控制下的波阻抗约束反演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势函数方式将波阻抗反演的病态问题转为良态问题,并且给出了边界保护势函数所具备的条件. 在反演过程中,通过改变正则参数数值以及合理地选择正则参数的初值,改善反演结果,提高反演收敛速度. 同时,在具体反演中使用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可以克服目标函数局部极值的限制,从而获得全局最优解. 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说明本文方法具有精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波阻抗反演正则参数估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用正则化方法能够将波阻抗反演的病态问题转为良态问题,通过统计方法合理地选择正则参数的初值,在反演过程中用极大似然(ML)方法实时进行正则参数值估计,提高反演收敛速度,改善反演结果。同时,在具体反演中将正则化方法与快速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正则参数作用,可以获得全局最优解,取得了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波阻抗反演的混合最优化算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将广义快速模拟退火与线性方法相结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混合最优化算法,算法以广义快速模拟退火为基础。当满足给定条件时,进行一定次数的线性迭代。我们将该算法用于波阻反演中,数值及实际资料实例表明方法的快速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精确得到大陆地震震源位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大陆地震参数进行反演,并对改变算法中相关参数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反演精度受降温速度和收敛阈值的影响较大,初始温度只影响迭代次数,模拟退火法在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搜索情况下能获得质量较好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8.
重力与地震资料的模拟退火约束联合反演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反演是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定量解释手段.本文在总结和分析重力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全局寻优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重力和地震资料的约束同步联合反演.针对性地设计了密度和速度界面不完全一致的模型,理论模型的试验说明了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性.结合最近完成的广东徐闻地区实际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表明该方法可准确确定复杂构造物性界面的密度和速度结构,在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中发挥了作用.在先验信息约束下,该联合反演方法要明显优于单独的重力反演.  相似文献   

9.
用于地震定位的SAMS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震定位受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强烈的折衷关系的困扰及反演问题的非线性影响,该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SAMS法,该方法利用走时残差和到时残差之绝对值极小作为目标函数,用快速模拟退火法求解反演问题的解答. 并将该方法用于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的再定位,其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SAMS方法不仅降低了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的折衷关系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而且其定位结果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邱毅  金星  李军  朱耿青  邵平荣  徐嘉隽 《地震》2014,34(2):65-73
震后快速得到地震矩张量, 可以更好地为烈度速报、 应急救援和震后趋势判定等服务。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现状, 对Dreger的矩张量反演方法进行改进。 结合区域地震速报系统, 将系统触发、 地震相关信息与地震波形记录获取、 矩张量反演计算和最佳解挑选等过程实现自动化, 建立了地震矩张量快速自动反演系统。 将该系统在线运行于福建地震台网, 实现了对闽台地区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在线快速自动反演。 将反演结果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结果对比,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砂泥岩薄互层波阻抗模拟退火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砂泥岩薄互层地层反射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若采用线性方法来反演则很难得到其真解.对于精度和计算效率要求较高的薄互层地震反演来说,非线性反演方法可以提高反演精度、分辨率和可靠性.本文基于改进的快速模拟退火方法,提出了砂泥岩薄互层波阻抗非线性反演方法.由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反演,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噪音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演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19日汤加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9,31(2):226-229
2009年3月19日汤加MS7.9地震发生后,我们迅速利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技术反演了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获得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随后,收集了更多的资料重新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的主要特征与快速反演结果基本一致.这次地震的震级为MW7.8,破裂持续时间约为70s,断层面上主要有3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10,32(1):121-123
运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09年10月7日瓦努阿图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快速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在震后3小时内得出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瓦努阿图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矩震级约为MW7.8;②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为80s;③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简单,整个地震破裂只包含一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④这次地震的破裂模式接近圆盘破裂,其中心位于震源处.  相似文献   

14.
运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群岛地区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快速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并于震后3.5小时内得出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萨摩亚群岛地区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矩震级约为MW8.0;②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为138s;③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复杂,整个地震破裂包含至少2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④这次地震基本上是一次单侧破裂事件,破裂主要朝向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震定位是地震监测、预测和其他地震学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高效率和高精确度的地震定位工作对于地震预警工程等各项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模拟退火方法反演震中位置,并对模拟退火的温度、降温方式、扰动方式和收敛阈值等进行改变,分析各种参数对模拟退火法反演结果的影响。也对模拟退火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9,31(6):702-704
运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09年8月10日安达曼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快速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在地震发生约4小时后得出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安达曼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 矩震级约为MW7.6;② 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为65s;③ 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简单,整个地震破裂主要包含一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④ 这次地震基本上是一次双侧破裂事件,同时破裂有明显地向地面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群岛地区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快速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并于震后3.5小时内得出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萨摩亚群岛地区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矩震级约为MW8.0;②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为138s;③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复杂,整个地震破裂包含至少2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④这次地震基本上是一次单侧破裂事件,破裂主要朝向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地球物理中的非线性反演问题进行了讨论,地球物理反演通常涉及有限参数空间的最优问题,一个地球模型由一组参数描述其一个或多个地球物理性质(例如,穿过地球内部的弹性波速度)。地球模型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寻找模型预测值和观测值之间的最小失配。最优问题通常是非线性或非线性极强的反演问题,经常导致失配空间出现多重极小,在过去的10年里,全局(随机)最优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和进化程序法的讨论已出现在有关的地球物理专业文献中。但是,这些方法在对各参数解的约束评价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很少涉及这类问题。这里给出一类新的方法,该方法在反演的最优化和误差分析方面均具有潜力。新的方法使用的是计算几何的概念。这里描述的搜索方法对10维以上的问题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19.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9,31(6):699-701
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近海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快速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并于震后4小时内得出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近海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 矩震级约为MW7.8;② 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为40s;③ 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简单,整个地震破裂只包含一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④ 这次地震基本上是一次单侧破裂事件,破裂主要朝向西南方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导数搜索方法,用于在多维参数空间中寻找可较好地拟合观测数据的模型,该方法与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同属一类,一般情况下,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是用于解决全局最优问题的。这里的目是寻找参数空间中对数据拟合较好域进行优先采样的模型集合,而不是寻找单一的最优模型(相关的文章涉及集合的定量评价)。新的搜索算法利用Voronoi单元的几何建造在参数空间引导搜索,这些单元是根据适当的距离标准定义的最临近区域,算法的概念是简单的,仅需两个调节参数,并且只使用数据的秩拟合准则,而不是数据值,这样避免了与数据失配函数缩放比例相关的一些困难,并能使用任意组合的数据拟合标准,通过不时地使用最相邻的计算代替正演模拟计算,也显示出了Voronoi单元是如何能增强任何现有直接搜索方法的性能的。通过对理论模型的地壳地震结构接收函数反演的应用,对新的直接搜索算法进行了解释,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反演技术强烈地依赖于初始解,新的算法生成复杂的自适应搜索行为,据我们所知以前的算法不具有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