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如果说教材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开发,那么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则是对教材的开发,也是对课程标准的二次开发。由于编者与教师对课标理解有差异,因此教师对课标与教材的开发乃至多次开发就成为必然。下面谈谈我在使用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课程制作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新方式,有助于加强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实现教材价值的增值.本文以提升地理教师的课程制作能力为目标,采用合作行动研究法,对教师两轮课程制作中表现出的课程制作能力进行了增值评估,总结出课程制作的基本依据和一般模式,为地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实现优质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06,(4):30-31,40
一、教学内容要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可以不受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依据标准、教材,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重组教学内容,重组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实际、联系时事热点等,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理解、掌握、运用教材内容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目前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多、课时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教材的主要环节,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是明艳 《地理教学》2021,(7):45-47,52
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都是用课程和学科专家编制的教材,即由教育管理系统统一征订,学校统一发放,同一个地区一致的标准教材,称之为“一次开发”教材。而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一个相对概念,泛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造性、个性化地对教材的全新应用。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的操作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整合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中地理要求学生从现象入手导其本质和规律,这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有难度。而要学生弄清弄懂难点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不但要讲解透彻,而且要讲究教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要对难点知识多角度、多方位的设问。有时教材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内容,学生感到似乎无疑,但其实并非真正的无疑。这就要求教师对原有知识拓展、延伸,达到更好地理解难点知识。  相似文献   

7.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10,(14):53-54
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应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做到“五化”。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材的处理者,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教材没有经过科学地处理,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教材知识平面推移,实际造成教学重点知识埋没。  相似文献   

9.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材改革是突破口.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0.
陈静 《福建地理》2005,20(4):61-63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材改革是突破口.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凌锋 《地理教学》2009,(12):25-27
一、把握五大“要点”、合理处理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建华 《地理教学》2012,(21):39-40
地球运动是高一上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教材和考试试题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些教师在讲解本内容时,对于教材的处理往往不知所措,教师往往全部依据自己的教学案,而遗弃教材。但是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语言的规范、严谨、简洁性是教学案不可比拟的。同时教材也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直接体现,其教学价值也不言而喻。新课程要求"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传统地理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忽略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新课程提出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课程理念,从而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感到自己被解放、教材被解放、区域地理教学被解放,最重要的是学生被解放。  相似文献   

14.
杨燕 《地理教学》2005,(2):24-26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奉若神明”,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而新课程强调,教材是“教学材料”,而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种充满了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纪雪利 《地理教学》2014,(17):35-36
正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的需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处理,使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需要,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高中地理教材的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删高中地理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人员对于课程标准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一样的学情,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合理地增加或是删减教学内容,以更  相似文献   

16.
陈小明  蔡婷婷 《地理教学》2006,(11):24-24,25,26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辅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因此在设计“黄土高原地区”这一节教学时,可将教材中的内容分成五块内容,分别由5个“W”(what,where,when & who,why)和1个“H”(how)来引导,每一块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17.
向莉 《地理教学》2014,(19):34-36
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课程资源,包括地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地理图册、地理填充图册等。现行的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已根据《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争议之处值得思考和探讨。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一、巧设情境,化解困惑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编排了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中地理新课程顺应了新世纪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如何把握和处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玲 《地理教学》2012,(4):47-48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转变观念,从原来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紧扣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开发,可以改变教材的顺序,可以通过增减、改编、重组等来改变教材内容,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变化多样的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改革和创新,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师生能在变化创新的过程中表现出教和学的精彩和谐,从而感悟到教和学带来的快乐体验和焕发出的生命活力。下面以“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教学为例,谈谈本人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解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各章节的标题,一般是对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概括及总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教材标题是可以直接用作教学标题的。但是,如果地理教师处处都套用教材标题,那样不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教材中的有些标题则不宜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