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王涵生 《海洋与湖沼》1997,28(4):399-405
1993年11月20日自鹿儿岛养殖业购得自然产卵获得的牙鲆受精卵,经空运、陆驼至福冈的九州大学附属水产试验所,仔鱼翌日孵出,3d后开口。以此材料观察研究试验室条件下不同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试验分4组,盐度分别为:1组(自然海水对照组),30.5-31.8;2组,26.0:3组,21.0;4组,16.0。每组设2个重复,使用1001透明玻璃钢水槽,每槽放2000尾刚开口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河流入海口处盐度周期变化时铝牺牲阳极对钢结构的保护效果,测试对比了盐度固定与盐度循环条件下Q235钢有无阳极保护时的腐蚀失重和电位变化、铝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结果表明盐度循环会造成Q235钢的严重腐蚀,盐度差越大腐蚀越严重,甚至可能超过天然海水的腐蚀程度;在盐度循环条件下铝牺牲阳极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与稳定的盐度相比,阳极的消耗量增加、电流效率降低;在稳定的低盐度条件(0.5%)下,虽然铝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较高,被保护的Q235钢电位足够负,但是保护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Q235钢腐蚀失重数据检验铝牺牲阳极的保护效果,得到了不同盐度循环条件下铝牺牲阳极的初步性能数据,为河流入海口处钢结构设施的阴极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厦门港表层沉积物对海水中铅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骆炳坤 《台湾海峡》1998,17(4):364-369
模拟研究厦门港表层沉积物对海水中Pb的吸附动力学及水环境条件的影响,当海水温度由20-30℃、PH5-8和盐度30-4变化时,吸附速率分别提高约50%、、个数量和5倍。吸附速率与盐度之间呈负指数相关关系。吸附过程可用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式描述。测定吸附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平衡吸附量等参数研究表明,沉积物对Pb的吸附性质以华东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红树蚬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4月-1993年8月,对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蚬Polymesda erosa(Solander)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与分布等进行了观察。红树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生活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和潮间带,生长量适的水温20-28℃,盐度5-20,海水PH7.2-8.2,底质为软泥,泥砂或砂泥,栖息深度约10cm,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繁殖期为5-9月。其肉供食用,药用,可发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5.
于1991年3月-1992年6月间用滴体积法较系统地测定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和煤油与海水在不同的温度(16-40℃)和盐度(10-40)范围内的界面张力,测定值的相对误差≤0.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归纳出所研究烷烃-海水界面张力与温度和盐度的经验关系式,计算与实验值相对误差≤0.5%。  相似文献   

6.
远海梭子蟹盐度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活力强,体宽95mm左右的远海梭子蟹,进行海水最低盐度、最高盐度及各种盐度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远海梭子蟹生存的海水盐度为10~50,能正常摄饵的海水盐度为15~45,最佳摄饵海水盐度为25~35。同时发现,海水盐度从正常盐度(30)向低盐度降低时,每24h降低不超过5的逐渐变化时远海梭子蟹成活率比每次降低超过10以上的聚变存活率高,摄饵量大。说明海水盐度的逐渐变化比海水盐度的骤变对远海梭子蟹  相似文献   

7.
海水海泥跃变区钢铁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93年1-7月,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钢铁试样在海泥-海水跃变区的电化学腐蚀特征。发现钢试样在该跃区产生了电偶腐蚀,电偶极性在实验期间内发生逆转,试验前后电偶试样的稳定自由腐蚀电位都发生正移,且水中试样电位正移植大于泥中试样的正移植,还发现温度以电化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合浦珠母贝精子的实验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光镜观测了海水盐度,pH温度和激素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精子的激活及运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的自然海水(盐度为30)中,精子不被激活,在pH为9.0-11.5的范围内80%,以上的精子能被激活,其中在pH为10.0时的激活率最高,精子活力最强,pH为9.5的条件下,观察了精子在盐度为10-45范围内的精子活力,在盐度为15-45范围内精子都能被激活,其中在盐度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个电化学方法来对铝基牺牲阳极在海水中的溶解性能进行定量描述。该法是将阳极试样在恒温的海水中用恒电位仪极化到一定电位,然后测其时间-电流曲线,用求积仪计算库仑密度。发现库仑密度与阳极表面溶解状态之间有很好的对应性,因而可以用来定量描述阳极的这一性能。  相似文献   

10.
海水盐度是海洋物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可改变水动力环境,进而改变海洋生态环境,因此研究海水盐度的变化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2011-2015年日照海洋环境监测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基本围绕多年平均值呈周期性波动;受季风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呈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春季高,而夏季最低;降水量对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冬季表层海水盐度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种浮力式盐度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5年综合应用液体浮力←→密度←→盐度←→溶液性质等原理研制浮力式盐度计,该盐度计具有操作简单,测试快速、不用电源和试剂、使用前无需标准海水标定、测试值不受样品成分变化影响的特点;其测增精度可达克纽森滴定法,适用于一般工业化生产,水产养殖、港湾河口区调查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氨氮海水质量基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磊  张娟  闫振广  刘征涛 《海洋学报》2016,38(4):109-119
我国现行的氨氮海水质量标准参照国外基准与标准制定,未考虑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中国海洋物种,科学性欠缺。对我国海水氨氮质量基准进行研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物种敏感度排序(SSR)技术,结合美国海水氨氮水质基准数学模型,搜集利用我国15种海水水生生物的非离子氨毒性数据,根据非离子氨氮和总氨氮转换公式,得出水体在不同pH值、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的总氨氮水质基准在pH为7.0~9.0、温度为0~30℃的范围内,盐度为10时,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的范围分别为0.089~57.141 mg/L与0.007~4.365 mg/L;盐度为20时,CMC和CCC的范围分别为0.092~61.152 mg/L与0.007~4.671 mg/L;盐度为30时,CMC和CCC的范围分别为0.095~65.446 mg/L与0.007~4.999 mg/L;3个环境因子,对CCC和CMC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H、温度、盐度。相对于美国,我国急性基准的取值区间收缩了5倍,慢性基准的取值区间收缩了10倍。研究结果认为,现行的非离子氨数值应修正为0.007 mg/L才能有效保护我国海洋生物,同时建议使用总氨氮的基准来管理海水中氨氮变化。为修订我国氨氮海水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Vast declines in Zostera marina seagrass beds demand effective methods of rehabilitation.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practical method by reducing salinity to induce seed germination followed with recovering salinity to facilitate seedling production of Z. mar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 marina seeds collected from natural seawater(salinity 30) were induced to germinate at reduced salinities. Percent germination(GR) was higher and mean-time-to-germinate(MTG) was shorter at lower salinities. The highest GR and shortest MTG occurred at salinity 0(deionized freshwater). After germination in freshwater, seeds could develop into seedlings at salinities5–30 and continue the growth. Viability or development of germinated seed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ring the 40 d of post-germination incubation at salinities 5–15 after 1–20 d of germination in freshwater. However,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germinated seeds from salinity 0 and 5 to salinity 30, reducing the gradients of post-germination acclimation facilitated more seeds forming seedlings in less time. On average, after 60 d of static incubation, including 20 d in freshwater for germination followed with immediate shift to salinity 5 and increasing to salinity 30 at increment of 5 every two days until cultivation at constant salinity 30, 33% of Z. marina seeds produced healthy seedling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alinity-manipulation based method of artificial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production is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supporting rehabilitation of Z. marina bed.  相似文献   

14.
低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3-4月在山东日照市代家村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仔虾,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仔虾对不同低盐度突变的幅度及速率的适应能力,并对在不同盐度突变后仍能存活的仔虾体内的18种氨基酸、14种脂肪酸及5种维生素的含量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降盐的工范围为3/d-5/d时,部分仔虾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中存活数天。盐度的变化对仔虾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析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福建九龙江河口北岸不同地段秋茄(Kandelia candel)成熟叶片的叶肉细胞大小和叶绿素含量与海水盐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肉细胞的大小和细胞内叶绿素含量与海水盐度的关系都呈倒“Z”字形,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与海水盐度的关系呈“N”字形。其中海水盐度为10时,秋茄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最高,细胞表面积、光合面积最大;海水盐度8~10时,随着盐度升高,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细胞表面积向有利于提高光合强度方向发展;海水盐度在10~23时,随着盐度的升高,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细胞表面积逐渐减小,朝提高抗盐性方向发展。从形态学的角度为阐明红树植物耐盐机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酒石酸消除海水基体对铜信号的干扰,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从Cu的原子化曲线可知,加入酒石酸后,背景值减小,Cu原子吸收信号增强,且出现时间提前,表明酒石酸是有效的海水基体改进剂。用P.E.Z3030光谱仪测得双蒸水及海水中的元素Cu的特征质量(m。)分别为12.5pg及12.7pg;检测限分别为0.18μg/L和0.19μg/L,表明基体效应已消除,符合海洋监测要求。可用纯Cu标准溶液作校正曲线,以国家海洋局的两个标准海水样品中的Cu评定本法的准确度,相对偏差为0及-4.6%,与经典的经富集后的FAAS法的结果相比,相对偏差在3.0—6.5%范围内。用不同类型的光谱仪测定了30个海水样品,回收率在89—104%范围内。本法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中华绒螯蟹育苗水质调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下卤水中Na^ /K^ 对中华绒螫蟹(Eriocheir sinensis)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幼体对人工海水盐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地下卤水中Na^ /K^ 的降低,中华绒螫蟹幼体存活率、变态率和体质量增长率逐渐升高,当地下卤水中的Na^ /K^ 低于18、6时,中华绒螯蟹幼体的存活率、变态率和体质量增长率与海水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人工海水盐度梯度设置为18~26,Z1→Z2、Z3→Z4、Z5→M各阶段不同处理组幼体存活率和体质量增长率差异显著,而变态率差异基本不显著,各阶段的最适盐度分别为20,22和20。  相似文献   

18.
通过离子色谱离线螯舍和ICP—MS对青岛市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采集的海水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比的可靠数据,并对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将分析结果与国家海水标准进行比较表明,该海域海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比符合国家一级海水标准。对该海域表层海水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近岸和远岸表层海水中微量元素的质量比差别很小,而不同于沿岸海区质量比高,离岸远处质量比较低的一般规律。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的人为污染程度小,再加上其特殊的海岸地形以及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溶解物质的扩散、迁移和稀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渤海湾为例,运用MIKE3 FM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渤海湾天津附近海域海水淡化浓海水与电厂温排水混合排放温盐扩散三维数值模型,开展了浓海水和温排水不同混合比例温盐扩散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浓海水与温排水混合排放可以使受纳海域盐升范围显著减小,并且混合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在温升影响方面,与等量温排水单独排放相比,混合排放会使底层海域温升包络面积增大,表层减小,但当混合比例超过1:30(温排水量约为35 m³/s),表层和底层海域温升包络面积接近于等量温排水单独排放的温升包络面积;综合考虑温盐扩散,当海水淡化浓海水排放量在10×104 m³/d,盐升不超过20时,与温排水混合排放比例超过1:30(温排水量超过35 m³/s),盐度在排放口附近可稀释到背景值,由于混合排放密度变化引起的温度下沉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海水淡化浓海水科学排放/推动海水淡化和海洋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赵卓英  田孟安  孙浩  胡波 《海洋通报》2011,30(3):283-286
标准海水作为海水盐度量值的标准物质,广泛用于检定和校准海水盐度测量仪器和装置.主要介绍两种标准物质-中国-级标准海水和中国系列标准海水,系统介绍我国现阶段标准海水的制备,封装工艺,保存方法,并阐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