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修正πHW变分有限元板分析列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基于修正πHW变分的杂交应变板弯曲单元的分析模式,考察了该单元的数值性能,并分析了薄板自锁问题和板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谱元法的规则六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剖分时,界面起伏较大处会出现阶梯状网格而导致模拟时产生数值散射。为消除阶梯状网格对起伏界面地震动模拟计算的影响,本文基于TrueGrid软件编写了应用程序,提出了起伏界面处六面体单元网格剖分方式,通过该程序可快速建立起伏界面处均匀的六面体网格模型。本文采取了删除四纵列拐角单元、删除一纵列拐角单元以及构造单元过渡环3种剖分方式,解决两个方向上(x-z与y-z方向)单元二合一过渡后拐角处产生扭曲单元的问题。将阶梯状网格经二合一处理后变为斜面网格,并投影至起伏界面,使得网格完全贴合起伏界面,改善了用台阶状网格近似描绘起伏界面的问题。将3种模型通过谱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该剖分方式的正确性,对比结果发现删除拐角处一纵列单元方式与设置过渡环的方式均可使用,删除四纵列拐角单元方式不推荐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案有助于提高谱元法处理起伏界面问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短肢剪力墙空间剪滞墙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短肢剪力墙受力分析的研究,考虑了翼板的“剪力滞后”效应,构造了新的纵向位移函数,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导出了考虑剪滞效应和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以控制方程的解析解为形函数,利用边界条件和刚度法建立了异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统一单元刚度矩阵,并利用空间变换原理建立了空间分析刚度矩阵。通过算例并和其它分析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求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频率域激电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维地电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频率谐变电流激发下的地表激电响应,首先根据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谐变电磁场复电位的波动方程,利用广义变分原理得到复电位波动方程及其边界条件下边值问题等价的变分问题.尔后将区域剖分离散化,在单元中进行插值,得到一组线性方程组,通过合理存储刚度矩阵、解方程组,得到各个结点上的复电位值,最后得到表征频率域激电响应的幅频率等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正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有限单元法非均匀剖分对直流电阻率法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非均匀剖分对半空间地质体的视电阻率异常与均匀剖分的视电阻率对比,分析这种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计算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相邻单元的不同边长比例剖分的对比,研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非均匀剖分的单元边长比例极限.计算结果表明,测线方向非均匀剖分是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XYZ三方向非均匀剖分所带来的误差总和是各方向非均匀剖分产生误差之和;当测线方向剖分单元不均匀剖分比例小于0.49∶0.01时,由于非均匀剖分产生的误差在容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周兵 《地震研究》1990,13(3):256-264
本文对Wiggins方法提出两点改进,(1)半空间本征函数选为四个特定的指数函数的线性组合。(2)用求系数向量的基础解系的方法处理边界条件。改进后的方法比较合理,而且适用于各种纵向变速介质的地震面波频散和偏导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受仪器设备和环境的影响,使用探地雷达(GPR)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会引入各种不同的噪声,从而干扰目标体反射信号,对数据处理及解释造成困难.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GPR剖面数据噪声压制及双曲线异常识别的变分自动编码器(VAE)神经网络结构.首先,详细阐述了模型结构、数据集建立及网络参数选择;然后,通过合成数据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及模型的泛化能力,相比于深度卷积自动编码器(CDAE),本文算法在噪声压制能力和双曲线识别能力上均表现更优;最后,通过对隧道衬砌和管线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详细评述了有关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化的剪切滞变模型,并推荐了两种剪切滞变模型用于描述多竖线单元剪力墙模型中的水平弹簧。  相似文献   

9.
任意地球物理模型的三角形和四面体有限单元剖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介绍了适用于复杂地球物理模型的三角形和四面体单元剖分算法,讨论了单元优良性,优良的网格剖分判定规则,建立了C++执行类库与地球物理模型单元剖分库.利用C++剖分类库与模型单元库,可以进行任意地形条件下的地球物理场的正演与反演计算,剖分类的高效性为实际模型的并行有限元法计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构地震临界荷载的上、下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利用变分原理推导的拟势能原理和拟余能原理,把拟势能原理和拟余能原理应用到结构地震临界荷载分析中,从而提出了一种计算结构地震临界荷载的新方法,同时从理论上论述了为什么利用拟势能原理和拟余能原理可以分析结构地震临界荷载的上、下限问题.  相似文献   

11.
首先给出柱坐标系中电导率分段线性变化的水平层的点源电场的二维边值问题,然后用变分法将边值问题转变为变分问题。用有限单元法解变分问题,将区域剖分成矩形单元,在单元中进行双线性函数插值,将变分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各节点的电位值,由此可计算地表的视电阻率。 算例表明,本方法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十分符合。本文还举了一个定量分析视电阻率年变化的例子。 本方法占用计算机内存约100K数量级。在MV/6000超小型计算机上计算一条电测深曲线的时间为几十秒钟。  相似文献   

12.
油气储层之中常存在沿层理发育的水平裂缝,并对储层特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水平裂缝与层理平行,使得裂缝的地震响应与层理的地震响应互相混叠,给水平缝的地震识别带来了困难.本文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模拟并分析了含水平裂缝的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为水平裂缝的地震识别提供依据.首先设计并制作了用于模拟含水平裂缝的薄互层储层物理模型,模型采用了在均匀地层中嵌入裂缝单元的模拟方式,水平裂缝单元采用片状孔隙材料叠合法构建,即利用粘合剂将片状孔隙材料粘合胶结,然后压实固化进而获得用于模拟野外含裂缝岩石的裂缝单元.然后将物理模型置于水槽内,模拟采集了 4条二维纵波地震测线,并对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模拟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模拟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水平裂缝的地震响应特征.此外,本研究还对处理结果进行了时频分解,讨论并分析了含水平缝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频变特征.研究表明,薄互层储层中发育的水平裂缝可以明显的引起时频谱的异常,但是这种异常受到薄互层调谐效应和裂缝的双重制约.因此无论进行薄层解释还是裂缝预测时,必须综合考虑调谐效应与裂缝的双重影响.对于含水平缝薄互层储层的频变AVO(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特征而言,尽管薄互层产生的频变特征起主导作用,但是裂缝的发育以及裂缝参数的变化可以引起频变AVO特征的显著变化,该结果说明了利用频变AVO 特征识别水平裂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结构动力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结构动力分析不能全面反映结构动力的初值特征,而Gurtin变分原理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全面反映结构动力初值特征的变分原理。本文应用以位移为参变量的Gurtin变分原理,采用复合样条有限元的方法,即在时间域及空间域的y方向采用三次B样条函数,而在空间域的x方向采用多项式逼近广义位移,从而建立了精度较高的计算板动力初值问题的样条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求解板的动力初值问题,且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以一维海温模式为例, 采用变分资料同化技术及处理数学物理反问题的技巧, 对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模式参数等进行最优估计和确定. 为了克服反问题中不适定性带来的困难, 例如对于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模式参数的估计, 引进了反问题中的正则化思想, 在目标泛函中增加了稳定泛函, 其目的在于克服不适定和计算不稳定. 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与采用通常的变分同化技术相比, 引进正则化思想以后的变分同化技术, 无论目标泛函的下降速度、迭代收敛速度, 还是解的精度都有较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在大跨度桥梁设计中,抗风是工程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桥梁动力稳定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按照广义力和广义位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相空间的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乘上相应的虚量,然后积分,代数相加,并考虑到体积力和面积力均为伴生力,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大跨度桥梁流固耦合初值问题相空间的两类变量的广义拟余能原理。应用该原理,解决了一个非保守桥梁流固耦合问题的具体算例。并且讨论了如何应用非保守系统的广义拟变分原理进行大跨度桥梁近似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依据在找矿过程中采集的大量野外实测数据,基于VC++开发平台进行地电断面图模拟显示,并对其进行网格剖分、地电断面剖分三角单元数值自动获取和交互式修改三角单元电性参数的二维人机联作正反演系统的设计实现.利用该系统对河北某地发现的大型锌矿的部分野外实测资料作了处理和人机联作反演,并与钻井资料进行了对比.而且进一步设计实现了在三维空间上的联作反演,以进行更精确的矿体定位及矿体储量预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了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并修改地电断面和计算结果的功能,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易于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用价值函数的最优估计方法,发展了地基GPS弯曲角和相位观测联合反演大气折射率廓线的算法. 在价值函数中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权系统;通过四参数形式的折射率模型,采用变分同化技术,反演出大气折射率廓线. 模拟结果显示,地基GPS观测反演得到的低层大气折射率廓线与真值吻合较好,并可以应用到大气波导的探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海面风场,对于研究沿岸海域大气海洋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CMOD地球物理模型直接反演风速受先验风向误差影响较大,30°的风向误差可导致高达40%的风速误差.变分方法考虑了雷达观测值及背景风场的不确定性,能够较好地降低先验风向对反演风速的影响.但不同的观测误差或地球物理模型选择会形成不同的变分方案,使得反演风场存在差异.本文基于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及NDBC浮标数据,对不同变分方案进行了系统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当观测误差选取常值0.1 dB、地球物理模型选取CMOD7时,反演风速均方根误差为1.11 m·s-1,总体最小;但在特定风速区间内,其他变分方案能获得相对更好的反演精度;各变分方案反演风速精度均显著高于背景风速及CMOD直接反演风速精度,但反演风向相对背景风向没有明显改善.试验结果可为变分方法在不同应用需求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掘地震超前探测震源具有连续、非可控的特点,需要使用互相关技术将连续震源记录转换为等效脉冲震源记录以获取有效反射信号.但随掘地震超前探测信号往往包含一些能量较强且频带较窄的优势频率成分,使得互相关处理会引入较严重的干扰.为此,本文提出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希尔伯特谱白化方法应用于随掘地震超前探测信号.该方法首先...  相似文献   

20.
结构地震临界荷载的下、下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变分原理推导的拟势能原理和拟余能原理,把拟势能原理和拟余能原理应用到结构地震临界荷载分析中,从而提出了一种计算结构地震临界荷载的新方法,同时从理论上论述了为什么利用拟势能原理和拟余能原理可分析结构地震监荷载的止,下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