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乌鲁木齐地区重国非潮汐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乌鲁木齐地区17期高精度流动重力重复测量资料用“LGADJ”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根据各项改正后的重力点值变化,对测区附近发生的阿拉沟5.2级地震,和静5.7级地震和乌苏5.3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力变化的机制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007年7月20日新疆特克斯5.9级地震前后乌鲁木齐形变站跨断层短水准及F2断层出水异常.该次地震前后乌鲁木齐形变站的形变资料出现了明显的短期形变异常及震后效应,也反映了现今雅玛里克山断裂带的最新构造运动.表明该台的观测手段对北天山中西部地区5.5~6.0级以上地震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并对乌鲁木齐周边及北天山中西部地区5~6级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临震前兆异常反映,这可能为震情趋势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3年9月27日发生在新疆友谊峰东北7.9级地震震前乌鲁木齐形变站垂直形变异常特征的分析,得出该台站垂直形变在地震临震前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地震前北天山中、西段地区4.9级以上地震活动较活跃,垂直形变运动速率加速上升,地震当日观测数据出现突跳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发生在2003年9月27日俄、中、蒙交界Ms≥7.9级和2007年7月20日特克斯Ms≥5.9级地震前后,乌鲁木齐形变台站垂直形变资料异常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乌鲁木齐形变台站的前兆观测资料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对乌鲁木齐周边及北天山中西部地区5~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震前反应,前兆信息明显。地震前后形变形态表现为低...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4号井自1977年4月开始观测以来在观测点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4—6级地震二十次,其中大于5级的地震五次。在这些中强地震发生前,4号井的地下水位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短期异常变化。实践证明该井是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反映地震的敏感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重庆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结合重庆辖区内10多年来的地震活动,提取地倾斜观测异常,为地震预测提供前兆参考。资料分析认为:对于发生在震中距为80~120km的5.0级以下地震,地倾斜观测地震异常少;5.0级以上的地震,地倾斜观测有异常记录,地震中期异常往往表现为震前几个月倾斜量的较大幅度变化,短期异常多数表现为震前差分值的低值变化(在均值附近变化,幅值较小,持续时间20d左右),部分表现为差分值震前突跳,临震异常主要是震前几天短周期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2020年4月27日乌鲁木齐形变站定点跨断层水准观测出现的NW测线和EW测线的大幅异常变化,采用对比复测的方法进行了异常核实和提取。通过对比观测排除了仪器和人员观测影响的因素,观测资料真实可靠,异常属实,从地质角度判断可能是W点受到某种干扰造成不稳定。为了论证造成乌鲁木齐形变站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认为此次异常变化是由于靠近观测场地附近地下水变化和场地南面的水塔山绿化灌溉用水量增加造成了W点的位移变化,而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8.
若羌6.6级地震形变前兆异常的对比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993年若羌6.6级地震前库尔勒地震台多种形变(应力、应变)对比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前期异常始于1990年底,主体异常始于1993年2月,震前2-4个月是异常发展的主潮期。各手段观测到的异常彼此呼应,相互印证,起始和转折变化时间,或同步一致,或相继跟随;它们的异常幅度(量级)相差较大,在10^-6-10^-4之间;异常形态各有特点,而又不无相似。朝向震中的应变观测元件异常最明显,而倾斜矢量  相似文献   

9.
新04号泉溶解气氢气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乌鲁木齐周围100 km范围内MS4地震和300 km范围内MS≥5地震,分析新04号泉氢气资料。结果显示,新04号泉对乌鲁木齐周围100 km范围内4级地震无明显震兆异常,对300 km范围内MS≥5地震对应情况较好,对应率为80%。  相似文献   

10.
天祝—景泰6.2级地震的地形变异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笃信 《地震》1994,(4):59-64
本文总结了1990年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特征,发现这次地震并未发生在地壳垂直运动最强烈的地方,而是在其边缘。至于断层形变,则随测点与震中关系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岩浆活动的不同阶段引起地表变化不同。地表形变受压力源大小、形状、深度及岩浆运移速率等影响;另外火山类型不同,地形不同,形变特征也不同。地表形变幅度范围很大,为1×10-7—1米量级。火山区形变监测可以了解火山活动状态,有助于进行喷发危险性的预测预报。形变监测从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技术逐渐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GNSS和InSAR等大地测量新技术,火山区形变时空监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缩短了预测时间。我国火山形变监测开始较晚,现已在长白山天池、腾冲以及海南等主要火山区开展监测。传统的连续测量以地倾斜观测为主;新技术主要以流动GNSS监测为主,连续观测站少,InSAR技术研究时间密度不够;目前形变监测还不能实现很好的时空覆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现场考察资料论述了阿尔金山中段南侧地震形变带的基本特征,对地震断层剖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阿尔金山中段南侧大地震的基本参数及其地震成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目前地壳垂直形变的数据采集、使用、信息提取及解释的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一些缺陷或不足,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的看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则必然会导致形变分析的混乱,以致于影响形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疆库尔勒、呼图壁台跨断层水平向形变时间序列资料,采用拟合及年变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拟合残差,对出现的年变畸变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震前年变畸变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突出了异常,并得出了两个台站年变畸变异常的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海地震震后地形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已搜集到的通海地震震后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曲江断裂的震后活动呈指数衰减,和余震衰减规律相似。形变特征以单元滑动频度方式表现出来,与强度(变化幅度) 似无明显关系。断裂滑动和余震的关系表现为如下三种情况:(1)滑动诱发地震;(2)滑动是地震的续发现象;(3)滑动和余震是大震之后断裂活动的共生现象。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动态滑动、静态滑动和稳态滑动特征,及其它们和地震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骊山山前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骊山山前断裂是发育于骊山凸起北侧的一条近东西走向并向北倾斜的正断层。断裂形变遗迹,地貌标志、新生代沉积物的厚度变化特征表明,该断裂第四纪晚期以来,在区域构造引张应力场的控制下,一直作掀斜式的倾向拉张运动。在长期的形变过程中表现了蠕滑和粘滑两种活动方式。现在仍在以蠕动的方式运动着。  相似文献   

17.
To provide a guide for future deep (<1.5 km) seismic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reflections imaged by surface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in two mining camps and a carbonatite complex of Sweden, more than 50 rock and or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measured for their seismic velocities. The samples are geographically from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Sweden, ranging from metallic ore deposits, meta‐volcanic and meta‐intrusive rocks to deformed and metamorphosed rocks. First,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of P‐ and S‐wave velocities at both atmospheric and elevated pressures, using 0.5 MHz P‐ and S‐wave transducers were conducted. The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suggest that most of the measured velocities show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nsity of the samples with an exception of a massive sulphide ore sample that shows significant low P‐ and S‐wave velocities. The low P‐ and S‐wave velociti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mineral texture of the sample and partly lower pyrite content in comparison with a similar type sample obtained from Norway, which show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and S‐wave velocities. Later, an iron ore sample from the central part of Sweden was measured using a low‐frequency (0.1–50 Hz) apparatus to provide comparison with the ultrasonic velocity measurements. The low‐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iron ore sample has minimal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The iron ore sample shows the highest acoustic impedance among our samples suggesting that these deposits are favourable targets for seismic methods. This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by a real seismic section acquired over an iron ore min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Sweden. Finally, a laser‐interferometer device was used to analyse elastic anisotropy of five rock samples taken from a major deformation zone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reflections observed from the deformation zone. Up to 10% velocity‐anisotropy is estimated and demonstrated to be present for the samples taken from the deformation zone using the laser‐interferometery measurements. However, the origin of the reflections from the major deformation zone is attributed to a combination of anisotropy and amphibolite lenses within the deformation zone.  相似文献   

18.
青藏块体北缘跨断层测量资料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振考  陈兵 《中国地震》1996,12(4):358-366
本文在系统整理青藏块体北缘跨断层测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变类型的划分,探讨了不同类型形变所反映的断层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中北部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兴  郭良迁 《中国地震》2002,18(2):141-147
根据云南地区1999-2001年的GPS观测求得的水平变场和应变场,研究了云南北部地区的形变和应变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的中部地壳位移量较小,比较稳定,西部和东部位移量较大,活动性较强,应变场揭示出,本区地壳及其各次一级断块的主压应变轴方向都为NW-SE方向,主张应变轴方向为NE-SW向研究区北部以张应变为主导,中部和南部压变变占主导地位,剪应变等值线的展布方向与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断层活动的应变应力场与各个断裂带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活动性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薄万举  卢良玉 《内陆地震》1997,11(2):136-142
介绍了4种单项形变,应变资料信息提取方法,即多点组信息法,信息标准化方法,畸形参数法和信息丛集度法,按定义,μ值亦可归属多点相法,故对μ值法亦作介绍,这些方法提取出了新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新特点和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均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