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球》2016,(10)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以深地、深海、深空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向地球深部进军、向深海空间拓展和深空对地观测的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9月19日,在国土资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对《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9月17—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协办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23个国际科技组织、38个国家的58个国别科技组织和机构的代表以及境内有关方面代表1 0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开展了主旨报告、高峰论坛、高端对话、圆桌会议及30场专题论坛,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3.
段雯娟 《地球》2012,(12):36-39
2012年11月3日,以"携手应对,共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11月4日下午,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勘查院主办的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的专题论坛召开,场内座无虚席。当前我国的地质科技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机遇期,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实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同步快速的推进,矿产资源需求直线上升。实现找矿突破,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4.
探索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21世纪是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迅速腾飞的时代,在江淮大地上掀起了以城市为龙头的、壮大工业经济、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热潮。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工作思路及东向发展战略,为地震科技信息工作提出了冷思考。如何搭上安徽"三大推进"的快车,是地震科技信息工作融入安徽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质》2021,43(1):I0001-I0001
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年起被Ei收录。  相似文献   

6.
正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12  相似文献   

7.
正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12  相似文献   

8.
<正>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12  相似文献   

9.
正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2、4、6、8、10、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12  相似文献   

10.
段雯娟 《地球》2013,(1):66-69
正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需求,解决土地、矿产、地质等领域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发展和建立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tisknownthatChinaisanearthquake pronecountryintheworldandisalsoacountrysufferingmostsevereseismiccalamitiesintheworld .China’sterritoryoccupiesabout 1 1 4oftheglobalconti nentalarea ,whileabout 1 3ofglobalM≥ 7.0continentalearthquakesoccurredinCh…  相似文献   

12.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looks back the hard development course and great progress in earth 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near a half of century and expounds the following 3 aspects: (1) The strong desire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mitigate seismic disasters and reduce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s on social-economic live is a great driving force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 To better ensure people‘ s life and property,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is an essential purpose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3) To insist on the dialectical connection of setup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seismic monitoring wit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arthquakes and to better handle the relation between crucial task, current scientif ic level, and the feasibility are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to advance the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ome success and many setbacks in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consistently enrich our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ditions f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deep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arthquakes. During the last 5 years, the improve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have clearly provided the technical support to study and practic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pre caution, give prominence to key problems and broade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arth quakes. These have enabled us to get some new recogni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earthquake oc currence and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disaster, and mecha nism for earthquake generation in China‘s continent.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not only en courages u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but also provides a basis for accelera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10th five-year plan. Based on the history reviewed, the author sets forth a general requirement for develop ment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brings out 10 aspects to be stressed and strengthened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These are: upgrade and setup of the network of digitized seismic observation; upgrade and setup of the network for observation of seismic pre cursors; setup of the network for observation of strong motion; setup of the laboratories for ex periment on seismic regime; establishment of technical system for seismic information, emer gency command and urgent rescue; research on short-term and imminent earthquake predic tion; research on intermediate-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on attenuation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mechanism for seismic disaster, and control on seismic disaster; ba sic research fields related to seismology and geoscience. We expect that these efforts will signifi cantly elevate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o the advanced interna tional level, improve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for earthquake precaution and predic 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四川地震监测预报工作40年发展历程。四川地震监测预报积累了地震学和前兆观测资料,推进了测震台网、前兆监测台网、流动监测网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地震预测探索之路奠定了基础;地震预报科研经历了多次科研攻关研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炼和筛选了一些预报指标和方法;地震监测数字化的发展,给地震监测预报提出新的课题;今后仍将依赖于科学和创新机制,依赖于高新技术应用,依赖于地震监测网能力和质量提升,始终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地震预测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十五”测震台网是集数字化、综合化、自动化技术为一体的大动态、宽频带地震观测系统,在地震速报、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海南省测震台站故障情况的分析和总结,介绍地震台站维护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叶佳宁  何霆 《华南地震》2014,(2):115-119
地震的科普知识是公众关心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利用流媒体技术设计了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地震科普视频点播系统。主要介绍了地震科普视频点播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综合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Web GIS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在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渗透到了地震预报、震害预测、地震区划等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深入,单机或局域网版GIS软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Internet在Web上发布和出版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功能已经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将WebGIS技术引入防震减灾研究领域,拓宽了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空间信息的维护、发布和查询效率,实现了地震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成图,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空间数据信息的高度共享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和地震科学研究等几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辽宁地震科技工作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的一套计算机处理系统,系统设计以《全国遥测台网观测技术规范》和《近震分析》理论为依据,实现了数据输入,震相选择,数据处理,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结果输出及贮存等多项功能,达到了快速确定地震三要素,提高速报速度和精度之目的,是一个较完善的,实用的速报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近 1 0年来地震科技合作在地下水碳同位素方面的基本研究成果。结合天山主要地震活动区 2 0 0余个水点的碳同位素观测资料 (其中乌鲁木齐地下水中碳同位素资料是第一次公布 ) ,分析了水中碳同位素的区域分布规律、来源及影响因素 ,探讨了碳同位素地震前兆异常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