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倩  高英 《海洋学报》2018,40(8):165-166
正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变化环境问题,极大推动了化学海洋学向综合交叉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揭示全球变化至关重要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近年,人们对生源要素、微/痕量元素、同位素等化学要素与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认识获得了重大进展,为了系统总结该领域的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本刊副主编宋金明研究员策划和组织了"化学要素与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专辑,该专辑即将在《海洋学报》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6,(6):5-5
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披露,省政府日前颁布了《浙江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七类区域将可以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一旦保护区设立,将严禁从事狩猎、电鱼等行为。浙江省提出,海洋特别保护区可以开展旅游活动,但要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合力控制游客流量,建立协调的生态经济模式。浙江是全国海岛数量最多、海岸线最长的省(市)。据悉,象山港、岱山、嵊泗、普陀、大陈岛等区域有望不久跻身浙江首批海洋特别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1993年6月14日国际法院对丹麦的格陵兰岛与挪威的扬马延岛之间区域有关的海洋划界案例作出了裁决。在此案例中法院裁定了格陵兰岛和扬马延岛大陆架和200海里渔业区之间的边界。该案例解决标志着海洋边界国际法发展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特别是它首次以合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海洋中尺度现象模拟仿真的技术难题,利用区域海洋环流模式ROMS,通过模式的网格构建、地形处理以及模式的初始场和强迫场处理技术,构建出一套涡分辨率南海区域海洋环流模式。通过模式模拟结果与卫星遥感实测资料等对比,发现该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南海涡旋及其引发的海温异常等海洋中小尺度过程,说明该模式可作为研究复杂海洋中尺度现象影响海军武器装备效能的环境数值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5.
遗传多样性是评价自然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可为遗传资源保存、育种、遗传改良以及制定物种保护措施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山东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以柽柳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和管理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文章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个柽柳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避免从外区域移栽、控制人类活动和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等保护措施,为深入了解该保护区典型保护物种柽柳的遗传结构、多样性、种质资源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增长的第三级,区域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从环渤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海洋资源条件、社会发展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并分析了21世纪初期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运行态势,提出了该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海洋管理是对一定海洋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系统进行的自觉干预和内外协调的活动。文章讨论海洋区域、区域海洋管理的概念、管理区域划分、区域海洋基本思想和管理方式等,试论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是海洋综合管理的新发展,认为区域海洋管理必须以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管理对象,才能使区域海洋社会经济能够在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支持下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衡量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时,人们更多考虑的是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状况。由于自然、地理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程度不甚平衡,沿海各市海洋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文章借助基尼系数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效应分解,对辽宁省沿海6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构成及区域发展差距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海洋产业发展差距对辽宁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守的科学依榧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渤海最新的健康状况,文章基于新构建的以海洋生态环境自身状态为内核、以人类社会经济学指标为外核的“双核”评价体系,对渤海2020年秋季的海洋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内核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秋季渤海的水体环境和沉积环境整体较为健康,仅中心区域水质略差,而海洋生物群落的健康状况一般,整个研究区域仅58.9%的区域评级为“优”,因此该海域总的内核评级为“良”;以分别代表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的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外核指标的评价结果显示,渤海的外核得分为0.95。因此,所调查的渤海中西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双核”评价结果为“良+0.95”,表明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目前整体上处于较健康的状态,但人类对渤海海洋资源环境的开发力度接近饱和,且局部海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已经出现了恶化,需要对该海区进行密切监测。建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开发技术等方式,尽可能降低经济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实现渤海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西非深水钻井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DZ B-1井是中石化作为作业者完成的第一口海洋深水探井,该井位于西非几内亚湾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联合开发区内,作业水深1 655 m。井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地层破裂压力低,钻井作业压力窗口窄,井眼稳定性差。特别是该井目的层距海底泥线浅(只有778 m)以及目的层段长等,给钻井工程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针对钻井施工中面临的挑战与深水钻井的特点,从井身结构设计到施工中均采取了合适的钻井技术和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取全取准了各项资料,高效、优质地完成了该井的施工任务。该井的成功完钻,为中石化海洋深水钻井积累了经验,可供该区域及国内海洋深水钻井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海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海洋浮游植、动物的生态学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一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印太交汇区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但该区域对浮游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中心形成的生态机制。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印太交汇区浮游植、动物生态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印太交汇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物量、粒级组成和初级生产力水平,以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生物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等,对未来印太交汇区浮游生态学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为该区域相关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个区域耦合海气模式及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了一个区域的简单耦合海气模式,并用来模拟热带太平洋ENSO循环.模式由一层大气模式和一层海洋模式构成.大气模式由运动方程和热力方程组成;海洋模式由运动方程、连续方程和海温方程组成.非绝热加热与风应力构成海气间耦合媒介项,其中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以风应力为主,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以非绝热加热为主.在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的正常运转,并且应于对1982-1983年埃尔尼诺现象的数值模拟.对该事件从发展到衰弱的全过程,特别是中期与成熟期获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显示出本模式的模拟能力,也验证了热带太平洋区域耦合海气作用对ENSO循环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22日,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项目在青岛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成果评审,评审结果为"优秀"级,这标志着我国首批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项目顺利收官。据介绍,该项目作为我国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项目,历时4年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着"环境、灾害、资源及基础地质问题"开展工作,实现了科技成果有效服务,提升了该区域地质科技理论水平,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及研究生,编制了达到我国当代科技水平的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基础图件,建  相似文献   

14.
浙江海洋大学全永波教授团队凝聚10年来对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出版了《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年10月出版)。本著作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和区域治理理论,融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开展研究,立足把区域海洋公共治理视作建设海洋强国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构成,在海洋治理的“现代化”语境下,以“公共治理”为切入点,系统开展了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分析现有区域海洋公共治理多重范畴基础上开展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研究,着力探索构建多层级区域海洋共治体系,以推进建设海洋强国为根本,从理论基础、模式建构和机制优化等方面探索区域海洋公共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协调海岸带区域开发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衡量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量化研究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当前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当前承载力评价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并结合海岸带区域的特点,遴选出一套适用于海岸带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应用的结果分析,进一步探讨该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鉴于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一些传统、常用的承载力评价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海岸带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文章所提出的方法体系通过充分考虑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较好地支持海岸带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客观地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能定量化地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综合分析与评估,从而为海岸带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并为确保海岸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此外,该方法体系存在着两方面的局限性,包括缺乏权威和统一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以及缺乏具体的评价结果分级标准。鉴此,建议未来需要对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结果分类标准的相关方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从而不断地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使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精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案例推理的海洋涡旋特征信息空间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对海洋涡旋的分析主要采用水团、近海海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这些方法结合不同的区域资料已经有过很多成功的研究。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多源、大面积海洋遥感数据,在快速自动化提取海洋涡旋的空间信息方面还存在很多难题。因此该文针对海洋涡旋空间信息的快速定量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的海洋涡旋空间相似性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源数据(遥感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观测数据等)进行历史涡旋案例定量分析,并构建基于CBR的海洋涡旋案例表达模型和历史案例库;继而采用“基于重心矢径的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历史涡旋空间相似性分析,并结合典型的海洋涡旋区域给出具体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1 PRIDE简介 2004年,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关注到在夏威夷州、西北夏威夷群岛和太平洋区域的美国领土的有关海洋学和环境数据收集问题,并且指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没有充分的能力对这些地区提供及时的海洋和环境数据服务.因此,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就此进行了一项有关该区域的海洋环境资料的需求调查,并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找出了不足和改善措施.因此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就此通过增加拨款资助该地区的海洋环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
海洋区域管理的内涵界定及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的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管理的发展趋势,但基于生态的海洋综合管理在实行中面临重重困难."海洋区域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在实践中实行海洋综合管理的必然选择,但实际上理论界关于海洋区域管理的许多论断依然难以让海洋综合管理在实践中实行.海洋区域管理的实施,必须实行区域划分、典型实验和典型成功经验逐步推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我国海洋科技产出,促进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融合发展,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6—2015年我国五大经济区域海洋科技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横向比较,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各有区域特色;通过计算各指标与海洋科技产出的综合灰色关联度,长三角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度较低,海西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指标的关联度较低,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科研经费指标的关联度较低,长三角经济区海洋科研人才指标的关联度较低;各经济区域应结合区域发展特点,进一步提高海洋科技再投资率、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和完善海洋科技政策规划。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区域海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强劲的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带动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00-2007年仅仅7年间该区域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 272亿元跃增至9 54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