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混合胶束对钛—溴邻苯三酚红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宗铭  梁亮 《岩矿测试》1999,20(2):157-159
在5.0×10-3mol/LH2SO4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OP存在下,Ti(Ⅳ)与溴邻苯三酚红(BPR)形成红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λmax=638nm,ε为5.81×104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为0~0.3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拟定的方法用于硅酸盐岩石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与原结果相符,RSD(n=6)<1.50%。  相似文献   

2.
刘少民  潘教麦 《岩矿测试》1999,20(2):120-123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铁与新显色剂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DMHPF)的显色反应。在pH9.0~10.5的氨性介质中,有磺基水杨酸(Sal)存在下,形成Fe3+SalDMHPFTritonX100四元混配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90nm,测定波长选择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3×105L·mol-1·cm-1和9.4×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比nFe3+∶nDMHPF=1∶2,Fe3+的质量浓度为0~6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以直接光度法测定工业硅和石灰石样品中微量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5次测定的RSD在0.64%~2.41%。  相似文献   

3.
前言光度法测定钍,目前多用偶氮胂Ⅲ作显色剂,为了寻找新的体系,我们实验了以氨基G酸偶氮氯膦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钍形成的三元络合物体系。  相似文献   

4.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荧光熄灭法测定铝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6.5的HAc-NaAs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铝与二溴羟基羟基苯基荧光酮形成1:3的紫色络合物使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的荧光熄灭。络合物的λex=62nm,λem=652nm,铝含量在0-120μg/L范围内与ΔF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λ=0.9996,检测限0.4μg/L,以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铝的新方法,方法用于岩石矿物以及茶叶,人发和水样中微量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硅胶相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4.04的HAc-NaAc缓部溶液中,Co^2_还原联吡啶铁(Ⅲ)生成红色的联吡啶铁(Ⅱ)络合物。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该络合物被硅一量吸附,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Co的硅相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20μg/25ml,摩尔吸光系数为1.77×10^5L.mol^-1.cm^-1,适用于麦饭石浸取液中微量Co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荧光光度法测定地热水中的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羟基喹啉-5-磺酸与镁的荧光反应,在增效试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0 ̄0.36mg/L范围内Mg^2+量与ΔF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μg/L,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3%。本法用于地热水中镁的测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快速傅里叶变换—偏最小二乘法用于金和钯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代米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金和钯。在PH=3.3的HAc-NaAc绿色冲溶液介质中,在吐温-80存在下,金,钯分别与硫代米菜成络合物。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吸光度数据进行预处理,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合成样品中的金和钯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的杂环偶氮变色酸类试剂———2[2′(6甲氧基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系统探讨了在pH4.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介质中显色试剂与钛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试剂与Ti(Ⅳ)形成2∶1的络合物,显色反应15min完全并至少稳定4h,最大吸收波长为6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67×105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在0~4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硅砖等标准物质中的Ti(Ⅳ),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RSD(n=5)小于3.5%。  相似文献   

9.
梅祖明  刘媛 《岩矿测试》2000,19(3):213-215
在酸性介质中,Fe^3+与磺基水杨酸络合物的吸收峰在510nm处,在此波长处大量Ni^2+的吸收最弱,而Ni^2+在720nm处出现吸收峰,此外铁的络合物的吸收亦很弱,据此建立了题示样品中铁和镍的光度分析方法。铁和镍的相互干扰可用中以消除,其它共享离子不干扰测定。测定造币镀液及其废液样品中铁和镍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2.5%和〈1.8%,加标加收率分别为97.0%~102.1%和97.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与Cu^2+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nitonX-100存在下,于PH8.6的Na2B4O7-HCl缓冲介质中,Cu^2+与该试剂生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4*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1.
黄章杰  赵建为 《岩矿测试》1999,20(2):117-119
在弱碱性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5-(偶氮苯)-8-(4-硝基-1-重氮苯)-氨基喹啉(PANPAQ)与钯发生显色反应,生成nPANPAQ∶nPd(Ⅱ)=2∶1的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08×105L·mol-1·cm-1,钯的质量浓度在0~600μg/L符合比尔定律。所考查的54种共存离子,对测定Pd(Ⅱ)基本无影响。方法已用于钯催化剂中Pd(Ⅱ)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5次测定的RSD在1.3%~1.5%。  相似文献   

12.
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已成功地用作分光光度法测定钒的灵敏试剂。文献[3]报告在过氧化氢存在下,用一氯醋酸控制酸度(pH1.5~2.0),钒与5-Br-PADAP生成1:1的络合物进行比色测定,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在该体系中络合物不太稳定,故改用磷酸-磷酸氢  相似文献   

13.
矿石中痕量钽的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钽—水杨基萤光酮(SAF)—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三元有色络合物的稳定性作了研究,发现在动物胶存在下,发色后,于沸水浴上保温五分钟,有色络合物可稳定两小时。络合物的摩尔比为Ta:SAF:CPC=1:2:2(510nm),在拟定的条件下可用于含铌钽矿物中钽的测定,方法的变动系数分别为7.70%(0.056%Ta_2O_5和3.16%(0.25%Ta_2O_5)。  相似文献   

14.
杭健  高若柳 《岩矿测试》2011,30(2):226-229
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钨是基于W5+与硫氰酸盐形成黄色络合物。为使钨完全还原为5价,通常单独使用三氯化钛或氯化亚锡作还原剂。此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由于Ti3+本身呈紫色,加多会掩盖络合物的黄色,加少则出现硫氰酸铁之红色丝状物影响比色的情况。通过大量的试验,采用氯化亚锡-三氯化钛作双还原剂,控制最佳酸度、温度和时间,从而获得稳定的络合物,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通过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分析验证,从而证实方法可行,能够保证样品的测试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低含量、大批量钨矿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痕量铼的瑞利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利散射光在荧光分析中一直视为干扰因素,本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了瑞利光的分析应用。为扩大光度分析作了新的尝试。 实验发现,在还原剂SnCl_2存在下,铼于0.5—1.0mol/L HCl介质中能同α—FD(联呋喃甲酰二肟)生成紫红色络合物(1:  相似文献   

16.
钌的测定常采用二元络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然而具有抗磁形式结构的钌(Ⅱ)离子,与适当的试剂能够形成强发光的化合物,因此文献曾报导过钌(Ⅱ)的荧光测定。但是,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钌(Ⅱ)和8—羟基喹啉的反应产物在水相进行荧光分析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7.
岩石和矿物中氯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硫氰酸汞间接测定法和氯化银比浊法。硫氰酸汞间接测定干扰较多,硫酸根、硅酸根、硝酸根、砷酸根、磷、氟、溴、碘等均会干扰测定,适合含量较高的样品。氯化银比浊法污染较多,温度、光照影响较大,结果很不稳定,且灵敏度较低,适于含氯0.1%~1%的样品。  相似文献   

18.
铍的光度测定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的显色剂有两类:三苯甲烷染料和邻羟基偶氮染料。前者主要有铬菁R和铬天青S,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三元络合物光度法测定铍,有很高的灵敏度。后者有铍试剂Ⅱ、铍试剂Ⅲ和铍试剂Ⅳ等,较新的显色剂是偶氮氯膦-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Tween80存在下,2,4-二甲氧基苯基荧光酮与铜的配合物的荧光熄灭体系,在pH为8.0 ̄8.8的Na2CO3-H3BO3+KCl缓冲介质中,在λex=400nm,λem=510nm其体系产生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铜的线性范围为0 ̄20μg/L。方法的检测限为0.72μg/L。  相似文献   

20.
催化比色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碘(F-CNS-NO2体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棕  肖艳玲 《岩矿测试》1986,(3):193-195
化探样品中碘之含量甚微,给测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测定微量碘的方法一般手续繁长,不适于大批化探样品的分析。 根据资料的报导,在硝酸介质中,亚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碘能分解硫氰化铁络合物,使红色变浅,籍此进行定量测定。 我们把这一催化体系(Fe~( )—CNS~-—NO_2~-)应用于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方法简便快速。检测限为0.1ppm,达到了化探扫面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