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健中 《甘肃地质》1999,(Z1):44-50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床类型。根据金矿床岩系的类型、特征矿石矿物的组合性质,对其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大类型。碳—硅泥岩型金矿床,细碎屑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初步认为碎屑岩型金矿床是一类由构造热液形成的,由碎屑岩容矿的,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床类型。根据金矿床岩系的类型、特征矿石矿物的组合性质,对其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大类型。碳—硅泥岩型金矿床,细碎屑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初步认为碎屑岩型金矿床是一类由构造热液形成的,由碎屑岩容矿的,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3.
赤峰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地区的金矿床依据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岩浆热液金矿床、火山热液金矿床和伴生金矿床四个类型。叙述了每一类型金矿床矿体地质、矿石矿物、矿床同位素等特征。并指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是赤峰地区找金矿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物流体包裹体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矿床热液隐爆成因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沉积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基础上,从岩性组合与矿石矿物组成和赋存形态及微量元素分析入手,通过镜下观察与沉积环境反应敏感元素特征分析认为含矿岩系自下而上岩性由泥岩(铁铝质泥岩)→铁铝岩→铝土矿→炭质泥岩(煤)→灰岩,具有“铁-铝-泥-灰”的特征,沉积环境由陆相到海相的转变;沉积铝土矿中硬水铝石主要为风化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有原地残积亦有异地沉积,底板铁质铝土质泥岩为强烈红土化产物,顶板铝土质泥灰岩为还原环境下的产物;Ga、Sr、Ba微量元素与Sr/Ba、Rb/K、V/Zr、Zr/Cu比值分析表明原生铝土矿和底板铁质铝土质泥岩沉积环境为陆相,顶板铝土质泥灰岩更多表现为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6.
水井金矿床赋存于哀牢山造山带红河断裂东缘韧-脆性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容矿岩石为砂-泥岩、灰岩之角砾岩、碎裂岩。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中碳、硫来自深部或地幔;氢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则表明成矿热液主要为天水下渗及地下水循环从构造活动及岩体获得热源而形成的混合热液流体。矿物包裹体类型以液相为主,少量气相出现。矿石中的石英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Cl-、SO42-为主,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间有CH4、CO出现,属H2O—CO2—NaCl体系。主要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6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km,流体密度0.65~0.9g/?3,流体盐度w(NaCleq)4.97%~7.76%。小水井金矿床属于浅成条件下,由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混合热液流体在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金矿床,成因类型应归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应用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希金矿I号矿床矿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希金矿Ⅰ号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研究,划分了矿石类型和矿石结构构造。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分和矿物组成,详细研究了金矿物和主要载金矿物的矿物特征和标型特征。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成因特征,结合石英包裹体测温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阿希金矿Ⅰ号矿床为以低温为主的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金矿类型及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秦岭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金矿集中区 ,也是陕甘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床 (点 )遍布 ,形成以构造破碎蚀变岩型为主 ,硅灰泥岩型、石英脉型次之 ,兼有绿片岩型、接触交代型及河床—河漫滩堆积型等 6种金矿床类型。依据构造带及金矿床 (点 )的展布 ,初步划分为 10个Ⅴ级成矿带。通过揭示金矿带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特征 ,指出了西秦岭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泥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源及古气候方面的指示意义,采用ICP-MS和ICP-AES对18个泥岩样品做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中Li、Sc、Nb和Th等相对富集,而Sr、Rb、Ba和Cs等相对亏损,Be、Co、Zn和Mo等元素和地壳黏土岩中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当;聚类距离选择为25和11时,微量元素的"Q"型聚类结果与沉积相划分结果吻合;Th/Sc、Th/U-Th、K2O-Rb以及多元素物源判别图等表明,研究区物源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物源和再旋回沉积物为主,有少量中基性物质的加入,且含砂率变化和重矿物组合的分布特征表明物源来自于临兴地区北部;利用泥岩Sr/Cu值及Sr、Ti和P等特征元素的含量变化推测,临兴地区从晚石炭世到早二叠世气候以湿润为主,且向干热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新疆康古尔金矿成矿阶段及其年代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矿脉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Rb─Sr等时线,Sm─Nd等时线、40Ar/39Ar年龄谱等年代学资料,认为康古尔金矿热液成矿过程主要经历了4个成矿阶段。Ⅰ为磁铁绿泥蚀变岩成矿阶段;Ⅱ为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Ⅲ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Ⅳ为碳酸盐石英脉矿化阶段。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小水井金矿床赋存于哀牢山造山带红河断裂东缘韧-脆性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容矿岩石为砂泥岩、灰岩之角砾岩、碎裂岩。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中碳、硫来自深部或地幔;氢、氧同位素组成则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天水下渗及地下水循环从流经岩石获得物质而形成的混合热液流体。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气-液相为主,少量气相出现。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为主,Na+/K+比值为3.056~4.940;阴离子以Cl-、SO24-为主,且Cl->SO24->F;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间有CH4、CO出现,属H2O-CO2-NaCl体系。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6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 km,流体密度0.65~0.9 g/cm3,流体盐度w(NaCleq)1.74%~9.08%,平均5.33%。小水井金矿床属于浅成条件下,由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混合热液流体在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金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成因类型应归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过程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的含矿热液叠加富集、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时期等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的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很有前景的金矿类型。简要地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地叙述了金矿床的矿物、矿石和岩石硫、氧、铅、碳、硅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同位素的组成特点,提出了对本区金矿成矿主要矿来源、介持性、成矿年龄及矿床成因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发育有大规模的绢英岩化蚀变带(宽20~200m)和钾化/红化蚀变带(宽50~300m),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发育在招-平断裂带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中。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基础上,查清了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针对大尹格庄金矿床Ⅱ号矿体系统采集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初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和金沉淀机制。通过本研究得出:大尹格庄金矿床内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以浸染状、细脉状为主要矿化形式。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期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钾化/红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钾化/红化蚀变为成矿前蚀变,在此过程中有少量热液钾长石的形成。在地球化学方面表现为Fe、Cu、Pb和Rb元素带入,Si、Al、Na、Ca、Ba、Sr、Cr等元素带出。同时流体-围岩通过交代反应使金从围岩中释放出来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成矿流体。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为成矿期蚀变,蚀变过程中与矿化有关的Fe、Cu、Pb元素表现为迁入状态,流体运移过程中,热液中的HS~-等组分损失,导致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同时金大量聚集沉淀,此时完成了金由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产于碳质硅岩、碳质泥(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及不纯的碳酸岩盐中的金矿床,因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含矿主岩很相似并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将该类金矿床称之为碳硅泥岩型金矿。其含矿主岩属裂谷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海相热水沉积产物-碳硅泥岩系,该类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其后 的构造改造有关,多数与岩体关系不明显。对湘中桂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总结出该类金矿床形成的三个阶段;(1)矿源层金的原始富集,(2)构造改造-热液成矿阶段蚀 变带富集,(3)表生氧化改造富集。  相似文献   

15.
新疆萨热阔布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萨热阔布金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泥盆系康布铁堡组火山碎屑岩中 ,受断裂控制 ,成矿热液蚀变以硅化、似夕卡岩化、绿泥石化为主 ,硅化蚀变矿石富Fe2 O3+FeO、SiO2 ,而似夕卡岩蚀变矿石富CaO和Al2 O3,各种矿石富集Au、Ag、Cu、Pb、Zn、Bi、Mo、W等多种元素。成矿温度为中温 (2 40℃~310℃ ) ,流体成份以Cl-/SO4 2 -高为特征 ,矿石矿物中石英Ar-Ar年龄 (32 0Ma± 6Ma)反映最终成矿构造热液叠加年龄 ,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从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下金宝矿体矿石、矿体围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下金宝岩体的花岗斑岩类岩石属于硅酸过饱和类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属于A型花岗岩,且K、Nd、Hf、Th、Rb相对富集,而亏损Ta、Nb、Sr和Ti,说明其岩浆并非单纯来源于上地幔,在岩浆上升过程可能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下金宝金矿床的控矿因素、蚀变分带特征、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温度,得出斑岩体是区内成矿的必要因素,下金宝金矿床应是以次火山热液作用为主的斑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九寨沟地区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三叠系、寒武一志留系、泥盆系浊积岩中,并受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以多金属硫化物为主,见有孔雀石、铜蓝和褐铁矿等次生矿物及各种氧化物类,主成矿元素金的资源量可达特大型以上,属于构造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该区及外围均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腾冲地块梁河早始新世花岗岩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冲地块梁河地区芒东和青木寨花岗岩是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重要的壳源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形成年龄为48~51Ma,属于早始新世,与腾冲地块西缘盈江地区大量的酸性和基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相近。梁河地区的早始新世花岗岩具有高硅、钾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和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Nd模式年龄显示源岩应为中元古代的地壳岩石。同时,芒东花岗岩具有高的CaO/Na_2O和相对低的Al_2O_3/TiO_2、Rb/Sr和Rb/Ba比值,说明源区为变质杂砂岩。而青木寨花岗岩具有低的CaO/Na_2O和Al_2O_3/TiO_2、相对高的Rb/Sr和Rb/Ba比值,指示其源岩以变泥质岩为主。结合区域内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特征,我们认为芒东和青木寨花岗岩是印度-亚洲大陆东向初始碰撞或同碰撞时期挤压背景下,腾冲地块中下地壳成熟度较低的杂砂岩以及成熟度较高的泥岩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流体包裹体与金矿床的成矿及勘探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床矿石和脉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封存在这些矿物中的热液样品,它可以提供含金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密度、成分以及热液来源和成矿时代等信息.本文对中深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卡林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金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作了探讨,提出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及气相成分等是金矿床勘探评价直观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粤西河台金矿床富硫化物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台金矿床产于河台韧性剪切带中 ,成矿作用分为韧性剪切变质成矿期的韧性剪切变质成矿阶段和热液蚀变成矿期金石英脉阶段、金硫化物阶段和方铅矿闪锌矿碳酸盐脉阶段。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 ,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石英脉单矿物石英中富含以富CO2 液相为主的流体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及熔融包裹体。与以往用流体包裹体热爆法和压碎法提取Rb、Sr的方法不同 ,本文用石英全溶法测得富硫化物石英脉中石英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2± 2Ma(1σ) ,初始比值为 0 .72 816± 0 .0 0 0 96 ,对比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及区域成矿特征 ,认为这一年龄值可能代表了河台金矿床的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