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5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2012年我国海水鱼养殖产量为102.84万t,年增长6.66%[1],品种达80余种。养殖模式方面,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等多种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墨西哥湾扇贝在广东省南澳试养的过程和结果,试验证明该贝能够在汕头市进行人工养殖,成活率达92.9%,每公顷产量23368.5kg。  相似文献   

3.
从1950年起,含琼胶藻类智利江蓠(Gracilaria chilensis)在智利已开发利用,而最近几年中,由于琼胶需求量的增加,导致了天然种类的匮缺。在智利,1982年即开始商业养殖智利江蓠,其产量超过天然种群,1991年(鲜产量约为60000吨)约占总产量的84%。智利传统的商业化江蓠养殖是底播栽培方法即利用0.5千克~1.0千克(湿重)的江蓠断枝,将  相似文献   

4.
对虾与鱼、贝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于1995-1999年采用陆基实验围隔法系统地研究了对虾与鱼、贝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基础问题,所选取的材料为中国对虾、台湾红罗非鱼、缢蛏与海湾扇贝,研究出了4种优化结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生物量(收获前)的比值分别为:对虾的养殖效果都比同样条件下的对虾单养模式显著优越;其中最好的虾、鱼、贝三元综合养殖模式将产量提高了28%,投入氮的利用率提高了85%。同时采取封闭式的养殖方法,向浅海输出的氮只占养殖输入氮的6%-8%,从而显著降低了对浅海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桑沟湾是荣成市水产养殖的主要水域,养殖面积达8万亩,年养殖产量10多万吨,分别占全市养殖总面积和养殖总产量的30%左右,在荣成市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进入90年代以来,该湾的主要养殖品种——海带出现了藻体腐烂、出成率低,扇贝出现了个体小、生长周期长、出柱率低、死亡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市海洋与水产局组织科研部门对桑沟湾的养殖情况进行了全面系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养殖是我国海洋鱼类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文章采用资源禀赋系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2种评价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获取统计数据,对2016年我国大菱鲆养殖主要产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的多个城市和江苏省赣榆区。研究结果表明:沧州市、唐山市、青岛市、天津市和威海市等地的大菱鲆养殖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以鲆鲽类养殖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为参照标准,葫芦岛市大菱鲆养殖具有很强或较强竞争力,烟台市、日照市、赣榆区和秦皇岛市具有较强或中度竞争力,竞争优势与产量不相关。结合各地区资源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提出提升大菱鲆育种产业化水平、转变大菱鲆养殖产业发展方式和优化大菱鲆养殖产业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1 世界渔业、养殖生产现状 世界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养殖产量,自跨入50年代后,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增长。1950年为2100万吨,相隔40年后的1990年增至1.0亿吨,约增长5倍。 回顾最初的海洋捕捞渔业,日本、原苏联、中国、美国、智利及挪威等国增产幅度较大。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进入90年代近5年来,渔业和养殖产量得  相似文献   

8.
沿黄低洼盐碱地对虾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沿黄低洼盐碱地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南美蓝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模式。结果表明:沿黄低洼盐碱地养殖用水经适当的岛子调节,可明显提高2种对虾虾苗的存活率;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半精养池塘2种对虾养殖平均产量为163.5lkg/亩,平均投入产出比为220%;精养池塘分剐为395kg/亩、244%,而且南美蓝对虾的成活率、产值、纯利润和投入产出比均比南美白对虾的要高。提出在沿黄低洼盐碱地推广抗病力强的南美蓝对虾健康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定量研究黄渤海近海大型经济海藻的面积、产量及其固碳能力和空间分布,对海洋牧场建设和海藻固碳强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6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2016年《山东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对2001—2015年黄渤海近海和全国近海养殖大型经济海藻的产量、面积及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CCI指数计算了黄渤海近海及全国近海大型经济海藻的固碳能力,并分析了2016年山东省养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2001—2015年海藻养殖面积、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海藻养殖面积在2005—2007年,产量在2006—2007年出现间断性下降,黄渤海海藻养殖面积在2005—2007年,产量在2001—2003年、2005—2008年出现阶段性下降;黄渤海近海海藻养殖产量占全国近海海藻养殖产量年均约45.53%,固碳总量占全国海藻固碳总量年均约51.75%,其中裙带菜,海带及紫菜为黄渤海海藻养殖的主要经济藻类;以山东省为典型省份的海藻固碳强度在海岸带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其中威海市荣成区域人工养殖海藻固碳总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据最新年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宁波渔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海洋捕捞实现负增长,养殖比重进一步增加。据统计,去年宁波实现水产品产量85.2万吨,增长4.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7.13万吨,同比减少0.47万吨,下降0.08%,首次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零增长目标;海水养殖21.74万吨,同比增加3.51万吨,增长19.25%;淡水产品6.33万吨,同比增加0.56万吨,增长9%。2001年全市实现渔业产值58.7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海洋捕捞25.31亿元,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11.
海湾扇贝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湾扇贝自然分布于美国东海岸的浅水区,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后,经过海洋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努力,海湾扇贝养殖面积逐渐扩大,1988年已达2万亩。该种扇贝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深受养殖者的欢迎。但由于养殖期间特别后期死亡严重,严重地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挫伤了养殖单位的养殖积极性。真对这一情况,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对养殖中死亡问题作如下探讨,以求对养殖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我国大黄鱼养殖产量及分布、养殖模式、投入产出情况、收购价格变动和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几项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养殖结构亟待调整、关键养殖技术欠缺、鱼苗成活率偏低、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调整养殖结构与养殖密度、提升合作社与试验站职能、加强养殖技术与鱼药研发力度、培育推广优质大黄鱼苗种、促进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65年世界海水养殖产量仅35万吨,1980年猛增到451万吨,1985年海水养殖产量估计已超过800万吨。1983年世界大麻哈鱼产量为69.4万吨,其中天然捕捞产量为67.1万吨(占96.5%),养殖产量为2.3万吨(占3.5%);但到1986年,大麻哈鱼产量上升到71.6万吨,而养殖产量则增至5.6万吨,占总产量的8.3%。计划到1990年,大麻哈鱼养殖产量将增至10.7万吨,那时将  相似文献   

15.
近10多年来,我国海水增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均大幅度增长。据有关方面统计,1980~1985年,我国沿海养殖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养殖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0%;1986~1993年养殖面积年均增长10%,养殖产量增长21%,1993年全国养殖总产量达到308万吨,跻身于世界海水养殖大国之列。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在此同时,世界海水增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养殖产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14%的水平,1992年世界养殖总产量接近2 000万吨。不过,参照其他来源的数据分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数据似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海洋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统计数据,选取19个影响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实证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和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产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鱼类海水养殖产量主要分布在广东和福建,甲壳类海水养殖产量主要分布在广东,贝类海水养殖产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福建,藻类海水养殖产量主要分布在福建;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需求、技术推广和设备,鱼类和甲壳类海水养殖产量的共同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推广、科技创新和经济,贝类和藻类海水养殖产量的共同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需求和技术推广;相关沿海地区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海水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并进一步开发利用其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氏珠母贝(PinotadamartensiDunker)生长于亚热带海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及日本等沿海地区 ,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人工养殖珍珠的最主要种类。我国马氏珠母贝的珍珠产量 ,占整个海水珍珠产量的95 %以上 ,居海水珍珠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 ,从养殖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对马氏珠母贝的养殖和育珠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 ,对于提高海水珍珠的产量、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于1996~1997年在海南陵水县黎安港湛江海洋大学试验站进行了马氏珠母贝人工养殖及育珠笼具改进的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走水路,念水经,发水财,奔小康”,已在启东市广大农(渔)民中逐步形成共识。1996年全市渔业产量超过2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3万吨,淡水渔业1.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5.7%和60.7%。启东水产养殖业之所以发展较快,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全市及各级党政部门能正  相似文献   

19.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梁松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之一,海水养殖产量每年超过300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总产值达数百亿元的重要海洋产业。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海水养殖年产量1000万吨的宏伟目标。但在发展中却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渤海湾近十年来渔业碳汇能力,本研究汇总了渤海湾地区2010-2020年海水养殖的品种和产量。通过建立不同养殖品种固碳能力评估体系,计算了不同养殖品种对渔业碳汇的贡献和渤海湾近十年海水养殖固碳总量。结果表明,2010-2020年渤海湾海水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要养殖模式,年固碳量从2010年的5.79万吨增至2020年的11.04万吨,十年内共计固碳96.0万吨,平均碳转化比为12.5%,其中山东省贡献超过65%。该探索对建立“渔业碳汇”计算的指标体系、科学发展碳汇渔业、提升海洋碳汇生态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