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讯     
山西省洪洞县甘亭发生 5 .0级地震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 0 0 3年 11月 2 5日 13时 4 0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甘亭镇发生 ML5 .0地震。地震发生后 ,山西省地震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人员及时到岗 ,2 0 min内派出现场工作队 ,赶赴地震现场。山西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紧急会商 ,提出地震趋势判断意见 ,局有关部门迅速将震情、灾情报告中国地震局、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及山西省有关厅局 ,并向媒体公布震情、灾情信息 ,解答群众来人、来电提出的问题 ,平定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山西省临汾市地震局、运城市地震局也启动震时工作…  相似文献   

2.
1984年5月21日23时37分在南黄海火星沙附近发生了6.2级地震,这是南黄海近六十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引起了群众很大的惊慌,社会反响较大。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及其社会反响;接着分别概述了震前的监视预报;震后一天内的应急对策,包括国家地震局及江苏省和上海市地震部门迅速测定地震参数,较快较准地确定地震类型和判断震情趋势,快速地上报下达震情,及时地为各级政府领导作出正确决策、采取应急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此安定了民心,较快地稳定了社会秩序;继而叙述了震后持续的一系列对策,以使社会秩序更为安定,避免和减少了因人为恐慌而造成的损失;最后提出了几点启示,包括震前对策固然重要,而震后对策也同样非常重要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工作,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件》(以下简称《条例》)。文章宣传了贯彻《条例》的意义和目的,并从制定防灾预案,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职能作用;加强震情应急研究,做好防震救灾基础工作;加强地震应急宣传,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东枣庄市地震办公室在贯彻《条例》时所做的实际工作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震后地震趋势判定是地震应急的重要基础.5月12日汶川发生Ms8.0级地震波及乐山并造成破坏,市政府立即启动<乐山市地震应急预案>.我们根据日常科研成果和汶川Ms8.0级地震特征,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即提出震后快速趋势判定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时参考.后又密切跟踪震情发展变化,及时提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为市委、市政府"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层防震减灾部门只有平时注意有关方面的研究,才能在震后快速地震趋势判定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地震对厦门的影响,并从应急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体系性上结合实例对厦门市地震应急预案的修改和全市信息传输设施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地震震情是社会公众敏感的问题。1991年1月中旬,江苏盐城、镇江、无锡等地因震情泄露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以镇江为例,概述了以电话潮、抢购热、防震风、保险热、谣言惑众、异常骤增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效应;介绍了地方政府发挥领导指挥机能,采取富有成效的应急对策,市县地震办公室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配合,迅速平息地震风波,取得显著成效;最后从行为评估、得失评估、预测预报、震情保密、社会宣传诸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发挥政府减灾职能作用,做好地震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震应急灾情信息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收集并整理了多次地震后的灾情信息,结合各类灾情信息的特征和地震应急指挥决策的要求,重点关注地震前灾区的基础信息和震后的地震现场信息,以服务和服从地震应急指挥和抗震救灾为重要目标,将地震应急灾情信息分为震情信息、震区背景信息、灾情信息和应急响应与救援四大类.信息分类结果便于灾情的快速分析与处理,对提高应急决策、救援效率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1年3月26日凌晨2时,山西大同-阳高突然发生5.8级地震,这是1989年10月19日6.1级地震之后1年零5个月,破坏性地震又一次袭击雁北地区。老震区重建家园的工作正在进行,这次地震再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遭受震害的震区人民来说犹如雪上加霜。但经受了1989年地震考验的雁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处惊不乱,镇定自若地按应急预案实施震情监视和抗震救灾工作,对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应急反应,快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市为例,从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当地社情及地市政府与省局政府职责的区别,讨论地市地震局应急预案应急级别启动条件与省局预案的差异和理由.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地震活跃期中,震情的应急工作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如何,应赋予它什么位置,本文从经济建设形势、历史地震事件经验教训和当前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现状三方面,阐述了震情应急工作的重要和必要性。文章介绍了广东省震情应急工作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近年来广东省连续发生的几起中强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认识,强调指出地震预报尚处探索过程,在加强预报工作的同时,做好震情应急业务的综合管理,是减轻地震对社会经济建设影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业务。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敬海  聂高众 《地震地质》2014,36(1):196-205
地震应急预案作为地震应急的核心文件之一,存在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地震应急预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是地震发生后,为指导地震应急救援,针对具体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阐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特点及其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关系。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组成,包括:处置方案框架、应急决策知识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介绍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上应用地震应急决策知识修正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动态生成处置方案。以地市级为例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介绍地震应急决策知识的组成。从而为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应用奠定基础,该方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地震应急预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从专利角度对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研发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该领域技术全球发展态势。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对国际领域内防震减灾专利进行研究,揭示全球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发布局。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对于防震减灾领域技术的研发一直在持续增加,2004年之后快速增长;中国在专利总量和增长率方面远超其他国家,美国专利质量整体最高;高价值专利主要包括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地震预警系统和报警器、抗震墙和抗震结构、隔震支座、电梯控制装置、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震应急处置和逃生装置、救灾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厦门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在视频图像、应急通信、应急指挥软件等方面的建设,并对系统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对厦门市今后的地震应急指挥建设做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震应急工作,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起步为分界,选取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通过对比两次地震后在应急组织与指挥、灾情信息传送与发布、应急响应与救援3个方面的情况,解释地震应急预案在地震应对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震应急准备与处置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四川省域内的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3方面因素把四川省划分为东部盆地及盆缘地区、西部高山高原和川西南山地3个地震应急分区,分析各区域地震应急准备与处置的主要背景要素,总结并给出了四川各区域地震应急准备与处置要点。依据各区域地震应急准备与处置要点开展地震应急准备与处置相关工作,可使其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增强四川地区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7级地震基本情况及厦门市地震局应急处理过程。并讨论了如何完善应急对策。对厦门市今后的地震应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盐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从加强盐城市县级地震机构和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抗震设防工作、加强监测台站建设、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做好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上报、关键信息特征的识别和为辅助决策提供客观现实依据。按照信息内容的本质属性,依据发生什么事件、产生什么影响、对产生的影响有何响应,针对响应有什么成效这样的思路将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为地震震情信息、灾情信息、应急处置信息、处置效益信息4个大类。在对信息字段进行定义时,考虑了信息来源,将信息本质属性与信息源进行有机结合。分类成果可以应用于地震行业应急处置和各级政府应急处置的信息汇集、分析、处理,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公众参与灾情速报。由于灾难事件的应急处置具有相似性,本研究的成果适当修改后也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应急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