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维     
《气象科技》1981,(6):12-12
在一平面上,例如一张纸上,要确定在它面上的某一点X的位置,也可以任意在这个面上先确定一点为零点,然后测定X离开它的距离。但是由于它是在一个面上,所以需要明确X是在0点的哪个方向。如果规定朝北和东为正,朝南和西为负,那么必需要用两个数字才能确定这个固定点的位置。换句话说,平面或平面的任意一部分都是二维的。  相似文献   

2.
四维     
《气象科技》1981,(6):20-20
当我们要描述的不是固定的点,而是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点,例如在房间里正飞着的一只小蚊子。那么还要给出第四个数字来表示时间。因为这只蚊子只在某个瞬间才位于空间的某个位置,必须把这个瞬间也判断出来才能完全地加以量度。宇宙间的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3.
在气象、地理等学科中利用计算机解决与图形有关的问题时 ,经常会遇到要在一个给定区域内进行某种特定处理 ,而在此区域外不进行该种处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确定哪些点位于区域内 ,哪些点位于区域外。对于人脑而言 ,这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然而 ,这种解决方法是建立在人脑的感知意识和逻辑分析、判断能力基础之上的 ,是一种主观判别方法 ,很难在计算机上直接实现。要在计算机上通过“数”的变化来解决这类问题 ,如果给定区域的边界能用一种比较简单、确定、规则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相对较为容易 ;但倘若无法用这种数学模型来描述这…  相似文献   

4.
午夜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为我的小居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午夜亭”,它是我生命旅程中唯一的驿站。 由于我从小酷爱美术,自然将这3个字做了艺术装饰:在象征午夜黑色底的衬托下,把“午”字下半部的“竖”幻化成一个绿色的笔尖;把“夜”字上半部的“点”幻化成一颗荧荧的小星,把“横”幻化成一缕淡淡的云彩,把左半部的“单立人”幻化成一轮蓝蓝的弯月;把“亭”字上  相似文献   

5.
天气形势分型是一个典型的对图象的模糊识别问题。首先,要着手分型,就要确定怎样的两个形势才算作相似,也就是两个形势或多个形势间的相似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很难用一把确定性的尺子去度量。这就是所谓第一类模糊性,即研究对象是不确定的。其次,如何把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形势分成若干型又是一个模糊择优问题,即第二类模糊性。分多少型才算最合适、某日形势分在哪个型最恰当,都需要加以模糊判定。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对1972—1979年我国南方春播期(3月21日至4月14日)的亚欧500毫巴形势进行了分型,且就分型结果作了天气气候分析。 1.分型原理令X是某一集合X={x},X上的模糊集是由隶属函数μ_A:X→[0,1]来定义的,即对X中的每一元  相似文献   

6.
一、转折的定义 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要使用到“转折”这个概念。例如,我们常要预报“转折性”天气,也常要用气象要素的“转折性”变化做预报因子。但是,怎样叫做“转折”,却一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客观、定量的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动态大气的压力方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所得结论为:(1)地面图上的低、台移向,是沿着温度脊线一侧的暖平流最大处移去,中心不能穿越温度脊线(下文简称为移向法则)(2)低、台的移速为在700hpa图上相应于同时次的地面图上低、台中心的移向矢线右侧,距中心五个纬度内任一站测风在这条矢线上的分量。本文  相似文献   

8.
对第一部分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局地最大、最小涡度的存在与所谓的正压不稳定和大气中经常观测到的滚动涡有关。速度廓线中的拐点和涡度极大值点对应不稳定发展的位置。另外,为了改进湍流的模拟,根据“准正则”近似,发展了一个三阶闭合模式。这个模型已被证明可以描述与湍流过程有关的流体动力学变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太阳与地球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是地球上各种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运动就会完全停止,所有的生命就不会生存。因此,研究地球气候的变动必须研究太阳的变动。关于太阳的变动性,目前研究的中心,是关于太阳变动给予地球环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异常低下与“蒙德极小”研究太阳活动,一般是从测量太阳光球面上发生和成长的黑子与黑子群的数目着手。单个黑子的总数为(f)与黑子群数(g)扩大10倍之和(10g f),从世界各地天文台汇集于楚里哈(英国)天文台,然后由这里确定为国际使用的相对黑子数,各国的研究者现在所用的就是这个。这一方法,最初是由R.沃尔夫(Wolf)提出的,所以叫做“沃尔夫黑子数”。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市、县级气象局都申请了X .2 5分组交换业务 ,通过X .2 5专线将全省气象局连成一个大的广域网。只要通过相关的设置 ,广域网内就可以进行通信。本文结合气象部门的业务 ,介绍实现地市局与县气象局X .2 5分组通信的配置过程。1 X .2 5分组交换X .2 5网是采用X .2 5标准建立的网。X .2 5是联网技术的标准和一组通信协议 ,它是所有分组交换技术的鼻祖。分组交换又称包交换。分组交换机客户传送的数据按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段 ,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 (或包 )”。传输过程中 ,需要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识 (即分组头…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气候规律预报台风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克勤 《气象》1979,5(1):17-18
在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和掌握大气运动的物理规律以前,历史上天气演变的统计性特征——气候规律应是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摸清气候规律”是过去预报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有效经验。沿海地区的气象站通过多年的预报实践,研究总结出很多应用台风活动的气候规律预报台风移动的方法。 在台风预报方法中,很多县站都采用划分“台风警戒线”或者“台风防线”的办法。、这些“警戒线”或“防线”,通常是参考历史上台风影响本地区以前某一时段台风的气候位置确定出来的。如上海奉贤县气象站的台风警戒线是根据台风影响前48小时气候位置确定的。在海南岛和湛江地区则根据台风活动的气  相似文献   

12.
“矮晚柚”是从优良高株品种一台湾晚白柚中培育的第一个优良矮系新品种。1988年省气象局科研所立题进行了“矮晚柚”气候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在广汉市设立试验基地。在三年试验研究中,嫁接已试花挂果,株高仍保持在1米上下;树冠直径也仅1米左右。成熟期1月上、中旬,鲜果可在春节上市。同时,该品种又完全保  相似文献   

13.
1离差系数的含义在统计气象学、气候、水文研究中不仅大量地使用平均值这个统计参数,也时常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这两个统计参数。如以X表示某气象要素,其平均值E(X)常由下式计算这里N是样本的总个数。而标准差σ常由下式计算平均值Ex给出了变量的经常出现的值大约是多少(严格地讲众值才有这个含义,不过很多场合众值与平均值相近或相等)。而标准差描述了变量偏离平均值的严重程度。说海洋性气候比大陆性气候好,常常不是指海洋气温更热(冷),而是说它的变化程度小,这就是指海洋上气温的标准差比大陆JJ、。如果甲、乙两地的年平均…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7,(2):7-7
一、确定倒春寒天气标准在历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2℃,并连续等于大于4天者;连阴雨日等于大于6天者;有冰雹或雪者。凡符合上述任意两条即称为“倒春寒”天气。二、选取预报因子我们用综合点聚图方法,主要选取季节转换和特殊极值的要素,从本站历年资料中选出10组预报因子。X_1年最高气温与12月最低气温X_29月降水量与12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5.
王永远 《气象》1982,8(4):31-31
本刊1981年第10期刊登了“时角法测南北线”以后,收到一些来稿,指出该文中把时角与方位角等同起来,属于基本概念之误。现将王永远和汪毓才同志的文章刊登于下,借以澄清这一问题。——编者 《气象》1981年第10期刊登的“时角法测南北线”一文,提出了一种“以太阳在当地天空任意时刻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96·8”特大暴雨中低层流场的滤波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连志鸾  王春彦  王丽荣 《气象》1999,25(8):51-54
1996年8月特大暴雨过程中T63模式资料的低层流场进行滤波分析发现:在台风低压的东北象限有一条东北 ̄西南向的辐合线,它的出现是台风低压北上过程中与西风带高压交绥,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生命史与暴雨发生时段相当吻合,是造成“96.8”暴雨的中尺度系统之一;该辐合线具有东风波的某些结构特征,暴雨区出现经的东南一侧。  相似文献   

17.
赵亚民  魏文秀 《气象》1984,10(12):19-20
飑线,除了作为单一的对流性的中尺度系统外,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还会同时出现多条飑线,我们称之飑线群。在卫星云图上则可以看到多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它们大多数是由许多对流单体组合而成的,其水平尺度可以到100—200千米。也有的是从一个对流单体发展为超级对流单体的。飑线群发生后,多数排列成一线,并向同一方向移动。有的飑线群排列不规则,移动方向也不一致。也有的飑线群由于两条飑线相近及其邻近环境相互作用,形成飑线的合流,在地面出现强烈的暴风区,造成严重的灾害。下面介绍两次发展不同的飑线群实例。  相似文献   

18.
探空气球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的简易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国内探空报、测风报编码扩充”方案,探空软件对探空报、测风报编码内容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气球的空间、时间定位。而空间定位在进行标准化编报时,根据编报规则,首先要确定气球在各要素层的经纬度。即按如下公式求出气球在各点的经纬度偏差:纬度偏差X=(探测点纬度—测站纬度)×1000经度偏差X=(探测点经度—测站经度)×1000当0≤X<5000时,纬度(经度)偏差=X;当X<0,且|X|<5000时,纬度(经度)偏差=|X|+5000。根据这一特性,当X≥0时,即气球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大于本站的经(纬)度时,其纬度(经度)偏差肯定≤5000;反之,当…  相似文献   

19.
汪毓才 《气象》1982,8(4):32-33
读了《气象》1981年第10期“时角法测南北线”一文,联想到过去曾有书刊介绍用手表定向的方法,即在任意时刻,以钟表的时针对准太阳,把时针和表上12时之间的角平分线定为南北向。用“时角法”和“钟表法”定方向,其实质是一样的。对于地处中、  相似文献   

20.
苏涛  董美莹  余贞寿  黎玥君 《气象》2020,46(2):158-168
针对夏季副热带高压背景下浙北天目山附近的强对流天气个例,利用中尺度实况资料,分析了天目山对触发对流的作用。结果表明:浙江省夏季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时,低层处于西南背景风时,在低Froude数条件下,气流经过黄山、天目山后在背风侧形成一段辐合线,在有利的热力条件配合下,容易触发对流。山地的热力强迫作用使地形上空新生了很多积云,积云分布基本与地形一致。同时,天目山背风侧出现一条积云线,其形成的原因是天目山背风侧辐合线的辐合抬升作用。背风侧辐合线尺度有几十千米,方向随环境风向转变。对流触发的位置位于这条辐合线上靠近山地的一端。这可能是由于山地热力强迫作用产生的积云移到辐合线上继续发展产生对流云,即山地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共同触发了对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