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中读图题是必考题,体现地理学科"无图不成题"的一大特色,尤其广东考题,可以说是"十题九图",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图像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在解答地理非选择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且切入点也不太精准,考试时丢分的情况很是严重。那么,如何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圆满的答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不同类型读图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对读图题进行分类,总结其一般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像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考查频繁.目前地理图像教学中存在图像表达方式陈旧单一,学生读图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围绕地理教学中地图信息获取、整合、迁移、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出了深度读图的主题式微课教学模式,将地图教学过程设计为读图、析图、绘图和用图四个阶段,通过制定主题筛选原则和微课设计量表等方法,实现学生读图能力向高阶思维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倍受人们关注的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见本刊今年第10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政治、历史等学斜相比,虽然地理所占的比分并不高,但在整张试卷中。地理图表处于令人瞩目的地位。全卷共七幅图,皆是地理图表,特别是第Ⅱ卷非选题部分,六个题目中四题含有地理图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着重考查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读图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平时教学中读图观念的点滴渗透。灵活运用教材插图,对教材插图恰当合理的整合设计,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启发思维、发展能力。利用教材插图进行试题设计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就“地”取“材”,通过深入剖析抓住问题实质;二是有利于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学科知识,培养读图能力。  相似文献   

5.
邢正贤 《地理教学》2005,(12):26-28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与分析是地理读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类地理数据统计图表中,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难度较大,2002年上海地理卷、2003年广东地理卷、2004年春季综卷、2005年江苏地理卷的考题都涉及平面等边三角形图的判读,此类图的判读已成为高考的重要考点,我们必须在复习中加以重视。此类图在给出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内,分别作若干条三边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6.
林月影 《福建地理》2001,16(4):59-61
当前高考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能力要求,如读图,分析图,绘图,用图,地理计算,逻辑推理能力,实践能力等。本文通过《地球、地图、地球运动》知识点的复习为例,提出了复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地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4个要点。  相似文献   

7.
李海峰 《地理教学》2011,(19):58-58
题目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27题)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晓红 《地理教学》2013,(13):39-40
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地理试题"图像"味道越来越浓,对图像考查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江苏的地理试卷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学生要能在短时间内"淡定"地对这些图像进行准确而又全面地解读并正确解题,必须具备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有很  相似文献   

9.
熟练运用地图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已学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启发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因此,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应培养的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地图知识的教育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考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能力要求,如读图、分析图、绘图、用图、地理计算、逻辑推理能力、实践能力等.本文通过<地球、地图、地球运动>知识点的复习为例,提出了复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地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4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高中地理下册教学中,适当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中,本人通过对图6.6“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2000年)的解读,适当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识图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纵观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几乎是"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图式的呈现往往比较新颖,因此读图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多图一用"的教学方法受到众多一线教师的青睐。该方法是指复习中,在保持地理概念、规律等本质属性不变的前提下,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绘制图像,并通过图图转换,以多幅图像来呈现同一知识块,从而实现高三复习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3.
窦刚 《地理教学》2010,(9):44-45
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地理图像种类多,形式复杂多样,难度不一。其中解读“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图”是—个教学难点,下面结合教学思考,通过例析方式对此类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阎浩 《地理教学》2014,(22):37-40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其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测试讲评发现自己在知识点、解题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弥补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前夕,高三地理一、二轮复习课基本结束,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综合试卷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试卷讲评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三最后阶段复习的成败。但是,要真正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也并不是容易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一言堂、就题论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丁国庆 《地理教学》2013,(15):37-40
正通过对近几年地理高考中出现的地图进行分类,出现的图形主要有:区域图、示意图、太阳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下面是地理读图的一些技巧和指导读图要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卢军 《地理教学》2005,(5):30-32
一、近年地理高考试题趋向。1.强化地图载体,考查读图用图技能。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地理高考理应检测这一最重要的学习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从试题设计上来凸现过程性评价,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一般说来,学生平时对较简单的区域图、统计图、景观图掌握较好,但有几种难图需加强读练:  相似文献   

17.
高考地理试卷中,选择题的分值已占百分之五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是高三地理教师关注的问题。对于选择题的训练和不外乎三个环节:一、精选题日,二、组织练习,三、认评真讲。评讲是这三个环节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中很多老师只是以题论“题”,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学生做错的原因,这也与选择题不能直接获得学生思维推理过程的信息这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8.
唐建军 《地理教学》2012,(12):15-17
“没有地图的地理课不能称之为地理课”。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而言,是否使用地图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近几年,好的教学地图在编制上也有了不少创新,不再仅以要素繁杂的彩色图幅出现,而是以地图为基本载体,注重整合各版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并以对话框式突出读图方法指导、思路点拨、错点提醒等教材中隐性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元素。这些图文并茂的内容,兼取了多种版本教材和复习资料的优势,这在改变地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方面都有很多妙用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我运用了“串联”、“并联”的方法,组织他们有效地进行地理复习。  相似文献   

20.
包燕 《地理教学》2008,(4):23-24
传统地理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单元测试、学期考试,评价焦点集中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填图能力的提高上。这种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弊端,在于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而新课程标准不仅把分数评判看做是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的是发现学生各方面潜能,力求通过评价达到交流信息、鼓励学生上进、发展能力的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我对于学生地理评价是这样设定的,学生的地理评价=试卷评价+作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