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国外海底犁式开沟机技术进展,海底犁式开沟机可分为"V"型开沟犁和矩形开沟犁两种,"V"型开沟犁开沟截面面积较大,沟槽截面形状为V型,适合与海底管道埋设,其回填方式有专门回填犁回填和回填模块回填两种。矩形开沟犁开沟面积较小,截面狭长且为矩形,多适用于海底电缆埋设。其土壤排出方式有垂向排土和侧向挤压排土两种,沟槽靠重力自动回填。犁式开沟机开沟速度快,造价相对较低,目前正在朝大型化、模块化发展。开沟犁的关键技术包括犁式开沟机的开沟阻力减小方法以及在崎岖海底地形上开沟时的开沟深度稳定性等,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对国外犁式开沟机技术的总结,对开沟犁设计和海上施工作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的技术经济性能评定与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需求市场、实际应用和研制开发动向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特有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模型,对水下管道施工作业中广为应用的水力冲射开沟机械、海底管道犁、机械开沟机和土壤液化法埋管设备及其机型的技术经济性能作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对比及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一般选型原则和对我国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研究开发工  相似文献   

3.
水力冲射开沟机械是使用最早、最普遍的海底施工机械。作者评述了海底水力冲射开沟机械的主要类型特征和技术水平之后,分别对海底施工环境条件及开沟设备自身影响水力开沟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最后,初步探讨了提高水力冲射开沟机械作业效率的措施及水力冲射开沟机械施工的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水下开沟机是海底管道、电(光)缆铺设施工中的重要作业装备,而水下监测技术和装置则是水下开沟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水下施工作业对开沟机的监测要求着手,分析水下开沟机的基本监测方法与设备,探讨水下开沟机监测装置的配置原则,并结合对国外水下开沟机监测技术的发展应用回顾和评价,总结了我国目前在水下开沟机监测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方面的主要成果,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尝试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渤海中部海底恒温层温度及泥温相位随深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渤海中部两点一年中4个季节泥温观测资料,近似确定两测点海底恒温层泥温分别为11.0℃和11.7℃。认国泥温随深度变化可视为一垂向波-泥温波,并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泥温相位随深度变化特征,8^#,A(B)平台测点泥温波波长分别为l8=8m和lA(B)=10m。研究建议,以0.5m处多年泥温平均值作为海底恒温层温度。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厂泥盆纪海底热水喷口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海底热水喷出成矿现象的发现(Francheteauetal·,1979;Simoneit,1985等)是近几十年来海洋地质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但是,由于多期多阶段的地质改造,古代的热水喷口至今尚未见过报道,笔者对大厂矿田长坡矿床各采矿坑道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发现并确定该矿床赋矿地层上泥盆统硅质岩层内存在火山热水活动的喷口,现对其特征及地质意义作初步论述。1热水喷口的地质特征热水喷口在大厂长坡矿中可见数处,主要产在上泥盆统榴江组内92号矿体中。喷口呈长短不等、粗细不一的筒状,横切面呈不规则圆形…  相似文献   

7.
南海礼乐盆地海底麻坑地貌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和浅地层剖面数据,首次对南海礼乐盆地南部坳陷海底麻坑进行了系统的识别研究。共识别出各类麻坑81个,其中麻坑直径最大约2.4 km,坑深最大约157 m。麻坑种类多样:按平面形态主要分为圆形、椭圆形、拉长形和新月形麻坑;按组合方式分为孤立麻坑、链状麻坑和复合麻坑;按直径分为正常麻坑和大型麻坑。区域内发育多条大型海底峡谷,峡谷侵蚀引起两侧地层稳定性降低,气体储层遭受破坏,泄露的气体沿断层或气烟囱等喷发出海底形成麻坑。而因麻坑生成时剥蚀的沉积物质与周围水体混合并逐渐发展成浊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海底峡谷向下延伸。研究区内单个麻坑的平面形态最初为圆形或椭圆形,之后由于重力流和峡谷侵蚀的影响,逐渐发展成拉长形或新月形,麻坑之间也会发生组合形成复合麻坑。链状麻坑与冲沟的形成联系密切,沿垂直于等深线方向展布的链状麻坑在重力流的冲刷下,发育成底部平坦的麻坑冲沟。对比分析全球其他海域麻坑,发现海底麻坑尺寸与水深关系密切,在深水区域更容易发育大型麻坑。  相似文献   

8.
海底水力喷射开沟技术在海底管道、光缆埋设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黏土尤其是硬质黏性土中的水力开沟施工较为困难,为阐明其中的破土机制,开展了二维垂向淹没射流开沟物理模拟实验。通过观察射流破土的过程,发现:软黏土与硬质黏性土中冲坑发展的特点有所不同,破土机制也存在差异。射流对硬质黏性土的破坏中,压力导致的剪切破坏起到很大作用,在土力学原理上近似于地基土整体剪切破坏,据此建立了硬质黏性土射流破土模型,同时提出冲坑颈口直径在硬质黏性土冲坑形态中的重要性,并以此取代原有的冲坑直径作为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事业的发展,埋入海底泥中的钢铁管线愈来愈多,原油和天然气的海底输送管线均有一定温度,使管~泥界面区的温度升高。了解温度变化对钢铁腐蚀速度的影响,是海底管线工程设计所必需的,然而这种试验难度高、耗资大。工程设计部门往往采取推论、估算的方法,这样带有一定盲目性,往往带来巨大的浪费。作者利用国内外首创的“MD”原状海底泥试验方法①,进行了海底泥温对钢腐蚀速率的影响的部分研究工作。1材料与方法1.1实验钢材为A3钢,成分见表1。1.2实验海底泥随工程地质调查船,利用“MD”法取渤海海底泥…  相似文献   

10.
海底管道的位置与埋深测量通常采用浅地层剖面仪等声学手段来实现,由于海管与地层之间的声阻抗差异,会以绕射弧的形态出现在声学剖面中。但当海管埋设于管沟中时,管沟中断棱的绕射与海管绕射易于混淆,给声学剖面图的解译和识别带来困难。基于地震勘探原理,结合浅地层剖面仪的性能、挖沟作业对地层的扰动等,分析了管沟绕射弧的类型与特点、挖沟作业扰动的声学特征等,提出了管沟中海管绕射弧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管沟的绕射、施工扰动产生的绕射等声学特征,才能辨识出海管的绕射现象。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测量海区的水深、土质、海管属性等多种要素,选用适宜的仪器类型及测量参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极地海底地热流调查需求,针对在极地严酷的低温环境下泥温测量电路容易出现的失效、温度漂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了恒流源测温方式,有效降低了自发热和引线电阻干扰,并简化电路结构,增强了电路低温状态工作稳定性。本文阐述了低温段泥温传感器工作原理,结合调查实践确定了泥温传感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对电路结构进行详细拆解分析,分析各模块在低温条件下存在的失效风险及低温工作性能;对实际电路进行试验验证,利用数据分析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在低温条件下对泥温传感器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低温段泥温传感器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稳定,数据稳定性和一致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钢在不同海底沉积物中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年9月—1994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楼流动海水实验室将普通碳钢(A3钢)和低合金钢(16Mn钢)以分别和电连接两种挂片方式置于海面大气区、海水全浸区和不同的海底沉积物中进行一年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率在分别挂片时呈下列顺序:海面大气区>海水全浸区>海底沉积区;在电连挂片时出现如下顺序:海面大气区>海底沉积区>海水全浸区。随着海底沉积物颗粒度的减小,水/泥(砂)界面腐蚀最轻的钢片的腐蚀速度在电连挂片时成正相关关系,分别挂片时影响不大。处于沉积区最底部的钢片因成为宏电池的阳极,而遭受最严重的腐蚀。低合金钢的腐蚀率比普碳钢略大。  相似文献   

13.
海洋锰矿是一种黑色、黄褐色、土黑色的铁锰氧化物块状集合体,一般分布于4000—6000米水深的深海盆中。含矿层产于红粘土、硅质软泥、放射虫软泥和抱球虫软泥等沉积速率缓慢的远洋沉积物的顶部并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最为富集。矿层中含结核块体最大密度可达26公斤/米^2,分布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矿石呈结核状、浑圆状、饼状、葡萄状、结壳状以及其他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14.
海底电缆安全及其施工埋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电缆及其铺设技术是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首先回顾了海底电缆技术的发展过程,统计分析了造成海底电缆事故的外部因素及比重,推荐了针对不同损害情况及海底环境条件所应采取的最佳保护措施。接着介绍了海底电缆施工中,不同开沟埋设技术与设备的基本特征。最后,笔者在依据国内调研所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概要评价了我国海底电缆施工技术与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对近期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看法。希望能对我国水下工程海底电缆施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海底的淡水喷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宁弗埃·沃特”公司首次从位于地中海底的喷泉中采集到了淡水。这个喷泉的名称叫莫尔托拉,位于距明多那城400m的水深36m处,其涌水量为100L/s。类似的喷泉自古有之,至今已发现1000余处。引水工程系统由覆盖喷泉的金属“郁金香”和以弯管与其相连,是直径为6m的容器。后者漂浮在海面上(公司打算以后安装输水管道通至岸上)。“郁金香”安置在坚固的锚上,并用拉紧的缆绳固定起来以防被水冲倒。它具有翻转的漏斗状,高10m,直径2m,在其顶部有调节涌水量的由有机玻璃制成的球。在设计中最困难的是选择最佳的管道直径,为的是一方面不吸入咸的海…  相似文献   

16.
珊瑚资源是热带海洋特有的资源之一。1994年12月至1996年1月作者对三亚牙龙湾西排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海底景观调查,采用了摄影、摄像、样框计数、采样等方法,对该区的生物景观分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该区石珊瑚主要分布在2-5m水深区,软珊瑚主要分布于5-10m水深区,是海南岛沿岸珊瑚生长较为密集的地方,特别是软珊瑚群落、至今保护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保护价值,是我国滨海旅游的一大别具物色  相似文献   

17.
对 1 990年初《英国石油》的StewartS和《地球科学成果》的AllenJ获得的北海海底地震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 ,在英国东部沿岸恒比尔湾以东 1 3 0km处有一个以前未知的陨石坑 ,它是 60~ 65Ma前产生的。首次发现者按最近的海底地形细节将其命名为西尔皮特。与陆上类似形成物不同的是 ,它几乎未遭受侵蚀 ,是因为受到 3 0 0~ 1 50 0m厚的沉积岩层的保护 ,使它未受侵蚀作用的破坏。在陨石坑的中央是一个杯状凹地 ,直径约3km ,带有一个特殊的中心小丘。它被 1 0个高数十米、规模较小的同心长垣包围。外部长垣的直径达 2 0km。至今一般认为 ,…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当地海床的天然粉沙进行试验床面的设计,对海底管道在实际海床受到的极限波浪和最大水流作用进行试验,在管道上方铺设混凝土联锁排,对联锁排块体稳定性和其对管道防护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极限波浪和最大水流作用下,管道在粉沙床面最大冲刷深度。通过不同水深中波流条件下研究了混凝土联锁排防护效果及其周围床面的冲刷变化,观测了联锁排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按半经验半理论简化公式得出的联锁排厚度能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比水利部规范计算的联锁排厚度偏大的公式更加适合应用,试验期间混凝土联锁排的排面稳定,能有效保护管道,在该防护下管道没有冲刷,只在联锁排上下游与床面接触的来流段和尾端有冲刷,但该冲刷深度不影响联锁排整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烟台市污水处理工程是德国政府赠款项目,烟台市重点工程,污水排海管道是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排海是合理利用海洋水体的自净能力处理污水的一种方式,其目标是利用临海的区位优势,在满足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处理系统的投资费用,从而达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简术字排海管道位置的选择,排海管道工艺设计(包括放流管长度计算,扩散管长度计算,孔口间距计算,孔口直径计算,调压井水位计算),排  相似文献   

20.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高科技、冶金、石油、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因此对稀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海洋环境中稀土元素研究进展,总结了稀土元素在海底沉积物、多金属结核(结壳)、热液硫化物以及海水中的来源、分布及控制因素,发现在多金属结核(结壳)及南太平洋东部、北太平洋中部和日本南鸟岛以南地区的深海泥中稀土元素比较富集,有一定开采价值;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受沉积物类型和海底火山活动影响,而陆缘海主要受粒度和物源影响,多金属结核(结壳)则主要受构造背景和氧化还原环境影响;对当前稀土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稀土元素研究中应灵活应用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