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学术群体与热点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ww.isiknowledge.com数据库收录的2001年~2013年期间2431篇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Histcite两软件进行文献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处理,分析热点文献的研究机构与研究领域,解读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学术群体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英国与美国,具体而言澳大利亚以昆士兰科技大学、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的艺术、设计与传媒为阵营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和以伍伦贡大学的文化地理学与城市文化经济等领域研究阵营,而英国则以利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为首的艺术、设计、传媒和文化地理学二元并进的研究阵营,南加利亚福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研究阵营;2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力量与地方创意经济技发展水平存在两种匹配类型:澳大利亚呈协调发展,而美国、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与地方创意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错位;3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高频作者是Chris Gibson、Jason Potts、Stuart Cunningham、Terry Flew,但单篇文献被引率最高的则是Florida R L、Caves R E、Scott A J、Hesmondhalgh D、Pratt AC;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热点是创意力、创意集群、创意阶层、创意城市、创意网络、国家创意产业政策等,且形成以Richard Florida为核心创意阶层理论派;以Charles Landry为核心创意城市假说派;以John Howkins、Stuart Cunningham等为核心的艺术、设计、媒介及其商业价值衍生派。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学科一道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很多议题。其中与地理学关系较为密切的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征;产业的空间集聚;城市环境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方法等。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新生事物,上述每一个议题都充满争议。西方地理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对城市政策、文化政策领域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十分值得我国地理学界加以借鉴。针对我国国情,笔者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策,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文化、经济与地理理论的结合应当是我国地理学界当前主要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通过对音乐产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文章指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极富创造力的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活动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为创意阶层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城市的创意产业政策应将重点放在建设效率基础结构和创新基础结构上。  相似文献   

4.
西方创新地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创新问题日益受到西方人文地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选择WOS(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搜索引擎,选取在创新主题下刊发文章最多的500本期刊中的14本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地理学期刊作为文献来源,以1982-2015年共2048篇英语创新主题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基于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绘制了西方创新地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实现了本领域热点主题、知识基础和演进轨迹的可视化。研究发现:西方创新地理研究近30年来发文量和新兴关键词数量增长显著,研究者分布形成西欧、北美两大核心地区,近期研究指向热点关键词技术、溢出、集聚、研发、企业家精神;拥有较为明显的演进主体,研究内容宽广,主题尚不集中,全球城市、全球蜂鸣、空间化模式、产业、生命周期、剑桥地区(或剑桥现象)、知识、产业发展、区域创新战略是建立在32篇高被引文献之上的9个热点主题;经济地理学导向明显,尤其受新区域主义、转向潮流、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影响显著,具有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嵌入性视角下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制度、文化及关系转向,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理论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为例,首先分析了嵌入性概念在经济地理学界的运用和发展状况;其次,结合创意产业特性,从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层面,探讨了从嵌入性视角开展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文化制度嵌入、地域嵌入、网络嵌入3 个维度,对国内外创意产业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并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对未来的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提出展望,并进一步指出,区域经济的嵌入性研究,既是中国学者参与国际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对话和争辩的重要领域,也是推进主流经济地理学本土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如何将港口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创意产业,促进滨海港口地区复兴是后工业社会全球沿海港口地区发展研究的核心论题。本文探析了文化资源到创意产业的转化潜能、介质、路径、模式和运作机制,并在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架构其实证研究范式,进而以中国舟山普陀区的木帆船、沙雕等创意产业为例,采用文化经济地理学方法调查了创意产品生产过程的项目网络特征。研究发现:港口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产业的适宜条件是由创意、资本、管理等要素结网构成创意场域,亦即在市场主导下将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媒介、市场需求等网络式融合。最后提出促推浙江港口地区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动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理学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大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城市社会地理学逐渐成为西方研究的热点。而中国城市地学界一直重经济而轻社会、文化,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亟须对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整体把握其研究框架与趋势,为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该文在概念界定基础上,总结1990s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归纳西方社会公平、疾病与健康地理、城市管制等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灿飞  郭琪  马妍  范帅邦  赵瑜嘉 《地理学报》2014,69(8):1207-12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领域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西方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两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后,研究领域和主题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复杂化。本文综述了8个热点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经济地理学与政策研究的关系,最后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展亚荣  谷人旭 《热带地理》2022,42(5):706-715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1982-2020年7 260篇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借助CiteSpace绘制国际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图谱,梳理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结果发现:1)知识基础的演进轨迹遵循了新区域主义——制度、社会、文化、演化转向的时序变化,21世纪以来,关系、演化经济地理学下的经典文献成为主要的知识来源。2)研究热点突出,创新和增长始终是研究核心,近年来韧性、全球生产网络、金融地理、全球城市、不平等、企业家精神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3)研究前沿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4)研究空间呈现英美主导的两级格局,大部分国家仍处于边缘地带。5)国际经济地理学呈现明显的数字转向、可持续转型趋势,新冠疫情对学科走向也有一定影响。借鉴国际研究经验,中国经济地理学应加强理论创新并提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理论体系,同时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加强从社会学视角解读社会经济活动的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金廖  彭珏  胡浩 《地理科学》2021,41(9):1525-1535
从城市舒适性理论出发,系统梳理了创意人才及其空间集聚过程的相关文献,构建了驱动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的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通过大数据方法从国内设计师社交平台站酷网获取设计创意人才的属性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负二项回归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机理。研究表明:① 中国设计创意人才及其创作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现象,以北京为主的一线城市最为集中,但杭州、长沙、武汉、郑州这些新兴城市也表现良好,甚至超过部分一线城市;② 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影响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的核心因素;③ 证实了西方创意阶层理论的部分结论,发现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遗产、文化旅游、高素质人力资本、温暖的气候与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提升城市对创意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子,同时发现科研投入对设计创意人才集聚具有明显挤出效应,并且西方学者普遍强调的生活环境舒适性因子对设计创意人才影响有限。为深入理解创意人才的空间过程及其影响机理提供了详实的实证案例,为地方政府改善城市创意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创意城市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然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创意城市构成要素,缺少从全球尺度分析不同地区创意城市发展的异同性。本文系统梳理创意城市的概念内涵,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为基础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全球创意城市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多样性以及“创意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全球创意城市在类型上以手工艺和民间艺术、音乐为核心主题,在空间上呈现以西欧、东北亚、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为主要集聚地的发展态势。(2)全球创意城市因受到历史文化和地理邻近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区域聚类现象,全球国家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音乐媒体艺术类国家(以欧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为主)、文学创意类国家(以印欧语系国家为主)、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类创意国家(以古丝绸之路国家为主)、设计创意及美食类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主)。(3)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中国等国家在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中国创意城市数量较高,但网络中的度中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主要由于中国的创意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缺少多样化创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的空间转向背景下,“家”是承载着物质、社会与情感要素的多元空间综合体。运用CiteSpace和Bibliometric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WoS核心合集和CNKI中文核心期刊中“家”的地理学文献为对象,通过对文献数量、研究机构、发文期刊、研究学者、研究主题、重要成果、最新进展的分析,全面梳理总结国际与国内“家”的地理学研究的总体特征与研究进展。发现:国际“家”的地理学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文献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已形成了一批稳定的高校研究机构和团队,国内“家”的地理学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际“家”的地理学主要发文期刊学术影响力较高,但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较低;国内“家”的地理学发文期刊的主办单位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主,相关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关注话题方面,国际“家”的地理学研究话题丰富,流动性、跨国移民、性别与家等话题是传统的关注热点,近年来研究热点不断增多,更迭速度加快,并注重与国际时事相结合;国内重点关注流动性、商业的家、空间实践等话题,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国际热点延续性,同时注重立足国情发展需要,但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家...  相似文献   

13.
国外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视角与研究系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又被作创意工业、创意经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内涵、概念的诠释或理解不一。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等的研究,多与一般意义上的“创意产业”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产业的经济贡献、就业结构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从创意产业思想发展脉络、创意场域、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家主体和创意阶层、创意城市等方面梳理国外对创意产业研究的系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创意产业区理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在中国发起于21世纪初的东部大都市,系统收集国内建筑学、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创意园区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中国自21世纪初创意产业兴起以来的基本概念研究、创意园区成长模式及机制、创意园区空间组织与园区规划、创意园与城市更新、创意园内部空间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国大城市内城产业升级与城市再生为创意园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通过近8年努力,国内创意园区研究①已初步形成以创意园区成长模式与机理、创意园区规划建设、创意园区与城市更新为主的研究方向;②研究方法形成了以实证主义为主流的哲学基础;③研究队伍呈现以城市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为主的综合交叉。同时,综述认为:中国对创意产业区相关概念认识不清,未能将集群的内核与创意产业的核心有机融合;其次是对于创意产业区的研究应坚持从微观的创意产业的某一类型,甚至是其一项目为分析单元,从制度、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诠释产业区内核的组织与发育过程;再次是中国创意产业区研究必须从创意经济和"全球性—地方性"博弈视野,探索创意产业区形成与演化的生境和其对城市发展—空间规划的空间效应(也即创意空间的生长)及城市响应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简称为SCG)是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刊物。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辅助运用Citespace、Histcite等分析软件,在讨论社会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关系的基础上,从发文作者、研究区域空间、研究热点、研究理论基础、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及展现形式等方面,对SCG创刊以来所有文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发现:SCG作为一个国际性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刊物,其载文量持续上升且研究区域与文章来源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研究热点方面,由空间、地方、文化等传统话题向物质文化地理学、少数群体及公共政策等方面的转向较为明显,权力、认同、记忆、家、流动性、种族、宗教、性别、音乐、食物、教育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主要采用访谈、民族志(人种志)、参与式观察与焦点小组等资料收集方法和文本分析、分析性比较、例证法等资料分析手段。在资料佐证形式表达方面,相比于中国,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中资料表现更趋于多元,文字资料、照片、地图等都是使用较多的佐证资料。希望通过对西方经典杂志相关文献梳理,从研究热点到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能够对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其理论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意产业结合灵感、创意带来发展潜能与就业,成为一些国家特别是具有丰厚历史文化资产的国家未来发展及转型的契机。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该文对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评,结合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建立衡量人才、技术、宽容、政府政策及基础设施4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分析其对G20国家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 4个因素综合排名前3位的国家是美国、德国、加拿大。其中,人才发展方面,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优势明显;技术方面,韩国、日本、德国得分居高;宽容方面,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盟位列前3位;政府政策及基础设施方面,德国、日本、美国居于前列。2 4个因素对G20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人才因素对创意产业发展影响最大;3 Florida的3T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政府政策及基础设施条件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城市等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学术界以及政界政策报告中,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等诸多相关概念。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及其相关概念的背景、定义作了深刻的阐述和辨析,这既有利于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也有利于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我国在积极借鉴西方的理念之时,要注意分清它们的差异,以求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9.
刘云刚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2):1449-1449
<正>2016年8月首届"国际政治地理学前沿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芬兰、日本、新加坡、巴西等13个国家和地区、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本专辑即是这次会议的会后成果之一。国内政治地理学研究过去与西方的交流不多,讨论的话题和热点也不尽相同。这次论坛经过多次讨论主题定为"东西对话:政治地理学研究新进展",下设"地缘政治"、"边界研究"、"领域与管治"  相似文献   

20.
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它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驱动力,以小规模、个性化、灵活生产为主要形式.创意产业与老城区有着很多契合之处,其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低成本的创业场所、便利的生活工作条件可以在老城区获得,而老城区的闲置空间再利用、产业转型、形象提升可以通过创意产业来实现.因此,以创意产业的发展驱动老城区更新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文中以广州荔湾为例对创意产业与老城区的更新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化旅游、特色商业、文化艺术、设计等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更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如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为创意产业提供空间,营造良好的居住、创业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