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群是内蒙古两个重要的含矿岩系,但其时代问题一直有争议,两套地层间的对比更存在着较大的分岐。本文将从有关白云鄂博群及渣尔泰群(狼山群)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为基础,来探讨上述两套地层时代及其对比问题。一、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结果及地层时代内蒙古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试和研究工作,从五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了,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合作地质队,在白云鄂博地区对白云鄂博群的H_8岩性段白云岩用普通铅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是世界上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但对其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认识至今仍不统一,而同位素年龄是解决矿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测年方法对白云鄂博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收集整理,结合矿床地质背景对矿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进行讨论:白云鄂博矿床发育在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结晶基底色尔腾山群之上,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同生沉积作用发育了层状的含稀土铌铁矿层,同时发育了广泛的碳酸岩墙群和基性岩墙群,这是白云鄂博矿床最主要的成矿事件。白云鄂博矿床还经历过至少三次后期成矿热事件叠加或改造成矿,主要包括:(1)新元古代南华期热事件(约720Ma);(2)早古生代志留纪晚期叠加成矿事件(约440Ma);(3)晚古生代二叠纪岩浆岩侵入事件(约280Ma)。白云鄂博矿床是中元古代裂谷成矿事件为主并叠加了后期多次热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乌拉特后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西南段、阿拉善台隆中北段,属华北地台与天山地槽褶皱系、内蒙古中部地槽接壤部位(沈存利等,2004)。通过对研究区内构造发育特征、地层及岩性特征等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并着重介绍区内花岗岩型铀矿的铀矿化特征,认为乌拉特后  相似文献   

4.
张玉清 《地质通报》2004,23(2):177-183
内蒙古白云鄂博北宝音图岩群变质基性火山岩是白云鄂博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从过去的华力西晚期斜长角闪岩(Ψo43-1)和布龙山组(O1-2b)中解体出来的一个地层单位。通过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确定该岩群的原岩为钙碱性玄武岩。同位素年代测试显示,透辉角闪斜长变粒岩单颗粒锆石U-Pb测年获得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525±41)Ma代表了基性火山岩即宝音图岩群的形成时代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460±37)Ma代表了奥陶纪岩浆侵位及宝音图岩群的变质改造年龄。结合其他地质证据,认为散布于内蒙古北部的宝音图岩群可能是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北缘裂解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四子王旗大井坡一带发育的中新元古代白云鄂博群是白云鄂博矿区的东延部分。野外调查过程中在该地区新发现了两个侵入白云鄂博群的辉长岩体,其同位素年龄可很好地约束存在争议的白云鄂博群时代。将侵入都拉哈拉组的辉长岩体称为吉生太辉长岩,将侵入比鲁特组的辉长岩体称为大井坡辉长岩。采用LA-ICPMS法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了吉生太辉长岩的侵位年龄为1670±14Ma(MSWD=1.6),大井坡辉长岩的侵位年龄为1342±9Ma(MSWD=0.94)。依据辉长岩的同位素年龄,通过与燕辽裂陷槽元古代地层与岩浆事件对比,厘定了白云鄂博群的形成时代,建议将都拉哈拉组与尖山组划归古元古界长城系,即国际地层表的固结系;将哈拉霍圪特组划归中元古界蓟县系,即国际地层表的盖层系;将比鲁特组划归中国地层表的待建系下部,即国陆地层表的中元代延展系;将白音宝拉格组的时代划归青白口纪。通过对比发现白云鄂博裂陷槽经历的岩浆事件与华北板块及燕辽裂陷槽基本一致,其形成可能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6.
白云鄂博地区构造格局与古板块构造演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白云鄂博及周边地区地质和构造形迹的系统调研,综合分析了白云鄂博地区的古板块构造单元、白云鄂博群的沉积构造背景以及白云鄂博地区的构造组合特征。白云鄂博群可以划分为三个沉积组合,它们分别代表中元古代、晚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白云鄂博地区由陆内裂谷向陆缘裂谷转化到活动大陆边缘裂谷的沉积过程。白云鄂博地区以白银角拉克-宽沟断裂为界,南北两侧存在重大地质差异。断裂南侧的该群岩石不整合覆盖在相当于五台群的巴尔腾山群之上,是在华北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陆缘沉积。局部碳酸盐岩和页岩层位在加里东期遭受了强烈的地幔流体改造,形成大规模稀土矿化;在海西期又遭受了强烈的区域变质改造。断裂北侧的白云鄂博群以发育蛇绿混杂岩-叠瓦状况断层-紧闭同斜褶皱为特征,具有古板块俯冲形成的加积杂岩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白云鄂博地区的古板块构造演化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7.
牛绍武  张鹏远  孙淑芬  刘永顺 《地质通报》2016,35(11):1753-1770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稀有-稀土铁矿床,关于其时代归属尚存分歧。在都拉哈拉组(H3)与尖山组(H5)发现丰富的早寒武世微古植物化石,在尖山组(H5)硅质岩中发现早寒武世小壳化石,在哈拉霍疙特组(H8)确认了奥陶纪床板珊瑚的存在(包括块状群体与丛状群体),并首次发现大型古钵海绵化石与遗迹化石,在比鲁特组(H10)鲍玛序列中发现遗迹化石。初步确认,内蒙古商都地区三足化石(腕足类、头足类与腹足类)的层位可能为呼吉尔图组(或哈拉霍疙特组)。多门类化石的发现与确认,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含矿地层时代提供了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也为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有-稀土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与大地构造学意义。根据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组合与时代,将原白云鄂博群下部(H1~5)重新厘定为狭义的白云鄂博群,时代为早寒武世;原白云鄂博群上部(H6~15)重新命名为宽沟群,时代为早—中奥陶世,其间的假整合可能就是吉—黑地区的兴凯运动面。重新厘定的白云鄂博群与宽沟群一并划归天山-兴安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它是天山-兴安古生代海槽的一部分,并为海槽最南端的一个加里东褶皱带。  相似文献   

8.
中国内蒙古中部的古板块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近年的研究,笔者认为内蒙古南部华北地台北缘有二条东西走向的元古代裂谷带,并分别沉积了泻湖相或浅海相的渣尔泰群和白云鄂博群。白云鄂博群中部炭质白云岩中铅的同位素年龄为1500Ma。沿二裂谷带在阴山和燕山零星出露一系列碱性火山岩和侵入体。裂谷带以北的古生代造山带中,识别出6条蛇绿岩带,以及至少5个增生地体。介于西伯利亚和华北二地台间的古生代洋盆,因多次向两侧陆缘带俯冲,终于在二叠纪晚期导致华夏古陆与安加拉古陆的碰撞。其间的缝合线位于林西至索伦敖包一带。内蒙古及其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亚地台南缘与中新生代的亚洲东部陆缘甚为相似,而华北地台北缘则与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大体相似。从华北与西伯利亚的分裂到二者的重新拼合构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威尔逊旋回。  相似文献   

9.
白云鄂博群是内蒙古中西部稀土、铁、金等矿产的重要含矿层位,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在该层位发现铌、钽、铀、钍、钨、钼、锑、银、铜、铅、锌、锰等金属矿产30多种。在综合研究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地物化遥及其解译资料的基础上,提取了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异常要素,建立了白云鄂博地区白云鄂博群层控型金矿矿床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GIS平台的证据权重法和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体积法对研究区进行了金矿的定位与定量预测,优选出57个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402 834kg。  相似文献   

10.
白云鄂博群的酸性火山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报道了内蒙白云鄂博群中一些新认识的岩石类型(徐志平等,1980;李继亮与胡辅佑,1981;李继亮,1981)。这些岩石的深入研究,无疑将对内蒙地区元古代地质发展史和白云鄂博群的成矿作用提供有益的证据。1980年,我们考查了白云鄂博镇西面元古界白云鄂博群的酸性火山岩,并进行了初步的室内分析,这里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1.
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微晶丘中的生物作用仅是深海热水活动的伴生作用,并不是微晶丘形成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白云鄂博矿床大地构造环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的白云鄂博群厚万米,EW向展布长500km,宽20-50km,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约占1/10。1997年,我们首次确定厚千余米的含矿岩系为海相火山沉积稀有金属碳酸岩—粗面岩;1982的,李继亮确定厚320m的次闪绿帘石岩(H15)为裂陷槽中的细碧角斑岩系。从而奠定了白云鄂博群属象谷沉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富含轻稀土和铌和碱性岩、碳酸岩多产于裂谷系中。白云鄂博矿床中的特殊元素组合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只有裂谷带下的异常地幔才能提供。大量Sm-Nd同位素年龄资料说明白云鄂博矿床稀土成矿时代主要是中元古代,更证明了矿床成矿作用与裂谷发展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氟碳钙铈矿的电子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氟碳钙铈矿,经电子衍射研究,观察到三种多型:4H,P6α=7.12Å c''=56.4Å;6R,R3 α=7.12Å c''=84.6Å; 3R,R3 α=7.12Å c'=42.3Å。其中4H 为新多型。湖北竹山氟碳钙铈矿仅观察到一种多型6R。白云鄂博样品中发现3R 与6R 共晶格取向连生,以及3R 型共格双晶。  相似文献   

14.
白云鄂博矿床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云鄂博巨型稀土-铌-铁矿床是与火成碳酸岩(即H8)有关的矿床。在碳酸岩岩浆阶段,在其蚀变围岩(霓长岩)中以及晚期的热液阶段都有稀土、铌和铁等的富集。因此,白云鄂博矿床不是单一矿床类型,其涵盖了稀土-铌-铁碳酸岩岩浆型矿床、稀土-铌-铁交代蚀变岩型和热液型矿床,这种复合类型的矿床是十分罕见的,可称之为白云鄂博式矿床。根据已发表的年代数据,白云鄂博大规模碳酸岩的形成时代和伴随的稀土矿化的高峰期在1.3~1.4Ga。加里东构造热事件对本区的影响广泛和强烈,不仅有广泛发育的大型褶皱、冲断层和韧性剪切作用,并伴有广泛的流体交代作用和局部的热液活动,某些稀土矿物的同位素体系受到重置,表现为其Sm-Nd年龄和Th-Pb年龄的不一致。本区的碱性岩在基底杂岩中即有出露,随后在白云鄂博群中和1.3~1.4Ga白云鄂博碳酸岩形成时皆有产出。目前所获资料表明,至少1.3~1.4Ga的碱性杂岩在成因上与碳酸岩有密切的联系。本区基底杂岩显示了白云鄂博地区在2.0Ga左右曾经有一个弧地质体,该区在2.0~1.9Ga间经历了从被动大陆边缘到活动大陆边缘增生碰撞的一个完整的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赛乌素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决北缘、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系内.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尖灭再现、膨大收缩、雁列侧伏特征明显.区内哈拉忽鸡复背斜及EW、N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具多期性、叠加性特点.根据区域金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探采对比以及隐伏矿体的发现,证实南北矿带具备中深部和边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H4岩性段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纪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两期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一组年龄集中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2379~2596Ma),另一组年龄集中在古元古代晚期(1761~1946Ma),该结果与白云鄂博地区基底岩石的锆石年龄相吻合。白云鄂博群沉积碳酸盐岩的全岩207Pb-206Pb等时线年龄1649±45Ma,代表了白云鄂博群的沉积时代。白云鄂博地区沉积灰岩、白云岩与含矿白云岩的Pb同位素组成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Pb同位素组成和构造图解中,含矿白云岩都集中在地幔演化线附近,靠近亏损地幔端元[(206Pb/204Pb)i=15.04~16.49,(207Pb/204Pb)i=15.17~15.28,(208Pb/204Pb)i=31.20~36.40],而白云鄂博群中的灰岩、白云岩则位于造山带演化线附近,靠近深海沉积物端元[(206Pb/204Pb)i=17.28~19.35,(207Pb/204Pb)i=15.47~15.69,(208Pb/204Pb)i=36.62~37.12]。  相似文献   

17.
18.
马铭株  章雨旭  颉颃强  万渝生 《岩石学报》2014,30(10):2973-2988
白云鄂博群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由于赋存超大型REE-Nb-Fe矿而受到广泛关注。白云鄂博群形成时代有中元古代、古生代等不同认识。腮林忽洞群位于白云鄂博群的南部,与白云鄂博群的关系也有不同认识。本文报道了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底部中-粗粒砂岩的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LA-ICPMS Hf同位素组成。两个岩群碎屑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类似,按结构特征可分为继承或捕获锆石、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重结晶锆石等不同类型。年龄都主要分布在1.8~2.1Ga之间和2.4~2.7Ga之间,尽管年龄峰值存在一定区别。它们的Hf同位素组成也类似,εHf(t)和tDM2(Hf)变化范围分别主要在约-6.0~6.0之间和2550~2950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的物源区类似,主要由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岩浆岩组成,为新太古代早期陆壳物质再循环产物;部分岩石遭受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高级变质作用改造;碎屑物质都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与其形成时代相同的认识不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