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闽西南“丁屋岭砾岩”孢子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闽西南丁屋岭一带浅变质岩系中夹持着一套紫红色粗碎屑岩系 ,1970年《长汀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划为震旦系南沱组下段 ,之后改称丁屋岭组下段 (习称“丁屋岭砾岩”) ,认为是澄江运动或晋宁运动的产物。长期以来因缺少化石 ,对其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本次《瑞金市幅》区调工作首次在“丁屋岭砾岩”中获得孢子 ,为将“丁屋岭砾岩”置于上泥盆统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建宁西部上太古界天井坪组(Ar2t)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福建建宁西部广泛出露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前人把它划分为丁屋岭组(Z_1dn)和上震旦统(Z_2)。经1∶5万区域地质调查,作者新建了上太古界天井坪组(Ar_2t),划分出下、上两个岩性段,该组厚度大于855.3m,其原岩属古岛弧型火山复理石相建造,上段斜长角闪岩 Sm-Nd 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682±148Ma,被前加里东期变质石英闪长岩侵入。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西昆仑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针对工作区中出露地层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和区域地质填图,系统收集其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分布特征、接触关系、基本层序等资料,并开展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和沉积环境分析工作。通过研究将工作区内三叠系出露地层划分为群鸭湖组(T_(1-2)q)和云雾岭组(T_3y),岩性组合主要为砂岩与泥页岩组成的巨厚层复理石建造,间夹有少量条带状灰岩和极薄层硅质岩及透镜状砾岩。并依据其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和接触关系将群鸭湖组至下而上划分为T_(1-2)q~1、T_(1-2)q~2、T_(1-2)q~3三段,将云雾岭组组划分为T_3y~1和T_3y~2两岩性段。进一步分析认为群鸭湖组地层为深水环境重力流沉积,云雾岭组地层则为浅海陆棚-半深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南段前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从下至上分为楼子坝群、丁屋岭组、南岩组和黄连组。过去因缺乏可靠的微古植物化石证据和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对其时代归属分歧颇大。为此,作者对该区的前寒武系进行了系统的微古植物取样、分析,参考最近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资料,认为:楼子坝群为前震旦系,大致相当于蓟县系与青白口系;丁屋岭组为下震旦统;南岩组和黄连组为上震旦统;江西东南部的"下寒武统炭质板岩"应归入老虎塘组,属上震旦统。  相似文献   

5.
福建西南部长汀、上杭一带广泛发育一套海相砂、泥质及硅质沉积的浅变质岩系,经过1:25万瑞金市幅区域地质调查,在证实“丁屋岭砾岩”的时代为晚泥盆世而从浅变质岩系中划分出去后,笔者将整合于早-中寒武世林田组之下的浅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姜畲坑组、赖坑组、南岩组和黄连组。  相似文献   

6.
北京“洼里砾岩”地质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柏林 《城市地质》2005,17(3):11-15,28
洼里砾岩的隐伏性和岩性特征决定了确定其成因及地层归属的困难。由于洼里砾岩紧邻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并且赋存丰富的地下水,所以研究洼里砾岩的成因和地层时代归属具有重要的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意义。随着近年地热深钻孔对洼里砾岩的揭穿,揭示其与下伏侏罗系九龙山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特征表明它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正砾岩岩块砾岩类,地层时代应归属侏罗系上统髫髻山组的下部。  相似文献   

7.
陕西礼泉县唐王岭震旦纪晚期冰碛砾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唐王岭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耸立于渭河平原之北(图版Ⅰ-1)。其主峰为一套砾岩。196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地质物探队认为,唐王岭砾岩具“似冰碛层性质”,时代暂定为震旦纪。1970年,陕西省地质局第十三地质队认为唐王岭砾岩为“一套滨海相陆源碎屑建造”,划归下奥陶统。1972年,陕西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将其划为中、下奥陶统。1974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84-386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西昆仑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针对工作区中出露地层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和区域地质填图,系统收集其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分布特征、接触关系、基本层序等资料,并开展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和沉积环境分析工作。通过研究将工作区内三叠系出露地层划分为群鸭湖组(T_(1-2)q)和云雾岭组(T_3y),岩性组合主要为砂岩与泥页岩组成的巨厚层复理石建造,间夹有少量条带状灰岩和极薄层硅质岩及透镜状砾岩。并依据其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和接触关系将群鸭湖组至下而上划分为T_(1-2)q1、T_(1-2)q1、T_(1-2)q2、T_(1-2)q2、T_(1-2)q3三段,将云雾岭组组划分为T_3y3三段,将云雾岭组组划分为T_3y1和T_3y1和T_3y2两岩性段。进一步分析认为群鸭湖组地层为深水环境重力流沉积,云雾岭组地层则为浅海陆棚-半深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依据吉林九台的野外地质勘察资料,通过分析营城组二段内部建筑结构、岩性、岩相等地质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营城组二段砾岩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和层序划分对比。野外砾岩露头精细解剖揭示以辫状水道沉积最为发育,厚层砾岩由多期辫状水道垂向切叠而成,可划分为三级基准面旋回层序(1个长期、3个中期、8个短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牙扎曲金矿床的地质背景,总结其地质特征,认为该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清水河组泥质板岩、砂岩为含矿岩性,北西西向断裂对矿体的形成有控制作用。从探槽工程揭露情况看,矿区局部所形成的明显的黄褐色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对金矿的形成十分有利,牙扎曲—折赛那久一带地层为泥、砂质碎屑岩夹少量细砾岩和碳酸盐岩,为一套前陆盆地中形成的浊流相复理石建造,发育不完整“鲍马序列”,其中以含泥屑及含碳岩层含Au丰度高,具备成矿的地层、构造条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彦砾岩中孢粉取样鉴定及其砾石组构的统计研究,孢粉组合特征显示其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并非通常认为的古近纪。砾石组构特征显示为湖滨相或海滨相成因,砾岩中金刚石特征显示出与蒙阴常马金刚石原生矿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白彦砾岩形成于中侏罗世鲁西地区单断拉分盆地诞生之前,应为三台组沉积之前的沉积物。白彦砾岩沉积时代的确定,对恢复该区岩相古地理、确定金刚石原生矿的剥蚀与搬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洼里砾岩”的成因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北京“洼里砾岩”成因的争议由来已久,主要有构造成因和沉积成因两种不同的观点。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的地热钻井资料,绘制了地质剖面图,进行了地层比对与构造分析,发现剖面中存在数条、多期、规模不一的逆断层,存在相互切割,这使得地层受到较大扰动,体现出八宝山断裂的逆冲作用非常强烈,且具有多期性;并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砾岩的成分、结构、岩溶发育及出现层位等岩性特征,以及北京凹陷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提出“洼里砾岩”属于八宝山断裂带断层角砾岩雾迷山组内的部分,形成时代大约是在中生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13.
THE TERTIARY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YANYUAN BASIN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YoungGeologistofGMR(Qn979816 )andNSFCGeneralProjects(4980 2 0 13)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石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点,并对与冰海杂砾岩互层产出的石英砂岩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海杂砾岩是在冈瓦纳大陆冰川呈消融状的情况下,冰阀搬运沉积的产物。通过碎屑锆石和岩性对比,初步认为冰海杂砾岩的物源为冈瓦纳大陆,并简单论述了冰海杂砾岩各类砾石的可能来源。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冈瓦纳大陆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庆春 《探矿工程》2015,42(3):20-24
大牛地气田主要目的层太原组地层砾岩发育,石英含量高。在使用PDC钻头钻砾岩段,较大的负荷冲击载荷作用常造成PDC钻头复合片崩齿从而失去切削能力,不得不起钻更换钻头,大大降低了钻井时效、增加了钻井成本。通过对太原组水平段钻头的数据统计分析,使用GD1306TX型与FX55D型2种型号的钻头在太原组地层钻进可以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在GD1306TX型与FX55D型之间通过每米成本统计分析获得GD1306TX型钻头每米成本更低,更适合太原组研磨性地层使用,可为该区域水平段钻井的钻头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砂砾岩地层是钻井工程中的难钻地层,如何提高砂砾岩地层的钻进效率和钻头寿命一直是工程实践中的重要问题。针对在元坝地区珍珠冲石英砂砾岩地层钻进过程中,使用普通型牙轮钻头外排齿易早期断齿、综合使用指标低的问题,开展了地层岩性、钻头使用与失效分析。针对性地开展了钻头的切削结构、齿材优化以及加强保径等方面的研究,优化设计、研制出HJT547GKL型新型三牙轮钻头。现场试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牙轮钻头在元坝地区珍珠冲组石英砂砾岩地层钻进中有较高的行程进尺。该钻头是一种结构简单、扶正保径好、可靠实用,适用于较硬、有硬夹地层的新型实用三牙轮钻头。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石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点,并对与冰海杂砾岩互层产出的石英砂岩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海杂砾岩是在冈瓦纳大陆冰川呈消融状的情况下,冰阀搬运沉积的产物。通过碎屑锆石和岩性对比,初步认为冰海杂砾岩的物源为冈瓦纳大陆,并简单论述了冰海杂砾岩各类砾石的可能来源。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冈瓦纳大陆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