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最大的气田,但是储层岩性较为致密,已成为制约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对于该区天然气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扫描电镜、薄片鉴定、压汞、铸体薄片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由北到南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喉道半径普遍较小,孔喉分选较差,且以细孔径为主,孔喉连通性中等;孔渗普遍偏低,属低孔低渗,孔渗明显受沉积相带的控制,高孔渗区呈贯穿南北的条带状分布,与河道展布特征近似。研究表明物性高值区连片分布,东部好于西部,盒8下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构造转换带控制了古地貌和古水流方向,进而控制了沉积体系分布,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控制作用。钻探实践表明,乌石凹陷东区流沙港组二段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寻找优质储量的有利领域,但流二段油藏单层厚度薄、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因此研究优质储层成因与展布是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本次研究综合利用测录井、地震、岩心等资料,结合构造转换带控沉积分析,剖析流二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侧接叠覆转换带对物源水系具良好控制作用,是砂体有利卸载富集区,控制厚层砂体展布;沉积微相类型、泥质含量与砂岩粒度是影响流二段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侧接叠覆转换带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区,是寻找优质油藏的重要探区。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产能最大的气田,其主力产气层---二叠纪石盒子群八段岩性致密,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但S47区块作为苏里格气田西区一个重要的新区,有关沉积微相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在岩心观察、钻井资料及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S47区块盒8段沉积微相,认为该区盒8段属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并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等5种微相;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叠置砂体,其次为河口坝砂体。沉积微相及其展布特征的新认识为该区储层预测、水平井整体开发提供了地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高家沟长2油层的储层分布规律,促进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砂体展布特征,对长2段进行构造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砂体平面上大体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多起河道叠加,砂体厚度大,延伸远,展布特征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进一步勘探和油藏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博  魏颖  马瑶  赵敏 《地下水》2013,(1):161-163
通过野外观察、岩心描述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北部山西组山2段研究,分析研究区山西组山2段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相带空间展布规律,确定研究区山2段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沉积微相的划分,掌握研究区储层砂体叠置形态规律。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6)
从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孔渗特征、孔隙结构类型和储集空间等方面分析苏里格气田苏西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特征。通过实验室铸体薄片鉴定、岩心物性测试、孔隙图像、扫描电镜以及高压压汞等方法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古生界盒8、山1、山2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均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晶间微孔以及粒内溶孔,研究区主要的孔隙结构组合是"溶孔+微孔"型;储层孔喉连通性较差,孔喉连通性较差又直接影响了该区上古生界的储层质量。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砂岩成岩作用与致密储层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主力气层储层岩性致密,成为制约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查明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手段,深入研究了对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主力气层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发现,储层砂体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成熟度较低;研究区砂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结论认为:成岩作用达到中成岩阶段B期;早成岩的压实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成岩期A期在酸性介质条件下由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砂岩的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成岩B期的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砂体作为油气优势储集介质,其展布特征直接影响油气运移最终归宿,层序地层格架作为控制砂体展布重要因素,具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八道湾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预测研究区油气圈闭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八道湾组整体经历了弱退积→强退积→进积过程,基准面上升期发育八二、三段,八三段分布于不整合面之上,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八二、三段分支河道砂在构造运动改造下,易形成构造油气藏与上倾尖火型岩性油气藏.基准面下降期发育八一段,其煤层既为生烃层,亦可作为储层,自生自储,可发育非常规类型煤层气藏.  相似文献   

9.
缅甸D区块构造特征与油气储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D区块位于缅甸中部,包括钦敦凹陷北部和沙林凹陷南部,面积12384km2。D区块以南分布有许多油田。其中,Letpanto油田紧临该区块,在D区块内还有许多人工井或油苗,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勘探潜力很大。为了研究该区的勘探方向,笔者从区域构造和沉积演化入手,分析研究了该区的生油层、储层和盖层的沉积相带特征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其中,晚始新世巴当组是始新世地层中产油的储层,为区块主要生油岩系;中新世和渐新世砂岩为良好储层;渐新世尧河组泥岩为较好的盖层;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之间形成的各类局部构造圈闭均可能成为油气聚集场所,展示了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东区山_1、盒_8段储层沉积微相与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岩心观察、岩性分析、粒度分析、测井分析、储层地质建模等多种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认为:①盒8段、山1段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盒8段属于辫状河沉积相,发育河道充填、心滩、溢岸和泛滥平原;山1段发育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沉积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河道充填、心滩、泛滥平原、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等类型;②从山1段至盒8段,沉积相带向盆地方向大幅迁移,沉积基准面总体呈现小幅上升—大幅下降—逐渐缓慢上升的趋势;③沉积微相展布研究和地质建模结果表明,储集砂体在垂直物源方向连通性较差,顺物源方向较好,与山1段相比,盒8段砂体规模和连通性均较好,是本区最有利的储集体,以此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和地质储量计算与实际生产数据符合性很高。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8段沉积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铸体薄片、常规薄片、核磁共振、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旬邑地区长8段沉积及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长8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3支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岩性以灰绿色、灰白色细、粉-细为主的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残余粒间孔次之;孔隙类型多为组合,以发育粒间孔—微孔为主,发育Ⅱ类、Ⅲ类孔隙结构,孔隙度平均为8.04%,渗透率0.42×10-3μm2属于特低孔、超低渗油藏。长8储层I/S比为15%~20%,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压溶作用使得原始孔隙度减少52.3%,而胶结作用孔隙损失36%,建设性溶蚀作用增加面孔率1.67%。  相似文献   

12.
张冀  韦波  田继军  冯烁 《地质学报》2015,89(5):917-930
新疆哈密三塘湖盆地独特的沉积-构造背景及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倍受煤田地质学家的重视。随着2009年三塘湖煤田勘查项目作为全国最大的整装煤田勘查区全面开工,三塘湖盆地煤炭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截止2012年,勘探工作获得1000m以浅资源量5144356.30万吨,其中,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2~20号)煤层资源量为3739272.74万吨,2000m以浅资源量1200亿吨。本区主要煤层有长焰煤、不粘煤,其中以长焰煤为主,分布广泛,全区发育,不粘煤次之,具有低水分,特低-中灰分,中高-高挥发份,特低-低硫,特低-中磷,中热值-特高热值等特点。此外通过煤相特征分析得出西山窑主力煤层是由开阔水域沼泽向潮湿森林沼泽的过渡,八道湾煤大都处于潮湿森林沼泽内,凝胶化作用西山窑煤相对弱一些,植物结构保存较完整。确定了三塘湖盆地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湖泊三角洲过渡相,早中侏罗世沉积古气候逐渐变为温暖潮湿,适合成煤植物大面积生长,同时中下侏罗统沉积受到较弱的构造拉张应力影响,聚煤中心表现为由汉水泉凹陷逐渐向条湖凹陷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简要叙述了宜昌市自然经济状况,初步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总结了其时空分布规律,重点从数量、质量、价值、分布以及它们在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等方面总结了区内矿产资源的特点,从而筛选出优势矿产与潜在优势矿产。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窝子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亮 《地质与勘探》2014,50(1):8-17
[摘 要] 金窝子金矿田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北山中带。金窝子地区金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产在金窝子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体中受NNW向,陡断层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另一是产在上泥盆统金窝子组(D3j)地层中、受NE向低角度断层控制的蚀变糜棱岩型的金矿床。金窝子金矿的成矿时代远晚于金窝子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时间。金矿形成时间与剪切带的活动时代基本是一致的,表明矿体明显受区域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类土质边坡研究初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及理论分析,完善了类土质边坡的概念,总结了类土质边坡的特性,并按构成介质的不同对类 土质边坡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几种常见的边坡破坏形式,分析了各种破坏形式的破坏原因,分析了破坏机理,为 类土质边坡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家岔金矿床是由砂金追根溯源而找到的矿床。矿床产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群安家岔组浅海相碎屑-碳酸盐沉积建造中。金矿化受层位、构造、蚀变控制明显。低品位的矿化呈微细浸染状产于蚀变的砂质板岩中,金矿体为似层状;高品位的矿化受断裂和脉体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经研究初步认为安家岔金矿床是同生沉积后生叠加再造的层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北祁连西段黑下佬同碰撞花岗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北祁连西段黑下佬二长花岗岩是加里东造山期同碰撞期产物,是以岩墙扩张机制形成的被动就位岩体,为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岩浆经分异结晶作用形成的I型花岗岩。按其副矿物组合特征,相当于磁铁矿系列,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式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岩石的δ18OSMOW值与I型花岗岩的一般特征相符,岩石的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与同碰撞期花岗岩相似。  相似文献   

18.
李海龙 《吉林地质》1992,11(4):60-66
六道沟硅藻土矿床是我国北方中—大型优质硅藻土矿床。本文通过电镜扫描、x光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该矿床硅藻土的一般矿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他任何组织形式一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依赖于城市核心资源系统的开发和创造。通过城市形象的塑造再创城市新型的核心资源,这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城市形象可以在更高层次保护城市传统资源要素,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和特征,指出菱镁矿、硼矿、磷矿、滑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赋存于不同的沉积建造、火山堆积以及不同变质岩系之中,是由古陆块的构造部位所决定的。前寒武纪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大陆地壳演化关系密切,古元古代大陆拼合焊接的造山带和新元古代稳定地块的海相沉积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成矿构造环境,前者在中国北方(如胶辽裂谷、佳木斯地块)形成菱镁矿、硼矿、滑石矿和石墨矿等矿床,后者在南方(如扬子陆块、苏鲁大别带)主要形成磷矿床。前寒武纪产出大型、超大型非金属矿床数十个,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热液型和沉积(弱变质)型,文中着重对硼、石墨、菱镁矿、滑石、磷矿等五个主要矿种的资源分布及矿床地质特征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