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阎小培 《地理学报》1994,49(6):533-54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尤其注重新领域的进展和主要观点的概括。本文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最后,在研究展望中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开展城市土地和住房以及国际大都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西城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牧 《热带地理》1998,18(2):172-176
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城市化的现状特征;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背景、交通及区位条件等方面出发,说明了广西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并对于今后广西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凤旋 《地理学报》2002,57(6):723-730
论述中国自周期以来的城市概念和理论,指出中国城市性质和城市结构的自有特点及其与西方发展经验为基础的城市概念和理论不同,将中国漫长的演变历史分为封建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3个时期。3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概念和理论,都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理解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国际城市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10年来,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形成。本文从全球发展、空间经济组织、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信息传输多个角度阐述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指出我国面临着如何实现城镇体系顺利接轨的重要抉择;加速中国的国际城市化发展,是实现接轨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中国国际城市化的概念以及加速中国国际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浙地区与韩国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大战略,江浙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理应在全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江浙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城市体系现状,通过与韩国城市体系的对比,指出江浙地区的城市化要想走在全国的前列,必须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体系,必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别是注重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本文并根据江浙地区发展的动态变化和潜力分析,勾勒出该地区未来城市体系的蓝图,对于指导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薛德升  王立 《地理学报》2014,69(8):1117-1129
以国内出版的专著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资料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总体上日益繁荣,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研究的空间尺度总体上“由大向小”转变,研究视角向多样化转变;国家政策和城市热点问题对研究内容具有重要影响,西方理论和流派对研究视角具有重要影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是重要特色,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是重要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培养全球化视野,批判性地引进西方理论,加强理论创新、科学规范、跨学科交叉与新方法引进。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7,自引:7,他引:57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2000,20(2):166-171
简要地回顾了城市地理学的分形研究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分形城市和城市体系的研究成果,对比了中外有关研究的异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管东生 《地理科学》2004,24(1):127-127
20世纪以来,汹涌澎湃的世界城市化潮流深刻改变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它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已经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空间。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城市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城市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领域。科学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合理的城市发展途径。《城市生态环境学》一书正是体现了这一研究方向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施璐 《地理教学》2007,(9):29-30
2006年3月8日(星期三) 今天5班的课讲“城市化”的第二课时,先回顾城市化的概念和当代城市化的特点,然后介绍城市群、城市问题和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说到城市问题,说到交通问题,学生吵吵嚷嚷的开始对学校的校门开放不满起来。如果说有些班级是太沉闷,那么5班就是太活跃,而且一贯以来的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得部分同学肆无忌惮,想说就说,结果课堂近似小菜场,变成老师和学生争课堂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开放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面临资源和制度的双重约束。从城市化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考虑,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必须树立城乡协调、可持续和低成本三大目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体系由市场力量决定。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应该引导城市群的有序发展,加强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重视城市外围地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慧泉  张国友  何书金 《地理研究》2013,32(7):1375-1377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AAG)成立100多年来,致力于提高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推进地理学的发展。AAG拥有10000多名会员,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设有60多个专门委员会,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地理学各个分支,另有9个区域性机构,以及30个工作委员会;主办有《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TheProfessional Geographer》等著名学术期刊和系列出版物;举办有大型学术年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AAG年会)。AAG年会每年召开一次,是全世界地理学家分享和交流知识与成果的平台。近年来,AAG年会吸引了7000-8000名与会者参加,提交近4000篇论文,并且研究从地方到全球各尺度的地理学问题。其中,城市地理、经济地理、亚洲研究、政治经济与文化地理,以及地理学最新技术和应用则是近年来AAG年会学术讨论和展览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葛莹  朱国慧  吴野 《地理科学》2013,(3):273-281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方法,以浙江省为研究区,构造一种能刻画地理影响程度的空间异质性的地理空间,修正克鲁格曼城市体系模型的均质空间假设,以期观察城市体系模型在经济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表现。模拟结果显示:1地理环境对模拟城市数目的波动具有持续、稳定的推动效应,但波动幅度不大,说明即使存在外生差异,城市体系演化仍旧主要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2在经济或地理环境下,模拟城市的空间分布具有均衡结构,均呈现近乎对称的六边形格局。但纳入地理环境,能明显提高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吻合程度。3在地理环境下,4种权重模式的模拟结果各不相同。其中模拟城市的空间分布对经济权重占优模式的反应结果与真实环境比较一致,说明经济地理因素对浙江城市体系演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5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学报》1999,54(5):471-478
分形维数是刻画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有效参数,本文系统地论证了反映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三种基本分维:一是长度-半径维数,由回地径和相应网络长度的双对数关系定义,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密度从中心城市中向腹地的变化特征;三是分枝数目-半径九,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分枝数目的双对数关系定义,其数值反效能网络的区域“渗透”能力和复杂程度;三是空间关联维数,由码尺长度和空间关联函数的害虫指数关系定义,其数值反城市体系空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兴盛时期始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体系、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与具体的大小城镇。其重要的实践领域则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特别是70年代中期借助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复兴,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樊杰  赵鹏军  周尚意  邓祥征  王琛 《地理学报》2021,76(9):2083-2093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