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风险图是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重要成果,它能清晰反映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的时空格局,有利于用图者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区域风暴潮灾害风险,提高沿海地方风暴潮灾害风险管理水平.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角度,阐述了风暴潮灾害风险图的用途、制图内容及色彩和符号设计,并对未来风暴潮灾害风险制图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奥丽  蔡国林 《测绘》2012,(5):201-204
为了直观、真实地展示输电线路及各类灾害的影响,以某区域高压输电线路为例,详细论述了如何基于其他来源的基础地理数据、野外采集的输电线路GPS点位数据及各类灾害图件,制作高压输电线路专题地图与灾害专题图。结果显示,基于GIS的电力行业专题地图与灾害专题图不仅表达直观、查询方便、易于保存和更新,而且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与决策。  相似文献   

3.
乔亚明  常晓滢  李晓明  陈杨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1):120-121,127
关注设施专题图是水利施工、灾害预防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减少制图工作量,解决该专题图制作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应急保障时利用基于影像背景的关注设施专题图替代传统专题图的方法,并讨论了二者的差异,为不同时机采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防洪减灾的思路由"防御洪水"转向"洪水管理",基于地图的洪水风险信息沟通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洪水风险图符号是洪水风险信息表达和传输的最佳载体。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地图可用性研究成为地图研究的热点,从用户认知过程与认知影响因素出发,对洪水风险图符号可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地图阅读任务评价法,按照定性到定量、由简到繁的思路客观、科学地评价洪水风险图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并使用网络分析法计算洪水风险图可用性各因子的权重,进而对洪水风险图符号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基于React框架和Node.js构建Web端地图符号测试平台,实现对洪水风险图符号的可用性评价实验,以分析案例洪水风险图符号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较多,构建地质灾害减灾长效机制,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增强预防和处置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都应认真思考的课题。崩滑流灾害与其他灾害的区别,决定了其减灾的长效机制的差异性。要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认识高度制定相应的减灾战略;建立、健全以"预防为根本"的减灾制度;加快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进程;建立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全程化的灾害风险管理系统;灾害危险体的处置,既要安全,又要经济合理;要有高效应急处置的措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政府大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坚持多措并举调结构稳增长,全力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建设,深入实施"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对测绘服务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近年来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气温升幅最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气候灾害较频繁、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暴雨洪涝灾害、冰雹灾害、干旱灾害、大风灾害、霜冻灾害、雷电灾害、森林草原火灾、雪  相似文献   

7.
公路地质灾害专题制图是公路灾害领域系统研究成果的高度综合。面向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建设及其防灾减灾需求,从灾害系统和风险管理出发,综合应用现代数字制图技术和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方法,介绍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的设计思想和制图流程。该图集较为系统地表达了汶川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和灾害风险评估等内容,展示了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识别诊断、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治规划和恢复重建等公路防灾减灾成果与经验,为公路恢复重建、交通运营安全、相关科学研究、政府应对巨灾、领导宏观决策和公众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当前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多以文字描述为主,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复杂且应用困难,并容易产生理解歧义。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灾害应急对象的空间信息特征,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灾害应急对象的地图表现内容;然后,研究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的图形化机理,阐述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与地图符号各变量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在灾害应急专题图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动态过程的图形化表达方式;最后,以灾害应急远程协同会商系统为平台,实现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动态标绘功能,可以将灾害空间信息映射为动态图形化的制图数据,并通过GIS平台将制图数据进行图形化表达。  相似文献   

9.
根据遥感专题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向灾害应用时面临的困难,对面向灾害遥感快速制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基础制图数据库基础上,实现灾情专题信息与基础制图数据库快速关联与匹配,并进行灾情信息快速空间化表达,最终实现灾害遥感专题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在现有的遥感影像处理基础上,可以很好提高整个制图效率,满足遥感实用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态势图是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文中提出基于"一张图"的观点,对基于"一张图"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态势图的体系架构进行阐述,说明基于"一张图"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态势图中,应急联动数据链节点构成和应急联动数据链的功能,介绍"一张图"的输出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地图的技术研究,导致地图的艺术研究进程落后于技术研究进程。近几年这种情况虽有改善,但对于地图的美学问题研究还是相对偏少。本文从地图的信息表达与美学思维角度出发,从地图的语言、技术、文化及创新4个方面探讨了地图与美学思维融合的问题,并提出了地图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地图美学论,以期得到适合地图的美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结合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工作对遥感影像地图的需求,根据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情况,研究制定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制图模板;形成一套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的制图规范.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典型灾情信息,进行快速制图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调查及监测、灾后重建等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号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符号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见解,然而少有学者从符号意义的角度系统研究地图符号设计。以皮尔斯的符号三元观为基础,结合专题地图特点,建立了"符号组成要素-符号表现层面-符号结构"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视觉变量的特征,阐述不同表现层面下的符号设计方法;以《深圳市地图集》中的3幅地图为例,介绍了具体的符号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文本地图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将文本地图分为纯文字地图和标签地图两大类,并指出了两者的差异性。其中,标签地图又被分为层叠式标签地图、关联式标签地图、内置式标签地图和变体式标签地图4类。从布局算法、功能和用户体验3个方面指出了文本地图的设计优化方向。其中,布局算法需进一步改进执行效率,顾及标签位置与语义关联;功能优化需改进标签地图的时序表达;用户体验需进一步加强文本地图的可用性与易用性研究。这能够为地理文本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GIS技术支持下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家法  谢洪 《四川测绘》1999,22(3):120-122
GIS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受到广大地学工作者的青睐。作者在充分掌握岷江上游环境背景资料和泥石流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理论指导下,将GIS技术应用于该区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得到了可信度较高的区划结果。GIS技术的应用,给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带来了手段上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地将灾情展示出来,对于辅助指挥部领导决策、增强信息传播透明度、保障群众合理知情权、阻止谣言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将VR技术与Web GIS相结合,利用全景图展示灾情信息的交互式、沉浸式、360°无盲区优势,结合公共地图、开源全景重构、移动设备全景图拍摄等技术,实现了零成本、无额外设备、数分钟内构建灾区全景场景。  相似文献   

17.
作为信息时代实现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位置地图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并且能实时、应景地向用户提供位置关联信息,因而比传统的电子地图更能满足用户的位置服务需求。文中分析位置地图的特点和服务模式,并基于地图空间认知理论,提出位置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最后探讨位置地图的认知设计原则,为基于位置地图的位置服务中空间信息的认知与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汶川-芦山两次强震作用下,先天脆弱与高风险并存的山区县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理单元。针对灾区地理信息离散度高、可变参数多、收集难度大等现状,选取雅安芦山"4·20"地震重灾区宝兴县为实证研究区,应用3S技术,基于信息数据库逻辑设计原理,构建了震后统一投影坐标系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数据库的应用:叠加分析、专题图可视化。灾区宝兴县震后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集成化,通过数据库支撑下的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可为灾区重建规划选址和灾害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Information‐rich maps are today rendered from powerful back‐end servers. Unfortunately, there may b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access to such Internet‐resident web services is infeasible or unreliable. These disconnected environments can theoretically occur during major power outages, malicious attacks on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natural disasters, or in remote operating environments. One might also envision applications in which a disconnected service is preferred over Internet‐resident services, such as when the local internet service is overloaded with traffic, making communication though it difficult.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oftware stack (a map stack) that can serve GIS information from low power embedded nodes. The system combines a spatially enabled SQL database, location‐based routing, and multi‐scale map rendering to serve information‐rich GIS data on common hand‐held devices at minim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maps are rendered on browsers on off‐the‐shelf mobile devices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tablets. The system also provides a crowd sourced capability where end users can annotate maps with up‐to‐date information on the scen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We have prototyped a fully functional map stack on a battery powered Gumstix Overo air platform. We show that the map stack is a highly extensible platform that provides low latency, and low energy dissemination of maps during a natural disaster.  相似文献   

20.
洪水淹没三维可视化能够很直观地反映洪水受灾情况,对防洪救灾部门确定减灾目标,进行防洪减灾规划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GIS在防洪救灾应用中的不足,然后结合江西省抚州城区的地形图,建立了相应的洪水淹没GIS数据库,并利用可视化开发语言Visual C++与ArcEngine组件库开发了抚州市三维洪水淹没查询系统,详细介绍了三维地形的生成、水位线、水淹没区域、经济附属物显示及淹没区经济损失统计等功能的实现过程,为防洪工作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