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玲 《北京测绘》2021,35(11):1468-1473
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基坑和基坑周边环境科学、实时、准确等监测难点问题,以广州运达商业广场项目为例,对基坑支护结构水平和竖向位移、周边环境沉降、深层水平位移、锚杆内力等项目进行监测,并以图表的形式对监测项目的变形过程和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及监测方案的合理性.可确保建筑基坑和基坑周边环境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为本地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邵文 《现代测绘》2017,(1):55-58
随着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快速增加,临近地铁的深大基坑项目也不断增多,这些基坑施工造成地铁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严重威胁地铁的安全,应对地铁进行高频率、高精度变形监测。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地铁监测周期短、时效性强的要求,而自动化监测可实时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动态监测数据,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据此,以某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方案为例,介绍了方案设计、监测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监测网布设等内容,监测数据准确反映了基坑开挖对地铁的影响规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可靠,有效保证了地铁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适宜在类似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重庆地铁6号线金山寺车站群洞开挖施工背景,对车站结构、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工况分析后,提出了该工况下变形监测基本思想。确定了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布设方案、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初步制定了监测信息反馈流程。依此思想进行变形监测并及时、有效地反馈监测信息,可保证群洞开挖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基坑工程安全监测及其数据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寒  岳东杰 《现代测绘》2004,27(6):26-28
从基坑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基坑监测的项目选取、测点的布设、监测的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卡尔曼滤波处理安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得出有效结论,对从事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塑像的自身特点,按照工程建筑物安全监测的要求,提出塑像变形监测的内容、平高精度、点位布设及观测要求,并对首次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满足了设计要求,为后续变形监测打下了基础,也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在建成后能够安全运营,准确及时地掌握高速公路变形状况,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它进行周期性安全监测,精确地测定它的动态特性和几何量的变化,然后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警,从而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针对生态高速公路项目(如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采取GNSS RTK方法进行平面位移监测,采用二等水准同站双测方法全线监测沉降,通过定期持续监测,对变形监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生态高速公路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7.
海油工程建筑变形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海洋石油开发平台的建筑结构,论述了对其进行变形监测的监测方案监测基点布设以及数据处理和变形分析方法,并给出经验性结论,对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依据,也为类似变形监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网络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为背景,选取北京市房山区G108国道王家台不稳定斜坡及堂上村泥石流两个典型区域,通过布设GNSS设备监测地表位移情况,阐述了GNSS地表位移监测的点位选择及埋设、监测网的布设、数据处理等内容.对2019年4—7月GNSS监测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地表位移发生一定变化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相对稳定,可作为地质灾害安全监测预警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
桥梁外部变形监测是运营期桥梁检查和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与结构监测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为确保桥梁的安全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从讨论桥梁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苏通大桥运营期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在综述桥梁外部变形监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分析苏通大桥结构组成、桥型等现状,确定了变形监测部位与项目,以期为类似桥梁监测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SOKKIA NET05AXⅡ测量机器人为基础平台,结合边坡监测实际需求,以“工作基点后方边角交会+监测点极坐标测量”原理为基础,设计开发边坡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对系统的整体框架、拓扑结构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设计,以期解决边坡监测过程中数据时效性较差、恶劣天气下无法监测等问题;并对极坐标测量原理及误差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测量机器人测角和测距误差、测量机器人与监测点之间的斜距和竖直角,然后通过某边坡监测项目对在线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及成果准确性进行综合验证,采用人工监测方法对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复核,结果表明:系统监测数据与人工复核成果基本一致,满足规范和边坡安全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中监测站的监测作用 ,研究了监测站单点差分定位的方法 ,讨论了监测站粗差的检验及其分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最后应用广域差分 GPS99’陆基长距离实验进行了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广域差分GPS监测站的完备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广域差分 GPS系统中监测站的监测作用 ,研究了监测站单点差分定位的方法 ,讨论了监测站粗差的检验及其分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最后应用广域差分 GPS99’陆基长距离实验进行了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变形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加,GN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更新了变形监测手段,弥补了单一系统的不足,提高了监测效率与精度,为变形体的稳定性监测与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本文探讨了GNSS的变形监测方案及数据处理方式,并结合盐水沟隧道工程的实例详细说明了GN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最终通过实例验证GNSS能满足变形监测的精度等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商贸家园3号楼为例,从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和位移监测等方面进行房屋质量监测。从监测结果看,3号楼整体安全可控,结果也表明该监测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应用到各种建筑物质量检测中。  相似文献   

15.
王录爽  陈廷武 《北京测绘》2013,(1):76-78,75
简要介绍各类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全周期的分析。在建筑物沉降监测各个环节上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有效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变化,为建筑物的施工和后期运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的主要方法,在监测方法选择上应考虑监测精度、场地条件和工程类别等因素,从而有效提高其测量效率。沉降观测中的问题主要有监测精度问题、数据处理问题、监测周期问题以及监测人员素质问题,在沉降观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测量精度,将影响降至最低,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GPS干扰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S导航定位技术的日臻完善,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PS干扰监测和抗干扰措施一直是该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从干扰信号监测和卫星信号监测两个角度研究分析了GPS干扰监测中的重要技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沉降监测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对建筑工程沉降监测的方法、监测点的布设、周期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广域差分GPS系统完备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广域差分 GPS系统完备性监测技术是广域差分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全面介绍了完备性监测技术的定义 ,完备性监测系统的构成 ,以及各个部分的监测方法 ,包括监测站和用户站的监测技术 ,最后给出了完备性监测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省为例,探讨湖北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指导思想、开展原则及目标,提出本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定位及服务对象,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构想本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为其他省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