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渔业活动对东海海域海底光缆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海海域海底光缆路由区作业渔场的捕捞方式、作业范围等的分析,结合已建海底光缆故障的调查结果,探讨了渔业活动对东海海域海底光缆路由调查和已建海底光缆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海海域海底光缆主要穿越了长江口、江外、舟山、舟外、鱼外等5大主要作业渔场,各渔场的渔业活动频繁,拖网、张网和流刺网等不同捕捞作业方式集中,对海底光缆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捕捞渔船船只的数量逐年增多、触底深度的不断增加、作业时间的不断延长,使海底光缆路由调查时所获得调查资料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船只、渔具的日益大型化以及拖网、张网、围网等捕捞活动范围的持续扩大,更使得海底光缆的故障频繁发生。为保护海缆的安全,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建议选择休渔期时进行路由调查,在捕捞活动的频繁区,选择双层铠装型(DA)的海底光缆,并适当加大埋设深度,以降低渔业活动对海底光缆工程的影响。实践表明,将海底光缆埋设深度增加至3.0 m以上,可有效地保护海底光缆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鉴于海底光缆路由探测成果可为已有光缆维护与新增光缆铺设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以我国东部海域某地区的海底光缆为例,对泥沙掩埋海底光缆进行探测与定位研究。针对上覆泥沙介质强波阻抗界面与海底光缆管径较小的特点,采用具有孔径合成、低频穿透、高分辨率特点的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对海底光缆的路由情况进行研究。实践证明,合成孔径声纳技术在泥沙掩埋海底光缆探测和识别方面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为保障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上海海域登陆和途经的海底国际光缆通信畅通和海底天然气管道安全,中国海监上海市总队于2010年4月20日至10月31日期间,开展上海海域海底光缆和管道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本次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4月26日至5月10日,第二阶段为5月29日至6月14日,第三阶  相似文献   

4.
下海登山     
1918年,德国一艘名为“流星”的海洋调查船在大西洋进行海底调查时,偶然从回声探测仪上发现:大西洋中部海域的海底高出两边。这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后来,通过对大西洋的全面调查,又找到了海底高地的“两极”。这座大西洋海底山脉,始于冰岛南的大洋中部,一直延伸至南极附近,曲曲弯弯长达1万多千米,平均宽度在1000千米以上,比两侧洋底平均高出2000米,与周围一些海盆相比,其相对高度在3000米~4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与大西洋的形态一致,也呈“S”型。山脉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结合在一起,露出海面的顶峰组成…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上海海域登陆和途经的海底国际光缆通信畅通和海底天然气管道安全,中国海监上海市总队于2010年4月20日至10月31日期间,开展上海海域海底光缆和管道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本次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4月26日至5月10日,第二阶段为5月29日至6月14日,  相似文献   

6.
应用磁力仪探测海底电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沿海大中城市的近海海域,由于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已敷设了很多通讯电缆和电力电缆(下面统称海底电缆)。这些海底电缆有的敷设时间很早,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有的目前虽尚在使用中,但经过了岁月的变迁,这些海底电缆在海域中的坐标有了变化,有的是否仍存在于该区海域中还不能完全肯定。此外,过去敷设海底电缆时的定位设备还存在很大误差,因而其目前真正的位置有待确定。为了适应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敷设新的海底电缆(如通讯光缆等),新敷设海底电缆的路由线经过的海域存在着早期已敷设过的海底电缆,为了探明其与准…  相似文献   

7.
简讯     
SE-ME-WE-3亚欧光缆系统中国海域路由勘查工程即将启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国内公开招标中竞标成功,该工程项目双方协议书签字仪式于近日在青岛举行。 亚欧海底光缆系统工程经过大西洋、地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路由区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层沉积结构的探测及对其自然环境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中韩两国之间选择了一条条件最佳的光缆路线,并对其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近岸70%以上海底光缆失效是遭受了渔船拖网作业或抛锚等活动的破坏。维护损坏的海底光缆,首先需要快速准确地定位光缆损坏段,同时获取光缆在海床上的布设状态以及布设区域的海床地形特征、地貌与底质特征等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复杂的海床环境为海底光缆的检修及维护带来巨大的技术困难。围绕海底光缆巡检的技术需求,系统分析了常规海底光缆检测技术的特点,基于国内外水下无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海底光缆的检测效率、识别准确率和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海底光缆故障判定及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胜美 《海洋工程》2005,23(3):94-98
在海底光缆不可避免的发生故障后,准确、迅速地判断海底光缆故障情况,以及根据所获得的测试数据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成为海底光缆修复流程中极其关键的步骤。介绍了海底光缆故障的几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根据其特性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来判定故障点,从而为海底光缆发生故障后,迅速修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舟山北部海域海底第四系淡水资源赋存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东海舟山北部海域海底第四系淡水资源赋存情况,本文在系统分析舟山北部海域地质钻孔和单道地震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研究海域海底第四纪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阐述了研究海域海底松散沉积物分布规律,探讨了上海陆地地区早更新世中、晚期和早期古河道在研究海域的延伸和分布状况,分析了研究海域海底第四系含水层赋存状况。研究海域第四系可供开发利用的主要含水层为早更新世中、晚期的第四承压含水层(Ⅳ)和早更新世早期的第五承压含水层(Ⅴ);第四承压含水层古河道分布区富水性最佳,含水层顶部发育厚层黏性土隔水层区域赋存淡水资源的可能性很大,含水层开发利用潜力可分为开发前景良好A区、开发前景较好B区和开发前景一般C区3类;第五承压含水层在古河道分布区富水性强,具有很好的淡水赋存潜力和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福建海坛海峡峡道动力地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惠泉  蔡锋  孙全 《台湾海峡》2009,28(3):417-424
从海坛海峡的形成演变规律、水动力条件、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海坛海峡的动力地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海坛海峡峡道效应明显,因受海峡周边地形影响,区域内水动力环境及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分别在海峡两侧不同区域发育着岩滩、沙滩和泥滩3种地貌,在海底中发育着水下浅滩、潮流脊系和潮流三角洲3种地貌.海峡南北出口位置及海峡海底深槽海域水动力强,两侧岸滩、海滩发育,水下冲刷槽发育明显,处于弱冲刷状态,海底分布粗粒沉积物.海峡港湾内水动力弱,潮滩较发育,处于稳定至弱淤积状态,海底分布细粒沉积物.  相似文献   

13.
海底光缆工程发展2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全球第一条海底光缆问世后20年来海底光缆工程发展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海底光缆的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近20年来,其商用系统已经历了四代。海底光缆工程发展的重要标志,还体现在海底光缆施工技术的日趋完善,水下定位、海底数字式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探测、海底原位测试等高新技术在海缆路由调查与埋设评价调查中的广泛应用。此外,对海底光缆市场与行业结构所经历的深刻变化作了分析,并预测了国际海底光缆网络的发展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地理》杂志报道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1600米深海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处海洋生物繁衍的“海底托儿所”。在该深海海域,各种鱼类与章鱼非常密集于海底山脊,在该漆黑的“海底托儿所”  相似文献   

15.
东海国际海底光缆故障原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光缆的安全性一直是投资、建设、维护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东海区的国际海底光缆阻断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对外通信.统计东海区国际海底光缆系统1994.04~2006.03期间所发生的故障,分析故障处光缆结构、埋深、水深、底质及各种人为活动,研究影响东海国际海底光缆安全的因素,为未来东海区海底光缆的设计、施工、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华丽帷幕完美收官。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一届成功、精彩的世博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外宾客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国际海底光缆如同条条"大动脉",直接关系着世博会期间的国际通信。特别是上海6大系统10条国际海底光缆,承担世博会期间视频传输、新闻数据、国际互联网和国际电话的传送任务,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海监总队组织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海监机构,全力以赴开展海底光缆巡护专项执法行动,确保世博会期间海底光缆安全畅通,为世博会的胜利举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无论是置身于世博会之中感受便捷顺畅的通信,还是虽无缘世博会现场却能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各种方式欣赏世博、体验世博,都离不开保护海底光缆的辛勤工作。本期特别报道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世博海底光缆最为集中的五地海监队伍在世博期间开展海底光缆巡护专项行动的工作情况,回顾艰辛,重温精彩。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7年1月对小清河口附近海区悬浮体和沉积物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小清河口海域冬季悬浮体的空间分布和粒度特征,探讨了悬浮体与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关系,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悬浮体浓度和粒度特征空间分布不均,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已有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河道内悬浮体主要来源于河流输移、河道两侧潮滩物质输送,而河口附近海域悬浮体主要源于近岸浅滩和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搬运。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深海有中继海底光缆项目技术难题,中国海底电缆建设有限公司开发了海底光缆敷设施工控制软件,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文章介绍海底光缆敷设施工余量控制的原理和控制软件的操作流程:海底光缆余量包括区域余量、底部余量和释放余量,余量控制是海底光缆敷设施工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环节,应用控制软件可极大地降低计算量和提高计算精确度,并可通过在施工中不断调整计划,从而极大地提高施工质量,具有传统人工计算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林光宇 《海洋与湖沼》1983,14(3):217-219
拟捻螺属(Acteocina Gray,1847)是小形有壳后鳃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种类尤为繁多,某些种类见于化石,但绝大多数为现生种。它们生活在潮间带泥沙滩,水深10—150米的浅海底,营底栖生活。某些种,如Acteocina(Tornatina)mirabilis(Locard,1897)见于水深2000米的深海底。拟捻螺没有齿舌和胃板,许多学者仅从贝壳外形特征进行分类,以致在种类鉴定上常产生混乱,或把某些种归属于Tornatinidae,Retusidae和Scaphandridae.本属中的亚属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海洋生物学家在苏格兰海域捕捞到一条神秘鱼,它看上去像是丑陋的水滴鱼,但事实上是非常罕见的拟皱唇鲨,这是迄今在苏格兰海域发现的第二条拟皱唇鲨。这条拟皱唇鲨是海洋生物学家在外赫布里底群岛巴拉岛海域海洋生物标记勘测中发现的,它体长3米,体重达到60千克,生活在海底1400米深处,它们大都生活在加拿大、巴西、葡萄牙、冰岛、新西兰、夏威夷和日本海域。拟皱唇鲨长着长而细小的眼睛,身体肥胖,游动较为缓慢,在海底寻觅鱼类、无脊椎动物,吞食腐烂尸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