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H9801 海洋重力测量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著,中]/黄漠涛等(天津海洋测绘研究所).—北京:海潮出版社,1997,6.~255 海洋重力测量是重力测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陆地重力测量研究相同的目的和作用。其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在地球表面或在地球表面附近所进行的重力测量和重力梯度  相似文献   

2.
海底高精度重力测量系统及方法技术研究和应用罗壮伟,刘文锦,程振炎(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前言海洋重力测量对于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以及天然地震预报与震害预测、大地构造、军事科学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海洋重力主要从事深海域重力勘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反演重力资料的方法,基核心内容仍是压缩质面法,就是将用于逼近地质体的二维方柱体近似地表示为压缩质面,使矩阵分析方法得到实际应用,但是,现方法对原方法的许多方面作了改进,已适用于不等点距的重力资料的反演,使收敛加快,并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海洋测绘》2015,(5):85-88
<正>dadi shuizhunmian大地水准面(geoid)与理想的平均海面重合并伸展到大陆内部形成的重力等位面。平均海水面是海水涨落的平均位置,通过验潮方法获得;重力等位面是处处与重力方向正交的曲面,同一水准面上的重力位相等。当海水处于理想的静止状态时,其表面就是水准面。地球空间处处都有重力存在,通过不同高度的点就有不同的水准面。人们将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的起算面,即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状的基准面;还将大地水准面作为地面天文经纬度、天文方位角和重力值归算的基准面。  相似文献   

5.
海洋沉积物通常用重力取样管来采取,它是依靠自身的重力将取样管打入沉积层取得样品。由于重力取样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至今还在大量使用。为了改善重力取样管的性能,在管内增加了活塞。当土样压入管内时,它增加了一个向上的吸力,能提高取样率,通常称这种取样管为重力活塞取样管。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个分离中、低频重力场的数学模型。根据南沙群岛地质构造的特征,选择4条具有代表性的重力测线N2,N9,N10和N11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进行福里哀频谱值的计算并研究振幅谱值的分布规律,确定61.44km为4条重力测线的低频和中频重力场的临界值;设计分开低频和中频重力场的分离因子,分离出4条重力剖面的低频和中频重力异常;进而分析其低频和中频重力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N2和N11频谱值的分布带窄,低频重力场显著,中频重力场不显著;N9和N10的频谱值分布带宽,中频和低频重力场均显著。分析了它们和地质构造的关系。曾母盆地、南华盆地和南薇盆地的低频重力异常和沉积厚度成反关系,其余地区成正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海富烃区的东南部边缘被北西-南东走向的构造线分割成一系列区段,各区段具有鲜明的特征,重力形态往往发生突然变化。其中沙巴段的西南以廷贾(Tinjar)或西巴兰(West Baram)构成线为界,东北与苏禄海西南边缘的巴拉巴克构造线邻接。这部分最显著的特征是沿着距岸约150km的沙巴海槽伴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极低。地震反射资料显示,前积沉积和重力驱动推覆体所产生的负荷使伸展的南海陆壳下陷到局部均衡面之下,产生了类似前陆盆地的海槽,海槽中的沉积速率低于沉降速率。负荷体本身则位于局部均衡面之上,部分受下伏地壳和岩石圈的刚性所支持。深部的晚第三纪沉积盆地就位于布格重力和自由空间重力高带的侧翼上。穿过沙巴海岸的重力值降低,因此,大致处于均衡补偿的克罗克(Crocker)山脉(包括Mt Kinabalu)很可能位于较弱的岩石圈之上。而和沙巴海沟相伴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比根据其水体厚度所计算的异常要小,这预示着海槽轴线下面的地壳减薄,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前陆盆地特征,因此推断地壳减薄是在盆地形成前就出现的。在沙巴海槽中最显著的是呈NE-SW走向的平行的重力异常和地貌特征,它们与海槽中早第三纪地质走向不一致,因此它们是受南海岩石圈和地壳中原有组构的控制。沙巴地区的第三纪构造重组就是以这种假设为基础的,即南海边缘在老第三纪的陆架裂开时所形成的裂谷盆地中的沉积物是这个地区富烃资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赵德军  李建涛 《海洋测绘》2005,25(4):19-21,28
基于矢量重力测量数学模型,仿真了一段5000S的飞行过程,模拟了其SINS/GPS数据。详细描述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中加速度计和陀螺数据仿真的方法,并给出了求解扰动重力的算法。仿真结果显示卡尔曼滤波器能有效地抑制误差积累。仿真的SINS/GPS数据可用于航空矢量重力测量的算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光夏 《台湾海峡》1993,12(4):402-406
经过三维重力正演计算,我们从台湾的布格重力异常中求得了深部重力异常,其深度相当于地壳下层。分析对比之后发现,深部重力异常等植线的形态,较好地反映了台湾的现代构造地貌特征。如东部等值线的同步弯曲,犹如错断水系,反映现代板块运动的方向;中部大面积零值和负值线圈闭,反映中央山脉的整体上升;在一些等值线聚合成梯度的地带,又往往是某些深断裂的反映。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深部重力异常是地壳深处介质密度沿某一方向的  相似文献   

10.
对在渤海中完成的四条重力测量剖面进行了重力反演计算,反演方法用的是重力测深公式加叠代修正。由于引入以深度为量纲的修正量,它可利用统一的类似甘布尔采夫量板进行计算,简便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次重力波在近岸水动力运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深入地了解次重力波对预防其引发的近岸灾害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波浪现场观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斯里兰卡南部海域次重力波特征。短波和自由次重力波通过海浪谱模型WAVEWATCH III模拟,而约束次重力波通过二阶非线性理论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对比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斯里兰卡南部海域大部分时间以自由次重力波为主;在强涌浪海况下(短波波高大于2.5 m,周期大于15 s)约束次重力波逐渐逼近自由次重力波甚至占主导地位;斯里兰卡大陆架极其狭窄,对涌浪的能量损耗作用极为有限,使得近岸面对强劲的涌浪及其伴生的次重力波的侵袭,增大了次重力波引发近岸水动力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海洋测绘》2016,(3):83-86
正chuanzai haiyang zhongli celiang船载海洋重力测量(shipborne marine gravity survey)海洋重力仪安装在水面舰船或潜艇上,采用走航式连续观测获取海上重力值的技术。是海洋重力测量的主要方法。为远程武器发射和航天技术及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内部构造提供海洋重力异常或重力扰动等地球重力场参数。船载海洋重力测量属于相对重力测量,测量开始前和结束后,需与基点进行比对。将船载重力仪测量出测点相对于重力基点的读数差值,加上重力基点的绝对重力值,即得到采样点的绝对重力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Paker理论导纳函数模型,研究分析了频率域海底地形非线性项对重力异常与重力异常垂直梯度贡献的量级。通过对日本某海域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频率域海底地形非线性项对重力异常的影响需要考虑到三次项,对重力异常垂直梯度量级的影响需要考虑到四次项。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利用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反演高精度海底地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海空重力测量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的开篇,首先简要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研究背景,然后详细论述了海空重力测量信息的应用价值及开展该项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应用需求,分析了海空重力测量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海空重力测量及应用技术体系的基本架构,明确了该项技术的研究内容、作业流程及各个技术环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重力锚锚固是一种常见的锚固形式。为了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平承载力,传统型式的重力锚普遍比较笨重,在上拔回收时会产生较大的竖向吸附力,不利于重复利用。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铰接式重力锚,并阐述了其铺设与回收方案。其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整体强度进行了校核,结果均符合规范。最后基于模型试验,对铰接式重力锚在黏土中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研究,进而确定了其在黏土中的水平承载力和回收时的上拔力。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重力锚,新型铰接式重力锚在确保水平承载性能的基础上,能够大幅减小上拔力,从而有效地降低铺设和回收作业的难度,且可适应多种海底土质,但该锚型仅适用于悬链线式系泊系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铰接式重力锚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预处理即各项环境效应改正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简要论述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精细处理即数据滤波与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讨论了海空重力测量精度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为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重力测量中,测量结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载体的动态运动会引起重力测量结果的波动。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经验模分解的方法在动态重力测量中的应用,并利用捷联式重力仪SGA-WZ02的实测数据对经验模分解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经验模分解能够消除载体运动对重力测量的影响,重复测线的数据表明了通过经验模分解处理之后重力异常的重复性从0.881m Gal提高到了0.611m Gal。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重力梯度仪辅助惯导的导航误差方程,计算某区域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和二阶的扰动重力张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扰动重力补偿惯导系统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与无重力梯度仪辅助惯导的误差进行数值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重力梯度仪辅助导航之后,扰动重力引起的惯导误差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南海北部深水重力流沉积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沉积主要泛指陆架以外的沉积,尤以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的沉积受到深水油气勘探界的关注,它的沉积成因、过程和相组成均与河流、三角洲、浅海等牵引流沉积有很大的差异。当前南海北部大规模深水勘探已经全面展开,正确认识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油气勘探对深水重力流沉积缺乏勘探实践,目前对深水重力流沉积有不同的理解,如深水重力流沉积一定要在多深的水下沉积,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判识一定要有深水环境的标志,深水重力流沉积作用保留在地层中的沉积层理构造特征一定是重力流流态的等。通过南海北部深水实钻资料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认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偶发而动、沿坡搬运、择低而积、有限分布的特点。陆架坡折带以外的粗陆源碎屑沉积以重力流沉积成因为主,低位体系域的重力流更易于发育砂岩储层。陆坡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特点表明储层识别是深水勘探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上和向下延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简要论述了海空重力测量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讨论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应用于地球外部重力场赋值和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为海空重力测量数值建模与数据综合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