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1,(1):9-9
全球变暖几乎是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麻烦事.但是科学家认为情况也不尽然。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推动人们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他有一大批拥趸,追随着他反对全球变暖。对于全球变暖的反对者来说,总是将地球变暖与其导致的恶劣结果联系起来,但事实上,研究人员认为,变暖未必全是坏事。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停滞"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珊  陈幸荣  蔡怡 《海洋学报》2019,41(4):1-14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是近来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停滞主要表现为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98-2012年增温速率明显偏低。除此之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在归因分析方面,很多科学家认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的可能因素还有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和南极底层水的改变等。然而,由于观测资料在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覆盖区域等方面存在偏差,从而为全球变暖停滞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发生改变,导致深层海洋吸收热量增多是众多科学家的共识。尝试解答变暖停滞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观测资料的丰富和完善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七星椒 《海洋世界》2004,(12):13-14
多年来,南极洲已经慢慢变冷,因此有人认为地球上某些区域能够逃避全球变暖的命运。然而。研究显示这是不太可能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地球未来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4.
思进 《海洋世界》2007,(4):17-21
主流的看法是,全球变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较容易预测;与此背道而驰的观点是,全球变暖的过程是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反复升降和气温的剧烈变化为特征的,这预示着将来的气候也可能会反复无常,难以预料,变暖抑或是变冷的情况都会出现且非常突然,而海洋在这种变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印度洋浮游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相比,印度洋有独特的季风和洋流系统和由此驱动的浮游生物分布及生产规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印度洋的变暖趋势比太平洋和大西洋更为显著,是研究变暖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影响的热点海区之一.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评述印度洋浮游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包括印度洋的浮游生物地理分布、南北印度洋浮游生态系...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使2亿人成为难民,危害极大,本文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并对我国防范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有关全球变暖的争论中.海洋对全球变暖起什么作用是关键问题之一.在对下一个世纪预测时人们提出海洋将通过吸收大量的热量来抑制全球变暖.Manabe和Stouffer(1993)看得更远些,他们撰文指出如果CO2持续释放到大气中使其浓度加倍,则北大西洋的热传送“输送带”作用将减弱,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还能恢复;但如果其浓度达到4倍时,  相似文献   

8.
前人的模式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之后亚洲夏季风降水和环流的改变存在着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本文利用最新的IPCC-AR4模式模拟资料和FOAM模式来研究亚洲夏季风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机制。大多数IPCC-AR4模式以及FOAM模式重现了亚洲夏季风降雨与环流变化的自相矛盾性。利用FOAM模式,本文通过系统改变海洋增暖信号来理解海洋变暖在季风响应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亚洲夏季风降雨和环流对全球变暖的不同响应主要是由于印度洋的变暖加强了中上层大气的变暖(从而降低了经向的热梯度)和水汽输送。全球增暖导致海陆温差的增大使得大气对流中心北移从而减弱了北印度洋的底层大气季风风速。这些敏感性实验还表明了太平洋的变暖增强了亚洲夏季风环流但减少了降雨量,从而削弱了印度洋增暖对亚洲夏季风的颖响。模式研究还表明了海洋的增暖能够增强亚洲夏季风自身的内在变率。  相似文献   

9.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融化的冰山和冰川正成为庞大诱人的“沉睡资源”而备受各国垂涎。空前激烈的能源争霸战正在悄然展开。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8,(3):5-5
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有力证据,说明生物燃料可能会是破坏环境的最大因素之一,因为生物燃料实际上增加了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加剧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圈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浮游动物角度出发综述了全球变暖对其生理活动、生态分布及生物气候学的影响。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动物生理学上的变化来说明全球变暖对浮游动物的生理影响;通过分析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地理分布等指标来阐述其对全球变暖的生态响应;通过讨论浮游动物的最高丰度时间和繁殖时间这2个重要物候学指标来说明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调查更广泛的生物功能群、关注处于热带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以及在浮游动物个体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吴溪 《海洋世界》2007,(12):20-27
"全球变暖毋庸置疑,并可能给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古根海姆和戈尔的"真相"2007年2月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以《难以忽视的真相》斩获最佳纪录片奖。本片的主演兼制片人是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阿尔·戈尔。七年前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惜败的戈尔转投环保事业,在《真相》中以资深环保者的身份出现,向观众展示全球变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科学证据已经表明,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发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和鲸豚保护协会最近发  相似文献   

14.
近日,格陵兰岛冰盖迅速融化引起了全球关注。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在2012年7月8日-12日的短短5天内,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表层融化面积已达97%,如此惊人的融化速度大大超出此前历史上的所有记录。科学家怀疑这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本期,我们来共同关注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9,(8):6-6
日前,澳大利亚一位著名的海洋学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水温度日趋变暖,大堡礁将在20年内消失。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07,(12):5-6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日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报告中首次指出全球海洋酸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在抗击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健  王广策 《海洋科学》2011,35(7):122-129
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应对的首要环境问题,其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是逆转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大规模微藻培养可以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处理废水、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岁月,全球变暖和气候巨变问题愈益受到国际普遍关注,这是因为它同世界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能源问题联系在一起了。探讨全球变暖现象及其起因,对阐明陆架发育演变进程,预言亿万人所关切的地球未来气候变异和海、陆地变迁规律具有积极意义。1现代全球变暖期的起始与终结目前,全球变暖趋向,已是千万人切身感受到的现象。例如,据1999年12月6日路透社伦敦报道,英国气象学家宣称,1999年全球温度比1961年~199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大约0.33℃,比19世纪末的温度高出大约0.7℃。又据2000年美联社华盛顿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过去40 a来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与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全球变暖下热带大西洋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发现全球变暖后热带大西洋在秋季的升温类似大西洋尼诺(Atlantic Niño)的正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小于东部;在夏季类似大西洋尼诺的负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大于东部。利用覆盖(overriding)技术,分离了风应力、风速和CO2的直接热效应对海洋升温的作用,探讨了大西洋尼诺本身和全球变暖作用下类似大西洋尼诺正位相(下文简称“类大西洋尼诺升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这两种情况下的形成机制基本相同,风应力的变化是导致大西洋东部暖异常的主要机制。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1)全球变暖下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振幅减小,而大西洋尼诺时变化不大;2)全球变暖下西风异常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东部,而大西洋尼诺时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中部;3)除风应力外,CO2的热效应对类尼诺升温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2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位科学家指出,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题为《畜牧业的巨大阴影》的报告中有错,那份报告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牲畜原罪说",该报告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8%来自畜牧业,并"抱怨"全球变暖是因为人们吃牛肉太多,而牛打嗝、放屁都是造成温室气体徒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