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西港海水交换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寿景 《台湾海峡》1990,9(2):108-111
本文根据“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资料,选用盐度为物质浓度,分析了厦门西港海水交换状况,计算了由潮流和余流引起的海水半交换期。  相似文献   

2.
《厦门港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报告》于1987年4月29日在厦门通过了审查验收。来自15个单位的教授、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5人,听取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港环境综合调查的工作报告、海洋水文气象、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地貌专业和厦门港的开发利用与今后研究课题报告,认真地审查了该《报告》及有关图件与档案资料,一致认为该调查是厦门港第一次范围广、站次多、布点合理、历时一年多  相似文献   

3.
厦门港湾海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0年8月—1981年10月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所得的水温、盐度资料对本海区不同区域的海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厦门港湾蟹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尔西 《台湾海峡》1990,9(2):166-171
本文根据我所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选取其季度月(11,2,5,8月)资料,研究该港湾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我所1980—1981年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126个站表层沉积物极细砂级中的主要重矿物组合进行Q型因子分析,并探讨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结语     
(一) 查明海洋环境各要素基本特征本次厦门港湾调查为综合性与多学科性质。通过调查,提供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底地貌与沉积等方面基本资料,为评价厦门港湾海洋环境提供了基本依据。海洋水文调查提供了海区内水温,盐度、条件密度、波浪、合成海流、潮流、余流等基本资料。在波浪方面,厦门港湾由于有金门、大担、二担和青屿等岛屿屏障,波浪特  相似文献   

7.
海洋底栖鱼类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群落结构,可为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本文运用描述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些重要参数,分析厦门港湾底栖鱼类群落的特征及其季节差异。一、材料与方法(一) 材料研究材料取自1980年11月—1981年8月,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港湾综合调查的底栖拖网样品。调查按季度月(2、5、8和11月,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生物季节)进行,共设12个拖网站(图1),采用网口宽1.5米的阿氏网,每站拖曳10分钟,共得标本288份,计1200尾底栖鱼类。  相似文献   

8.
日前,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由海洋三所和厦门大学牵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等单位参加完成的“福建罗源湾环境容量调查研究”和“福建泉州湾环境容量调查研究”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1980—1981年厦门港湾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报道了该港湾表层沉积物中Fe_2O_3,Al_2O_3和TiO_2含量的分布,讨论了它们之间及其与沉积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厦门港湾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据1980—1981年厦门港湾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报道了该港湾表层沉积物Eh,Fe~(3+)/Fe~(2+)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分布,并据此将该港湾划分为强氧化、弱氧化、弱还原和还原四个氧化—还原沉积区。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海岸带综合调查成果于1987年6月29日在河北石家庄通过了国家级审查验收。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成果审查验收暂行规定”,国家级审查验收主要是听取和审议省的工作报告与3项成果省级验收意见和结论,评审省的综合调查报告。经国家级审查认为:福建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从1980年12月开始,历时6年,已圆满完成调查计划。在外业工作中,组织13个专业和2个专题组按照“调查简明规程”要求,结合省的特点和经济建设要求,增加一些调查项目,完成了调查任务。内业对大量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采用一些先进手段。共形成档案1490卷、照片航片70余  相似文献   

12.
厦门港湾海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进行厦门港湾调查时测得的海流实测资料及1985年在嵩鼓以南海域12个测流点的海流实测值共8800组,对厦门港湾的潮、余流分布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分析,以期为该海区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厦门港湾海底地貌及其冲淤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所于1980年8月至1981年9月开展了厦门港环境综合调查,本文以此调查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各个时期的海图分析,对厦门港湾海底地貌及其冲淤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节根据厦门港湾及附近测站多年的实测资料对本海区的波浪和潮汐状况作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调查期间的各潮汐特征值,对调查期间测得的海流实测值进行了潮、余流分离并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一、波浪厦门港湾东临台湾海峡,从东北方向的围头半岛到东南方向的镇海角,中间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青屿等大小岛屿环布,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把厦门港湾和外海隔开。港湾外波浪以涌浪为主,港湾内以风浪为主,浪向都与风向密切相关,基本上是东北  相似文献   

15.
历时7年之久的上海市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7年来,在上海市府的领导下,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等,61个单位互相协作,密切配合,使用了航空遥感、旁侧声纳等先进手段和计算机储存等方法,进行了海域、陆域的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全面完成了各项内外业务调查任务。其中主要完成了15个专业25个项目的外业调查,编辑了上海市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成果图集、编写了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专业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863-818支持研究的最新成果“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关键技术、海底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在海底工作的、自容式综合测量装置,它可布设于河口、港湾或者近海海底,对悬浮泥沙参数以及引起悬浮泥沙运移的海洋动力参数进行长期,同步、自动测量。为分析研究各种海洋动力条件下特别是大风浪条件下悬浮泥沙的运移规律提供资料。它对于海洋工程建设、航道疏浚、海港整治下水管缆铺设,海上安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9,(11):4-4
11月6日,以“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题的厦门国际海洋论坛拉开了“2009厦门国际海洋周”的帷幕。众多国际组织、国内外官员、专家对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环保、海岸带综合管理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主要港湾的水质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0年和2001年福建主要港湾的水质监测资料,对福建16个港湾的海洋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福建部分港湾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要重视和防范赤潮的发生和危害.有些港湾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综合评价指数在0.43~1.07之间.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次海冰航空遥感试验于1985年2月1日至17日在渤海的辽东湾和渤海湾进行。这次航空遥感试验是由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下达给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共同负责组织实施的。共有六个单位的27人参加。我国渤海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水结冰现象发生。海上冰情严重时,会使海洋工程、石油开发、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等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在冰情特别严重的年度,曾出现过港湾封冻、交通中断、海上作业停顿以及建物被摧毁等严重事故。因此,进行海冰观测,获取海上冰情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厦门港湾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土矿物是海洋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粘土矿物的组合、含量变化和成因等,能为阐明海洋沉积作用、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和物质来源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1981—1982年间,在厦门港湾环境综合调查时,我们对24°20′—40′N,117°50′-118°15′E内厦门港湾的65个站表层沉积物样品和23个站位的悬浮体样品(图1),进行了X—衍射,差热、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