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球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地震资料按最大熵谱方法对全球及全球各地震区强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全球整体的巨大地震能量释放谱的最高峰值周期为10.53年,环太平洋地震系和大陆地震区的最高峰值周期分别是8.16年与10.25年。同时给出了全球各区强震活动的谱分析结果,对各区的周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周期相近的有关地区。最后讨论了产生这种周期的原因,认为不应局限于地球的封闭系统中而应在宇宙环境中探讨地震成因和动力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韦布尔(Weibull)分布对东北中强地震活动进行了概率统计分析,得到了各地震区中强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和发震概率。可以通过各地震区的韦布尔概率模型获得任一预测时间的地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按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地震区的划分方案,使用Mapsis软件选取了东北地震区1900年以来Ms4.7级以上地震资料,这样得到的地震资料可能具有一个完整的地质系统性。使用数学中19阶多项式模型,对地震资料进行最佳逼近拟合,并递推未来1~2年时间尺度预测,模型中的参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引用了一种数学方法来描述东北地震区的地震趋势规律。  相似文献   

4.
锦州和葫芦岛地区位于东北地震区,毗邻华北地震区的郯庐地震带和华北平原北部地震带。上述地区的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并不高,陆地部分的最大地震只有5级,但是附近强震带的地震活动对该区多次造成破坏,成为强震受害区。本文在总结地震活动特点和地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区未来的地震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多年对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190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资料所显示的周期性活动特点,用正弦函数描述其地震活动规律,并结合时间序列的周期图及其他一些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震区b值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震级和频度关系式中的b值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是表征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参数,也是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参数。本文根据当前的地震目录,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了东北地震区的b值和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该研究成果对在本区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西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及弱震区的地震活动情况,提出桂北弱震区的划分方法、依据,分析了弱震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在地震活动平静段、增强段弱震区ML2.8级以上地震与广西及邻区中等以上地震的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用统计方法对所提结论进行信度分析,结论可信,弱震区的地震活动对于广西地区的地震趋势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用于中短期震情跟踪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云南会泽5.3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其序列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2005年8月5日云南会泽5.3级地震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震序列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序列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震区地震构造的形态组合及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76年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地震区的发震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震源机制和烈度分布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唐山地震区的地震活动类型为三主震型。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1月27日山西天镇发生4.5、4.2(M_L)地震各一次,震区曾在1673年发生过5.5级、1978年发生过4.5级地震.笔者综述了这次地震发生的大区域地震活动背景,详细介绍了震害和烈度考察情况,极震区为Ⅴ度,人感强烈、少量二类房屋出现裂缝.地震前出现地下水异常和数起动物异常.通过对震区的地震地质分析,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一组北西向断层,并预测了本区未来可能的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Songliao Basin, Songyuan City is one of the few high seismic intensity regions (Ⅷ degree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where a magnitude 6(3/4) earthquake took place in 1119. Since 2013, many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above 5 have occurred in Chaganhua Town which is 100km southwest of Songyuan. The faults in the study region are almost all in a concealed state and covered by the Quaternary system, therefore,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 drilling and other similar means are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ir distribution, occurrence, nature and active period. Many seismic explorations in this region aiming at surveying the oil bearing structure have been conducted by Jilin Oilfield, which provides detailed seismic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for preliminary detection of active fault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features of petroleum-related seismic data and major methods for extracting tectonic information are presented; on the plain, the trace informa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e is extracted by the t0 interface contour map which allows direct reflection of rises and falls of stratal interfaces and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esponding geologic period; on the section, the "extending upwards"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s are captured by tracing and marking geological phenomena in the reflective standard layer, faults, the surface of unconformity and so on.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3D" structur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accurat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of main faults are obtained in the study region, this offer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eliminary judgment of the activity of faults in this region. Meanwhile, the active age of the target faults is identified by superimposing the deep and shallow seismic data and integrating with the drilling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2.
大华北地块区地震大形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大华北区历史地震活动分期与现代地震活动特点,讨论了大华北区及其相关区带不同地震活动幕地震空间活动特征。认为大华北地块区目前处在第四活动期的调整活动阶段,未来几年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地震活动以5-6级地震为主,主要活动地区为燕渤带和鲁东—南黄海地块区。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30 m分辨率GlobeLand30地表覆盖产品调查全国定点形变台站周边5 km范围内的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应用地类面积/变化率、类型转入转出率等指标分析研究区各类型的转移规律,并辅以MODIS土地覆盖年数据集从全国和分区角度揭示2001—2018年间各土地类型时空变化格局,最后以垂直摆倾斜观测为例,探索台站周边土地覆盖变化总量与仪器观测背景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定点形变台站周边5 km范围内主要以耕地、森林为主。2000—2010年间,人造地表占比从11.8%升高至14.5%,而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2%和1.6%。研究区内耕地转为人造地表的面积最大,共计525 km~2。(2)中国大陆各地震区内台站周边土地覆盖变化格局不同,华北地震区的耕地降低和人造地表增长最为剧烈;新疆地震区以草地类型的降低和裸地类型的升高为主;东北地震区草地类型增长而人造地表稍有下降。(3)2001—2018年间,研究区森林面积在波动中缓慢升高;耕地面积则持续减少,尤其在2005—2016年间,减少幅度增大;人造地表类型则是逐年持续、稳定的增加。(4)2016年全国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背景噪声与台站周边全年的土地覆盖变化总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华南地震区内台站由于受到海洋运动的影响,其仪器的噪声水平与周边环境变化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地震带的中长地震趋势进行了探讨。并从华北第3、4地震活动期的对比、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参与以及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出山西地震带目前所处的活动阶段,并对可能发生地震的3要素作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I.thasbeenpayingattentiontotheanomalousphenomenonbyseismologiststhattheearthquakeactivityoftenstrengthensinacertainspaceandduringacertaintimearoundthesourceareabeforeastrongearthquake.Mogi(1969)pointedoutthataringdistributiveareaofthestrengthenedearthquakeactivityoftenappearsaroundthesourcearea10to20yearsbeforegreatshock,whichcalledaringphenomenon(or"doughnut").Afterthat,otherscholarsreportedinsuccessionthatringdistributionofearthquakeactivityoccurredbeforeastrongertquakeorevenbefo…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截断的G-R模型计算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级上限是指一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其概率意义为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几乎为0.在有些地区,由于对其内部的地震构造研究和认识存有局限性,很难根据构造或者地质学的原则来确定震级上限.因此,根据数学模型,采用统计手段,使用地震活动性资料来计算震级上限的估计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根据截断的G-R关系模型,采用最大似然计算方法,使用东北地震区的地震目录,计算了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结果表明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应为Mu=7.5左右.计算中我们考虑了不同震级的转换、震级误差的修正以及计算方法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方案进行计算,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均始终保持在7.5左右,这说明我们采用本文中方法计算得到的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是合理可信的,同时也说明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的估计大都是偏小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判断地震活动趋势可信度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地区"第五活跃期"是否结束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地区"第五活跃期"结束的标志性地震是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也就是说,现在处于"第五活跃期"后的平静期.  相似文献   

18.
新编制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采用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方案,以体现背景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在地震构造区内归纳出统一的地震构造模型.本文根据西南地区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的成果,分析了龙门山地震统计区内的龙门山和成都地震构造区的基本特征,历史地震活动强度及频度,主要活动构造的构造变形样式,建立了地震构造区的发震构造模型,确定了构造区的本底地震及划分构造源的地震构造标志.同时,提出了确定背景源空间分布函数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