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WebGIS的气象预报实时资料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如何将WebGIS技术应用于气象业务,并对海量的气象数据的抽取,进行数据展现和数据分析,为气象预报提供决策支持;对其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数据分析及其整合与集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综合数据来源、产生方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的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土资源数据的集成框架,讨论了数据整合和集成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数据整合与集成的三种框架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图矢量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型挂图的制作研究中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实例,重点讨论全数字制图环境下多源海量数据的提取和格式转换等问题,为数字地图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数据基础。根据制图基础数据的特点确定了把源数据Coverage层转化为CorelD raw能接收的DXF格式的数据转换方法,详细讨论了利用Arc/Info进行矢量数据的转换、投影变换的过程,包括数据合并、投影变换、数据提取、点状要素处理、拓扑关系的建立、比例尺控制、图层套和、数据输出等处理。  相似文献   

4.
罗壮志 《地理空间信息》2010,8(6):42-43,152
对近年来GIS调查类项目的数据采集、数据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在AutodeskCAD上进行数据采集,在Arc/Info上进行数据关联和数据转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地表信息特征--NDVI-Ts空间描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可操作NDVI、Ts和Ts/NDVI计算方法,讨论了NDVI、Ts和Ts/NDVI数据对植被覆盖信息表达的差异,分析了不同地表覆盖在NDVI—Ts空间的年内变化特征。利用信息熵和平均梯度定量分析了NDVI、Ts和Ts/NDVI数据在信息表达丰富度方面的差异,讨论了在不同地表植被覆盖下,Ts/NDVI数据信息提高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GIS产业的新动向,讨论万维网分布式GIS的技术实现中的整体框架模式。GIS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已趋于一种开放式结构。在这种开放式结构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空间数据仓库技术,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发布技术和数据访问技术等。本文在上述各方面均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数据质量控制是良好的数字地形图质量的重要保证。文中从野外采集数据和地图数字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据质量的因素,讨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在智慧城市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将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群、服务提供者数据群、服务消费者数据群和管理数据群4大数据群落,并对各数据群在智慧城市数据体系中的作用、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GPS数据质量控制和在GPS数据预处理中TEQC的用法。TEQC包括数据格式转换、Rinex数据文件编辑和数据质量检核,利用TEQC软件以及TEQCPLOT并结合实例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子地图的多源数据导入与坐标地址的自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使用者部分参与电子地图制作的过程,分析了交互式数据导入与数据坐标编辑的方法;并将Dotnet与Ajax技术相配合,实现了电子地图的多源数据导入功能和数据坐标地址的自编辑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全球积分模型在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质量评估和向下延拓迭代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消除积分核函数奇异性影响,需要对该模型进行基于积分恒等式的移去-恢复转换及全球积分域的分区改化处理。在此过程中,传统改化处理方法往往忽略了全球积分过渡到局域积分引起的积分恒等式偏差影响,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计算模型误差,最终影响向上延拓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甚至影响向下延拓迭代解算结果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本文开展了重力异常向上延拓积分模型改化及向下延拓应用分析研究,依据实测数据保障条件和积分恒等式适用条件要求,导出了重力异常向上延拓积分模型的分步改化公式,提出了补偿传统改化模型缺陷的修正公式,并将最终的严密改化模型应用于重力异常向下延拓迭代解算。使用超高阶地球位模型EGM2008作为标准位场开展数值计算检验,分别对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分步改化模型的计算精度及在向下延拓迭代解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核评估,验证了采用严密改化模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几种移去恢复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冲  刘站科 《测绘工程》2009,18(5):41-43
小区域的工程建设中,为充分利用GPS测得的大地高成果,通常采用几何拟合法和移去恢复法计算当地的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具体算例对常用的拟合模型和几种移去恢复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基于CQG2000的移去恢复法,试验表明该法较其它方法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Meissel-Stokes核函数应用于区域大地水准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区域大地水准面计算精度,基于EGM2008地球重力场位系数模型分析Meissel-Stokes核函数、截断误差系数以及截断误差。选取实验区,采用移去-恢复法评价Meissel-Stokes核函数计算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结果表明:Meissel-Stokes核函数及其截断误差系数收敛速度快;截断误差小且稳定。在积分半径不易扩展的情况下,应用Meissel-Stokes核函数计算区域大地水准面,比标准Stokes计算大地水准面精度略高。  相似文献   

14.
重力向上延拓在外部重力场逼近和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质量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本文深入分析研究了6种向上延拓计算模型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了应用超高阶位模型加地形改正、点质量方法结合移去-恢复技术实现“先向下后向上延拓”计算的实施策略,探讨了计算过程特别是前端向下延拓过程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实际数值计算,定量评估了地形质量对不同高度向上延拓结果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向上延拓模型顾及地形效应的实际效果,同时对向上延拓模型计算精度进行了估计。在地形变化比较激烈的山区,地形质量对向上延拓结果的影响最大可达几十个mGal(10-5m·s-2),当计算高度为10 km时,该项影响超过3 mGal;向上延拓计算模型误差(不含数据误差影响)一般不超过1 mGal;基于超高阶位模型和地形改正信息实施向下延拓过渡的布阿桑(Poisson)积分向上延拓模型,具有计算过程简便、计算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用重力异常逐级余差计算重力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磐  盛宗琪 《测绘学报》1993,22(4):279-286
本文将计算重力大地水准面的频域方法推广至空域,提出了一种新的用重力数据和重力模型位系数联合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方法。利用重力异常的逐级余差实施积分,使得通常的Stokes积分方法具有明确的频域分析含义,可按精度要求确定出使用重力异常余差的块形大小及积分半径ψo。  相似文献   

16.
基于IRS-P5卫星影像测图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IRS-P5卫星影像的误差来源,分析了基于RPC的区域网平差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仿射变换模型能有效地消除RPC模型的误差。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移去恢复法,显著提高了正常高的精度,节约了大量的水准测量工作。在山地和高山地,2.5 m分辨率的IRS-P5卫星影像可满足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应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欣  郑肇葆 《测绘学报》2008,37(2):0-24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应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它从训练样本中自动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训练样本,使得在自动分类中充分利用所采集的样本信息,以便得到满意的分类结果。通过实验与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它明显优于人工随机选择训练样本的方式。与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选择方法相比,可以更快地得到较少的典型样本,满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由于倾角大约为96.7°,GOCE卫星的观测值在地球两极附近分别有球冠半径约为6.7°的空白区域。本文结合引力梯度不变量算法,采用球谐分析方法讨论了极区空白对引力场恢复的影响。文中首先推导了空白区对位系数恢复的影响公式,然后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空白区的影响量级和特点。结果表明: 由于正交性遭到破坏,各阶之间会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低次的影响比较显著;采用“移去恢复法”可有效解决极地空白带来的精度损失问题,但不同的先验模型会使得最终的解有差异;然而,尽管极区有空白且模型的整体精度将受参考模型的影响,在非极区GOCE仍可提供厘米级的大地水准面。  相似文献   

19.
对大地高、正高与正常高的关系进行阐述,对机场工程场址条件较为困难时使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方式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可能性进行叙述,对"移去-恢复法"的计算方法、误差来源与精度评定方法进行论述,在实际算例中使用不同的EGM模型、不同的残差拟合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提出适合于机场工程大比例尺测图用控制网点正常高值拟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strateg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 new local geoid in China is: (1) This task should be fulfilled in a short time as possible; (2) The new local geoid can be with different resolution and accuracy, which depend on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3) The newly established height anomaly control network, i.e. a gridded GPS levelling network should combine as possible with the existing astro-gravimetric levelling network; (4) Global geopotential model, DTM and surface gravity data are used to densify the resolution of the local geoid with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The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possibly obtained nowadays within the capability of China are discussed. The required accuracies for GPS positioning, levelling and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