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利用1981—2016年阆中气象资料通过计算影响阆中古城旅游的气象、气候因子,建立了适合阆中的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并利用模型对阆中气候综合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其等级和适宜旅游期。以2013—2015年阆中古城客流量月指数为依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阆中古城年内月客流量变化与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阆中旅游属于春秋两季适宜型气候,2—6月和9—12月均适宜旅游,4—5月和9—10月为最适宜期,仅有1月和7—8月较不适宜出游,无不适宜期;年内月客流量变化主要受气象气候影响,各月气候综合舒适度的变化均对客流量的影响极其显著,客流量月指数受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的影响弹性系数为0.9614%。  相似文献   

2.
选取温度、湿度、日照、降水、风速等相关的气象要素,建立表征海南岛旅游气候的舒适度的旅游气候指数计算模型,利用1981—2010年海南岛气候数据和RCP4.5情景下的预估数据,分析1981—2010年、2011—2040年、2041—2070年海南岛旅游气候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征海南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旅游气候指数在不同月份发生明显变化;2011—2040年、2041—2070年海南岛旅游气候指数在温度和降水增加的情况下,与1981—2010年平均水平相比,1月适合旅游活动的舒适水平提高,TCI指数大于70的分布范围增加;在4、7、10月,适合旅游活动的舒适水平降低,TCI指数小于59的分布范围增加。同时选取吸引指数和旅游气候指数,选择海南岛5个旅游客流量较大的海口、三亚、万宁、儋州、五指山,建立海南岛气候-旅游流模型;利用RCP4.5预估数据,在假定旅游吸引指数不改变的情况下,以海南岛的热点城市海口、三亚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情景下旅游气候指数的变化对各月客流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旅游气候指数的减小将导致该月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标准和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利用梵净山区域2013—2017年气象资料及旅游统计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梵净山区域经济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D气候舒适度指数”标准比“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更适合研究梵净山区域气候舒适度指数;4—10月是梵净山旅游较适宜期,与旅游收入和客流量月平均数据均有较好的吻合度;气候舒适度指数对梵净山区域旅游经济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梵净山站为梵净山区域旅游经济气候舒适度指数分析的关键指标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茂名5地区1973~2013年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3个气象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研究和探讨茂名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显示:从温湿指数月分布来看,茂名大部分地区5~9月都为不舒适气候,温度较高,其它指数月分布和各指数年分布显示茂名地区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适合旅游,其中3月和11月最适合旅游。建议游客在旅游时要特别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避免不适宜旅游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莹  马敏劲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2013,39(9):1221-1226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相似文献   

6.
基于兰州市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兰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全年旅游气候舒适期可达7个月,旅游最舒适月份从5月持续到9月,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冬季的1月、12月。结合2010—2014年兰州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数据,划分了兰州市旅游淡旺季和客流量月指数;综合分析客流量月指数与三个指数关系得出: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舒适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客流量月指数与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呈正相关,与着衣指数呈负相关,且3个指数与客流量月指数相关性较好,都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7.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评价和分析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和利用敦煌的旅游气候资源,本研究利用敦煌市1971 - 2013年逐年逐月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和人体舒适度指数(K)等四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敦煌逐年逐月逐日旅游舒适指数,分析敦煌年内气候舒适期起止时间、期间天数;年际、月均变化特点以及各指数舒适期天数年际间是否存在突变等。通过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较适宜旅游季节从4月中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5月、9月最适宜旅游,4月至10月较适宜旅游,这一结果反映了敦煌夏季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特点。四种指数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年际和月均变化趋势不一致,计算出的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现象,敦煌旅游舒适日在年际间呈突变增多的趋势。研究结果为敦煌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把烟台市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5个地区,分析了烟台市2005—2015年夏半年(4—9月)5个地区各自的气候概况。主要为最高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由3种气象要素计算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烟台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结论如下:烟台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较小,在9月份舒适度最好,除4月份外,其他月份舒适度相差不大;烟台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除北部沿海地区和海岛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变化较大外,其余地区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额济纳旗1960—2017年9月21日—10月31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最佳观赏期内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近58 a来,研究区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呈减小趋势;胡杨林景区最佳观赏期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呈上升趋势,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呈下降趋势;旅游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均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分别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气温升高是人体舒适度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三个旅游城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山东半岛(烟台、青岛和威海市区为代表)2005—2015年夏半年(4—9月)最高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气候概况。通过这3种气象要素计算出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而得到影响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得出山东半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小,在夏半年除4月份外,其他月份舒适度相差不大,其中6月份舒适度最好。山东半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并且相差不大,其中烟台市和威海市相对湿度和舒适天数要优于青岛市。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于2016-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在临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自动控制遮雨棚内的水分控制场进行,以"齐麦2号"为试材,在水分关键期设计5个梯度水分处理(T1适宜水平,T2、T3、T4、T5分别按照冬小麦水分关键期比常年降水量减少20%、50%、75%、100%一次性补水)和1个雨养对照的水分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扬花期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扬花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总干重均呈降低趋势,且干旱胁迫越重,降低幅度越大,T5处理叶绿素a含量、P_n、G_s、T_r、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分总干重分别较T1处理降低33.6%、67.4%、90.9%、84.6%、43.9%、19.1%和33.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高;干旱胁迫促进植株养分向叶、鞘转移,减少对茎、穗的养分供给,不利于冬小麦产量提高,此外,扬花期干旱胁迫还造成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不孕穗率升高,理论产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使用1951年以来66 a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厄尔尼诺/拉尼娜(El Niño /La Niña)伴随正/负印度洋偶极子(positive/negative Indian Ocean Dipole,pIOD/nIOD)发生年或独立发生年山东夏、秋季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伴随IOD型和独立型El Niño/La Niña对山东夏、秋季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强度、范围、正负位相、空间型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气温方面,El Niño在pIOD的调制作用下对山东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年际变化的影响加强;El Niño与pIOD伴随发生时,山东秋季气温较常年偏高,而独立发生时气温则偏低,呈反位相变化;La Niña与nIOD伴随发生年夏季鲁西北气温较常年偏低,La Niña独立发生年夏季半岛东部气温较常年偏高,气温异常呈反位相变化;nIOD对La Niña的调制促进作用有利于山东秋季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850 hPa气温异常与山东表面气温异常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在降水方面,El Niño在pIOD的调制作用下容易引起山东北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少,但会削弱其对山东中部地区秋季降水负异常的影响;La Niña在nIOD的调制作用下山东境内降水都较常年偏多,但降水异常地域分布非常不均,鲁西北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多;独立型La Niña更易引起鲁西北西部、鲁中、鲁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偏少。850 hPa环流异常配合温度场异常对山东夏、秋季降水异常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6年6月23下午,江苏阜宁发生罕见的冰雹、龙卷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盐城SA新一代雷达资料分析此次过程的风暴特征,并与2018年5月12日邢台的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简单对比。结果表明:阜宁龙卷发生于2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为500 hPa槽前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中层存在干冷空气,低层有明显的切变,环境场具有高对流有效位能(CAPE)、较强的垂直风切变(WSR)和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LCL);阜宁龙卷产生前,风暴的最大反射率因子强度(Zmax)、强回波中心高度(HT)、回波顶高(TOP)持续增加,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激增,龙卷发生前2个体扫,HT和VIL出现骤降;阜宁龙卷过程出现明显的三体散射现象,对大冰雹预警具有指示意义;阜宁龙卷风暴具有经典超级单体的钩状回波和强中气旋特征,并伴有TVS,是一例由庞大的超级单体风暴形成龙卷的特大灾害,相比于邢台冰雹大风过程,其旺盛阶段的风暴参数明显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归档与服务的需求,解决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长期处于人工审核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与模块化结构技术,开发了由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和用户层4层架构组成,具有年报表管理、电子审核、格式转换等业务功能的农业气象观测记录报表审核系统(AgMOReview)。本文介绍该系统审核方法、审核流程、审核方式等,通过构建系列审核策略数据表,配置相关观测项目的检查内容,从观测项目与内容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观测要素的阈值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核,实现了作物生育状况、土壤水分、自然物候以及畜牧气象观测记录电子报表的自动审核业务。该系统自2015年起在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推广并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每年审核与标准化全国2000多份台站农业气象观测记录电子年报表,效果较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ving course of Typhoon Matsa (No.0509), associated heavy rain and physical quantities fields have been analyzed, with the focus on the reason of the typhoon’s abrupt northeastward turn in Anhui Province and heavy rain concentrating in the northeast of typhoon center instead of near it. Meaningful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reasons for typhoon abrupt turning are that the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was moving southward and divergence fields of 200 hPa were to the right of the typhoon center; there was no obvious cold air invading Shandong after the typhoon entered the westerly belt; the southeasterly jet of typhoon and shear brought heavy rainfall to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efore the typhoon entered Shandong. But after the typhoon’s movement into Shandong, the typhoon’s inverted trough brought the rainfall to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Shandong.  相似文献   

16.
0509号台风麦莎影响山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0509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强降水分布及物理量场分布,重点分析台风在安徽突然转向东北和强降水不在中心附近而是偏于中心东北侧的原因。结果表明:副高突然南落及200hPa辐散偏向台风中心右侧是台风在安徽转向进入江苏的原因;台风进入西风带以后没有明显的冷空气侵入;台风进入山东前,半岛大暴雨是由台风右侧东南急流和切变线引起,而台风进入山东境内时,鲁北、鲁中强降水由台风倒槽引起。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51—2017年NOAA月平均海面温度、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站月降水观测资料,通过分类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部型(eastern Pacific,EP)和中部型(central Pacific,CP)厄尔尼诺(El Niño)事件当年及次年对山东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El Niño发生年,山东夏季降水均较常年显著偏少,但EP El Niño对山东夏季降水的影响强度和范围略弱于CP El Niño:EP El Niño发生年夏季,仅鲁西北部分地区以及胶州湾附近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少,而CP El Niño当年夏季山东全区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少。EP El Niño和CP El Niño次年对山东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呈反位相,且影响大值区空间位置也完全相反:EP El Niño次年夏季山东东部尤其是半岛地区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少(青岛地区最为突出),而CP El Niño次年夏季山东中部和北部尤其是西北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EP El Niño当年和次年夏季、CP El Niño当年夏季500 hPa高度场异常分布形势不利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上,850 hPa风场为偏北风和偏东风异常,山东水汽输送条件差,水汽无明显辐合,造成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CP El Niño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偏西偏北,850 hPa显著西南风场异常,山东中西部水汽辐合明显,这些是降水偏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山东有和无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合成的水汽和温湿能的收支.结果表明: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与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在山东造成的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年均2.5次.暴雨的范围广、强度大.出现暴雨的时间比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滞后.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热带气旋在华南沿海登陆时,中心东部有一股东南风或偏南风低空急流指向内陆.中高纬度中低层西风带环流弱,位置偏北.500 hPa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在山东境内汇合.低层850-700 hPa伴有低值系统影响,山东为气旋性环流控制.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中心附近的中低层偏南风急流向北伸展,绕过副高脊线直达山东.在台风中心附近至山东之间建立起水汽和温湿能的输送通道,把高温高湿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在台风登陆后12-48小时内,山东暴雨区上空有大量的水汽和温湿能的净流入.暖湿气流与西风带气流相汇合,产生辐合上升,造成暴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山东省12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风速数据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 Interim再分析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等方法对2015年9月—2020年9月山东的大风天气及相应的低频大气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山东的大风天气有増加的趋势,春季大风发生频次最多,秋季最少;山东半岛东部大风频次最多,鲁南地区最少;全年只有7月偏南大风站次较偏北大风多,其余月份多以偏北大风为主。山东大风具有显著的11~13 d与20~23 d的低频振荡周期。其中,春季大风以11~13 d的振荡周期为主,秋、冬季以20~23 d的振荡周期为主,夏季大风的振荡周期不明显。振荡周期的演变与大范围的大风过程有对应关系,大范围的大风过程大致发生在振荡的波峰处。春季偏北大风盛行时,多伴有经向风自北向南的传播。秋季大约以35°N为界,对流层中高层在35°N以北,经向风自南向北传播,35°N以南,则是自北向南传播,对流层中低层反之。山东春季大风产生之前,乌拉尔山东侧低频气旋与黄海上空低频反气旋同时出现并东移,之后衍生出华北低频反气旋与渤海低频气旋,这两个系统的加强促使华北上空偏北风加大,为山东大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同时,华北地区经向风正距平逐渐被负距平所代替,是山东大风天气产生的又一先兆。  相似文献   

20.
李莉  郭斌  梁艳 《干旱气象》2019,(3):439-446
利用1990、2000、2013年6-9月阿尔泰山地区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近24 a阿尔泰山圆叶桦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圆叶桦主要分布在86.5°E-89.5°E、47.6°N-49.2°N,近24 a来阿尔泰山圆叶桦的分布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且幅度较大,增长速率较快;(2)圆叶桦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400 m之间,其分布高度随时间整体呈上升态势,上升速率为0.87 m·(10 a)^-1;(3)圆叶桦主要分布在阴坡,占比达58%,近24 a来随着海拔上升在阳坡的分布逐渐增加、阴坡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