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如果PPK技术与RTK技术混合使用,就能够在接收无线电信号时用RTK;不能接收无线电信号或无线电信号不稳定、RTK不能固定时就采用PPK,测量工作将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地区为例,本文推导无线电探空推导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武汉无线电探空数据推算武汉地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以此模型计算GPS可降水量,通过与无线电探空结果比较来检验该模型的精确度。在WHDH站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的比较中,两者差值的均方根为3.0mm,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952。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2002年武汉站GPS数据和武汉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推算的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比较,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可降水量在数值上和发展趋势上比较接近,说明了无线电探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高频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为了提高定位导航授时(PNT)系统的可靠性,需要研发不依赖于卫星导航的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具有工作频率低、发射功率大等特点,可靠性高,不易被干扰,可以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备份,因此,发展建设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对于构建稳健可靠的国家PNT体系、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国内外陆基远程及超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罗盘是飞机常备的导航设备之一。阐述了姿态型GPS在无线电罗盘飞行试验中应用的有关问题,介绍了利用姿态型GPS鉴定无线电罗盘方位精度和作用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海岸线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及误差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  王继刚 《测绘科学》2008,33(3):9-12
海岸线地理环境特殊,讨论海岸线测量的特点,提出集成GMS无线电数据链,进行摩托化海岸线DGPS实时动态测量新方法和技术体系。分折了卫星定位误差、无线电数据链误差和用户测量平台稳定性误差影响。特别针对GMS无线电数据链可靠性和测杆摇摆与铅垂对定位精度的特殊影响。结出了海岸线DGPS实时动态测量误差影响的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述了GNSS掩星探测大气的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详细叙述了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几何光学下的相位反演,中性大气层、电离层、振幅的反演,分辨率的定义以及无线电掩星技术系统与标准算法和误差分析;并针对该技术的一些特点,指出了若干尚需深入解决的问题;最后展望无线电掩星观测技术在数值天气预报(NWP)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大气的原理,分析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等方面的潜在贡献,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频谱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电频谱是宝贵的、有限的自然资源。发展无线电事业离不开频谱资源,无线电业务的发展取决于有没有可用的频段,但是当前大多数可用的频段都在使用之中。因此,国际上以及各个国家都设有权威的机构来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1 频谱的定义—3000GHz以下称 为无线电频谱 我们对电磁频谱最为熟悉的部分就是可见光。‘频谱’这个词英文为‘Spectrum’,实际上最初只限于光。白色光实际上是由红色到紫色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因此,白色光是不同颜色的频谱。光像水池中的水波纹一样表现出波的特性。具有波长和频率。电子通过导线行进时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和磁场,交变的电磁场能够脱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源卫星导航系统星地无线电时间比对的原理,给出了星地无线电时间比对在扩频测控信道中实现的方法,并对各种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无线电测量定位系统的精度,一直无法进行准确、定量检测。通过对飞机飞行轨迹进行监测,并记录其相关数据与无人机无线电测量定位与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的“无人机动态定位检测系统”,解决了无人机动态定位精度不能进行定量检测的技术难题。本文叙述了某型号无人机的无线电测量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误差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给出了无人机动态定位检测系统的硬、软件组成方式,并介绍了研制和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方法,主要体现在数据结构方面的改进,实现了Dijkstra和A*两种原始算法,在限制搜索区域方面实现了矩形限制区域、限制方向和基于层次搜索机制,通过比较得到了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下资源开发地区岩层与地表移动机理,研究了地面沉陷时路基产生的破坏影响,分析、总结了路基沉陷特征,给出了确定路基和矿柱强度及稳定性的验算方法,以及路基出现坍塌或滑坡等灾害事故的评估方法,提出了地面沉陷区路基防治技术,并列举了治理路基沉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GPS与InSAR数据融合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与InSAR数据融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测量方法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不足,讨论了GPS与InSAR数据融合的技术优势及其在InSAR相位解缠算法、水汽模型和大气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时间域与空间域的融合模型和算法等方面研究内容,提出了GPS与InSAR数据融合的研究特点与具体方法,并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傅里叶描述子进行归一化的基础上, 将该方法引入地物轮廓的形状特征描述中, 针对建筑物、 农田、道路和河道4 种典型地物, 分别从谱线特征、不同频段描述子对形状特征的贡献率、形状重构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 结果表明, 在谱线图中, 直流分量对形状特征的贡献率在70%以上, 低频和高频成分共占7%—24%左右, 中 频成分的贡献率只有2%—4%左右, 仅低频成分(第1—5 项)便能够很好地进行地物形状重构。最后将第1—5 项描 述子应用到基于决策树的面向对象分类中, 得出实验区总体分类精度为98.48%  相似文献   

15.
地图数字化数据处理的相关平差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图数字化坐标转换方法、转换所得地面坐标平差方法 ,得到数字化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案 ,对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了相关性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并对数字化数据的精度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GPS和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分别采用WGS-84和PZ-90坐标系。为统一两种卫星定位成果,欧、美、俄于20世纪90年代各自求出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目前三种参数尚未统一,对GPS/GLONASS联合定位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针对国外介绍PZ-90和WGS-84坐标系相互转换时常用的转换模型及三种不同转换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选用地面GPS参考站坐标和GLONASS卫星轨道坐标,用三种坐标转换参数进行转换,对转换结果差异及其对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精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宽带定位系统中存在多种误差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超宽带室内定位的误差源,给出了超宽带室内定位基本函数模型,提出了将电子元件延迟这一系统差与三维坐标同时作为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高斯-牛顿迭代算法得到定位结果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位置系统偏差,两组静态试验均以全站仪测量结果作为真值,点位误差分别为4.1、2.3 cm,相较于已有方法分别提高了64%和87%,而动态试验结果更接近于参考轨迹,最大误差小于10 cm。  相似文献   

18.
深空导航高精度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种目前在深空航天器导航中广泛应用的高精度干涉差分测量技术一差分干涉单向距离测量(△DOR)和同波束干涉(SBI)技术。从基本原理、观测方式和应用现状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种技术。详述了ADOR和SBI的相位整周解模糊和相关处理两个关键技术。系统地分析了误差来源,从共同误差因素和特有误差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遥感地质信息提取集成与矿物遥感地质分析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遥感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应用需求,从遥感地质应用出发,提出多源遥感数据分层识别集成、基于岩矿识别技术体系集成和基于岩矿识别谱系集成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强调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遥感地质分类与识别中的重要性,初步建立矿物遥感地质分析模型,分析集成与模型在蚀变与矿化信息提取、地质环境评价等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精度潮汐重力场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地学工作者的共识.由于某些信号十分微弱且具有区域和全球分布特征,相当一部分信号被混合在常规仪器的观测噪声水平上,因此获得全球分布的第一手高精度观测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超导重力仪具有精度高,连续性和稳定性好等特征,期望能在测定区域和全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18个台站参加的全球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于1997年7月份开始实施,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诸如固体潮、地核近周日晃动、核模、地球自转和极移,地球和大气海洋的耦合机理以及由构造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等热点问题.我们曾研究过中比法三国的超导重力仪潮汐观测资料,获得了欧洲和亚洲不同地区潮汐常数及分布特征.本文将利用武汉和日本京都三台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研究亚洲地区大陆和海岛上的潮汐波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各参数的误差估计等,同时将检测由大气和海潮变化产生的重力信号.文章分数据处理方法、潮汐参数测定、大气重力信号、海潮重力信号、潮汐参数的时间变化、非潮汐重力场变化特征等几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