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永年  郭金弟 《地质科学》1965,6(4):362-369
一轴晶矿物干涉图岩组测量方法早在1939年由H·舒曼(Schumann)和1940年王嘉荫提出过。1952年山口贵雄曾对此法作过简单介绍,可是以后并沒有获得广泛的应用。 1962年我们在作变质白云岩的岩组分析时,由于白云石晶粒中发育了大量的变形页理,影响消光,于是舍弃了常用的旋转合法而改用干涉图法,效果甚好。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干涉图法对其他一轴晶矿物(如方解石、石英)也同样适用。本文就是我们通过近几年工作对干涉图法进行较系统整理的结果。干涉图法无需旋转台,这对不具备旋转台的单位开展岩组分析是一个相当有用的方法。我们认为,这对日益发展的岩组学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趁此机会向同志们求正。本工作是在何作霖先生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工作中曾得到赵宗溥先生重要的启示,在此一并志谢。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岩组研究过程中,摸索出一种较为简便的干涉图法,此法只需在偏光显微镜下测出一轴晶矿物干涉图黑带的逸出角,查表确定光轴与镜轴之间的夹角即可.本文详细介绍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岩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材料、石材以及工程爆破中的应力场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应用旋转台进行观测、统计速度很慢,而且使用范围受很多条件制约。用“一轴晶矿物光轴与镜轴夹角的干涉图测定法”不仅结果与旋转台基本一致,而且工效可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4.
何作霖 《地质科学》1963,4(1):10-18
引言透明矿物有均质体与非均质体之分,测验矿物的折光率是鉴定矿物的一种重要标准。均质体矿物有玻璃质和等轴系晶体,只有一个折光率,不随视察的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异。非均质体矿物有一轴晶和二轴晶。一轴晶矿物如正方系、六方系,有两个折光率,一个平行于 C 轴,称为ε。  相似文献   

5.
一、非均质矿物的主折光率方程1.一轴晶正光性矿物一轴晶的光率体为旋转椭球。如为正光性,则其主切面如图1所示的椭圆。其方程为:  相似文献   

6.
在岩组学研究中,人们常利用石英来进行组构的测定。但由于测定石英晶粒的数量较多,一般常需测定150—300个颗粒的光轴方位,加上在费氏旋转台上测定石英光轴空间方位的操作又较繁琐,每测定一块岩矿定向薄片的石英光轴空间方位,都需要耗去较长的时间。为了简化一轴晶矿物——石英光轴空间方位测定方法,改进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岩组学测量的要求,在此将我们的测定方法作一介绍,就教于同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一緒言本項工作为山东淄博鋁土矿研究工作中的一部份,这种矿石主要由水鋁石和高嶺石組成。为了解决鋁土矿中的成份及其量的变化,我們用差热分析並配合化学分析、X-光粉晶照像定量分析及偏光显微鏡的研究,进行了这一实驗。实驗的方法,是利用矿物加热后的相变化和能量变化关系作为理論根据,所採用的标本除山东淄博鋁土矿外,还用江苏苏州所产的高嶺石。矿物加热后可能有各种物理与化学的变化,如失水(附着水及结晶水)、分解、結晶構造破坏、氧化、相变和重結晶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某超基性岩体的原生流动构造(辉橄岩中由辉石组成的流层及纯橄榄岩中由附生铬尖晶石构成的流层)十分发育(图1),其分布也很有规律,产状亦较稳定。作者在进行室内研究时,发现同一薄片中各橄榄石颗粒的干涉色极其相似;费氏旋转台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切面上的原生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的光性方位也比较相近,因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了阐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同时也为了了解岩体原生构造与分异作用和成岩过程的关系,我们作了一些岩石显微构造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超基性岩岩石显微构造的研究,是作者初次尝试,若干现象尚未能完善的加以解释,希读者指正。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何作霖教授的指导,朱寿华、郭金弟和何永年等同志也给了许多帮助,作者仅向他们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9.
膨润土又称膨土岩或斑脱岩,是以蒙脱石类矿物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 蒙脱石颗粒极细,由于晶格置换晶层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能吸附可交换性阳离子。以吸附钠离子为主时称为钠质膨润土,以吸附钙离子为主时称为钙质膨润土。此外,还有过渡类型。钠质膨润土具有高的电动电位和极强的水化能,在物性上优于钙质膨润土,从而有广泛应用价值。在冶金工业中用于球团矿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0.
浙江衢县西垄和金华龙游一带分布有许多第三纪的霞石玄武岩、玻基橄辉岩、橄辉玢岩和超基性火山角砾岩岩体和岩脉。它们富含橄榄岩类包体和来源于破碎的橄榄岩包体的各种捕虏晶(橄榄石、斜方辉石、透辉石和石榴石)。此外,还常含有富铝普通辉石、石榴石和钛铁矿巨晶。本文试图在大量的单矿物分析数据基础上,讨论橄榄岩类包体、捕虏晶以及巨晶的矿物化学及其形成条件。关于橄榄岩包体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因岩石学的研究,笔者已在另一篇论文中专门论述(从柏林和张儒瑗,1983),这里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11.
安徽滁县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及斜长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进英 《地质科学》1982,(2):152-161
安徽滁县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为长江中下游一系列火山岩盆地之一,它位于张八岭隆起的东侧,受平行于郯庐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形成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盆地基岩较老,西部直接覆盖在震旦亚界灯影组之上,其分布受古地形的制约(图1),南部、东部不整合在早古生界地层之上。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南岸的珊瑚礁,是我国全新世珊瑚岸礁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仅次于台湾岛南端的恒春半岛沿岸。前人从生物学[1-5]、地貌学[6-8]和地质学[9-12]角度对海南岛南岸的珊瑚礁进行过较为广泛的研究。作者报道过崖县鹿回头水尾岭剖面珊瑚礁样品的C14年代测定结果[13,14]。1979年底至1980年初,作者在海南岛南岸东起小东海沿岸西至西瑁岛西岸地区进行了野外调查与采样。根据野外和室内分析资料,本文公布了一批新测试的C14年代数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历史及其与海岸变迁、海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脉体充填的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庆丰 《地质科学》1986,(2):114-124
我们把脉体充填的断裂构造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生成阶段、发展阶段和破坏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地是在水平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一般在(水)平面上形成两组剪性断裂和一组横向张性断裂,而在横剖面上则出现两组纵向压性断裂,有时还见一组张裂。这种立体空间形变特点反映在平面上构成“米”字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断裂。  相似文献   

14.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主席曾经谆谆教导我们:“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研究社会应是这样,研究自然界也应是这样。因为现今的自然界是历史的自然界的最新阶段,如果我们要认识和改造今天的自然界,甚或企图去预测它将来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史,尤其是应注重研究与现今自然界密切相关的第四纪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矿田构造发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以内生脉状矿床为例,简要地论述了矿田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的燕山运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宗笙 《地质科学》1985,(4):320-333
燕山运动为1926年翁文灏所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地质工作的开展,对中生代地层、岩浆活动和构造形迹特征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曾撰文进行讨论(表1)。燕山运动系指发生于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形成了华北盖层主要的构造形迹,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华北地块显生宙最重要的构造运动。尽管对燕山运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对燕山运动的分期,各期构造活动方式、构造应力场特征,构造演化,构造活动机制等,仍众说纷云,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陈志明  于洁  侯奎 《地质科学》1982,(4):395-402
本文以中晚元古代宣龙式铁岩中的菱铁矿为例,讨论碎屑岩中菱铁矿的成因。 宣龙式铁岩产于中晚元古代串岭沟组。成层状,层位稳定,分布较广,西起怀安龙泉寺,东至承德小平台一线均有出露,其中尤以宣龙地区发育最好。 宣龙地区的菱铁矿矿层薄,数量少,往往与赤铁矿构成混合矿体。该区菱铁矿分布规律性明显。横向上,由西往东逐渐增多;纵向上,由下至上由分散状变成层状,与赤铁矿间互产出。  相似文献   

18.
郭旭东 《地质科学》1974,9(1):59-80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喜马拉雅山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在那里,群峰争妍、白雪皑皑、山高谷深,地势极为险峻,藏族人民称她为“冰雪的家乡”。它的上升对我国和亚洲北部地区的气候和自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是研究第四纪气候变迁的理想阵地。长期以来,关于本区复杂多变的古气候等问题曾引起了中外学者们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9.
从五十年代末,就在江苏句容地区开辟了中、古生界找油的领域,在比较多的地段和层系发现了油气显示。近年来,本文作者之一通过油源对比,提出句容背斜下青龙组碳酸盐岩中的油属于自生自储类型和成熟度较低的海相原油,并研究了江苏地区中、古生界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成果论证江苏中、古生界生油岩系演化程度比较低,改变了过去认为我国东部碳酸盐岩地区由于时代老、埋藏深、经历构造运动多,有机质演化普遍较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