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浪滩盐湖蒸发盐嗜盐菌培养鉴定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火星遥感及火星登陆测量都发现了火星上存在大量的含水硫酸盐,这些盐类的状态和演化也见证了近代火星表面环境条件的变化。大浪滩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第二大盐湖,也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而且大浪滩盐湖分布有与火星类似的硫酸盐盐类沉积。我们采集了蒸发盐表层盐壳,盐湖结晶盐以及剖面沉积盐类等样品,进行室内分离、培养及鉴定嗜盐菌研究。结果表明,大浪滩盐结晶及盐类沉积中分布有不同类型的嗜盐菌,主要类型为Virgibacillus,Oceanobacillus,Halobacillus,和Terribacillus等。大浪滩盐湖蒸发盐中内生嗜盐菌的分离鉴定,为探索火星高盐环境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机制提供一种类比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盐湖学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郑绵平 《地球学报》1999,20(4):395-401
根据当代盐湖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笔者提出有必要建立符合盐湖资源科学的新研究体系,称之为"盐湖学(Salinology)".它是研究盐湖体系的化学、物理和生物与其环境和资源的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化的一门边缘应用基础科学.盐湖学的基本任务是用多学科的原理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与勘查盐湖,为人类与盐湖的协调及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技术依据,为持续发展"盐湖农业"、盐湖矿业和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西藏扎布耶盐湖中首次发现大面积天然嗜盐藻类和嗜盐细菌,已鉴定有衣藻属(Chlamydomonas)和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杆状和球状嗜盐细菌。该类嗜盐生物发育于干寒区的窗钾碱性高盐生态环境。菌、藻活动几乎贯穿到湖盆沉积的全过程,在盐湖成矿过程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具有重要的指相意义。建议用综合观点研究成盐环境地质生态学。它将是一门研究成盐环境生物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地质成矿意义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盐湖学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绵平 《地质论评》2006,52(6):737-746
人类对盐湖的认识与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例如开采盐湖食盐,可追溯至距今4600年前,此阶段称为盐湖研发萌芽阶段。以近代科技理论方法对盐湖研究与开发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大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物理化学为主导的石盐、碱、硼小规模开发阶段;②20世纪中期至60年代,暂称为传统地质学、生物学和化工研究与中小规模无机盐开发阶段;③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地质学、生物学、化学和化工等多学科研究以及大规模无机盐、盐生物、疗养一旅游综合利用与深加工阶段。但是,不少问题依然存在,如单学科研究而较少相互融合,盐湖资源“单打一”勘查开发现象还较多,已开发的盐湖环境和资源有不少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等。盐湖学提出与建立,既是基于盐湖与盐境综合性自然资源特点和盐湖科学自身研究开发的历程,也是有其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背景。盐湖学是一门新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注重用多学科综合集成研究盐湖,这有利于全面揭示古今盐湖的成因与演化规律,有利于综合评价和充分发掘盐湖多元资源效益,所以它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模式。它注重盐湖与其盐体系基础研究与应用工程技术相结合,避免时有发生的两者相互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相互衔接的“一条龙”研究模式,这为发展绿色盐湖产业、盐境保护与盐湖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的识别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金强  查明  赵磊 《沉积学报》2001,19(1):125-129,135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气资源,但是总体上讲这里的生油层钙质含量高、有机质丰度低;如何识别有效生油岩,正确评价油气资源潜量,成为这里油气勘探和地球化学的首要问题。通过上、下干柴沟组生油岩的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可发现盐湖相存在许多有机质丰度较高的生油岩;利用热解和模拟实验等方法确定出有效生油岩的有机碳含量下限为 0.4%。这样既为该区生油岩提供了评价标准,又找到大量有效生油岩,解决了研究区油气资源预测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疆乌勇布拉克盐湖以富含硝酸盐资源为主要特征,为进一步探讨盐湖型硝酸盐的富集成矿过程和盐湖环境演化历程,对该区盐壳层矿物沉积特征和NO~-_3等离子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壳层主要盐类矿物有石膏、无水芒硝、钙芒硝、石盐、白钠镁矾等,盐类矿物析出部位与组合变化皆表明乌勇布拉克盐湖演化属"牛眼式"演化过程。盐壳层中K~+、Ca~(2+)、Na~+、Mg~(2+)、Cl~-、SO_4~(2-)具有自冲洪积扇向湖中心迁移富集的潜在趋势,冲洪积扇中上部壳层中NO~-_3含量最高达4.35%,相对扇前缘和湖中心明显偏高,可能是由冲洪积扇中上部长有稀疏旱生植被所造成的,说明生物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对NO~-_3含量的变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西藏当雄错盐湖卤水冬季日晒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倩  郑绵平  乜贞  卜令忠 《地质学报》2013,87(3):433-440
西藏当雄错盐湖位于藏北高原腹地西南侧,其水化学类型属典型的中度碳酸盐型,具有很好的工业开发前景和价值.自然蒸发是盐田日晒工艺的应用基础工作,本文基于室内卤水等温蒸发实验的相关结果,在当雄错湖区现场开展了盐湖卤水冬季日晒蒸发实验,通过考察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在现场低温条件下自然蒸发过程中液相各元素的富集规律以及矿物的结晶析盐规律,分析了锂、硼、钾等元素的集散行为,并根据卤水蒸发过程中的元素富集、蒸失水量、盐类析出顺序、矿物组合以及物化性质的变化探索了盐类分离的控制条件.以Na+,K+/CO2-3,SO2-4,Cl--H2O五元体系(25℃)介稳相图为参考依据,绘制了当雄错盐湖卤水冬季日晒蒸发的结晶析盐路线.实验结果表明,当雄错盐湖卤水在冬季日晒蒸发过程中依次析出石盐、泡碱、天然碱、硼砂、钾石盐和扎布耶石,另有少量芒硝和泡碱等低温产物会提前析出或被母液夹带析出,利用冬季低温蒸发可制取富锂卤水,蒸发后期的母卤还可用于提取硼砂和钾石盐等矿物资源.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开展盐田工程设计及制卤工艺操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里坪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中一个典型的富锂卤水矿床,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查明盐湖深部卤水分布为目的,从卤水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储层物性的角度对富水区进行预测,为卤水开发提供依据.研究区位于一里坪成盐盆地沉积中心区域,晚更新世末期以来,以沉积浅湖相的含淤泥和黏土粉砂岩,盐湖相的含粉砂和黏土的石盐岩为特征.在垂向上,由上下两套石盐岩夹中部粉砂岩组成一里坪富锂卤水的储层;平面上,研究区北部主要为浅湖相,往南过渡为盐湖相,石盐岩厚度在东南部最大.对储层厚度、孔隙度和给水度的分析表明,第Ⅱ矿层孔隙型和晶间型卤水优质储层均位于研究区东部,可作为卤水资源勘查开采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盐湖生物发育特征及其烃源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湖类盆地(咸化湖盆)发育了许多陆相大油气田,但其生物发育特征却因组成复杂与种类独特而认识较模糊,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和湖相沉积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加深对其理解,本文综述了盐湖(咸化湖盆)环境中生物发育的特征,并讨论了其烃源意义。结果表明,盐湖(咸化湖盆)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生物荒漠",而是随盐度增加生物种类减少但生物量并不减少,可以有较高生产力,形成优质烃源岩。盐湖(咸化湖盆)中的生物系统组成异常复杂,包括高等植物、藻类、缺氧光合细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古菌等,且生物不是均匀而是呈层分布,不同种类生物的耐盐度也各不相同。盐湖(咸化湖盆)生物的生物标记物及其数量关系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生物及其盐度变化影响着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关的生产量、破坏量和稀释量等,进而影响油气生烃。未来仍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如盐湖(咸化湖盆)生物种类及数量、各生物生烃贡献比例、生物生产量、破坏量和稀释量的影响机制、成烃模式和机制、盐湖(咸化湖盆)形成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区盐湖锂资源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国外锂盐生产逐渐转向盐湖提锂,我国急需加强盐湖锂资源的开发.西藏地区盐湖锂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扎布耶湖、班戈-杜佳里湖、扎仓茶卡等盐湖中.其中扎布耶盐湖经过十余年的开发研究,目前已找到一条适合该湖自然条件的锂资源工艺开发路线.班戈-杜佳里湖近期刚开始进行试验,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开发中需坚持综合利用的原则,同时可以利用西藏丰富的太阳能和盐湖资源建立盐湖太阳池系统,为资源开发提供能源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论“盐湖农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郑绵平 《地球学报》1995,16(4):404-418
盐湖的生态系统包括盐水域和环湖盐沼带两个亚系统。当代以盐湖盐藻、卤虫、螺旋藻和盐生植物的研究、开发利用及菌紫膜机制的发现为代表,标志着在人类长期经营淡水-海洋生物与低盐耕地之后,一个崭新的盐水域与盐沼研究开发领域——“盐湖农业”的到来。它既是一种盐水域水产养殖业,又与盐水域周缘盐生生物群密切关连,构成水产。农牧业研究开发“交织”的领域。它是人类索取蛋白质、食物色素等食物和多种工业、科学材料的新领域,是崭露曙光的21世纪新产业。全球盐湖广布,“盐湖农业”的发展空间宽阔,大力研究和发展“盐湖农业”,变盐湖荒滩为“耕地”,对改善盐湖区环境,对世界人口膨胀、农业生产品的不足和食品短缺,是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秋里南木湖盐类沉积韵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类沉积韵律对研究湖泊环境及气候变迁有重要意义。对青藏高原秋里南木湖发现的芒硝、粘土和原生硼砂的韵律沉积进行了沉积速率和沉积韵律的分析。从物质来源、地貌和气候变化3个方面讨论了韵律形成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矿物组成、年代、孢粉资料讨论了沉积物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充足的物源和封闭的地貌环境是沉积韵律形成的物质条件,气候变化是主要外部动力。沉积韵律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为:20.6~20.5 ka BP无芒硝,植被发育,气候相对温暖湿润;20.5~11.4 ka BP芒硝层很厚,植被类型过渡至以蒿为主的荒漠草原,气候干冷。其中,20.5~17.5 ka BP气候极端干旱寒冷,17.5~17.1 ka BP,15.9~15.2 ka BP和14.1~13.4 ka BP气温回升;11.4~10.1 ka BP芒硝层很薄,植物种类丰富,气候显著变暖;10.1~7.5 ka BP芒硝层厚度增加,木本植物花粉进一步降低,盘星藻消失,气候变冷;7.5~4.97 ka BP芒硝层厚度减小,但厚薄不一,植被过渡到以蒿为主的典型草原,气候相对暖湿,但冷暖交替频繁,其中7.0~6.2 ka BP蒿含量下降,湿生植物含量增加,气候冷湿,6.2~5.2 ka BP耐干旱、盐碱植物增加,禾本科消失,湖水盐度增加,气候冷干。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盐湖锂资源及其开发进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元艺 《矿床地质》2003,22(1):99-106
锂资源主要分为盐湖型和花岗伟晶岩型两种。文章在作者多年从事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参阅大量文献,简要介绍了我国盐湖锂资源产出的地质,地理特征与相关主要盐湖锂资源的开发进程,指出我国有丰富的盐湖锂资源,近年来随着提取技术近于成熟,扎布耶盐湖已有具市场竞争的开发技术框架,相关的方法亦趋于成熟,具有变经济优势的前景;班戈湖-杜佳里湖区锂资源提取技术的研究刚刚开发,但已显良好势头,东台吉乃尔湖锂资源的提取技术需完善及改善,西藏扎仓茶卡和鄂雅错-比洛错锂资源提取技术正处于探索之中,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盐湖锂资源开发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1 Introduction Chabocuo Lake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Gaize County Ali area Tibet,the altitude of the lake-surface is4505 m with a total area of 32 Km2.It is a typical sulfate type saline and rich in boron and lithium.In the natural evaporation process,several mineral sylvites cocrystallize out,thu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ies for separating and  相似文献   

15.
正Modern hydrobiology,mainly,is based on conception,which may be named Conception of unicity of ecosystem stable state(CUESS):Mature ecosystems are stable and in dynamic equilibrium.Ecosystem state fluctuates around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lassify saline lake sediments into the cold, warm and eurythermal phases, reveal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zoning of hydrochemical types of modern saline lake water and climatic zoning and give climatic parameter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ypical cold phase (mirabilite and natron), warm phase (thenardite) and slightly warm phase (bloedite) saline lake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lassify saline lake sediments into the cold, warm and eurythermal phases, reveal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zoning of hydrochemical types of modern saline lake water and climatic zoning and give climatic parameter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ypical cold phase (mirabilite and natron), warm phase (thenar-dite) and slightly warm phase (bloedite) saline lake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lassify saline lake sediments into the cold, warm and eurythermal phases, reveal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zoning of hydrochemical types of modern saline lake water and climatic zoning and give climatic parameter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ypical cold phase (mirabilite and natron), warm phase (thenar-dite) and slightly warm phase (bloedite) saline lake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9.
20.
正1 Introduction There is now ample evidence of the impacts of the recent climate change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n different saline lake ecosystems.All over the world salt lakes are threatened by climate change,water diversions upstream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watershed changes,introduction of aliens,etc.that result in catastroph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