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的问题,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迫在眉睫;该制度的本质是对人和船进行管理,各主体不同策略的选择对其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从捕捞限额制度实施的监管层面出发,构建三方静态博弈模型,研究渔业生产者、渔业监管者和其他渔业生产者的博弈规律;提出应尽快构建监管体系并在实施初期放宽对政府疏于监管的惩罚,建立高额举报奖励机制,设立合理罚款额度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推进和现代渔业综合试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出台了许多海洋捕捞相关政策。文章从投入控制制度、产出控制制度和技术控制制度3个角度出发,以捕捞许可制度、捕捞限额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等政策为重点,通过整理1980—2017年浙江省渔业经济的相关资料,从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海洋捕捞产量、渔业劳动力数量变化3个方面,深入分析浙江省海洋捕捞现状,提出了完善现有的海洋捕捞政策、加强渔业执法管理力量、加强普法宣传、建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帮助捕捞从业人员转产转业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海洋渔业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遥感(O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等高新技术的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监管系统设计方案,可以远程自动对海洋渔业区域的水质多参数信息和养殖环境视频信息进行综合采集、传输及监控,也可以自动采集传输渔船RFID身份识别信息、渔船AIS自动识别信息、渔船GPS定位信息和捕捞生产视频信息等,并通过海洋精细渔业专家系统ES进行渔业养殖监控、渔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渔船船数和功率数控制和海洋捕捞生产渔情监测等。该系统可以实现海洋渔业精细化捕捞和海洋渔业精细化养殖,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过度捕捞现象,防止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中国农业部在2016年12月底发布的《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一系列以控制海洋捕捞总量为核心的制度。在此背景下文章从生产因素、政策因素、科技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等多层面,对影响国内外海洋捕捞总量增长因素的研究成果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综述;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发现影响海洋捕捞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渔船数量、功率以及作业方式、渔民数量、资源存量、渔业政策、科技等;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是该领域最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太湖渔业产量和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太湖渔业和水环境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1952~2006年太湖渔业产量、结构变化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2006年太湖渔业总产量呈上升趋势;捕捞渔获物组成中,小型鱼类湖鲚为优势种,产量占渔获物比例从1952年的640.5t和15.8%增加至2006年的21130t和60.2%;而银鱼、鮊鱼、鲢鳙等其他鱼类在渔获物中比例大幅度下降,2006年渔获物组成远不及1952年合理.结果表明,太湖的逐渐富营养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和过高的捕捞强度,以及太湖受改变的水力学特点等导致了这一变化.1991~2006年东太湖养殖渔业尤其是网围养蟹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后的大量投饵及不合理的水生植被利用方式给东太湖水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东太湖水体现处于富营养状态.因此,需要控制太湖渔业捕捞强度、调整鱼种放流结构、加强鱼类资源繁殖保护,改善养殖渔业方式以及加强对湖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以使太湖渔业与水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日、中韩与中越渔业协定的签订,使我国国内作业渔场范围大幅度缩小。为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农业部做出了今后5年内减船3万艘,涉及约30万渔民转产的伟大战略决策。减船转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近数十万渔民家庭的生活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笔者认为减船转产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减船”问题(一)渔船总量、渔船作业结构的控制问题渔船的控制,不应只单纯地按数量进行控制,而应从其捕捞能力出发,统筹考虑诸如船舶尺度与载重、船舶主机类型、数目与功率、渔具渔法、适渔性能、主捕鱼种等多方面因素后作出。应在科学调查监测的基础上,根据…  相似文献   

7.
海洋渔业捕捞事关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海洋渔业捕捞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渔业捕捞及相关法律发展现状,针对捕捞许可证制度存在缺陷,限额捕捞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一刀切”伏季休渔制度缺乏科学性等系列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1)完善捕捞许可证制度的限制管理措施,强化监管力度,提高准入门槛;(2)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限额捕捞法律规定,建立海洋渔业总可捕捞量数据库,建立相应的政府财政补贴制度;(3)借鉴加拿大、美国等海洋渔业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完善伏季休渔制度。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以后出台的一系列国际渔业协定、决议或公约促进了公海渔业制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公海及公海渔业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现行公海渔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公海渔业制度的特征和今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海渔业现状,提出维护我国公海渔业权益的相应措施:(1)合理调整作业类型,积极开发新渔场;(2)建立国家级远洋渔船档案制度和捕捞数据收集制度;(3)积极加入国际渔业组织,在国际渔业管理中争取我国的权益;(4)建立违规渔船的惩罚制度;(5)加强远洋船员教育,提高远洋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水产业有了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从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了6倍多,其总量已连续10余年保持在世界首位。但应该承认的是,伴随着渔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尽管海洋捕捞我们已从近海走向了远洋,并且实行了休渔制度和渔船控制等措  相似文献   

10.
一、温州市渔业现状与特点 温州地处浙江沿海南部,渔业生产历史悠久,现拥有重点渔业乡镇22个,其中年产量万吨以上的渔业乡镇20个,渔业村216个,股份制群众渔业公司15家,渔区总人口32.36万,渔业劳动力14.7万余人,其中专业捕捞渔民3.3万人。全市拥有大小机动渔船7241艘,总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渔业立法与渔业权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业,是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经济动植物取得水产品的产业。狭义上,渔业是捕捞业和养殖业的统称。广义上,渔业还包括水产品的贮藏、运输和销售,渔具、渔机和渔船制造以及渔港建设等。由此可见,广义上的渔业是一个统一的、综合的、庞大的社会生产体系。世界各国都把渔业管理作为国家的一项职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我国渔业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渔业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渔业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优劣势,并提出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渔业已形成较完备的法律体系,通过对远东地区渔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其渔业获得极大的恢复和成效;基于此,发展国内渔业组织、完善渔业立法、加强与俄罗斯的渔业合作以及完善渔业管理体制机制是促进我国渔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制度、国情、政策与渔业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捕捞强度失控问题由来已久,而渔民权益保障问题目前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渔业法律主体缺失,基础在于我国低效农业生产和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加剧在于政策措施的失当。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建立渔业权制度的要求改革现行法律制度,并从国情出发,选择投入控制的渔业管理模式,在政策设计上要区别渔业与渔民、渔业与农业的不同,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拖网渔船捕捞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捕捞成本和收益成为渔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依据2018年荣成、象山和北海的调研数据,对3个海区拖网渔船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成本结构方面,油、冰、水支出占比最大,其次是雇工支出;在收益结构方面,捕捞生产收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在经济效益方面,利润由高到低依次为象山、荣成和北海,但总体来看利润都较低;在盈亏平衡和敏感性分析中,荣成拖网渔船捕捞风险最高,而北海拖网渔船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弱。基于此,拖网渔业渔船通过渔业合作社集中购买柴油的方式,以及使用现代捕捞设备等途径来降低成本,提高捕捞效益。渔业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应的补贴政策,同时也要重视对渔民捕捞技术的培训,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加强对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优化渔业监测方案,利用有限调查成本获取可靠的渔业数据,对于海洋捕捞产量抽样调查、掌握渔业资源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17年山东省海洋捕捞渔业信息船的渔捞日志数据,以8种重要渔业物种为目标物种,将这些物种的单位渔船年捕捞产量和单位渔船年总捕捞产量的估计值为渔业生产监测目标,进行计算机模拟,以相对估计误差(REE)、相对偏差(RB)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渔业生产监测信息船数量对渔业生产监测目标估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各物种的单位渔船年捕捞产量,估计值的相对估计误差和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均随着渔业信息船数的减少不断增大,渔业信息船数少于130时,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当渔业信息船数量由210减少至130时,即渔业信息船数降低近38%,所选指标的REE值增加约8%,RB绝对值平均增加0.17%。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捕捞产量抽样调查的渔业信息船数在保证监测目标估计值一定准确度、精确度的情况下可进行优化,130可视为2017年山东海洋捕捞生产监测可接受的最优渔业信息船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3艘舟山灯光围网渔船的生产统计数据,通过层次 分析法(AHP),分析了影响渔船捕捞能力的因子(总吨位、主机功率、作业天数和水下灯功率),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建立影响灯光围网渔船捕捞能力的多因子评价模式。结果表明:总吨位对灯光围网捕捞能力的影响最甚,其次是主机功率、作业天数和水下灯功率,其所占权重分别为0. 461 2,0.342 4,0.137 1和0.059 4。  相似文献   

17.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68 632.99~31 0518.85 t,平均为251 765.59 t。2017年实施最严格的休渔制度后,当年的捕捞努力量投入和渔业产量均未超过最适值,当前总可捕量可设为158 515 t。文章研究结果可为该鱼种限额捕捞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的渔业发展早期阶段,渔业是与农业并重的支柱产业,在出口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二十年以来,由于持续的无序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萎缩,韩国的海洋渔获量明显减少.近海渔业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比例从1980年的56.9%减少到了2005年的40.0%.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引起的捕捞区域缩小,使得韩国海洋渔业从近海捕捞转向远洋捕捞和海洋养殖,制定了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的政策,减少对近海渔业资源的依赖性.通过对韩国海洋渔业管理的研究,得出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厦门海域渔业资源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初级生产力和渔业统计资料为材 ,分别应用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能流分析法、营养动态法和Cushing等 3种模式 ,估算厦门沿岸海域的渔业资源自然生产量。同时 ,分别应用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前 3种模式估算该海域的资源生产量分别为 2 0 1 0 5t,1 8463t和 1 7489t,平均 1 8686t。后两种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平均值分别为 9639t和 91 0 4t。估算的最大持续捕捞力量 :5种作业综合总功率为 1 5976kW ;以厦门机定置渔船单位功率渔捞效率为标准估算的总功率为 2 7351kW ;以厦门机刺网渔船单位功率渔捞效率为标准估算的总功率为 432 1 3kW。 1 997年实际渔获量和捕捞力量均超过了估算的最大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文中还讨论了捕捞力量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渔业产业化及其功能 渔业产业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渔业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 渔业产业化是把一项渔业生产(捕捞与养殖)升格为一个系列,使之成为包括加工、流通、贸易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