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月12日至2月22日,重庆巫溪地区发生一系列ML2.0—3.0地震,对其中重庆市测震台网记录的ML2.1、ML2.3及ML3.2地震,从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记录波形特征及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ML2.1地震为岩溶地区塌陷,ML2.3、ML3.2地震为构造地震;而对重庆市测震台网未监测记录到的几次有感震动,认为是岩溶塌陷洞室垮塌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采用海南测震台网地震编目报告数据和台站资料,计算了海南测震台网21个台站对海南岛陆及周边海域地震的检测概率、测震台网的合成检测概率及最小完整性震级。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由于受台站布局、台基等因素影响,海南岛陆中部台站的检测能力较强,琼北地区 4个火山口台和三亚台检测能力差。合成检测概率及最小完整性震级结果显示:以屯昌为中心点以及周边的琼中、文昌、定安地区为检测高值地区;接入广东广西共享台,海南岛陆 90% 的地区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 MP达到 ML1.5左右,海南岛陆西南部分地区及海岸线 50 km 范围内 MP达到 ML2.0 左右。结果表明:海南岛陆中北部地震监测能力较强,西南部及周边海域地震监测能力较弱,研究结果希望能为进一步优化海南测震台网布局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淮安数字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淮安测震台网地面和深井测震台站的台址噪声、仪器灵敏度等参数,选取实际地震观测数据,运用理论和统计计算方法,计算地震监测能力。研究认为:淮安测震台网可以控制网内ML 2.0地震、局部ML 1.5地震,也可控制网外部分地区ML 2.5地震;测震台网内地震监测能力理论计算结果好于统计计算,二者差值随震中距增大而逐渐减小,震中距在30 km范围内差值最大,约0.45;网内深井观测台站理论计算的震级较高,而地面观测台站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时MC也表征了台网监测能力的强弱。以1970年以来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利用"震级—序号"、"最大曲率"、"90%拟合度"等方法对辽宁地区不同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975年之后,随着辽宁测震台网的加密,MC逐步降低;在1989—2007年,辽宁地区一直处于MC1.5的较低的时段;2008年的台网改造对MC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达到了ML2.0,但在2012年已恢复。表明1989年之后,辽宁地区的测震资料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5.
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云南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8年1月云南省测震台网示范工程20个新增测震台建设完成,选取原有48个台以及新增20个台连续48小时数据记录,基于近震震级公式,计算并网前后云南省测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对比测震台增加前后的地震监测能力,发现:云南省地震监测能力由ML 2.2提升到ML 1.6,局部地区由ML1.4提升到ML0.8。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方法(PMC),对青海省测震台网稳定运行以来实际产出的地震观测报告数据(2014—2021年)进行分析,获得该台网单台检测概率(PD)、合成检测概率(PE)以及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P)的空间分布。通过对青海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评估,获得如下认识: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在台站分布较为密集的青海东部、中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好,MP分别为ML 1.5—2.0和ML 1.8—2.5;在台站分布较为稀疏的青海西部和南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则相对较差,MP分别为ML 2.5—3.5和ML 2.2—2.7;在台站分布最为稀疏的青藏交界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最差,MP约为ML 2.5—3.5。对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可为进一步改善台网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数字测震台网不同时期的监测能力进行对比,发现,台网的监测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山西省地区的监控能力达到2.0级,大同盆地、太原盆地的监控能力达到1.5级,忻定、临汾、运城盆地的监控能力达到1.5~2.0级。说明山西数字测震台网的建设从布局上侧重了对山西活动构造的监测,目前对山西大部分活动断裂带的监测能力都在1.5级,对今后的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和防震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布局和实际获得的参数,运用反推方法,对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分析,运用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检验,表明台网监测能力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对山西省地区的监测能力均达到2.0级以上,大部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5级以上,少部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0级以上。其中,朔州市、吕梁市与运城市的监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辽宁测震台网科学准确的监测能力评估结果,分析辽宁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时空分布特征,为测震台网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将"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应用到辽宁测震台网,通过计算获得辽宁地震台网37个台站的单台检测概率、测震台网合成检测概率以及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_P。单台检测概率表明:PMC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台站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营口—海城老震区周围的台站对较小震级的地震有较高的检测能力,受台网布局影响,位于辽宁边界地区台站的检测能力较弱。M_P时空分布特征显示:辽宁中部沈阳—辽阳—本溪—鞍山—盘锦地区1.5≥M_P≥1.2。辽宁南部大连一带监测能力较低M_P≥3.0,辽宁西部与河北交界地区3.0≥M_P≥2.5,辽宁其他区域2.5≥M_P≥1.8。研究结果表明,为进一步提高辽宁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需在辽宁东部、东南部建设台站以提高该区域台站密度,在辽宁西部地区建设部分台站和重新规划需要引入的河北共享台站,以提高该区域的台站密度及改善台站空间布局和该区域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数字记录无震、无明显干扰事件情况下的44个台站背景噪声资料,计算了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并利用"十五"台网试运行期间记录的爆破和地震事件进行检验,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鲁西地区、黄海和渤海海域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6,中东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3,胶东半岛部分地区和鲁南部分地区监测能力达到ML≥0.7.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评估山西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采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以山西测震台网产出的地震观测报告为输入,计算了山西测震台网57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测震台网的合成检测概率及最小完整性震级.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PMC方法相对客观地反映了57个台站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山西中部的5个台站,由于台站密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的重要补充,地市级地震台网可为本地区地震速报、地震预警、城市防灾减灾和活断层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基于NetSeis/IP协议的网络组网技术,将单个测震台站组建成台网,形成由16个子台组成的地市级地震台网。应用专业软件对组网前后地震监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包头主城区及周边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达到ML1.0。同时,以包头主城区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包头地震台网运行以来的地震目录进行检验,证实研究区地震监测能力优于ML 1.0。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云南省数字测震台网记录无震、无明显干扰事件情况下的48个台站背景噪声资料,计算云南数字地震台网理论监测能力,并利用2013年台网实际记录到的地震事件以及云南省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对理论监测能力进行检验,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即云南省测震台网对发生在云南地区地震的监测能力达到M≥1.6。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鑫  姚宏  孙学军  徐宁 《华南地震》2010,30(2):79-87
介绍了"十五"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实现与邻省台网和地方社会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前后记录到的地震情况,阐述了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等资料,利用基于G-R关系基础上的EMR法,对1970年以来陕西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展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观测阶段(1970—2001年9月),ML2.1级以上地震基本完整;在地震台站数字化阶段(2001年10月—2013年4月),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L1.6。从时间尺度上看,陕西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时还分析研究了陕西地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陕西北部地区Mc无法计算(缺震),中部较南部偏低。  相似文献   

17.
新疆数字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震监测台网从1970年前的4个台发展到2008年数字测震台网建设完成以后,共有测震台站63个,结合邻省的15个地震台站的实时数据,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阿勒泰构造小区、西准噶尔小区、北天山西段、南天山东段和西段现今的地震监测能力为1.5~2.0级,东天山为2.0~2.5级,西昆仑、阿尔金和交汇区为2.5~3.0级,乌鲁木齐和喀什附近地区的现今监测能力为0.5~1级。新疆数字测震台网的建设着重考虑了对新疆活动构造的监测,目前对新疆大部分活动断裂带的监测能力都在1.0~1.5级,这对今后的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十五”江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阐述江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与邻省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安徽测震台网接收邻省19个测震台站数据,评估该数据对地震监测能力效益的改进,并对今后提高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晋冀蒙交界地区微震事件监测能力,以现有固定测震台站为基础增设临时地震台,并组网形成高密度临时测震台网;本文系统介绍了该临时测震台网的架设、运行方式、数据产出等关键环节。通过1年多的运行,该临时台网的组建使晋冀蒙交界地区的监测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