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科学定量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气象在农业减灾增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大农业范畴的种植业、蔬菜、茶桑果、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制作和调查,了解不同领域的农业用户群和专家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满意度高达92.90%;通过改进后的德尔菲评估法,计算发现此5 a的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越来越显著,经济效益也在逐年上升,总效益约为551.32亿元.由此可见,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农业用户群以及专家的肯定,而且在农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此外,文中还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陕西气象服务社会效益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学定量地评估陕西气象信息服务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陕西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综合应用问卷调查取样、深度访谈、满意度模型构建和满意度指数计算分析等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气象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CSIWS),运用了解和满足需求、宣传手段、服务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气象产品的发布时效和分发能力、各类日常天气预报的准确度、长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度、重要天气过程预警的准确度和应急服务能力、效益分析、未来意向和整体印象等10个项目,来测量用户群对陕西气象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狄靖月  徐辉  许凤雯  杨寅  包红军  张国平 《气象》2019,45(5):705-712
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可忽视难以量化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历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数据,运用逆推法结合德尔菲法,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并根据已有研究及防汛经验对模型的系数进行量化。模型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评分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输入,以防灾减灾效益值、防灾减灾效益百分率、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百分率为输出,可同时对各区域、各时间段的地质灾害过程进行气象服务效益分段评估,也可评估年度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该模型在2017年地质灾害气象效益评估中表现良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奥运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罗慧  谢璞  俞小鼎 《气象》2007,33(3):89-94
科学定量地评估2008年北京奥运及演练期间气象信息服务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奥运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有关评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社会问卷调查、高端用户深度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满意度指数体系,包括: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预报发布时间和时效、用户对气象服务所产生效益的判断、奥运气象服务手册、用户指南和网站等服务和宣传手段,服务人员能力、针对不同预报要素的预报准确度、用户的未来意向以及对气象部门的整体印象等8类综合指标。首次提出了天气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csiws),并以2006年女垒奥运测试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了奥组委等高端用户群的满意指数,来定量测量用户群对奥运气象信息服务的期望度和满意度。结果显示,用户对气象部门整体印象最满意,也发现目前奥运气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契机,在引导和挖掘用户需求、完善奥运气象宣传手册或用户服务指南以及广为宣传奥运气象官方网站等方面还要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准确的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 %,而后依次是牧业4.20 %、林业3.93 %、农林牧渔服务业3.36 %和渔业2.90 %。同时,分析研究了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着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32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0 %-5.90 %之间,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由此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省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为研究视角,首先对湖南省气象局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研究组抽样调查得到的7 478份问卷数据进行无效问卷剔除,在此基础上,从暴雨预报的准确性、预警发布的及时性、信息发布的频次、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内容的通俗性及防御建议的有效性六个方面,分析公众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满意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估各个因素对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最后利用所得到的各个路径系数建立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估模型,代入调查问卷采集到的数据后得到湖南省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公众满意度为88.02%。  相似文献   

7.
将2010年陕西省级决策部门高端用户调查问卷数据资料归为5类综合指标,利用天气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CSIWS模型,计算综合指标的期望值和满意值,并据此分析决策气象服务的需求度、覆盖度和满意度。结果表明:2010年陕西省级决策用户群满意度指数达95.83%,比2009年上升2.42%,其中气象信息为决策工作提供帮助并带来效益排第一,满意度指数98.10%,预报预警服务的满意度指数明显低于其他指标,是今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改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典型单位专家共同设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计量方法(对比分析法),并对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详细的调查、研讨,得出第一阶段结果.通过对高速公路全行业22位专家进行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再次的调查、研讨,最终得出广东省电力行业2009年气象服务效益值为335.9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气象局从2007-2009年连续3年开展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工作,进一步了解了各类气象服务受众的需求,评估了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的效益,对发现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亮点,分析当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大针对性。本文通过对2009年陕西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结果分析,提出应加强预报预测准确率,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关注民生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强化媒体意识,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流程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的有关高速公路气象服务问卷调查,分析了江西省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的现状、敏感性、气象服务需求和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对江西省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并分析了高速公路主要的致灾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对气象条件有很强的敏感性,高速公路安全对灾害预警、短期天气、重大节假日天气表现最为敏感;高速公路行业对目前的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总体满意。2)江西省高速公路应用气象信息产品产生的年综合增值占本行业年产值的比率为2.25%—3.15%,且2009—2013年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效益逐年递增。3)低能见度、路面结冰、路面湿滑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致灾气象因子;利用相关气象资料和高速公路灾害数据,确定低能见度和路面结冰、降雨等高速公路致灾气象因子临界值,对高速公路行业的气象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2018年4次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为例,基于气象、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和定量化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暴雨预报预警、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和社会反馈等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表征气象服务水平,利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及社会参与等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表征防御行为效益,从气象服务水平和防御行为两个维度对暴雨气象服务的防灾减灾综合水平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陕西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的服务水平和防御能力均在89分以上,公众在应对暴雨天气过程中人均节省损失费513元/人,4次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综合效益值为4.54亿元。综合评估指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气象服务在应对暴雨灾害中发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0~2005年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的统计资料,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逐年呈梯状增长,但增幅不稳。各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防雷技术服务和“12121”气象信息服务收入逐年增长,气象影视广告和庆典服务收入逐年下降,在发展上潜在危机。针对当前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措施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定量评分模型的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和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不断深化,科学、便捷的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面向涉农部门和农户两类用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2011—2013年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方式、单项服务满意率、年度总体满意度、服务需求与建议等。采用差值赋值的方法,建立年度服务满意度定量评分模型,对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涉农部门的满意度为95.6—97.9分,农户的满意度为91.7—96.9分。文中评价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可为气象部门开展服务效益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台风气象服务效益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利用2000—2015年海南省台风灾害损失数据和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着重考虑防台减灾中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联防、公众防御能力、气象服务水平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算法构建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从防台减灾总效益中分离出其中的气象服务效益,实现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的客观化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占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14%~49%,这与台风灾害过程中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密切相关;2000—2015年海南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和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均处于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增长,同时伴随政府决策、部门联防、公众防御及气象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效益将得到提升;台风气象服务效益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台风灾害影响较重时,气象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辽宁省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根源,从转变服务理念和完善服务环节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提出气象部门应该适应新时代发展,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挥农业气象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同时要主动参与市场活动,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开拓农业气象服务市场。可通过改进服务内容、扩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使农业气象服务以政府、企业、公众为中心,发挥决策气象服务的基本功能,回归公众气象服务的根本属性,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依据内蒙古地区省级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工作的现状,提出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的一种设计方法,拟对今后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用户满意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军  顾春霞 《气象科技》2012,40(6):1061-1067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体现了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研究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对于气象部门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全国24个城市获得的9939份调查问卷,在分析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天气预报用语是否通俗易懂、天气预报准确性、天气预报内容丰富程度、灾害性突发性天气预报预警及时性5个自变量对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而个体因素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从回归系数来看,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预警及时和预报准确性.该研究结果对于气象部门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翔实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气象服务效益的总体评价,利用"支付意愿"调查估算方法,对年付费额、年节省费额以及声讯电话拨打次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不发达的安徽省,公众每年愿意支付11.7亿元购买天气预报,气象预报服务每年创造的效益占全省GDP的0.51%左右。分析了接受调查公众的分布情况及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用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