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制度的现状和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洁发展机制(CDM)目前的国际制度导致了CDM项目开发交易成本较高、CDM对国际技术转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以及CDM项目的直接可持续发展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改革的目标是提高CDM的运行效率、透明性和确定性,真正通过CDM实现额外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12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尚未启动建立,企业仅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作为减排量供应方,开发CDM项目参与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第二阶段是2013年至今,中国碳交易试点运行,企业既可选择开发CDM项目参加发达国家碳市场,也可选择开发"中国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项目参加中国碳市场。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气象灾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结合山东省气象与电力行业的合作实际对目前气象和电力的密切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有待开发和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项目和领域进行了探讨,为气象部门如何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高电力系统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如何更进一步的加强双方合作、深化合作内容提出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发展情况,调研EU ETS对欧洲电力行业影响的研究现状,认为EU ETS将增加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提高电力市场价格,大幅增加发电企业利润,刺激能源技术投资和创新。同时简要评述EU ETS引发的争议问题,包括当前EU ETS对发电企业和电力市场的实际影响、发电企业巨额利润问题的产生原因等。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差异,初步分析建设国内碳交易市场将对我国电力行业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建设碳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研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和国内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特点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目标、尺度、方法等,提出以IPCC推荐的详细技术为基础的第二类(T2)方法为主,更精确的第三类(T3)方法为辅的我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优良做法,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对我国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行实体分类和分析,根据清单编制的范围、定义和数据可得性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重要议题。从该公约的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1)以来,各缔约国就此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除在方法学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外,在激励机制和毁林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与否上也存在分歧,巴西、中美洲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基金的方式获得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却更倾向于CDM市场机制。结合中国森林管理方面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在此议题上可能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谈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古田会 《贵州气象》2011,35(5):62-64
电力行业是对天气气候条件敏感度较高的行业,该文通过对几个电力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主要从电力行业的电力生产、电力调度、电网维护和电力建设等4个环节入手,分析了电力行业各个环节对气象敏感度与需求度,调查了气象服务产品的应用现状和服务需求,为今后气象部门加强与电力行业沟通协作、提高电力气象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CO2减排进行成本-效益的经济影响分析是有意义的。首先,提出国家层次和部门层次CO2减排成本和效益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二,提出4种减排方案(经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改善、SO2排放控制与碳税),并就减排成本、效益与减排的总经济影响进行了减排方案与正常排放(BAU)方案的比较,以及减排方案之间的比较;第三,根据上述结果,对中国CDM项目的规划、设置、谈判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红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Z2):262-263
随着气象部门企业的发展,管理方式的变化,国内人力资源外包应运而生,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气象部门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分析目前气象部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外包的风险及防范策略,提出外包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以清洁发展机制(CDM)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为例,对项目及其5种造林模式临时核证减排量(temporary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缩写为tCER)和长期核证减排量(long-term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缩写为lCER)成本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项目期初到期末,整个项目及5种造林模式人工林的tCER成本均逐渐降低,其中项目成本由第一承诺期末的40.33 ¥/t CO2降至最后承诺期末的13.34 ¥/t CO2;lCER成本先降低后升高,在第一承诺期末均降至最小值,项目成本由第一承诺期末的40.33 ¥/t CO2增加至最后承诺期末的105.27 ¥/t CO2;各造林模式tCER和lCER成本均以枫香+杉木、枫香+马尾松较高,马尾松+荷木、马尾松+栎类较低,桉树最低;贴现率对项目tCER和lCER、桉树tCER、枫香+杉木lCER成本影响均较大,而对马尾松+栎类tCER和lCER成本影响均较小;对桉树一个轮伐期内的tCER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单位面积碳贮量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考虑木材收益时,项目期末tCER净现值为13.11 ¥/t CO2,从中反映了该CDM项目实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