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雷 《地理教学》2009,(11):44-44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人是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尊重生命,就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独立存在的人。目前的地理课之所以成为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只见书不见人,禁闭了学生的独立情感,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与名师相比少的是什么?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少了觉醒,乏有成长意识,缺少对自己才能的认识与开发意识。我们正处于专业发展期,这时借助名师资源,让名师导引着我们突破专业成长的瓶颈,是捷径之一。学会拥有心怀学生的情感。在翻阅名师们的著作随笔、聆听着名师们的报告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名师们的眼中,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夏丐尊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斯霞先生的"童心母爱教育",李镇西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谅解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也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误法。”教学中,学生出错再正常不过,即使是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不应该是“完美”的,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从错误的“茧”中破茧化蝶,将“错误”变成一种“美丽”,在于教师能否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完成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4.
正答疑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高三备考阶段,答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有些教师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导致答疑的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形式比较单一。答疑时教师直接给学生一个答案,然后简单分析一下原因,有时连原因也没有给学生分析,或者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二是学生的思维常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只管自己说,没有真正调  相似文献   

5.
杨雪娇 《地理教学》2009,(12):20-21,34
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原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程度上自己的活动,教学的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就不能不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现行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动多,以活动作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经历活动,自主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北京市的许多中学都着手建设或者建设了地理教室。但没有相关文献介绍北京市地理教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也没有了解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室建设的看法与意见。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北京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了解北京地理教室建设的现状,并通过对地理教师的调查,分析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室建设的意愿。通过对北京16个区县240所学校地理教师的调查,笔者发现地理教师们更加愿意拥有独立的地理教室保证地理学科的独立;地理教师希望将“学生为主体”理念配备地理教室;他们希望教室内部有不同的功能区,这样便于教室内部调整;教师更愿意与学生一起将情感、智慧一并投入到地理教室当中,突出地理教室的独特之处;教师们注重教室的实用性;教师们希望建设地理教室还需考虑学生的心理。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室建设的参与度很高,并提出相关的地理教室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指导学生做些地理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去年3月,我申报市级教育课题"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该课题既与经济、政治有关,也与地理有关。我尝试着把课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参与研讨。有人说,教师的课题学生不会感兴趣,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章玲 《地理教学》2012,(5):30-31
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说过:“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至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界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怎样引导学生把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融合起来,塑造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品质的人文精神。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与人文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双翼,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也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学是一种心灵的生命生态活动,学生学习是一种生命启慧发展过程。温家宝总理在《仰望星空》里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学科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天空发展链条中的积极意义环节,既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递任务,又承担着连接未来文明创造的责任,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个维度,学乖斗文化重任在肩。因此,作为现代文明传承链条上重要一环的学科文化教学播种者,教师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课程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沈海燕 《地理教学》2008,(12):41-41
所谓“明知故犯”,就是教师故意犯错,逼着学生质疑。这对于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高中学生而言,意义是重大的。要知道怀疑中往往孕育着新的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正是地理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新的教育教学观,不要把学生思维的火花扼杀在摇篮里,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李运军 《地理教学》2012,(7):34-35,33
一、观念是先导,引领教学方式的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习惯于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愿也不敢自己去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因此,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前,首先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观念,使学生真正能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总是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教师进入课堂,让学生首先看到的就应是你那可亲可敬的笑靥。因为,教师的微笑能神奇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变得亲近、融洽;笑能巧妙地解除师生之间的误解和隔阂,能使教师施展宽松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兰 《地理教学》2004,(11):13-15
知识结构是指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有机整体。对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尤其重要。是否具备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胜任教师职业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铺垫,任何高明的教育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技能都无从施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关系到教师个  相似文献   

14.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09,(10):42-43
学生学习“认识方法”,实质上就是地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就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也是学生从中发展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认识方法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时心理活动的方法,它直接决定着学生认识活动的水平与效果,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义钦 《地理教学》2013,(24):23-25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能较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文化积淀。在研读美国主流中学理科地理教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借鉴其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创新精神;吸取其精华内容,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形成课程资源;参考其编写方法,可以提高我国地理教材的编写质量。  相似文献   

16.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效果。而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超越我们教师的思维,显得更加珍贵。真正的地理课就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各种随时产生的教学信息,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并巧妙运用。引领学生投入到正式的再创造之中,互动生成。努力丰富和调整教学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将新课程的理念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促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认知兴趣的发展,不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正确与否,又关键看教师的教育观念。乐于学习巳不仅是教育的前提,而是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备课一定要备学生,对于这一观点和要求,我们教师似乎没有任何异议。然而在实际的备课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像备教材那样去精心备学生。备课时不是把学生放在一边,就是凭直觉,没有对学情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地理是一小学科,从教人数较少,很多学校没有独立的教研组,即使有,也因势单力薄,成不了“气候”。高考选考地理的人数少,社会、学校、教师、学生都不很重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理教研组的发展。然而,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基层组织.,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最:苴接的场所,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教研组的建设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质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国涛 《地理教学》2014,(11):60-61
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施教的方式有关。方式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教学中,以往我是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的形式,呈现烟台苹果成熟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