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控矿构造型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通过对现有凡口矿区地质资料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其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凡口矿区的控矿构造型式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从而理顺了矿区内各组断裂构造间的相互关系。F203是区内Ⅰ级断裂构造,在以F203为主推滑面的逆冲推覆构造应力作用下,其推覆体中往往同期形成次一级的叠瓦式逆冲断层组,为区内Ⅱ级断裂构造。在Ⅱ级断裂构造之间,又有一组近NE向的断裂组,为区内Ⅲ级断裂构造。上述3个不同级次的构造是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中逐次形成的,时间上略有先后。其成生的力学机制相同,即共同处于一个构造应力场之下。岩层在逆冲断层扩展时发生应变,在软弱部位引起褶皱或小褶曲,常形成一定的扩容空间,当矿液沿断裂主通道(主滑面)向上运移时,易于在此部位聚集淀积成为矿体。根据其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控矿的规律性,指出凡口矿区寻找隐伏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锦屏县八瓢金矿是产于青白口系下江群地层中的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控矿的主要因素为地层岩性和褶皱、断裂构造。富集成矿的主要部位为含金石英脉与北东向断层交汇部位;富矿包产于断层上下两盘岩层发生牵引褶皱的地段。根据富集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提出了找矿探讨Ⅰ区、找矿探讨Ⅱ区和找矿探讨Ⅲ区,三个找矿前景较好地段。  相似文献   

3.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控矿构造体系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确认了会泽Pb-Zn矿田逆冲推覆构造的存在,认为矿山厂、麒麟厂矿区构造为一双重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和夹于其间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层夹块组合而成。指出逆冲推覆断层引起的褶皱是控矿的主要构造。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背景,指出了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周俊朋  吴鹏  韩润生  郭忠林  王雷  龚红胜 《地质通报》2019,38(11):1899-1911
高家阱勘查区位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北东侧,是矿山厂断裂NE向延伸的有利成矿地段。在1∶5000构造地质填图基础上,结合典型构造面力学性质分析,认为高家阱勘查区受NE向矿山厂背斜、矿山厂断裂控制,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印支晚期,在NW—SE向应力持续作用下,形成NE向牵引褶皱,构成高家阱控岩控矿构造格架——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通过蚀变指数计算,提取肉红色粗晶白云岩、米黄色粗晶白云岩、灰白色粗晶白云岩蚀变信息,划定3个强蚀变地段。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因子分析,绘制Pb-Zn-Cd-Ag、As-Sb-Hg元素组合异常图,提取异常信息并圈定4个主要异常区。除石炭系外,异常还分布在震旦系、泥盆系,具多层位找矿潜力。综合控矿构造-矿化蚀变-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组合,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金牛厂铅锌矿区的铅锌矿体赋存于NWW向羽状断裂中.研究认为坪箐背斜是区域NW-SE向构造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为矿区的主要控矿褶皱.NE向的关仓箐逆断层为矿区的导矿构造,NWW向次级张扭性断裂为矿区的主要容矿构造.矿区内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深部和边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80-583
赣南崇义瓦窑坑-天井窝钨锡矿形成于燕山期花岗岩与奥陶系古亭组碳酸盐岩接触带上,沿着砂页岩与灰岩的层间发育的似层状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通过勘查及钻探查明,瓦窑坑-天井窝矽卡岩体呈北东向,与控矿断裂平行,多组断裂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与区内褶皱、为裂关系密切。矿区地层褶皱形成倾斜背斜,层间滑动破裂,形成北北东向的逆断层,岩浆沿断裂裂隙侵入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床。对矿区断裂、地层、岩体及成矿进行研究,对该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南凤凰地区地质构造与汞铅锌矿成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汞铅锌矿是湖南凤凰地区的优势矿种。介绍了该区汞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类型,结合实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区构造控矿因素,初步提出了该区汞铅锌矿的构造控矿规律: 区内汞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层控叠加(沉积改造)型矿床和断层破碎带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导矿构造为NNE向和NE向区域性大断裂——保靖—铜仁断裂; 控矿构造为NNE向和NE向背斜核部及两翼,以及背斜与向斜转折部位; 容矿构造为NW向小断裂、容矿层中节理裂隙、层间裂隙及破碎带。  相似文献   

9.
朱拉扎嘎金矿位于中新元古代巴音诺尔公凹陷带内,朱拉扎嘎毛道附近南北向背斜褶皱轴部及朱拉扎嘎毛道NNW向断裂构造南段,赋存在中元古界蓟县系阿古鲁沟组一岩段中,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朱拉扎嘎金矿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岩的控矿作用,提出朱拉扎嘎金矿床控矿因素为E-W向逆冲断裂带活动派生出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与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区域上北东方向的呼布和特一带与朱拉扎嘎金矿床地质情况相似,是该区的找矿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入研究郝泉沟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以指导其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增加地质储量,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发育,可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构造。控矿构造主要为NNE向断裂,具有明显的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和热液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墨香  邓孝 《地球科学》1995,20(4):367-372
简要回顾我国地热研究的历程,详细评述和归纳我国大地热流测试和其地抽、地球物理的函义,以及地热资料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地热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申柯娅  王昶 《矿物学报》2000,20(4):356-362
90年代以来,我国宝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宝石鉴定、人工合成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现代宝石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宝石学研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宝石学10年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外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水体组分、δD和δ18O同位素、气体成分及微生物等信息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充分表明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是目前利用蒸发盐定量获取古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参数、揭示海洋和盐湖水体地质历史时期的长期演化以及丰富和深化成盐成矿理论的良好地质载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同国外相比的差距、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论南方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元素有效态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蒋忠诚 《中国岩溶》2000,19(2):123-128
岩溶环境的元素有效态应当考虑土壤固体、岩溶水、土壤水三种载体。岩溶区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使土壤中的元素有效态含量较低,但相对来说,岩石背景含量高的元素,其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也明显较高。南方岩溶区强烈的岩溶作用,不但使岩石和土壤中可溶性的Ca、Mg、Na、K大量溶解于水中,而且,某些难溶元素,如Si、Al、Fe、Mn等在岩溶水和土壤水中也有一定的离子含量,使之成为植物中元素的一部分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6,20(6):401-418
1995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稳步增长。三维地震、储层描述和横向预测地球物理技术有长足进展,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等前沿技术已获应用,直接找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受到进一步重视,非线性反演及粘弹性、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波传播有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非能源矿产地球物理工作始终处于低谷,但有关技术发展并未停顿。瞬变电磁等方法已基本形成我国自己软硬件配套系统,分布式多道同步电磁采集系统及综合电法工作站等已有可喜成果。对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工作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有关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但需要系统性重点研究项目的导向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杜甫在四川盆地内生活了8年多,留下了许多有关环境地质及生态环境的诗篇。根据杜诗的记述,对比了四川盆地的古今环境变化,指出维护地球上生物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杜甫在四川盆地内生活了8年多,留下了许多有关环境地质及生态环境的诗篇。根据杜诗的记述,对比了四川盆地的古今环境变化,指出维护地球上生物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升 《物探与化探》1995,19(6):401-414
1994年,我国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工作仍不景气,水文、工程、环境地球物理市场平稳,油气地球物理工作持续增长.陆上三维地震年工作量首次超过一万平方公里.高山、大沙漠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创造成功经验,地震数据全三维处理、解释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显着进展.航空地球物理工作量略有回升.总体上1994年我国各类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在“硬件”(仪器设备)方面的新进展相对较少,而在“软件”(方法技术特别是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则取得较多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