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陶鄂铁路路基填料主要采用风积沙,风积沙路基边坡在雨后极易遭到冲刷破坏。在分析边坡冲刷影响因素和冲刷破坏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陶鄂铁路路基坡面防冲刷防护原则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路基填筑高度,分别采用混凝土预制板、树枝沙障、混凝土六棱空心砖、骨架护坡等防护形式,可有效减少路基冲刷破坏,满足疏排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杰  姚海林  胡梦玲  卢正  余东明  陈风光 《岩土力学》2012,33(10):2917-2922
设计加工了室内路基防排水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下的路基水分迁移及地下防排水的室内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地下水位高度,研究了无任何隔水措施、加入普通砂垫层及新型防排水材料作为地下防排水基层工况下路基湿度的动态响应,评价了公路路基地下防排水基层的防排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的波动影响下,近地下水位的路基湿度不仅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上部土体湿度因毛细作用的存在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当地下水位较低时,砂垫层起到了较好的防排水效果;而当地下水位较高时,砂垫层内部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大于砂垫层的高度,路基湿度产生较大变化;新型的防排水材料能有效阻止毛细水进入路基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排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对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设计时都较重视排水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减小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的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称第一类排水;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将路面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面表水排水不畅或路面表水的下渗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称第二类排水。  相似文献   

4.
自青藏铁路通车以来,其冻土地区铁路路基的融沉冻胀病害层出不穷,铁路路基过渡段的差异沉降问题尤为严重。基于一般地区铁路路基过渡段差异沉降的治理方法,结合冻土区铁路路基的主动降温措施,对冻土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研究,并对改进后铁路路基过渡段的长期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传统块碎石铁路路基上层路基填料换填成一定高度的单一粒径碎石,可使铁路路基在满足力学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然对流换热效应;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发现,改进后的铁路路基过渡段结构在气温变暖的环境背景下主动降温效果明显,且长期热稳定性好;桥台对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温度场影响较大,建议对受太阳辐射强烈的桥台进行保温处理。  相似文献   

5.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既有铁路的特点,分析了常见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机理;提出路基病害的检测应运用现代化检测工具,采用原位和区段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路基病害整治技术的复杂多样,整治具体路基病害的困难性,指出了铁路路基病害智能管理系统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渗流模型的路基排水设计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云杰  许模  裴向军 《岩土力学》2006,27(7):1191-1194
根据我国西部不同气候、地形地貌因素,将有关农田水利排水的渗流模型引入了公路路基排水,重点研究了完整盲沟的无降雨渗流模型、连续降雨入渗模型、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阶段性降雨模型及其解析解。通过工程实例,运用连续降雨入渗模型和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计算了路基内部盲沟的设置间距和排水时间,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为西部公路盲沟排水设计中的排水计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铁路路基病害诱发铁路路基失稳,是影响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快速高效的铁路路基检测方法研究,对铁路日常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地雷达是一种无损高效的检测手段,但用于铁路检测的工作环境是一种强电磁干扰的环境,路基介质的雷达反射信号被轨枕等介质的强干扰反射所湮没。压制此类强干扰是提高铁路路基病害信息识别的主要途径。介绍了多通带滤波原理及实现方法,分析了铁路路基雷达信号中轨枕强反射干扰的频谱特征,并针对其特点设计了多通带滤波器,将车载雷达实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了滤波后的雷达图像。处理结果表明,原始雷达检测信号经滤波处理后,轨枕强干扰信号被压制,提高了路基病害的弱反射信号的信噪比。因此,多通带滤波能有效压制轨枕强干扰信息,便于铁路路基病害地识别。  相似文献   

8.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窦明健  胡长顺 《冰川冻土》2001,23(4):402-406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是指导该地区公路,铁路建设的重要依据,过去沿用的其它行业多年冻土地基设计原则的划分方法,出现了许多问题,根据道路建设线性工程的特点,结合多年冻土特性,提出了路基区段设计原则和场地设计原则,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文中提出 的路基设计原则,对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进行了区段划分,其成果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冻土路基动力分析模型及青藏铁路地震灾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冻土物理学、冻土力学、数值传热学、高等土力学及土动力学等基本理论,建立了冻土区道路及铁道工程路基的水-热-动力耦合数学模型(有效应力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数值分析程序。最后,以青藏铁路某典型断面为例,对冻土铁路路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评价了路基的地震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冻土路基动力分析模型合理,能较好地模拟冻土铁路路基的地震反应问题。另外,当发生设计烈度以下的地震时,青藏铁路路基不会产生严重破坏,经运营管理部门的维修后即可投入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0.
西部公路路基内部排水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半挖半填路基为例,讨论了各类地质单元与路基系统的作用及路基系统内部地下水运动特征,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通过敏感性分析,阐明了降低路基边坡地下水位的必要性,研究了地下水对路基系统的作用机理;建立了路基排水的数学模型,对影响路基排水的降雨强度、渗沟间距、排水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敏感分析;通过对路基系统渗透系数、入渗系数、降雨量及初始水头的不同取值,运用Modflow软件对排水效果进行了模拟;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路基排水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High rainfall in equatorial regions leads to high groundwater levels or pore pressures and a high risk of landslides on the slopes of open pit mines, hindering mining operations. To lower the groundwater level surrounding a slope, a drainage system is needed. A drain hole is a part of a drainage system which utilises gravity to drain groundwater. Drain hole installation in fractured media requir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location, length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drain holes. Drain holes are frequently installed in uniform configurations or in layouts with uniform spacing, which are often ineffective and uneconomical, as some holes are not in the right positions or directions within the fractured medi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of an optimised configuration of drain holes by setting the drain hole parameters, or decision variables, such as number, location and length, in such a way that it produce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outcome by maximising groundwater lowering and minimising cost. The optimisation is supported by the multi-stage genetic algorithm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a groundwater simulator, hereafter called the multi-stage GWSim-GA SO method. The procedure of the conceptual model will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used as a framework in the groundwater management of fractured media of an open pit mine slope.  相似文献   

12.
宁台温高速公路瑞安龙头至苍南分水关段第九合同段第2号工点是一傍山高陡填方软土路基。该工点地质条件特殊,半幅路基位于有一定斜坡的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坡上,而另半幅路基位于海相沉积的水田内,上部有3.2m~7.2m的淤泥层,淤泥层底部横坡较大;边坡处最大填方高度约20m,存在横向滑动的趋势及不均匀沉降。为了解决路基的稳定及沉降问题,在该处路基设计中采用了锚索抗滑桩、反压护道及排水、分层铺设土工格栅等方法进行综合处治,通过近2年多的监测,傍山高陡软土路基的水平位移速率已经稳定,沉降也逐渐缓和。通车2 a多时间内,经受了多次台风暴雨袭击,路基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充分说明本工点处理方案是成功的,达到了安全、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数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基回弹模量作为路面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在我国路面设计方法中选取最不利季节的土基回弹模量值作为土基的设计强度,没有考虑一年中含水量变化对土基强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土基回弹模量随季节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借鉴AASHTO设计方法中不同季节模量对路面造成的相对损伤思想,推导出等效回弹模量计算公式uf=0.95107E-5d,提出用等效土基回弹模量值代替最不利季节模量值作为土基强度设计值,不仅能够提高土基自身的抗变形能力,还可以很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气候自然变化及其异常、对盐湖、黑海沿岸、里海西岸和贝阿铁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带来的盐溶、斜坡作用活化,海侵和路基热融变形等工程地质灾害的现实性和严重性。指出今后进行铁路工程地质勘测设计时,必须考虑未来气候自然变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冲击压路机在填石路基中补强压实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达  邓家喜  郝纯中 《中国岩溶》2005,24(2):152-155
通过对填石料的压实特性分析以及振动压路机、冲击压路机在填石路基压实中的试验对比,提出填石路基要达到较好的密实状态,必须选用大功率的压实机械,而采用冲击压路机对填石路基进行15~ 20遍的补强压实,则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路基密实程度,减少填石路堤的工后沉降,这对填石路基的长期稳定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康家嘴滑坡破坏过程及演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康家嘴滑坡是在其老滑坡泥石流的前缘堆积扇体中形成的新滑动变形体。滑体表面为第四纪风化土层,滑带为灰绿色粉质粘土或粘土,在降雨与库区蓄水的周期性浸泡作用下,饱和后蠕滑变形,处于欠稳定-极限稳定状态,亟需整治。本文针对其破坏过程及形态加以详细描述,并对滑坡的阶段性演绎过程加以追溯。在查清滑坡地质条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对比分析,对康家嘴滑坡不同变形阶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在新滑坡体(强变形区)采用抗滑桩+排水沟+局部回填压脚、后部变形体采用抗滑桩+排水沟。经对滑体计算,该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博—牙高速沿线气象工程地质资料、观测资料、设计资料,借助有限元软件构建了路基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着重对不同路基填筑高度条件下XPS板对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和XPS保温板的应用对冻土都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相同路堤填筑高度下,道路运营到第20年时,XPS保温板路基多年冻土温度比碎石路基降低了约0.19℃;XPS保温板的存在使得冻土上限上移更加明显,相同路基高度下,冻土上限平均抬升量约为1.23 m,在规范规定年限内,XPS保温板路基的冻土上限均位于换填碎石中;但XPS保温板的存在加剧了阴阳坡效应的发展,综合考虑,在本段落若采用碎石路堤建议路堤高度应保持在3 m以上;若采用XPS保温板路基,建议路堤高度不超过2 m。   相似文献   

18.
季节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土中的水分迁移变化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在季节冻土区,路基水分迁移变化是道路冻害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在路堑段,不管地下水位埋深大小,冻结期间水分都向路基上部路床迁移,但其特征有所不同.线路气候条件和路基土质条件都对水分竖向的迁移和冻胀大小有重要影响.这种竖向迁移,导致路基上部土层产生强烈冻胀作用.水分的它向迁移(包括路肩坡面、失效的排水沟、路面裂缝和中央隔离带等)也可能是产生道路冻害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道路修建以后,其路基土的干湿状态可能比当初设计状态严重恶化,从而产生冻害.  相似文献   

19.
塑料排水板工法中的粘土固结系数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得煊 《地质与勘探》2003,39(Z2):231-234
塑料板排水工法广泛应用于软地基处理的工程中,在这种工法中如何评价粘土的固结系数,关系到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工程费用的计算等重要问题.本研究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吹填软粘土中打设了3种不同间距的塑料排水板,对分层沉降量进行了监测,并相应地用差分法对沉降量进行了数值预测.探讨了塑料排水板的间距对粘土固结系数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赤道偶极剖面法在探测路基岩溶洞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瑞林 《物探与化探》2003,27(2):155-157
阐述了赤道偶极剖面法在探测铁路路基岩溶洞穴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正演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实验,说明该法的异常明显、可靠,反演解释准确,并给出了选择最佳极距的原则.应用实例表明该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