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珏 《地理教学》2010,(7):11-13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在教师心目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形成了共识。而“如何用教材教”则是老师们一直努力探讨和不断实践的主题。教师的成长,是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如何“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感晤和经验积累是教师成长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教师的成长往往会出现一个高原期,  相似文献   

2.
宋健  李晓 《地理教学》2014,(6):41-44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在的地理教材已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多样化现象,教材内容较以往更加简明扼要,栏目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这也给地理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仍有许多地理教师无法适应地理教材的新变化,更无法用新的理念去接纳这种变化,这也让新地理课程标准和新地理教材之间出现了一片不确定的宽阔地带[1]。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克服对教材的盲目依赖,重新认识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改的日益深入,广大教师对课标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现行高中地理4个版本的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留下广阔的空间,使教材真正实现了“只不过为教学提供一个例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且“用活”教材,这是在地理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是明艳 《地理教学》2021,(7):45-47,52
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都是用课程和学科专家编制的教材,即由教育管理系统统一征订,学校统一发放,同一个地区一致的标准教材,称之为“一次开发”教材。而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一个相对概念,泛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造性、个性化地对教材的全新应用。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的操作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整合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地理教学》2012,(21):39-40
地球运动是高一上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教材和考试试题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些教师在讲解本内容时,对于教材的处理往往不知所措,教师往往全部依据自己的教学案,而遗弃教材。但是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语言的规范、严谨、简洁性是教学案不可比拟的。同时教材也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直接体现,其教学价值也不言而喻。新课程要求"用教材  相似文献   

6.
凌锋 《地理教学》2009,(12):25-27
一、把握五大“要点”、合理处理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材改革是突破口.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材的处理者,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教材没有经过科学地处理,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教材知识平面推移,实际造成教学重点知识埋没。  相似文献   

9.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06,(4):30-31,40
一、教学内容要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可以不受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依据标准、教材,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重组教学内容,重组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实际、联系时事热点等,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教材处理的创造性,是指对教材的处理要因人(教师、学生)而异,这创造也是教师教学风格差异与学生认知差异的体现。这个创造性决不是“随心所欲”,恰恰相度?教材处理应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剪辑教材,形成自己的独特解读。  相似文献   

11.
课程制作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新方式,有助于加强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实现教材价值的增值.本文以提升地理教师的课程制作能力为目标,采用合作行动研究法,对教师两轮课程制作中表现出的课程制作能力进行了增值评估,总结出课程制作的基本依据和一般模式,为地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实现优质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静 《福建地理》2005,20(4):61-63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材改革是突破口.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教材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开发,那么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则是对教材的开发,也是对课程标准的二次开发。由于编者与教师对课标理解有差异,因此教师对课标与教材的开发乃至多次开发就成为必然。下面谈谈我在使用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朱爱华  相炜 《地理教学》2010,(8):50-51,2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是“学教材”,而是“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组织教学,而是要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增”“补”“换”“调”。下面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凭借。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分析和合理运用地理教材。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是地理教学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四种版本的高中新课程教材投入使用。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不同,各版本教材具有不同的切入视角、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图像系统以及教学策略设计。新课程改革赋予教材新的内涵,教材不再是教学与评价的依据,而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一线教师而言,在章节范围内,依据课标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处理方式,结合教师自身的知识贮备和教学风格、学生情况,博采众长对本地区使用教材进行取舍、改进、重组,是形成特色高效教学设计,提升教  相似文献   

17.
娄丽花 《地理教学》2014,(22):33-34
新时代的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从生活化的视角,以乡土地理为本,开发了校本教材《地理与生活》,结合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做出以下论述。一、初中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校本教材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实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孟春影 《地理教学》2012,(14):39-40,17
教材是多种资源汇集的“信息场”。为了求得教学的新意和图片的有效利用,我非常注重教材中资源特别是图形资源的挖掘。这种资源是在教师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挖掘丰富。它的价值则是对教材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黄承波 《地理教学》2013,(7):52-53,57
一、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程标准"江苏的学生使用的高中地理教材有三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高考复习时,许多教师会对不同版本的教材感到无所适从,部分教师甚至会将各版本教材内容都复习一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高考试题不以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为主,高考试题已从"关注教材"转向"关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地理教学面临着新任务和新挑战,要求教学实施者重新思考地理教材的分析方法。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因其独特的优势,可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梳理教学逻辑。本文从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意义出发,运用对比总结的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教材分析一般规律和符合单元教学特征的地理教材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具体操作流程,为教师分析教材提供解决思路。最后,以人教版新教材“水循环”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