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北部秋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和种类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9月到10月间在南海北部海区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同期运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监测对象,估计了该海区内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和摄食压力的水平。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区纤毛虫群体中以多膜纲寡毛目为主,有16种,其中寡毛亚目纤毛虫4种,砂壳亚目纤毛虫11种。各站纤毛虫丰度比较低,在9~102ind/m3之间。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k)在0.03/d~2.13/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在0.01/d~1.06/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Pi)在0.089%~65.23%之间,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Pp)在33.63%~86.04%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水平主要受其丰度的影响,同时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显示,在南海北部海区微型浮游动物在初级生产力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浮游动物的主要饵料来源。但是,浮游动物生态学家发现,自然海区的初级生产量并非总是能够满足浮游动物的能量需求(Heinle,1975),在温带及极地海区的冬季,当浮游植物的量非常少时,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因此,浮游动物生态学家越来越重视初级生产者以外的浮游动物的食物来源——有机碎屑。  相似文献   

3.
舟山海区几种藤壶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海区五种藤壶的食性成分分析表明:其胃含物可分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及无机颗粒四类。浮游动物以挠足类为主,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不同大小个体的藤壶摄食偏向有所差别:大个体藤壶较多地摄食大型的烧足类等浮游动物,而小个体藤壶较多地摄食小型的硅藻等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藤壶食物成分种类与其生活海区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相一致,并随海区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变化而变化。通过测定发现,分布于外海的三角藤壶的食物颗粒度明显大于近海虾塘中的纹藤壶的食物颗粒度。  相似文献   

4.
东海浮游动物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浮游动物生物量属于海洋次级生产力的范畴,在海洋食物链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对其生产力大小的探讨,可以评价海洋渔业资源的潜力和开发远景,由此可以看出浮游动物生物量,是渔场调查中必要的基础资料。东海是我国海洋渔业十分重要的开发区域。这里有鲐鲹等中上层鱼类;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底层鱼类。这些鱼类都有比较广泛的食性[2,3],在它们发育早期或者直到成年阶段,必须有依赖浮游动物为食的时期。因此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经济鱼类的幼鱼或成鱼的数量分布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为1971年7月至1974年6月,共历时4年,在北纬27°—32°、东经127°以西海区所进行的35个航次,1577个测站的调查资料。采集系用大型浮游动物网(口径80厘米,网目每厘米15个)由底到表垂直拖网。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引言 海洋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变化,不仅体现了海洋次级生产力变化的情况,而且在海洋生态系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生态特征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浮游动物,还可用作区别海区水团或海流的指标生物,或监测海水污染的指标种。因此,浮游动物调查已列为海洋学综合调查、渔场和污染等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所获资料数据对开展海区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系统及研究水系性质等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磷(P)是海洋生物生长和繁殖必需的元素,长期以来,氮被认为是绝大多数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然而最近有关资料指出,在较长的地质时间尺度上(>1000a),对全球海洋生物生产力起控制作用的可能是磷而不是氮。近年来,在一些海区(如中  相似文献   

7.
海洋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变化,不仅体现了海洋次级生产力变化的情况,而且在海洋生态系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生态特征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浮游动物,还可用作区别海区水团或海流的指标生物,或监测海水污染的指标种。因此,浮游动物调查已列为海洋学综合调查、渔场和污染等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所获资料数据对开展海  相似文献   

8.
张芳  孙松  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2017,48(6):1355-1361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沙海蜇频繁暴发于东亚海域,特别是8、9月份为黄海沙海蜇生物量的高峰期/大量暴发期。研究沙海蜇的大量出现对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必要,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对饵料生物浮游动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黄海2006和2007年8、9月份沙海蜇的呼吸率、摄食率,估算了沙海蜇的食物需求量及其在黄海的分布格局,获得了其每天对中、大型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潜在摄食压力。结果表明沙海蜇的食物需求量的分布格局与其生物量的分布格局一致。在沙海蜇的捕获率为最大时,2006年9月上旬沙海蜇的摄食率为47.84(0.7—215.05)mg C/(m2d)。假设中、大型浮游动物都可以作为沙海蜇的摄食对象,那么每天对中、大型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平均分别为6.4%(0.09%—28.79%)和76.61%(1.12%—344.28%)。2006年9月下旬及2007年8月沙海蜇的食物需求比2009年9月上旬有所降低。因此,沙海蜇在暴发期间对中、大型浮游动物潜在的消耗非常大,甚至是毁灭性的。尤其是沙海蜇在高生物量站位对浮游动物的食物需求非常高,沙海蜇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远超过了浮游动物本身的生产力(大于100%),这时的浮游动物远远不能满足沙海蜇的食物需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探讨沙海蜇暴发对黄海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张武昌  陈雪  赵苑  赵丽  肖天 《海洋科学集刊》2016,51(51):181-193
微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过程,是传统食物链的有效补充。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其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海洋微食物网结构在2000年才被Garrison提出。尽管微食物网各个类群的丰度在不同海洋环境中有相对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丰度结构约为纤毛虫10 cell ml-1、鞭毛虫103 cell ml-1、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04 cell ml-1、蓝细菌104-5 cell ml-1、异养细菌106 cell ml-1、病毒107 particle ml-1。海洋浮游食物链中捕食者和饵料生物粒径的最佳比值为10:1,实际研究中该比值会略低,例如纤毛虫与其饵料的粒径比值为8:1,鞭毛虫为3:1。Pico和Nano浮游植物的丰度比(Pico:Nano)是研究微食物网结构的指数之一,该指数具有不受研究尺度影响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区域性和全球性微食物网结构。近年来,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海洋微食物网的结构开展了研究,不同海区微食物网各类群丰度、生物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研究有很多报道,微食物网的结构可受空间、季节、摄食、营养盐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不同空间微食物网的研究中,学者往往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的水团中各类群生物丰度的不同,以此来表征微食物网结构的不同;同一海区微食物网结构的季节变化也是使用各个类群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变化主要受水文环境因素影响。摄食者对微食物网各类生物的影响通过三种途径:1.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2.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通过营养级级联效应影响低营养级生物;3. 中型浮游动物通过释放溶解有机物、营养盐影响细菌和低营养级生物。浮游植物通过产生化感物质和溶解有机物影响微食物网结构,而营养盐的浓度及变化则可以对微食物网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周年4个季度对大亚湾3种主要经济贝类———珍珠贝Pinctadamartensii,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 和贻贝Pernaviridis的采样、观测和鉴定,分析它们胃肠物中的食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综合分析了它们的营养生态位。结果显示,3种贝类的食物组成相似,食物中以碎屑、碎片最多,其次是浮游植物,主要包括硅藻、甲藻、金藻和蓝藻,而浮游动物含量最少,偶尔见到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残体或壳。大亚湾水体的年初级生产力为63万t有机碳,推算出大亚湾生态系统中贝类的最大产量约为1600t·km-2,潜在产量为16—160t·km-2。  相似文献   

11.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生产力是海洋生态系食物网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环节,是供养其摄食者——浮游动物的物质基础,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区鱼、虾、贝等经济渔业资源的变动。对浮游植物粒度分级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研究海洋生态系自然群落结构、功能及其环境调控,并可对了解其捕食者群体的特性和营养关系提供重要信息。 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生态环境的季节变化显著,同时渤海周围又是人口相对集中,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区域,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初,科学家们曾在渤海进行过不少初级生产力的观测(费尊乐等,1988;朱明远等,1993;吕端华等,1999),但该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生产力粒度结构方面的资料尚为欠缺。而近年来渤海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因此在该海域进行生态系统动力学,特别是浮游动物种群动力学的研究时,必须同步开展初级生产力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过程研究。 本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研究渤海春末、夏初对虾产卵期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初级产力的粒度结构、周日和空间变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浮游动物摄食之间关系,从而为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式的建立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5年8月和11月的调查资料,利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检测对象,分别对三亚湾海区夏秋两季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秋两季浮游植物瞬时生长率(k)分别为0.9~1.32/d和1.81~3.30/d,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则为0.85~1.79/d和1.29~2.57/d。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是,夏季为57.26%~83.30%和78.13%~140.38%,秋季为72.47%~92.35%和86.65%~97.90%。秋季微型浮游动物以微型浮游植物为其主要食物来源,其摄食率和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最高,平均分别为1.09/d和107.98%;微型浮游植物的瞬时生长率也是最高的,平均为0.94/d,为浮游植物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三亚湾夏秋两季可把微型浮游动物作为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同时与秋季相比,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起到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过程,是传统食物链的有效补充。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其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海洋微食物网结构在2000年才被Garrison提出。尽管微食物网各个类群的丰度在不同海洋环境中存在相对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丰度结构约为纤毛虫10cell/mL、鞭毛虫10~3cell/mL、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0~4cell/mL、蓝细菌10~4~10~5cell/mL、异养细菌10~6cell/mL、病毒10~7particle/mL。海洋浮游食物链中捕食者和饵料生物粒径的最佳比值为10︰1,实际研究中该比值会略低,如纤毛虫与其饵料的粒径比值为8︰1,鞭毛虫为3︰1。微微型(pico-)和微型(nano-)浮游植物的丰度比(pico︰nano)是研究微食物网结构的指数之一,该指数具有不受研究尺度影响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区域性和全球性微食物网结构。近年来,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海洋微食物网的结构开展了研究,针对不同海区微食物网各类群丰度、生物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研究有很多报道,微食物网的结构受空间、季节、摄食、营养盐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不同空间微食物网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往往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的水团中各类群生物丰度的不同,以此来表征微食物网结构的不同;同一海区微食物网结构的季节变化也是使用各个类群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变化主要受水文环境因素影响。摄食者对微食物网各类生物的影响通过3种途径:(1)中型浮游动物摄食;(2)中型浮游动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通过营养级级联效应影响低营养级生物;(3)中型浮游动物通过释放溶解有机物、营养盐影响细菌和低营养级生物。浮游植物通过产生化感物质和溶解有机物影响微食物网结构,而营养盐的浓度及变化则可以对微食物网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区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河口海区具有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径流携带大量陆源物质入海,丰富了海域中的营养盐类资源,促进了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长江年径流量约为9.25×1011m3,其径流量随季节而变化,造成了长江口水环境的复杂性,从而对生物的组成、现存量和生产力等都产生明显影响。浮游植物是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域中其他生物的生产力。关于长江口的初级生产力迄今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5年8月至1986年10月对长江口海域进行了逐月调查,根据各月的叶绿素含量和在各特征海区中实测的光合作用碳同化数估算出初级生产力,并结合同时调查所取得的各项环境因子的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了解本海域的生物生产潜力,为合理利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海冷水团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利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3层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水域生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年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及微食物环作用。通过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模拟分析,估算出黄海冷水团年平均初级生产力为228.47mg.m-2.d-1,并根据模型中营养盐的来源估算出f比约为33%。分析模拟结果还表明,在黄海冷水团存在的季节,冷水团水域水层营养盐匮乏,浮游植物生产受限制,仅在晚秋出现了不十分明显的“秋华”。然而,在此时段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基本和浮游植物为同一量级且量值比较接近,由此可推断微食物环在黄海冷水团能流、物流循环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模拟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长所需的碳约有60%是通过微食物环供给的。与实测及文献结果相比较,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黄海北部主要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海区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可分为移动显著和不显著二种类型,前者是一些较大的浮游动物,后者是一些较小的浮游动物,另外还可大致分成上层分布,中、下层分布以及水体中均匀分布三种类型。木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报道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对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陆架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生产力均较高,大陆坡和深海区明显降低;营养盐浓度由于浮游植物的消耗则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受水体的垂直稳定度、浮游动物摄食、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控制.粒度分级测定结果表明,对调查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小型浮游生物为52.2%,微型为29.4%,微微型为18.4%;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小型为52.4%,微型为28.7%,微微型为18.9%.研究海区的平均新生产力和f比分别为230.6mg/(m2·d)和0.43.  相似文献   

18.
平仲良 《海洋科学》1979,3(2):18-23
浮游藻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共光合作用产物是整个食物链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它们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海洋生物的盛衰。因此,在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测定初级生产力方法之一,就是测定  相似文献   

19.
北黄海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黄海北部主要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海区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可分为移动显著和不显著二种类型,前者是一些较大的浮游动物,后者是一些较小的浮游动物,另外还可大致分成上层分布,中、下层分布以及水体中均匀分布三种类型。本文不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洋浮游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国际上有关海洋浮游动物种群、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等方面研究进展。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繁多, 数量丰富, 分布广泛, 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在海洋食物网中, 浮游动物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控制初级生产力, 同时, 又被更高营养阶层的动物(鱼、虾、鲸、海鸟等)捕食, 充当次级生产者的角色, 其群落结构、种群动态和物种多样性影响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资源量, 浮游动物是海洋食物网中关键环节。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浮游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 多项国际研究计划以生物多样性和年际变化趋势为研究重点并联系全球变化及响应, 因此, 浮游动物的研究已成为海洋生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上对浮游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向:(1)浮游动物生境、种群的分布和扩散动力学研究;(2)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3)浮游动物的实验生态和现场受控生态研究;(4)浮游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5)深海、南北极、低氧区等极端生境的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6)浮游动物研究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