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经济和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在展望未来时,不少人士也提出了人类面临的,诸如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人口爆炸等尖锐矛盾。我国虽然无需采用这些耸人听闻的概念,但这种尖锐矛盾同样隐藏在发展之中,急待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党中央最近指出:解决食品问题,从长远来看,还必须调整国民的食物结构。这个问题如同计划生育一样,应当是一项基本决策,这是一项英明的决策。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  相似文献   

2.
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高盐环境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世界范围内可耕地日趋减少以及盐碱、干旱状况的日趋严重 ,研究植物耐盐胁迫的分子机制 ,从而寻找有效改进植物耐盐性的方法 ,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7]。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 ,盐胁迫会诱发植物体内多种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以利于植物适应新环境。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膜片钳技术、突变体筛选等研究方法的应用 ,使人们对植物耐盐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2,7]。这些工作为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提供了有用信息。本文主要介…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学上,通常将食物网内的生物,看成是生产者(植物)或消费者(动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本身的食物,即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碳。而“动物”则吃“植物”和较小的“动物”。除了几种奇异生  相似文献   

4.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支持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世界渔业中心、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时间地点:2005年9月17日—21日,上海市2005’水产科技论坛暨第13届基因、基因族、同工酶国际研讨会将于2005年9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上海召开。基因、基因族、同工酶国际研讨会是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系列性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13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对21世纪生物学的意义,主要讨论近年来基因分子生物学领域和…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0,(4):9-9
器官再生的秘密即将揭开,未来世界也许会更加匪夷所患 ·壁虎断了尾巴可以长出来,这种神奇的本领让人类羡慕不已。十年前开始的一项研究最近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定位了哺乳动物中一个调控组织再生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基因编辑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海洋生物及产品将走入人们的生活。文章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及潜在风险,提出我国基因编辑海洋生物安全法制管理建议。由于海洋生物自身和生活环境的特点,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文章从立法原则、立法模式、法律组成和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藻分子生物学从生物大分子的角度研究海藻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海藻起源、进化及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规律、本质以及机理。中心法则是其主要研究思想。以基因的复制和突变演绎遗传、变异与进化;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解释代谢、分化与发育。用操作分子的手段研究、揭示生物学规律。海藻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上,通过重组DNA技术人工构建栽培海藻新品种,以及实现海藻天然产物的基因工程生产[1]曾呈奎等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盐田生物技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海藻生物技术的概念是有目的地利用以及定向改造…  相似文献   

8.
淡水资源缺乏正在逐渐演化成全球性的危机。早在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委员会就向世界发出警告:“供水不足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在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的危机。” 我国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国家海洋局海  相似文献   

9.
海洋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工业上主要利用海藻提取多糖。生物技术工业目前使用多糖琼脂已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DNA)混合物,进而分子法医实验室又可将此类技术应用于血样的DNA指纹鉴别。  相似文献   

10.
深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海是一个高压化的,黑暗的,既有低温又有高温等环境的世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深海世界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研究、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已成为现代海洋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去年在研究南海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科研成果中,硕果累累,其中有50多项获奖,并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的科研工作人员,承担了南海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各类科研项目80项。其中承担有国家“九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科研项目,也有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的科研项目。在开展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中,该公司的科研人员积极地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结合南海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大胆攻关,科研出了一系列解决生产实际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们预言:八十年代是一个经济增长缓慢、充满艰难和激烈动荡的年代,能源问题将成为八十年代的最大问题.据联合国推算,1980年世界人口约为43亿,到2,000年将增加到62.5亿,而地球上能养育如此庞大人口的土地确实有限.罗马俱乐部的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率继续增加,到公元2,000年,世界便会出现资源和粮食危机.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世界大城市百分之六十距离海洋不超过五十公里,世界人口约有三分之二居住在距海岸八十公里以内的地区.因此,人类为了更好地解决食物、能源、建厂和居住问题,不得不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08,(6):9-9
看见面包上长了霉菌,大多数人会立刻将其扔掉;然而,有些人却可以从这些小型真菌中看到诸多可能性,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克·许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霉菌生殖过程中的一种新机制——该机制通过在减数分裂中“关闭”不匹配基因(“关闭”后该基因将无法表达),避免了非正常的遗传突变。许说:“对霉菌的这种‘定位不匹配基因并关闭之’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物技术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对象,并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综合性生物技术体系,它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开发海洋生物等资源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在力。一、各国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国际上非常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日本把积极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海洋技术包括深海生物工程列为日本90年代发展12项高技术之一,并专门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会”(1987年),举办过第一次国际海洋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地震海啸所引发的核危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数波恐慌,恐慌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多数人必然逐渐麻木。危机的阴云虽然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笼罩在世界的上空,但是从舆论渐弱的声音可以看出来,在不再发生实质性的灾害时,人们对未来的各种可能后果已经愈加漠视了。但是不难想到的是,如此巨大的灾害所造成的后患绝不仅仅只是眼下。而且这些危害的内容不会仅局限于自然领域,也将囊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自然环境中海洋哺乳动物的食物组成十分多样,且呈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这种复杂多样的食物组成,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动物因一种食物中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可在另一种食物中得到补偿。而人工饲养条件下,海洋哺乳动物则通常以商业性捕捞的鱼类为食,这些食物鱼既经济且又来源方便,食物只能是一种或少数几种海洋生物,食物组成比较单一,食物中容易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陷,另外,饵料的冷藏和解冻过程也会导致鱼体中一些营养成分的破坏或损失。因此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海洋哺乳动物的营养障碍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无疑对水族馆或研究机构中海…  相似文献   

17.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6):F0002-F0002
由于珊瑚生态系统的脆弱特性,当海水温度不断上升的时候,珊瑚的处境将会越来越危险。全球柯数亿人生活在赤道附近区域,并且主要以珊瑚礁为食物和收入的来源。而且在这些区域往往都开展了丰富的旅游和岸线保护活动,无疑给珊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9,(11):8-8
开车开得差,那是骨子里的东西。一项新研究表明,开车技术和遗传因素有关,要怪就怪基因。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拥有某个基因变体的人在驾驶考试中的成绩比其他人低20%,约有30%的美国人有这个基因变体。在驾驶考试中,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比别人更容易犯错误;上完课一段时间后,他们又比别人忘得多。但是,这个基因变体并不总带来坏处。有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已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亨廷顿症)的人来说,这个基因变体可以让他们在更长一段时间内维持正常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物技术是海洋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国际科技界关注和竞争的一个热点,它的突破将从根本上改变若干海洋产业,带动和发展一系列的新兴产业,它的应用将使人类更有效地开发海洋生物资源,获得更多的食物、药物和其它产品,有效地缓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l全程发展的迫切性我国对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十分重视,多年来的重点支持,使许多研究领域和产业发展居国际先进行列。但是随着国际上海洋生物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现有的发展环境已不适应,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竞争性PCR方法 ,进行 4种营养状况对真鲷脂蛋白脂肪酶 (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内脏脂肪蓄积影响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真鲷LPL基因在肝脏存在营养诱导性表达 ,饥饿、高脂食物均是其表达诱导因子 ;在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存在组成性表达 ,其表达水平受摄食状态的影响 ,但饲料脂肪水平却不起作用。当真鲷喂食高脂食物时 ,诱导产生的大量肝脏LPL将为肝脏提供更多的来源于食物的游离脂肪酸 ,使肝脏有可能出现营养诱导性脂肪蓄积 ,但真鲷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LPL基因表达水平未出现适应性变化 ,其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将不可能作为营养诱导性蓄脂器官。由于上述营养状况对真鲷体重、腹脂指数、肝指数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 ,说明真鲷具有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与哺乳类相似的维持其内脏脂肪蓄积稳定的代谢机制 ,推测真鲷应存在某种在功能上与哺乳类相似的肥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